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古复礼——蓝田吕氏家族墓的墓园布局与丧葬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胡译文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50,152,共14页
本文以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为中心,参照同时期其他家族墓和关中地区葬俗传统,剖析蓝田吕氏在墓园布局、墓葬排列和具体设置上的诸多特别之处,尝试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分析吕氏如何在丧葬实践中践行古礼。作者认为,蓝田吕氏在墓... 本文以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为中心,参照同时期其他家族墓和关中地区葬俗传统,剖析蓝田吕氏在墓园布局、墓葬排列和具体设置上的诸多特别之处,尝试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分析吕氏如何在丧葬实践中践行古礼。作者认为,蓝田吕氏在墓前设祭祀建筑,应源于汉代以来墓祭的礼仪传统,这一做法在北宋中后期的部分文人间已经出现;在墓葬排列上以嫡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源于周礼中的昭穆制、宗子法及祔葬的观念,而竖穴土洞墓等一系列葬制亦体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蓝田吕氏的丧葬实践较为严格地践行古礼,为其实现复古理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田吕氏家族墓 墓地布局 丧葬实践 复古
原文传递
明代礼仪中的茶器——以宫廷婚、丧、祭礼为例
2
作者 张燕芬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47,147,共18页
本文关注明代宫廷婚嫁丧祭之茶器,将其置于使用者生前与身后两个情境,重点考察了茶、酒食器的组合关系及相关典制的斟酌议定。指出明代茶器在官方“遵古酌时”“事死如生”“礼顺人情”制器原则的影响下,既有宋元之盏托,又见时兴之茶壶... 本文关注明代宫廷婚嫁丧祭之茶器,将其置于使用者生前与身后两个情境,重点考察了茶、酒食器的组合关系及相关典制的斟酌议定。指出明代茶器在官方“遵古酌时”“事死如生”“礼顺人情”制器原则的影响下,既有宋元之盏托,又见时兴之茶壶;既参与了时器的礼制化,又印证了礼器的通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茶酒器组合 礼仪 制度
原文传递
《仪礼》与礼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增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历代《仪礼》研究,重申《仪礼》作为礼学研究核心经典的学术地位。学术研究应在礼乐文化的视角下关注《仪礼》的整体性特征,以《仪礼》的礼例研究方法作为礼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将对二者的研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 《仪礼》 礼学研究 礼乐文化 礼例研究法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先秦礼学与礼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英 《古代文明》 CSSCI 2019年第3期35-51,M0004,共18页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个融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庞大体系,先秦时期,礼学和礼制高度混融,保存于“三礼”之中,后代的礼学训诂考据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先秦史研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乾嘉考据学的传统在礼学研究中不绝如缕地传承,礼制...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个融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庞大体系,先秦时期,礼学和礼制高度混融,保存于“三礼”之中,后代的礼学训诂考据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先秦史研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乾嘉考据学的传统在礼学研究中不绝如缕地传承,礼制研究则在20世纪现代人文社科方法传入后,摆脱了作为礼经训诂附庸而存在的状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并且因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方法的传入,研究方式趋于多样化。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礼俗”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内涵日益丰富,但亦有模糊的地方。考古资料日新月异,其中的出土文献为礼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实物资料则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物化礼乐乃至政治典制研究提供了新素材。以上研究均有长足进展,但在研究的系统化方面则仍然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礼” 礼学 礼制 先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