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168
1
作者 陈云敏 贾宁 陈仁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出的桩体荷载分担比小于HEWLETT极限状态计算结果;土拱处于塑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结果与HEWLETT计算结果相同。设计桩承式路堤时,若填料内摩擦角较大,则应优先考虑增大桩帽宽度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若内摩擦角较小,则可适当减小桩距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大内摩擦角填料有助于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给出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图,便于工程应用。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体荷载分担比 三维土拱效应分析 土拱 路堤 桩帽桩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的材料特性 被引量:178
2
作者 沙爱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从强度、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抗冲刷以及疲劳4个方面论述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性,指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可以根据路面结构要求在一个很宽的值域内设计;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获得不仅要靠一定剂量的结合料,更要靠良好级配的集料;及... 从强度、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抗冲刷以及疲劳4个方面论述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性,指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可以根据路面结构要求在一个很宽的值域内设计;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获得不仅要靠一定剂量的结合料,更要靠良好级配的集料;及时的保湿养生可以避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细料含量可以显著减小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裂缝;通过减少细料含量、增加结合强度以及增大空隙率等合适的材料组成设计,可以显著地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半刚性基层材料是应力敏感性材料,将半刚性基层放在路面中合适的层位,可以使其具有更长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刚性基层 试验研究 材料性能 强度 收缩 冲刷 疲劳
下载PDF
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正交法计算分析 被引量:130
3
作者 张旭辉 龚晓南 徐日庆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分析边坡稳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判别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正交分析法。以正交矩阵设计来安排因素水平组合 ,同时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对各种组合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机电算 ,然后采用极差分析和趋势分析对因素敏感性... 在分析边坡稳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判别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正交分析法。以正交矩阵设计来安排因素水平组合 ,同时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对各种组合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机电算 ,然后采用极差分析和趋势分析对因素敏感性进行评价。结合 1 0 m高土坡分析实例 ,讨论了正交分析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计算分析 道路工程 边坡稳定性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节能减排效果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3
4
作者 秦永春 黄颂昌 +1 位作者 徐剑 李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7,共5页
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分别在拌和厂、施工现场以及试验室测试了有害气体排放的情况。结果表明:(1)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可大大降低在拌和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其... 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分别在拌和厂、施工现场以及试验室测试了有害气体排放的情况。结果表明:(1)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可大大降低在拌和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类气体的排放分别下降60.0%和72.6%;(2)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所排放出沥青烟、苯可溶物及苯并[a]芘都可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下降80%以上;(3)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达到140℃左右时,沥青烟等的排放量会成倍急剧上升。其次,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温拌混合料的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改性和未改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可分别比相应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节约能耗28.7%和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 测试分析 沥青烟 温室气体 节能 减排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紫外老化机理 被引量:129
5
作者 谭忆秋 王佳妮 +2 位作者 冯中良 周兴业 徐慧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体系中,未考虑紫外线辐射对沥青的加速老化作用问题,对热老化和紫外老化后的5种沥青进行了对比试验、DSR和BBR试验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对热老化和紫外线辐射的敏感度不同,2种老化后... 为了解决现有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体系中,未考虑紫外线辐射对沥青的加速老化作用问题,对热老化和紫外老化后的5种沥青进行了对比试验、DSR和BBR试验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对热老化和紫外线辐射的敏感度不同,2种老化后三大指标的排序并不一致;紫外老化和热老化对沥青的影响不相同,紫外老化后沥青的流变特性变化更为显著;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不同的内在原因是老化反应程度不同,胶质和芳香分是影响沥青紫外老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沥青的热老化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高低,在紫外线辐射强烈的西部地区开展紫外老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结合料 试验研究 紫外老化 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实测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23
6
作者 康海贵 郑元勋 +1 位作者 蔡迎春 刘艳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8,共6页
以实际运营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路结构温度场实测方案。根据大量的实测沥青路面温度数据研究了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回归分析对沥青路面温度场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考虑到升温... 以实际运营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路结构温度场实测方案。根据大量的实测沥青路面温度数据研究了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利用回归分析对沥青路面温度场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考虑到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气温对沥青路面温度场影响的差异,分别研究了基于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沥青路面温度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不同温变阶段下任意深度处沥青温度的预估模型。对实测数据与预估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回归分析 温度场 预估模型 温变阶段
下载PDF
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117
7
作者 贾宁 陈仁朋 +2 位作者 陈云敏 徐立新 杨少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5-760,共6页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拓宽建设是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为背景,分析了拓宽路堤附加应力对老路堤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仑模型,研究了老路堤和拓宽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拓宽路堤作用下,...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拓宽建设是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为背景,分析了拓宽路堤附加应力对老路堤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仑模型,研究了老路堤和拓宽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拓宽路堤作用下,新老路堤将产生不均匀沉降,路面产生拉应力。拓宽路堤路面铺设时间应以新老路堤工后差异沉降大小为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拓宽 高速公路工程 路面 铺设 沉降变形 软土地基 实测结果 差异沉降 附加应力
下载PDF
红砂岩崩解特性及其路堤填筑技术研究 被引量:106
8
作者 赵明华 邓觐宇 曹文贵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结合某高速公路大型模拟试验路堤及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研究,从研究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红砂岩崩解试验方法及其崩解机理与特性,从而提出了红砂岩的有效工程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 结合某高速公路大型模拟试验路堤及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研究,从研究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红砂岩崩解试验方法及其崩解机理与特性,从而提出了红砂岩的有效工程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料的路堤填筑技术,进而确定出红砂岩路基填筑的合理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合理的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为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红砂岩路堤 试验研究 崩解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与检测
下载PDF
公路边坡植物的护坡机理 被引量:103
9
作者 王文生 杨晓华 谢永利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0,共5页
从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植物的蒸腾排水效应、茎叶及枯枝落叶的水文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边坡植物的护坡机理.通过对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分析,建立了草本植物根系的加筋力学模型及木本深根植物的锚固力学模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沙... 从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植物的蒸腾排水效应、茎叶及枯枝落叶的水文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边坡植物的护坡机理.通过对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分析,建立了草本植物根系的加筋力学模型及木本深根植物的锚固力学模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沙柳须根的加筋作用使沙土的粘聚力c值提高了2.5~4.0倍,使粘性土的粘聚力c值及内摩擦角ψ值均增加0.25~0.40倍.应用非饱和土理论,定量分析了植物蒸腾排水效应对边坡的稳定贡献,现场监测试验表明,即使在雨季,柳树植物根系范围内土中的孔隙水压力仍为负值.依据植物边坡稳固机理,将植物护坡总结为坡面冲刷防护与边坡加固两种设计类型.坡面冲刷防护可根据浅根表土加筋与茎叶水文效应机理进行设计;边坡加固可根据深根锚固作用与蒸腾排水效应机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公路边坡 植物护坡 浅根表土加筋 深根锚固 模型 水文效应 蒸腾排水效应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刚性桩—路堤共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76
10
作者 陈仁朋 许峰 +1 位作者 陈云敏 贾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比较复杂、对路堤—桩—土之间共同工作机理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建立了考虑土—桩—路堤变形和应力协调的平衡方程,分析了三者协调工作时路堤、桩、土的荷载传递特性,获得了路堤的土拱效应、桩土荷载分... 针对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比较复杂、对路堤—桩—土之间共同工作机理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建立了考虑土—桩—路堤变形和应力协调的平衡方程,分析了三者协调工作时路堤、桩、土的荷载传递特性,获得了路堤的土拱效应、桩土荷载分担、桩和土的沉降等结果。将本文的方法与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地基 理论分析 路堤 土拱效应
下载PDF
应用贝雷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67
11
作者 郝培文 徐金枝 周怀治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通过贝雷法确定不同的粗集料选取密度,形成不同的集料骨架结构,进行集料级配设计。提出了运用3个比例参数[CA]比、[FAc]比、[FAf]比,分析合成级配的方法,使设计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对贝雷法设计混合料级配时需要注... 通过贝雷法确定不同的粗集料选取密度,形成不同的集料骨架结构,进行集料级配设计。提出了运用3个比例参数[CA]比、[FAc]比、[FAf]比,分析合成级配的方法,使设计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对贝雷法设计混合料级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结果表明,控制筛孔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对粗集料比影响大;选择密度是控制沥青混合料骨架形成的关键指标,粗细集料比对混合料的施工和体积特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贝雷法 粗集料 选取密度 [CA]比[FAc]比 [FAf]比
下载PDF
多级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5
12
作者 陈忠达 袁万杰 高春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为设计依据,以贝雷法为设计和检验标准,提出了由集料主、次骨架结构形成的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的设计体系,包括粗集料级配设计、细集料级配设计、合成级配设计及贝雷法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在贝雷法级配... 以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为设计依据,以贝雷法为设计和检验标准,提出了由集料主、次骨架结构形成的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的设计体系,包括粗集料级配设计、细集料级配设计、合成级配设计及贝雷法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在贝雷法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将混合料中0.075 mm筛孔通过率也作为检验指标,从而使贝雷法的控制指标更趋于完善;同时给出了适合于16型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16)的相应检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贝雷法 骨架结构 级配设计 多级嵌挤密实级配 逐级填充理论 粒子干涉理论
下载PDF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 被引量:101
13
作者 马骉 毛雪松 +17 位作者 刘保健 张洪亮 杨宏志 陈仁朋 陈昌富 季节 俞建霖 郝培文 徐进 谈至明 崔新壮 曹文贵 章定文 黄卫东 傅鹤林 程建川 蒋应军 韩森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共36页
为了促进中国道路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公路支挡结构、道路几何设计)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对路基沉降变形特征、拓宽路基沉降控制、路基稳... 为了促进中国道路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公路支挡结构、道路几何设计)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对路基沉降变形特征、拓宽路基沉降控制、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特殊土路基处治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多年冻土地区路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支挡结构特点,对公路常用支挡结构的适用条件、加固原理、设计计算理论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道路智能选线及3D道路设计技术、道路交叉设计、面向路线设计的汽车行驶特性预测技术、路线设计质量评价技术等新理念、新技术进行了剖析,以期为道路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道路工程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支挡结构 道路几何设计
原文传递
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密实曲线信息及其应用 被引量:88
14
作者 张争奇 袁迎捷 王秉纲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预测沥青混合料的可施工特性和路用性能,采用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旋转压实仪SGC对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中推荐的粗、细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旋转压实,对密实曲线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密实曲线斜率和密实能... 为了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预测沥青混合料的可施工特性和路用性能,采用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旋转压实仪SGC对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中推荐的粗、细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旋转压实,对密实曲线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密实曲线斜率和密实能量指数概念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内在信息。采用该方法对两种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可压实特性和抵抗交通荷载抗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车辙试验和试验路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粗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未必优于细型级配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试验研究 旋转压实密实曲线 密实能量指数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路表病害识别与测量 被引量:96
15
作者 沙爱民 童峥 高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二维图像统计路面病害的精度与效率,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技术引入了基于图像分析的路面病害识别与测量。首先,将原始图像进行等尺寸分割作为CNN的训练样本。其次,经结构设计、前反馈算法...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二维图像统计路面病害的精度与效率,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技术引入了基于图像分析的路面病害识别与测量。首先,将原始图像进行等尺寸分割作为CNN的训练样本。其次,经结构设计、前反馈算法训练及样本测试3个步骤后,建立病害识别模型(CNN1)。用训练完成的CNN1对所有图像进行病害类型识别并将输出结果作为裂缝特征提取模型(CNN2)和坑槽特征提取模型(CNN3)的训练样本。采用相同步骤建立裂缝特征提取和坑槽特征提取模型,完成训练后,运行CNN2,CNN3对路面裂缝与坑槽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分析图像分辨率对3个CNN识别和特征提取精度以及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NN1可以准确识别多种病害,CNN2的裂缝长度提取的平均误差为4.27%,宽度提取的平均误差为9.37%,裂缝病害严重等级判断准确率为98.99%;CNN3的单张图像中的坑槽个数测量无误差,单个坑槽面积的平均误差为13.43%,坑槽病害等级判定准确率为95.32%,可见CNN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CNN1在使用CPU的情况下测试完成原始图像平均用时为704ms·幅^(-1),CNN2用时为5 376ms·幅^(-1),采用图形处理器加速后CNN1用时为192ms·幅^(-1),CNN2测试平均用时为1 024ms·幅^(-1),可见CNN在图形处理器加速下效率具有显著优势,相比其他方法,在图像分辨率高于70像素时,CNN对路面裂缝与坑槽的识别与测量具有运算高效、结果精准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病害 卷积神经网络 路面裂缝 图像测量
原文传递
新老路基拼接中差异沉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9
16
作者 唐朝生 刘义怀 +2 位作者 施斌 蔡奕 朱友群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扩建中的沪宁高速公路为实例,运用FLAC3D程序对高速公路新老路基拼接中所产生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拼接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特征以及差异沉降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路基的变形发展及应力的集中与分布... 以扩建中的沪宁高速公路为实例,运用FLAC3D程序对高速公路新老路基拼接中所产生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拼接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特征以及差异沉降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路基的变形发展及应力的集中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新老路基的拼接部位是整个拓宽公路最薄弱的环节,水平应力和竖向应力都在拼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最大沉降发生在新拓宽路基形心位置下方,采用台阶式拼接是一种控制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新老路基拼接 数值模拟 差异沉降 高速公路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95
17
作者 蒋应军 李明杰 +1 位作者 张俊杰 王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揭示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静压成型方法和振动试验方法成型试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试件成型方式、水泥剂量、级配类型和密实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成型方法对试件结构尤其是矿料级配及... 为了揭示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静压成型方法和振动试验方法成型试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试件成型方式、水泥剂量、级配类型和密实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成型方法对试件结构尤其是矿料级配及矿料排列影响很大,振动法成型试件28 d后强度接近于静压法的2.54倍;水泥剂量(质量分数)对初始强度影响效果不明显,水泥剂量小于5%时,对水泥稳定碎石极限强度影响显著,水泥剂量超过5%时,水泥剂量增加1%时极限强度提高不超过10%;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比悬浮密实型初始强度约增大19%,后期强度约增大10%;试件密度提高1%,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至少提高11%;龄期28 d前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增长较为显著,龄期达到28 d时,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可达到极限强度的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特性 静压法 振动法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老化后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91
18
作者 陈华鑫 周燕 王秉纲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老化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1种基质沥青和4种SBS改性沥青的常规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分析比较了原样沥青、旋转薄膜烘箱(RTFO)老化沥青和压力老化(PAV)沥青的试验结果... 为了研究老化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1种基质沥青和4种SBS改性沥青的常规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分析比较了原样沥青、旋转薄膜烘箱(RTFO)老化沥青和压力老化(PAV)沥青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常规试验难以反映改性和非改性沥青老化后性能的差异;DSR试验则可准确地描述老化作用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试验和胶凝渗透色谱法(GPC)试验分析了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是由基质沥青的氧化硬化和SBS老化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且DSR试验更能揭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老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旋转薄膜烘箱老化 压力老化 动态力学性能 试验 傅立叶转换 红外线光谱 胶凝渗透色谱法
下载PDF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4
19
作者 黄晓明 郑彬双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9,共18页
作为未来道路交通荷载的主流形式,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与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着直接关系,而且随着时间变化,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明确国内外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现状,对胎-路接触力学模型和路面附着特性、动... 作为未来道路交通荷载的主流形式,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与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着直接关系,而且随着时间变化,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明确国内外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现状,对胎-路接触力学模型和路面附着特性、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抗滑性能评价指标和衰变模型以及抗滑性能在无人驾驶车辆安全性中的应用等热点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总结,对比分析了现有沥青路面与橡胶轮胎的接触力学模型,探讨了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归纳了现有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及衰变模型,最后论述了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路表分形理论的Persson迟滞摩擦理论更适用于沥青路面动摩擦因数的计算要求,计入了橡胶对表面粗糙度的有关尺度变形响应及滑动摩擦的温度依存性;考虑路表峰值附着系数时变性的摩擦因数-滑移率(μ-s)曲线附着系数估算方法更能反映路面实际附着特性;当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在胎-路相互作用机理、评价指标、衰变模型等方面研究不足,需要从时变性、统一性及车辆抗滑需求感应参数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行基于时间效应的抗滑评价指标是沥青路面抗滑层设计与抗滑性能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中国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内服役水平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抗滑性能 评价指标 无人驾驶车辆 行驶安全性
原文传递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被引量:91
20
作者 郭平 祁峰 弥海晨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成型方法、最佳拌合温度及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成型试件,并对不同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法更适合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旋...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成型方法、最佳拌合温度及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成型试件,并对不同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法更适合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峰值对应的温度即为温拌混合料的最佳拌合温度;在最佳拌合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 压实温度 旋转压实法 路用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