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地区海进江煤炭运输发展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晴 葛彪 《综合运输》 2018年第10期11-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产业加快向沿江布局、本地煤炭资源衰减及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本地煤炭供应缺口扩大,海进江运输在区域煤炭调运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通过分析近年来长江沿线海进江煤炭运输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产业加快向沿江布局、本地煤炭资源衰减及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本地煤炭供应缺口扩大,海进江运输在区域煤炭调运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通过分析近年来长江沿线海进江煤炭运输格局的变化情况,对未来长江中游地区海进江煤炭运输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运输 海进江运输 长江沿线港口
原文传递
长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对12.5m深水航道的效益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将长江南京以下9个规模以上沿江港口作为12.5m深水航道的受益对象,利用2009—2017年港口吞吐量资料分析评价12.5m深水航道开通对长江南京以下沿线港口的影响及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2.5m深水航道开通以来沿江港口货物总吞吐量整体呈平稳... 将长江南京以下9个规模以上沿江港口作为12.5m深水航道的受益对象,利用2009—2017年港口吞吐量资料分析评价12.5m深水航道开通对长江南京以下沿线港口的影响及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2.5m深水航道开通以来沿江港口货物总吞吐量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初通至南京后,货物总吞吐量年增长率达到8%;2017年南京以下主要港口完成的货物总吞吐量(24.25亿t)是2009年深水航道开通前的1.8倍;深水航道开通后集装箱吞吐量涨幅最明显,散杂货吞吐量占比则较开通前略有下降;12.5m深水航道开通8年来,南京以下沿江港口经济效益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7年产生的港口经济效益(13.4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60%。未来随着航道、船舶以及沿江港口码头等条件的持续改善,12.5m深水航道的综合效益还将进一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 沿江港口 12.5M深水航道 效益响应 货物吞吐量
下载PDF
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博闻 马晓凤 +1 位作者 文元桥 周立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7,共8页
建设绿色港口是顺应未来港口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港口污染物处置能力是绿色港口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加强绿色港口建设,在Bossel可持续发展定向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体系... 建设绿色港口是顺应未来港口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港口污染物处置能力是绿色港口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加强绿色港口建设,在Bossel可持续发展定向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体系,并以某省港口为例,将港口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及数量、各类污染物接收装置容量和污染物处置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对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港口/码头的污染物产生和处置能力风险水平。基于53份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省港口/码头的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39个港口/码头评分优良,14个港口/码头评分为中等和及格,没有评分为不可接受的港口/码头。在各定向指标中生存、能效、适应三项得分分别为3.91、4.28、4.13,得分较高;自由、安全和共存得分为3.51、3.58、3.53,评分较低。并结合定向指标中评分较低的自由、安全和共存指标,从增加码头污染物接收装置数量及容量、增加应急设备库数量并改进应急设备库位置、加强污染物处置能力和监管水平四个方面给出了进一步提升的建议。该方法可用于评估内河港口的污染物防治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对绿色港口的评估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污染物 污染物风险分析 Bossel定向指标 长江内河港口 绿色港口
下载PDF
深水航道对江苏港口的推动作用及港口发展策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麟 马轶玮 +1 位作者 谭志国 应翰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3,25,共6页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长江干线江苏段的航道通过能力。针对江苏沿江港口如何依托深水航道推动自身发展的问题,在分析深水航道对到港船舶大型化提升、航运成本下降、运输组织优化、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长江干线江苏段的航道通过能力。针对江苏沿江港口如何依托深水航道推动自身发展的问题,在分析深水航道对到港船舶大型化提升、航运成本下降、运输组织优化、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畅洲水道航道条件、整合港口资源和优化布局、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临港产业布局、改善口岸通关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深水航道 江苏沿江港口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