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下游江阴-福姜沙弯曲与分汊过渡河段边滩演变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淇 王巍 顾峰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0,共8页
研究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边滩的水沙动力条件及其演变规律,有助于合理利用边滩资源,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及实践应用价值。以靖江边滩为例,根据该水域丰富的水沙及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弯曲与分汊河型过渡段靖江边滩... 研究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边滩的水沙动力条件及其演变规律,有助于合理利用边滩资源,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及实践应用价值。以靖江边滩为例,根据该水域丰富的水沙及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弯曲与分汊河型过渡段靖江边滩年内动态冲淤演变规律及其成因。研究表明:靖江边滩上段河势稳定,中下段冲淤反复,边滩冲淤变化主要位于7.0~12.5 m范围。靖江边滩沿程冲淤年内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边滩上游弯道节点年内主流摆动、丰水期上游丰富的泥沙来源以及下游福姜沙阻水分流是造成过渡段靖江边滩冲淤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道 分汊河道 边滩 过渡河段 主流摆动 河势演变 长江下游
下载PDF
1988-2018年黄河内蒙古段河道边界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冀鸿兰 樊宇 +3 位作者 翟涌光 罗红春 张宝森 牟献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249,267,共9页
[目的]获取河道边界演变特征,为黄河内蒙古段的堤岸防护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8—2018年期间7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指数(MNDWI),对黄河内蒙古段7期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并计算不同时期河道摆动面积... [目的]获取河道边界演变特征,为黄河内蒙古段的堤岸防护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8—2018年期间7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指数(MNDWI),对黄河内蒙古段7期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并计算不同时期河道摆动面积、最大摆动面积、摆动方向等指标,分析近30 a河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黄河内蒙古段在上游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三湖河口—包头弯道区域曲率较大的河段摆动较严重,整体呈现向右岸迁移的趋势。河道摆动的时空差异受河床物质组成、水动力条件、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人类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结论]黄河内蒙古段的堤岸防护建设重点应集中在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全段以及三湖河口—包头弯道曲率较大的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摆动 堤岸防护 弯道 黄河内蒙古段
下载PDF
1987-2022年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伊婧 璩向宁 +2 位作者 王磊 王筱平 谭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3,共12页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原段的摆动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5年间,河道宽度平均减小0.36km,河段面积平均减小0.66km^(2)。河道左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10km,R1、R2、R3河段左岸向左向右的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2.12:2.53和1:4.19:5.33;河道右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004km,R1、R2、R3段河道右岸向左向右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0.82:2.16和1:1.90:3.19。河道整体呈萎缩趋势且向右偏移,黄河银川平原段下游摆动变化程度更为严重。河道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能与自然因素与人类筑坝蓄水等人类活动相关,在空间上的变化可能受制于河道径流及河岸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于黄河银川平原河段,防护建设应重点关注在下游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 河道摆动 堤岸防护 黄河
原文传递
北盘江大桥拱圈单铰转体施工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庭国 马庭林 +2 位作者 徐勇 陈克坚 郭建勋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9期29-31,35,共4页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跨度 2 3 6m ,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线铁路拱桥。该桥转体施工将单铰转体重量大幅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简要介绍北盘江大桥转体结构及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拱圈 单铰转体 施工设计 铁路拱桥 北盘江大桥 钢管涨凝土拱桥 球铰 转体施工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演变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明 朱玲玲 +1 位作者 李义天 葛华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80,186,共8页
本文从河势周期性调整、滩槽冲淤变形特点等方面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的演变特征。结合矶头挑流作用、主流摆动及上游河势变化,揭示了鹅头型分汊河道演变内在机理。并依据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水沙及河床边界条件调整规律... 本文从河势周期性调整、滩槽冲淤变形特点等方面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的演变特征。结合矶头挑流作用、主流摆动及上游河势变化,揭示了鹅头型分汊河道演变内在机理。并依据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水沙及河床边界条件调整规律,预估鹅头型分汊河道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周期性 切滩 浅滩 主流摆动
原文传递
京石客运专线滹沱河特大桥转体连续梁精确调整施工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晓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4,共4页
桥梁转体基本到位后,需要精确调整,目的是使垂直度、高程、轴线满足线形和规范要求,且缩短调整时间,加快锁定和合龙的进度。从调整工艺、设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详细叙述了调整工艺设备要求及其注意事项。通过工艺步骤调整,设备的优... 桥梁转体基本到位后,需要精确调整,目的是使垂直度、高程、轴线满足线形和规范要求,且缩短调整时间,加快锁定和合龙的进度。从调整工艺、设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详细叙述了调整工艺设备要求及其注意事项。通过工艺步骤调整,设备的优化,提出顶举对中、点动牵引的调整技术,使转体快速、精准、高效就位,符合设计及规范对高程、轴线等的要求,缩短了转体调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石客运专线 滹沱河特大桥 连续梁 转体 精确调整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三官庙至韦滩河段主流摆动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晋 张敏 +2 位作者 姚文艺 李勇 马东方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0-1124,共15页
随着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以及河口村等骨干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运用,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近年来,特殊的水沙条件引起黄河下游三官庙至韦滩河段的河势发生改变,造成了滩地大量坍塌,并且危及到两岸村庄与堤防安全.为... 随着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以及河口村等骨干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运用,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近年来,特殊的水沙条件引起黄河下游三官庙至韦滩河段的河势发生改变,造成了滩地大量坍塌,并且危及到两岸村庄与堤防安全.为了明确三官庙至韦滩河段的主流摆动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采用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阐述了三官庙至韦滩河段的河道与工程概况,分析了该河段水沙过程与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同时,根据不同时期该河段的河势调整特点及其与水沙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预估了不同流量过程条件下的河势演变趋势.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长历时大水冲刷形成的河槽较为稳定,加之河道整治工程的不断完善,河势将按照治导线行走的概率增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骨干水库群的投入使用与工农业用水量的增长,黄河下游持续小水的可能性将偏大,主流则会在河道内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河势 水沙变化 冲淤特性 河势调整 主流摆动 治导线
原文传递
钱塘江七格弯道段河势演变对控导丁坝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史英标 杨元平 程文龙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第5期13-18,共6页
钱塘江七格弯道位于河口段上游七堡~七格河段,左岸布有长短不一的8座控导丁坝以控制河势。该河段河床演变既受径流和潮流两方面动力的影响,也与控导丁坝的作用密切相关,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十分复杂。利用钱塘江河口实测水文地形资料进... 钱塘江七格弯道位于河口段上游七堡~七格河段,左岸布有长短不一的8座控导丁坝以控制河势。该河段河床演变既受径流和潮流两方面动力的影响,也与控导丁坝的作用密切相关,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十分复杂。利用钱塘江河口实测水文地形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河段河床年内“洪冲枯淤”,年际“丰冲枯淤”,主槽深泓线位置受控导丁坝群作用在现存丁坝和残坝坝头一线周期性摆动的规律。据此建立了二维全耦合动床数学模型,在复演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河段河势摆动与控导丁坝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摆动 控导丁坝 动床数学模型 七格弯道段 钱塘江河口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演变分析
9
作者 张晓雷 朱裕 崔振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2,共7页
为了研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演变情况,选取黄河下游游荡段2001-2020年近2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图片,基于ARCGIS和ENVI软件采用边缘提取算法提取河道水边线及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法提取水体,分析汛期河道... 为了研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演变情况,选取黄河下游游荡段2001-2020年近2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图片,基于ARCGIS和ENVI软件采用边缘提取算法提取河道水边线及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法提取水体,分析汛期河道水面宽度、汛后主流位置、汛后心滩数量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经过20年的冲淤调整,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在汛期得到明显改善,主流基本归顺;②该河段河型没有明显变化,汛期水面宽度随流量同增同减,总体上逐年变宽,但夹河滩-高村河段水面宽度由于河道整治工程的控制较为稳定;③采用MNDWI法对水体的智能化提取,发现主流摆幅呈现3种规律:①主流位置基本不变②主流位置向同一个方向移动③主流位置迁徙不定;④心滩数量与流量呈负相关,总体上在2001-2007年逐年减少,2007年达到最小值13个,2007-2015年逐年增多,2015年达到最大值58个,2015-2020年又逐年减少,同时在河道河型突变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河势调整会改变河道整治工程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对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的监测并对心滩的变化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升对黄河下游河势调整规律及心滩演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游荡段 水体提取 遥感影像 河势演变 主流摆幅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河势变化分析
10
作者 王占礼 张汉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72-78,共7页
本文对考察区河道自然特征,河道横向、纵向变化及河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河道整治建议。
关键词 考察区 河势 河槽 主河道 摆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