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novel force control strategies to enhance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quality of aero-engine blades 被引量:19
1
作者 Xiaohu XU Dahu ZHU +2 位作者 Haiyang ZHANG Sijie YAN Han DI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368-2382,共15页
Robotic belt grinding has emerged as a finishing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for machining components with high surface finish and flexibility.The surface machining consistency,however,is difficult to be guaranteed in suc... Robotic belt grinding has emerged as a finishing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for machining components with high surface finish and flexibility.The surface machining consistency,however,is difficult to be guaranteed in such a process.To overcome this problem,a method of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combined with PI/PD control is proposed to be appli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geometries.Voltage signals are firstly obtained and transformed to force information with signal conditioning methods.Secondly,zero drift and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to calibrate the F/T transducer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robot end-effector.Next,a force control strategy combining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with PI/PD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be employ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perations where the force control law is applied to the Z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 and the positon control law is used in the X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Then,the accuracy of the F/T transducer and the robotic force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force control in the robotic grinding process.Finally,two typical cases on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a test workpiece and an aero-engine blade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COMPENSATION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PI/PD CONTROL robotic belt grinding Zero DRIFT COMPENSATION
原文传递
Desig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n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for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被引量:11
2
作者 WANG Wei YUN Chao +1 位作者 ZHANG Ling GAO Zhihu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7-655,共9页
Off-line programming (OLP) system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ming modules for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however there lacks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he grinding dexterous space depending on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OLP) system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ming modules for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however there lacks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he grinding dexterous space depending on the OLP system. A new type of grinding robot and a novel robotic belt grinding workcell are forwarded, and their featur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 open and object-oriented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is robotic belt grinding system. The parameters of the trimmed surface are read from the 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 (IGES) file of the CAD model of the workpiece. The deBoor-Cox basis function is used to sample the grinding target with local contact frame on the workpiece. The numerical formula of inverse kinematics is set up based on Newton's iterative procedure, to calculate the grinding robot configu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grinding targets. After the grinding path is obtained, the OLP system turns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teach-by-showing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inding workspace,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ynamic tool frame is proposed and performed on the special robotic belt grinding system. The initial tool frame and the interval of neighboring tool frames are defined a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algorithm. An optimized tool local frame can be selected to grind the complex surface for a maximum dexterity index of the robot. Under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 simulation of grinding a vane is included and comparison of grinding workspace is d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tool frame optimization. By the algorithm, the grinding workspace can be enlarged. Moreover the dynamic tool frame can be considered to add one degree-of-freedom to the grinding kinematical chain,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obotic dexterity for the complex surface gr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line programming robotic belt grinding path generation too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基于阻抗控制的机器人砂带打磨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建明 王于玮 +2 位作者 董建伟 禹鑫燚 俞立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砂带打磨作业,基于力跟踪阻抗控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机器人砂带打磨样机系统.首先,考虑实际打磨过程中砂带以及接触轮的弹性形变和刚度时变等特点,根据Hertz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连续接触力模型.进而,分析砂带打磨过程的... 针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砂带打磨作业,基于力跟踪阻抗控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机器人砂带打磨样机系统.首先,考虑实际打磨过程中砂带以及接触轮的弹性形变和刚度时变等特点,根据Hertz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连续接触力模型.进而,分析砂带打磨过程的刚柔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补偿的力跟踪阻抗控制器,补偿接触时砂带的形变量.然后,依据砂带的材质特点,运用模态中性文件法创建砂带柔性体,在此基础上,在Adams中建立机器人砂带打磨的虚拟样机.最后,利用Adams和Matlab搭建机器人砂带打磨联合仿真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能够较好的满足对力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打磨 阻抗控制 刚柔耦合 ADAMS MATLAB
下载PDF
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点云匹配算法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巍 严思杰 +1 位作者 张家军 张海洋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711-715,共5页
为解决机器人磨抛路径中工件坐标系难以计算的问题及校正工件装夹误差,将三维点云配准技术应用到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系统中。由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工件型面获得工件点云,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全局配准算法和改进的迭代最近点(ICP)... 为解决机器人磨抛路径中工件坐标系难以计算的问题及校正工件装夹误差,将三维点云配准技术应用到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系统中。由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工件型面获得工件点云,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全局配准算法和改进的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完成了扫描点云和工件模型离散点云间以及不同工件扫描点云间的匹配,以获取工件坐标系和校正工件装夹误差。相关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在匹配速度与精度上有了长足改进,且加工后产品精度和质量都能满足实际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抛 点云匹配 主成分分析 迭代最近点
下载PDF
面向复杂曲面的机器人砂带磨抛路径规划及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毛洋洋 赵欢 +1 位作者 韩世博 丁汉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829-834,共6页
针对机器人砂带磨抛复杂曲面叶片问题,对叶片内外型面和进排气边的磨抛路径规划及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复杂曲面叶片的机器人砂带磨抛路径规划的计算效率及加工效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基于等残留高度法的笛卡尔空间计算的磨抛... 针对机器人砂带磨抛复杂曲面叶片问题,对叶片内外型面和进排气边的磨抛路径规划及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复杂曲面叶片的机器人砂带磨抛路径规划的计算效率及加工效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基于等残留高度法的笛卡尔空间计算的磨抛行距转化为参数域空间的磨抛行距的方法,并将机器人砂带磨抛复杂曲面叶片接触轮的中心坐标位置、支撑轴矢量以及轴线矢量数据后处理为机器人的位姿信息,利用机器人砂带磨抛系统装备实验平台对复杂曲面叶片进行了实际的加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刀路规划和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机器人砂带磨抛复杂曲面叶片的问题,具有加工路径总长短以及路径条数少的特点,计算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路规划 后处理 机器人砂带磨抛 复杂曲面
下载PDF
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影响因素
6
作者 巩亚东 赵显力 +1 位作者 张伟健 唐本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5-1291,共7页
为了研究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机器人砂带磨削进行了单磨粒划擦实验.研究了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砂带磨削去除行为,分析了划擦长度、切除深度、堆积比随磨削速度、设定磨削深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削速度的增... 为了研究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机器人砂带磨削进行了单磨粒划擦实验.研究了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砂带磨削去除行为,分析了划擦长度、切除深度、堆积比随磨削速度、设定磨削深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划擦长度与切除深度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当磨削速度达到10.99 m/s时会出现局部增大;堆积比在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0.99 m/s时出现局部减小.随设定磨削深度的增加,划擦长度与切除深度都在增加,但并非线性增加;堆积比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研究结果为机器人砂带磨削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材料去除 单磨粒 划擦实验
下载PDF
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
7
作者 赵书东 柳智明 +3 位作者 王文玺 刘希凡 吕冲 邹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9-4369,共11页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叶片的高质、高效和高一致性的综合修复需求,提出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首先,针对再制造叶片的3种典型熔覆层研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加工模型提取与处理。然后,对材料高效去除和高表面完整...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叶片的高质、高效和高一致性的综合修复需求,提出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首先,针对再制造叶片的3种典型熔覆层研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加工模型提取与处理。然后,对材料高效去除和高表面完整性间的平衡性提出叶片熔覆层变刚度分层磨削方案,并基于此方案开发自适应浮动装置。最后,进行机器人定位精度校准,并在叶片修复样品表面、边缘及叶尖等典型部位对所提磨削策略进行实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边缘及叶尖3种修补样件可分别通过点云分割和平滑拟合、曲面重构及表面扩展实现加工模型的提取和处理;开发的自适应浮动装置2种工作模式在35 N内最大控制相对误差小于2.9%;基于上述磨削策略开展修复实验,可将熔覆层余量减少至0.07 mm内,表面粗糙度Ra降低至0.4μ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再制造叶片 余量提取 尺寸恢复
下载PDF
接触弹性变形下叶片边缘机器人磨抛温度预测
8
作者 朱大虎 刘雅 +1 位作者 钱琛 吕远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49,共6页
针对现有温度计算模型中仅考虑接触轮外部弹性橡胶的弹性模量,从而导致预测温度偏低问题,提出一种接触轮-叶片接触弹性变形影响下的叶片边缘机器人砂带磨抛温度预测方法.首先,根据弹性模量公式计算外力作用下的接触轮铝合金芯和外部弹... 针对现有温度计算模型中仅考虑接触轮外部弹性橡胶的弹性模量,从而导致预测温度偏低问题,提出一种接触轮-叶片接触弹性变形影响下的叶片边缘机器人砂带磨抛温度预测方法.首先,根据弹性模量公式计算外力作用下的接触轮铝合金芯和外部弹性橡胶的组合弹性模量;然后,基于赫兹弹性接触理论计算考虑接触轮组合弹性模量时的接触面积及材料去除深度;最后,确定磨抛过程中的热量分配比以得到传递进入叶片边缘的热流密度.利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加工参数下考虑接触轮组合弹性模量及仅考虑弹性橡胶弹性模量时叶片前后缘的温度分布,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接触轮组合弹性模量模型的模拟温度与实验测量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9%,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能够为后续叶片边缘局部烧蚀控制提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前后缘 机器人砂带磨抛 接触弹性变形 温度预测 组合弹性模量
原文传递
金字塔砂带磨损状态的声信号GA-BP识别方法
9
作者 赵书东 禹晓敏 +1 位作者 王文玺 邹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目的金字塔砂带连续磨损会引发钝峰、材料去除能力差和产热多等问题,为避免砂带磨损造成加工效率持续降低和工件表面质量逐渐恶化,需提高金字塔砂带磨损预测能力。方法在配有声音采集系统的力控机器人磨削系统中对钛合金工件进行了砂带... 目的金字塔砂带连续磨损会引发钝峰、材料去除能力差和产热多等问题,为避免砂带磨损造成加工效率持续降低和工件表面质量逐渐恶化,需提高金字塔砂带磨损预测能力。方法在配有声音采集系统的力控机器人磨削系统中对钛合金工件进行了砂带磨损试验;基于Archard模型建立了金字塔砂带磨损模型,并对金字塔砂带磨损程度进行量化;然后利用短时傅里叶和小波包分解分析、提取砂带磨损相关的声音特征;基于声音信号特征建立GA-BP模型,并对金字塔砂带磨损状态进行预测。结果K_(r)与R_(0)规律相近,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而略微增大。对磨削声音进行小波包分解,DD2频段的声音特征随磨削时间逐渐降低,相较于其他频段更具有规律性。提取DD2频段的声音信号特征建立GA-BP模型,并对金字塔砂带磨损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决定系数(R^(2))大于0.8,平均绝对误差(MAE)小于0.04,平均偏差误差(MBE)在±0.002之间,均方误差(RMSE)小于0.05。结论随着砂带的磨损,金字塔尖锐的胞体开始磨平,单颗胞体的局部压力逐渐减小,材料去除能力减弱,产生的微振荡越来越弱,高频信号的声音特征逐渐下降。通过DD2频段声音信号特征建立的GA-BP模型对金字塔砂带磨损状态进行预测,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声信号 Archard模型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器人砂带磨削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凤杰 吕冲 《工具技术》 2018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为提高机器人砂带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预测精度,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研究,进行机器人砂带磨削铝合金板材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各工艺参数与工件表面粗糙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并通过试验验证... 为提高机器人砂带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预测精度,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研究,进行机器人砂带磨削铝合金板材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各工艺参数与工件表面粗糙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磨削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实现了机器人砂带磨削铝合金板材工艺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表面粗糙度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用于复杂空间曲面加工的机器人磨削系统 被引量:32
11
作者 洪云飞 李成群 贠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50-153,共4页
开发的用于复杂曲面的磨削机器人磨削系统由六自由度ABB机器人和砂带磨削机组成,其工艺流程包括工具和工件位姿标定、加工路径离线编程、自动磨削加工和检测。弹簧、比例阀构成的力补偿系统保证了磨削过程中接触力的稳定。该系统加工出... 开发的用于复杂曲面的磨削机器人磨削系统由六自由度ABB机器人和砂带磨削机组成,其工艺流程包括工具和工件位姿标定、加工路径离线编程、自动磨削加工和检测。弹簧、比例阀构成的力补偿系统保证了磨削过程中接触力的稳定。该系统加工出的汽轮机叶片形面误差和表面质量比传统方法加工出的叶片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曲面磨削 力补偿 砂带磨削
下载PDF
多工位砂带磨削机床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成群 付永领 +2 位作者 张习加 贠超 孙云权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7,共4页
在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中,为了磨削复杂曲面的零件,砂带磨削机床需要多种直径的磨削轮和多种磨削方式,为此,研制了多工位砂带磨削机床。讨论了该多工位砂带磨削机床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实现砂带磨削基本磨削方式的结构原理、在线换轮机构... 在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中,为了磨削复杂曲面的零件,砂带磨削机床需要多种直径的磨削轮和多种磨削方式,为此,研制了多工位砂带磨削机床。讨论了该多工位砂带磨削机床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实现砂带磨削基本磨削方式的结构原理、在线换轮机构及磨削力补偿机构,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砂带磨削 磨削方式 磨削力补偿
下载PDF
叶片机器人砂带自适应磨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明德 温钊 +2 位作者 蔡汉水 曹思林 马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叶片机器人磨削毛坯余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余量自适应磨削方法:首先推导了机器人磨削叶片时的位置和姿态的控制方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毛坯模型提取加工余量,建立了自适应磨削的数学模型。仿真和... 针对叶片机器人磨削毛坯余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余量自适应磨削方法:首先推导了机器人磨削叶片时的位置和姿态的控制方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毛坯模型提取加工余量,建立了自适应磨削的数学模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叶片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叶片 砂带磨削 自适应
下载PDF
机器人砂带打磨路径规划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健 尹旷 +4 位作者 王红斌 张铁 胡帆 叶建斌 张宇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在路径规划中产生的偏置刀触线局部自相交问题,保证机器人打磨系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构建了一种基于映射法和轮廓提取法的偏置刀触线去自交的算法。首先,研究了基于等残留高度法的轨迹生成的原理;然后,分析... 为了解决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在路径规划中产生的偏置刀触线局部自相交问题,保证机器人打磨系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构建了一种基于映射法和轮廓提取法的偏置刀触线去自交的算法。首先,研究了基于等残留高度法的轨迹生成的原理;然后,分析了轨迹生成时刀触线自相交的原因,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映射法和轮廓提取法的偏置刀触线去自交的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去除偏置刀触线的局部自相交,并能够完成曲面的打磨并符合加工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砂带打磨 路径规划 偏置线去自交
原文传递
集成力反馈的虚拟砂带抛光示教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海龙 符俊岭 李静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6,107,共7页
通过传统的编程方式(在线示教、离线编程)定义复杂曲面的抛光轨迹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给机器人砂带抛光示教过程提供一种更加自然有效的交互方式,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力觉反馈技术,首先提出砂带抛光的力觉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 通过传统的编程方式(在线示教、离线编程)定义复杂曲面的抛光轨迹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给机器人砂带抛光示教过程提供一种更加自然有效的交互方式,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力觉反馈技术,首先提出砂带抛光的力觉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成Phantom Desktop~力反馈设备开发了一套虚拟示教系统。用户在示教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然真实地根据实时反馈力动态调整抛光力度、位姿等参数,获得理想的抛光质量。应用该系统进行的力学验证实验和工件加工表面质量评估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力觉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真实抛光过程中工件的受力情况,机器人在应用该虚拟示教系统进行示教后,所加工出的工件可获得与手工抛光相比拟的抛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虚拟示教 力反馈 砂带抛光
下载PDF
基于力反馈的机器人砂带磨削虚拟示教轨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阳 谢海龙 +1 位作者 王清辉 廖昭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的机器人砂带磨削虚拟示教轨迹规划方法,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虚拟示教系统。该系统通过给予操作者连续的磨削力觉反馈和视觉仿真,使操作者沉浸在一个虚拟现实的环境中,能够像真实的手工磨削一样动态地规划工件的磨削... 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的机器人砂带磨削虚拟示教轨迹规划方法,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虚拟示教系统。该系统通过给予操作者连续的磨削力觉反馈和视觉仿真,使操作者沉浸在一个虚拟现实的环境中,能够像真实的手工磨削一样动态地规划工件的磨削轨迹和参数,以避免加工干涉并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为了提高示教精度和效率,建立了一个虚拟夹具模型来辅助并引导操作者快速地完成复杂零件的轨迹规划任务。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生成的轨迹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磨削复杂零件时的各类干涉,对提升机器人砂带磨削轨迹规划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砂带磨削 轨迹规划 虚拟夹具 干涉避免
下载PDF
可在线更换磨削轮的砂带磨削机床的研制
17
作者 李成群 付永领 +2 位作者 贠超 张习加 孙云权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3,共2页
介绍了应用于机器人磨削加工系统中的可在线更换磨削轮的砂带磨削机床的结构原理。阐述了在线更换磨削轮的砂带磨削机床的磨削方式及其磨削力控制结构原理。
关键词 机器人 砂带磨削 砂带磨削机床 磨削方式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的倾斜进给方法
18
作者 任洪樟 黎静 谢乐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1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结合柔性砂带磨削方法,建立了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倾斜进给的砂带磨削方法。通过改变砂带轮的倾斜方向来改变叶片与砂带轮的法向接触力,使负载系统施加在砂...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结合柔性砂带磨削方法,建立了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倾斜进给的砂带磨削方法。通过改变砂带轮的倾斜方向来改变叶片与砂带轮的法向接触力,使负载系统施加在砂带轮上的负载在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实现了磨削加工过程不依赖于机器人系统和负载系统的协同控制。对某公司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了磨削加工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系统可以对机器人的位姿和负载进行控制,解决机器人系统和负载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能够显著提高叶片磨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机器人 砂带磨削 倾斜进给
下载PDF
基于PSO-LSSVR的机器人磨抛材料去除模型
19
作者 蔡鸣 朱光 +2 位作者 李论 赵吉宾 王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77,182,共5页
为了建立磨抛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深度的关系,建立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的材料去除深度预测模型,并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优化LSSVR的超参数,可提高LSSVR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全局优寻能力。搭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 为了建立磨抛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深度的关系,建立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的材料去除深度预测模型,并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优化LSSVR的超参数,可提高LSSVR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全局优寻能力。搭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实验平台,设计并进行多工艺参数实验,考虑工艺参数:砂带粒度、砂带转速、进给速度、接触力和叶片表面曲率半径,获得叶片表面的材料去除深度,最终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PSO-LSSVR叶片材料去除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SO-LSSVR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5.37%,平均预测误差为0.003463,说明PSO-LSSVR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实验验证可行性,证明PSO-LSSVR模型可以有效合理地建立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深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抛 预测模型 工艺参数 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回归机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三自由度柔性砂带磨床的设计与磨削力位姿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成群 付永领 +2 位作者 贠超 张习加 孙云权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5-350,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复杂空间曲面工件磨削加工的三自由度柔性砂带磨床。该磨床具有在线更换接触磨削轮、在线改变工件与磨削轮接触点及磨削力方向(简称磨削力位姿)和适应各种接触方式的磨削加工等功能。采用Denavit-Hartenberg法建立了磨削... 介绍了一种用于复杂空间曲面工件磨削加工的三自由度柔性砂带磨床。该磨床具有在线更换接触磨削轮、在线改变工件与磨削轮接触点及磨削力方向(简称磨削力位姿)和适应各种接触方式的磨削加工等功能。采用Denavit-Hartenberg法建立了磨削力位姿的运动学正反解数学模型,并对磨床磨削力作用点位置的工作空间进行了数值仿真。在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中,该数学模型可作为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磨床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将三自由度柔性砂带磨床磨削力作用点的空间曲面和限制机器人末端变形量作为机器人磨削路径规划的约束条件,可以得到优化的机器人磨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砂带磨床 磨削力 运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