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现状及动态趋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常智 张明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81-6487,共7页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鹿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2010±0.0270)只/km2、狍子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4980±0.0436)只/km2、野猪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3423±0.027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相同生境下,3种有蹄类密度在在阔叶混交林中和杂木林中差异极为显著;不同的生境,3种猎物的猎物的密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马鹿密度和野猪密度程正相关,而马鹿密度和狍子密度、狍子密度和野猪密度则不相关。同1989年该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相比:1989—2002年的13 a时间内马鹿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3.48%、狍子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2.69%、野猪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马鹿 狍子 野猪 种群密度
下载PDF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冬季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龙 李月辉 +4 位作者 胡远满 熊在平 吴文 李悦 问青春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8,共8页
为了揭示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生境选择倾向,本文在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布设22条样线,每条样线长1.5 km左右,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和12月沿着样线共设置西伯利亚狍的利用样方105个和对照样方68个,记录样方内15个生境因子... 为了揭示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生境选择倾向,本文在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布设22条样线,每条样线长1.5 km左右,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和12月沿着样线共设置西伯利亚狍的利用样方105个和对照样方68个,记录样方内15个生境因子特征。利用Bailey’s法判断西伯利亚狍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倾向,使用资源选择函数分析西伯利亚狍对生境因子的综合选择。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狍倾向选择的地形特征分别为海拔≤300 m或≥450 m、上坡位或坡度>4°;倾向选择的植被特征分别为农田或针叶林、林龄≤25 yr、郁闭度≥0.6、乔木数量≤15棵、乔木平均高<15 m、乔木平均胸径≤10 cm、灌木盖度≤0.3或草本盖度>0.2;倾向选择的食物特征为食物多;倾向选择的安全特征分别为能见度>50 m或雪深≤10 cm。影响西伯利亚狍生境综合选择的主要因子为坡向、坡度、植被类型、郁闭度、乔木数量、乔木平均高和能见度。铁力林业局西伯利亚狍喜欢农田、喜欢易于感知威胁并能够迅速逃跑的相对开阔的生境;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和安全特征是影响综合选择的主要生境特征。本研究提示,构建适宜农田林地空间配置的景观格局将成为景观尺度保护西伯利亚狍种群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小兴安岭 森林景观 生境选择 资源选择函数 能见度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不同山系狍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艳华 张明海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狍(Capreolus pygargus)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主要食物之一。因此,深入了解狍各个地理单元内种群的遗传变异,可以为我们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恢复珍稀濒危物种... 狍(Capreolus pygargus)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主要食物之一。因此,深入了解狍各个地理单元内种群的遗传变异,可以为我们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对32个不同狍个体(来自3个不同山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群体分析,发现了50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为0.978、核苷酸多样性(π)平均值为0.02260,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在3个地理单元的狍种群中,大兴安岭地区的狍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应予以优先保护。从Tajima'sD和Fu&Li'sD值的估算结果表明,这3个狍种群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无明显的证据显示这3个狍种群间存在很强的平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DNA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黑龙江
下载PDF
老爷岭南部狍冬季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艳华 牛莹莹 +4 位作者 周绍春 张子栋 梁卓 杨娇 鞠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13-6923,共11页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主要猎物物种之一——狍(Capreolus pygargus)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9年冬季积雪覆盖期在老爷岭南部通过随机布设28个大样方和84条用于足迹链跟踪的样线收集狍的移动点和卧息点信息,再结合近年来收集的东北虎出现点,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狍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移动生境选择研究表明,狍在移动的过程中偏好选择坡度小、距农田距离>500 m、远离道路、居民点和低海拔或较高海拔的区域;移动生境评价分析表明,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318.16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51.28%,当加入虎活动点影响因子后,狍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901.52 km^(2),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31.61%。狍卧息生境选择研究表明,水源、农田、道路和雪深是影响狍卧息的关键因素,其中雪深对狍卧息生境选择的贡献率达到70.13%;卧息生境评价表明,卧息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243.77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8.39%,当加入虎出现点因子后,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61.00%,仅为485.02 km^(2)。研究认为,虎的出现对狍移动和卧息生境选择均产生影响,虎的活动及捕食行为可能会减少狍的活动范围和频次,狍远离虎活动区域卧息休息,压缩了狍适宜卧息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广义可加模型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选择 生境评价
下载PDF
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夏季偏好生境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向荣伟 达珍 +6 位作者 吴佳忆 卜向丽 王静 鲁庆斌 郝映红 盛岩 孟秀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52-3258,共7页
生境选择是野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综合行为对策,受动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对食物、水源及隐蔽性等生态需求的影响,可综合反映环境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效应。为探究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夏季偏好生境的特征及栖息地利用格局,于2019... 生境选择是野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综合行为对策,受动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对食物、水源及隐蔽性等生态需求的影响,可综合反映环境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效应。为探究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夏季偏好生境的特征及栖息地利用格局,于2019年7月5日至8月15日及2020年7月15日至8月30日,在北京怀柔及河北怀来等区域共布设39个狍的夏季利用生境样地及136个对照非利用样地(20 m×20 m),对样地的海拔、植被类型和坡度等22个生境变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与非利用生境样地相比,狍的夏季偏好生境的乔木胸径(29.24±3.27 cm)、灌木高(1.49±0.07 m)、倒木个数(3.72±0.89)及枯草盖度(36.75%±5.74%)均较大(P<0.05),偏好乔木密度(15.15±3.71株·400 m-2)较小的西坡和北坡(66.67%)平缓生境(92.3%)(P<0.05),并趋于选择隐蔽度较好(64.1%)、距离社区较远(51.28%)及干扰强度较弱(76.92%)的生境(P<0.05)。主成分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因子、食物因子、干扰因子、地形因子、隐蔽因子和水热因子是影响北京周边山区狍夏季生境选择的关键因素,综合反映了其夏季对食物、安全性和水源的生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生境选择 夏季 北京周边山区
原文传递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同域分布鹿科动物种群密度与生境利用的影响
6
作者 祁远轴 黄保祥 +3 位作者 翟鹏辉 李洋 包衡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535-10544,共10页
火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大型食草动物的生境利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的驱动,可能受到时空尺度变化和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的影响。为了揭示火干扰对同域鹿科动物的生境利用与种间互作的影响,于2018—2022年在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干扰... 火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大型食草动物的生境利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的驱动,可能受到时空尺度变化和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的影响。为了揭示火干扰对同域鹿科动物的生境利用与种间互作的影响,于2018—2022年在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干扰区与非火干扰区域,通过网格化布设的红外相机收集狍和驼鹿活动情况,通过随机相遇停留时间模型(Random Encounter and Staying Time REST)分析火干扰与非火干扰区狍和驼鹿的种群密度的差异;基于单变量最优尺度选择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LMM)分析狍和驼鹿生境选择策略,并运用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评估火干扰在时间尺度上对狍和驼鹿种间的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狍与驼鹿的生境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狍主要利用低海拔、缓坡的白桦林区域,而驼鹿主要利用靠近河流区域,但距火干扰区的距离是狍与驼鹿生境利用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火干扰区内,演替时间对狍没有明显影响,而驼鹿则偏爱火干扰后的区域,但随着距火干扰时间间隔的延长,植被演替的进行,狍和驼鹿的种间生态位重叠逐渐降低,生态位重叠指数趋于稳定,在火干扰区域中,驼鹿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显著低于狍,物种间的生态位分化更明显。火干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狍与驼鹿的种间竞争,进而保证它们的稳定共存,该结果将为未来开展野生有蹄类生境的林火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驼鹿 生境利用 大兴安岭
下载PDF
气候因素对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艳华 贾竟波 张明海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测定了6个狍(Capreolus Pygargus)种群的分子遗传特征。遗传分析表明:狍迎春种群具有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H=0.622±0.138)和核苷酸多样性(π=0.386±0.00383),图强种群具有较高...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测定了6个狍(Capreolus Pygargus)种群的分子遗传特征。遗传分析表明:狍迎春种群具有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H=0.622±0.138)和核苷酸多样性(π=0.386±0.00383),图强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857±0.044)和核苷酸多样(π=2.580±0.01914),Taiima’sD和FuandLi’sD值检测结果表明这6个狍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相关性分析表明:狍遗传多样性与纬度(r=0.770)和海拔(r=0.719)呈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r=-0.519)和无霜期(r=-0.652)呈显著负相关,与经度(r=-0.258)和年平均降水量(r=.0.205)呈显著的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粪便DNA 遗传多样性 生态因子
下载PDF
东北地区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海 刘艳华 贾竞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
狍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的主要猎物之一。因此,深入了解狍各地理单元内种群的遗传变异,可以为我们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而使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本文对88个不同狍个体(来自8个不同... 狍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的主要猎物之一。因此,深入了解狍各地理单元内种群的遗传变异,可以为我们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而使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本文对88个不同狍个体(来自8个不同地点)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群体分析,获得了463bp的片断,并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占分析长度的7.84%,且这59个变异位点皆为碱基置换,未出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定义了30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2641,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从Tajima’sD和FuandLi’sD值的估算结果来看,这8个狍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这8个狍种群间存在很强的平衡选择。30个单倍型整体上将东北狍种群分为3个亚群,分子变异分析表明3个亚群间基因流Nm均大于1,说明这3个狍亚群间存在着基因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DNA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序列变异
下载PDF
冬春季狍取食营养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齐琦 包衡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了对比分析冬季和春季狍(Capreolus pygargus)取食营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共收集狍粪便38份,其中冬季26份,春季12份;植物样本953份,其中冬季542... 为了对比分析冬季和春季狍(Capreolus pygargus)取食营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共收集狍粪便38份,其中冬季26份,春季12份;植物样本953份,其中冬季542份,春季411份。通过分析狍食性,测定可食植物宏营养和微营养含量,以及定量环境中食物获得性和可食植物的营养含量,对比分析冬春季狍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策略。结果表明:冬春季狍食物组成和食物可获得性存在差异,且环境中的食物可获得性并不是决定其食物组成比例的主要因素;冬季狍从植物中摄取的脂肪、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SC)、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总能(GE)、Na、P和Ca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季。通过对比冬春季环境中狍取食植物营养供应、取食植物归一化后可供应营养与狍摄取营养,发现其在蛋白质、脂肪、TSC、TNC、GE和Ca含量上的变化均一致,说明冬春季环境中狍取食植物营养的供应对其营养的摄取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春季 食物组成 营养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