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ining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using a mobile robot-based production line 被引量:5
1
作者 Shuting WANG Liquan JIANG +2 位作者 Jie MENG Yuanlong XIE Han DING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249-270,共22页
Practice experimentation that integrat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of smart manufacturing (SM)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academic and applied engineering personnel. The broadening efficac... Practice experimentation that integrat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of smart manufacturing (SM)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academic and applied engineering personnel. The broadening efficacy of hands-on experience in SM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been manifested. In this regard, a reference practical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hands-on training in SM crucial advancements. The system constructs a mobile robot-based production line (MRPL) to increase participants’ interest in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MRPL-based reference system includes the comprehensive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involved in modern SM factories from warehousing to logistics, processing, and testing. With key features of modularity, integrability, customizability, and open architecture, this system has a threefold objective. First,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hat enables students to translate classroom learning into authentic practices, thus facilitating knowledge synthesis and training involvements. Second, it offers effective support to cultivate the attributions and behavioral competencies of SM talents, such as perseverance, adaptability, and cooperation. Third, it promotes students’ capacities for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o that they can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that physical systems have and motivates them to pursue careers with new syllabi, functions, and process techno-logies. The received positive evaluations and assessments confirm that this MRPL-based reference system is beneficial for modern SM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manufacturing hands-on experience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bile robot-based production line
原文传递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机器人赋能计算机课程实践探索
2
作者 董敏 毕盛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1期43-47,共5页
要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需传授多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新工科背景下这变得尤为重要,对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机器人赋能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人工智能和... 要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需传授多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新工科背景下这变得尤为重要,对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机器人赋能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培养具备机器人赋能计算机系统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在课程实践中结合机器人技术进行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驱动与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模型,探讨了相关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做出了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赋能 系统能力培养 项目驱动 跨学科融合
下载PDF
Path planning for MIG surfacing of robot-based remanufacturing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胜 梁嫒嫒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Robot-based remanufacturing system can scan the worn parts and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 compare them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calculate the weld deposit, implement welding path planning, and repair the worn p... Robot-based remanufacturing system can scan the worn parts and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 compare them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calculate the weld deposit, implement welding path planning, and repair the worn parts with MIG surfacing automatical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welding path planning after calibrating, scanning and model rebuil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contained: introducing the planning principle, selecting the suitable welding process based on welding parameters (current and speed), calculating welding overlap quantity by the superposition method. Also, it has been verified that good weld profile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based remanufacturing system path planning welding parameters welding overlap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海涛 关胜晓 +1 位作者 秦亮 王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2期218-220,242,共4页
在已有的对智能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的研究中,大多是在绝对坐标下进行的,由此导致规划路径的容错能力差,并且误判增多。采用上位计算机控制智能机器人下位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方案,制定了一种有效的上位PC机中的分段路径导航策略,并给出了... 在已有的对智能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的研究中,大多是在绝对坐标下进行的,由此导致规划路径的容错能力差,并且误判增多。采用上位计算机控制智能机器人下位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方案,制定了一种有效的上位PC机中的分段路径导航策略,并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直线斜率定义以及相对坐标定位法,由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相对位移量来计算斜率的变化,更能反映出机器人在运动中自身的位置状况。最后通过对应用于AS-UII型能力风暴机器人实验平台上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讨论,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视觉导航 坐标系 导航策略
下载PDF
IDC ROBOCON比赛与机器人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波 曹其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上海世博会公共参与馆举办的IDC ROBOCON 2010国际比赛的介绍,分析了机器人比赛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作为创新教育与教育改革切入点的机器人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课堂教学与机器...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上海世博会公共参与馆举办的IDC ROBOCON 2010国际比赛的介绍,分析了机器人比赛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作为创新教育与教育改革切入点的机器人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课堂教学与机器人比赛相结合的方式是进行机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C ROBOCON 2010 机器人教育 创新教育 课堂教育 机器人比赛
下载PDF
多机型底盘涂装线机器人自动喷涂程序输入方法应用
6
作者 王晓东 艾宗乾 师江伟 《电工技术》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根据喷涂程序快速输入的需要,设计了机器人喷涂控制系统。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具体工作流程,详细阐述了利用触摸屏实现喷涂程序的手动输入的模式,以及建立该系统与MES系统的信息通道从而实现喷涂程序自动输入的过程。
关键词 机器人自动喷涂 控制系统 程序 代号 输入方法
下载PDF
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教学案例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建江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本文围绕当下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技术的应用热点,结合“机器视觉”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了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教学案例。通过案例驱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系统中摄像机标定、工件图像分割、中心点坐标和... 本文围绕当下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技术的应用热点,结合“机器视觉”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了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教学案例。通过案例驱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系统中摄像机标定、工件图像分割、中心点坐标和偏转角计算、视觉系统与机器人系统通讯等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以及基本算法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教学案例 机器人视觉定位抓取
下载PDF
弧焊机器人焊接工艺知识库管理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莉梅 王宗杰 石运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1999年第6期47-48,共2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Windows 平台的焊接工艺知识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知识库的存入、取出、维护和运行管理,不仅可以用于焊接工艺设计的咨询,还可以用于弧焊机器人的在线示教。
关键词 焊接 机器人 知识库 数据库 弧焊机器人
下载PDF
智能校园咨询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世虎 郝中奎 +1 位作者 陈湖桂 孙兵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2013年第9期76-79,共4页
通过对智能机器人ALICE的研究,结合学校的实际问题,设计智能校园咨询机器人,针对校园咨询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予以实现,通过对AIML的研究,实现基于表情的智能聊天,人性化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关键词 ALICE 智能校园咨询机器人 AIML
下载PDF
机器人动作规划的新方法
10
作者 田华 席裕庚 张钟俊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22,共7页
机器人动作规划是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一个特别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对机器人动作规划进行问题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解释学习来获取搜索策略,为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关键词 机器人学 智能机器人 控制系统 动作规划
下载PDF
基于全自动枸杞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设计
11
作者 李慧 胡文婷 +1 位作者 谢淑芬 袁绍秋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第17期53-56,共4页
枸杞,别名枸杞子,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不但可食,而且还是名贵中成药。我国枸杞分布广泛,但是受生长习性的影响,枸杞采摘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了实现全自动枸杞采摘,文章分析研究了市场上枸杞采摘机的种类、结构和原理... 枸杞,别名枸杞子,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不但可食,而且还是名贵中成药。我国枸杞分布广泛,但是受生长习性的影响,枸杞采摘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了实现全自动枸杞采摘,文章分析研究了市场上枸杞采摘机的种类、结构和原理,综合对比了国内各类枸杞采摘机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以OpenMV为核心控制器的全自动枸杞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Open MV的颜色识别,得到色块坐标,通过比较色块的坐标与图像中心的偏移,通过PID算法控制电机的运动方向,并使用I2C总线通信,控制机械臂运行以及用机械振动原理设计的采摘头工作。经初步测试,该全自动枸杞采摘机器人功能基本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枸杞采摘机器人 OpenMv I2C总线 图像识别
下载PDF
含有未知负载跳变机械臂的切换跟踪控制器设计
12
作者 王霞 王姗 +2 位作者 唐予军 侯阔 董金国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7-442,共6页
为具有不可测跳变负载的机械臂设计了控制器的选择机制以达到轨迹跟踪的控制目的.用切换系统描述参数跳变的机械臂,从而将负载的切变表示为系统的切换信号.为每个负载设计子控制器,并在系统切换信号完全不可用的情况下,通过构建监督变... 为具有不可测跳变负载的机械臂设计了控制器的选择机制以达到轨迹跟踪的控制目的.用切换系统描述参数跳变的机械臂,从而将负载的切变表示为系统的切换信号.为每个负载设计子控制器,并在系统切换信号完全不可用的情况下,通过构建监督变量给出子控制器的切换逻辑.当负载变化满足平均驻留时间条件时,能够达到对输入参考信号的渐近跟踪.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机械臂 逻辑切换
下载PDF
一种激光视觉引导的自动识别V形焊缝的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凌超 嵇保健 +1 位作者 洪磊 沈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2,17,共5页
如何准确地识别线结构光在V形焊缝上留下的光带是机器视觉的一个关键技术,对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用一种新的高斯模板对其进行滤波,可以有效地去除面积较大,宽度较宽的噪声。接着采用一种... 如何准确地识别线结构光在V形焊缝上留下的光带是机器视觉的一个关键技术,对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用一种新的高斯模板对其进行滤波,可以有效地去除面积较大,宽度较宽的噪声。接着采用一种新的ROI区域提取算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光带所在位置,提高运算效率。然后采取孤点滤波删除散落在图像上的曝光点。接着对其进行细化,提取激光条纹中心线。提取焊缝特征点时,运用斜率法将图像中的点进行分类随后进行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得到特征点坐标。然后将特征点坐标从图像坐标系转到基坐标系下。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焊缝参数。实验结果表明:V形坡口的角度、高度、宽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33%、0.585%、0.186%。满足的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和实际焊接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视觉 最小二乘法 直线拟合 机器人基坐标
下载PDF
堆垛机器人底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易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1年第3期65-66,69,共3页
堆垛机器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机器人,一旦该机器人底座发生破坏,由于其本身较大的惯性与较高的操作速度,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为保证堆垛机器人的安全,对在运行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堆垛机器人底座进行了安全性能分析校验。
关键词 堆垛机器人底座 有限元分析 NASTRAN
下载PDF
机器人底座零件加工及检测工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勇 王佳欣 +2 位作者 李秋晨 姚宇茏 黄福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0-57,共8页
机器人底座是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为确保零件的精度达到指定要求,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就起到关键作用。经过详细分析机器人底座零件结构特征与加工技术要求,进行零件制造工艺及检测工艺设计。零件测量结果表明本文工艺设计符合要求,可为类... 机器人底座是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为确保零件的精度达到指定要求,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就起到关键作用。经过详细分析机器人底座零件结构特征与加工技术要求,进行零件制造工艺及检测工艺设计。零件测量结果表明本文工艺设计符合要求,可为类似较大零件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底座 机械加工工艺 铣床 铸铁
下载PDF
机器人基坐标系精确标定的对偶四元数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刚 刘晓平 +1 位作者 高远 韩松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离线编程系统中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位姿描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对偶四元数精确标定机器人基坐标系的方法.首先在利用指数积公式建立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单位对偶四元数表示法的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模型,该模型... 针对离线编程系统中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位姿描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对偶四元数精确标定机器人基坐标系的方法.首先在利用指数积公式建立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单位对偶四元数表示法的机器人基坐标系标定模型,该模型将世界坐标系与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坐标转换的旋转与平移过程进行统一描述;其次,以对偶四元数的几何性质为约束条件,建立最小方差目标方程,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最优的位姿变换矩阵;最后,对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应用环境中机器人的基坐标系标定问题,同时也为机器人手眼标定、多机器人协作基坐标系标定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基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 标定 对偶四元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