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门摩崖石刻文化价值再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锐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0-64,共5页
石门摩崖石刻是指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古褒斜道上的人工隧道石门内外的、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摩崖石刻。其中《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北魏《石门铭》在我国书法史上特别有名 ,被古今中外习练书法者奉为楷模。而... 石门摩崖石刻是指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古褒斜道上的人工隧道石门内外的、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摩崖石刻。其中《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北魏《石门铭》在我国书法史上特别有名 ,被古今中外习练书法者奉为楷模。而南宋晏袤《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和《山河堰落成记》则一向被忽视或者引起诸多争议。根本原因在于前者紧紧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并把对于时代精神的审美领悟融入了笔端 ,体现了当时趋优创新的文化选择 ,而后者则将书法艺术的“人欲”屈就于理学的“天理”。它启示我们 :艺术的成功必须在文化选择上趋优创新 ,并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汉水流域的文化艺术要想取得像石门摩崖石刻那样高超的艺术成就 ,艺术家和作家们就应该细细地揣摩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 摩崖石刻 文化价值 先进文化 文化选择 书法艺术 汉水流域
下载PDF
从秦代刻石文看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3,共7页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解读刻石文我们还发现,秦始皇对法家思想不是一味地继承和接受,而是同时又有所发展:他并不遵行法家着意提倡、主张的君无为臣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他不再坚持法家非常重视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而是在重农的同时也为工商业提供了适度发展空间;融阴阳家思想要素于法家之中;主张偃兵息武。这些接受和发展表现为我们动态地认识先秦法家、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石文 秦始皇 李斯 法家 《韩非子》 《管子》 《商君书》
下载PDF
胡份书法考论
3
作者 王泽玖 《艺术探索》 2013年第3期30-33,4,共4页
北宋缙云人胡份,才华出众,为官清廉,尤擅书法,然其资料记载匮乏,书法作品亦极少面世。通过对胡份现存墨迹《钦止帖》、碑刻《宋故詹君伯常墓志铭》、摩崖石刻《凌霄台》等书作的梳理考订,可窥得其书法在宋代尚意书风影响下结字紧敛、格... 北宋缙云人胡份,才华出众,为官清廉,尤擅书法,然其资料记载匮乏,书法作品亦极少面世。通过对胡份现存墨迹《钦止帖》、碑刻《宋故詹君伯常墓志铭》、摩崖石刻《凌霄台》等书作的梳理考订,可窥得其书法在宋代尚意书风影响下结字紧敛、格调清雅、飘逸中不失沉着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份 墨迹 碑刻 摩崖石刻 考论
下载PDF
广州碑林
4
作者 Guangzho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中国园林》 2005年第2期4-4,12,共2页
广州碑林占地1.68万m,是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它依山而筑,因地制宜地开辟有陈列区、峡谷摩崖石2刻区、中心景区、碑廊及接待综合服务区。将碑文石刻、建筑、庭院绿化及山林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碑林 规划设计 石刻 和谐
下载PDF
碑学观念与郑道昭“书圣”得名之由
5
作者 曹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120,共5页
有关郑道昭与云峰刻石的记载,在宋代赵明诚《金石录》以后的诸多文献中,多涉及其金石学价值。关于其书法艺术的讨论在晚清包世臣、阮元之后逐渐深入,到了康有为达到顶峰,而对郑道昭为"北朝书圣"的夸赞则由晚清叶昌炽在1901年... 有关郑道昭与云峰刻石的记载,在宋代赵明诚《金石录》以后的诸多文献中,多涉及其金石学价值。关于其书法艺术的讨论在晚清包世臣、阮元之后逐渐深入,到了康有为达到顶峰,而对郑道昭为"北朝书圣"的夸赞则由晚清叶昌炽在1901年的《语石》中完成。云峰刻石在书法史上地位的提高与经典化,有赖于晚清碑学兴盛大环境中碑学观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云峰石刻 郑道昭 碑学 书圣 晚清
下载PDF
武夷山摩崖石刻的基本特征及其解读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平安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1-46,共6页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一切都能通过镌刻于碧水丹山之间的摩崖石刻得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要了解摩崖石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必须有正确的解读方法,而正确的解读方法又是建立在对...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一切都能通过镌刻于碧水丹山之间的摩崖石刻得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要了解摩崖石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必须有正确的解读方法,而正确的解读方法又是建立在对其基本特征的整体把握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摩崖石刻 基本特征 解读方法
下载PDF
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肖潇 张捷 +1 位作者 孙上茜 朱建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6,共7页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旅游者地方文化感知的重要符号元素。本文选取了我国陕西汉中著名的书法碑刻群—"石门十三品"作为案例地,将游客地方感分为情感依恋、景观原真性、社会文化氛围、书法功能四个维度,构建了书法...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旅游者地方文化感知的重要符号元素。本文选取了我国陕西汉中著名的书法碑刻群—"石门十三品"作为案例地,将游客地方感分为情感依恋、景观原真性、社会文化氛围、书法功能四个维度,构建了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得出游客年龄、对景区的熟悉度、旅游动机在情感依恋维度上的差异显著。距离对游客地方感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氛围维度上,而不同书法背景的游客则在书法功能维度上差异显著。地方理论与书法景观的应用研究为书法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景观 石门十三品 地方感 影响因素 原真性
下载PDF
刘志洲山石刻调查简报 被引量:4
8
作者 骆琳 高伟 李道亮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40,I0002,I0003,共8页
通过对刘志洲山的地面石刻全面调查,对该山现存的石刻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本文详细介绍了调查所发现的岩画和文字两大类石刻,考证连云港市刘志洲山的面石刻的年代及其性质。
关键词 连云港刘志洲山 岩画 石刻
下载PDF
“红字碑”相关地名考证
9
作者 黄义军 《湖南考古辑刊》 2014年第1期293-304,共12页
“红字碑”又名“明溪新寨题名记”,这处摩崖石刻记录了北宋仁宗时期宋廷与湘西彭氏之间发生战事的简略过程,并题录了参与战事的相关人名。本文通过考证石刻铭文中的下溪州、落鹤寨、石马崖、喏溪、明溪等若干地名,疏理了战事展开的地... “红字碑”又名“明溪新寨题名记”,这处摩崖石刻记录了北宋仁宗时期宋廷与湘西彭氏之间发生战事的简略过程,并题录了参与战事的相关人名。本文通过考证石刻铭文中的下溪州、落鹤寨、石马崖、喏溪、明溪等若干地名,疏理了战事展开的地域空间,以及北宋前期生界与省地之间的疆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碑” 地名考证 宋代 湘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