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韧性与风险治理 被引量:74
1
作者 赵方杜 石阳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4,共8页
风险治理存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社会韧性属于社会机制范畴,强调面对外界不确定性与扰动因素时,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调节、恢复和适应能力,以维持社会结构的总体均衡。社会韧性具有稳定性、冗余性、应变性和及时性等特性。从... 风险治理存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社会韧性属于社会机制范畴,强调面对外界不确定性与扰动因素时,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调节、恢复和适应能力,以维持社会结构的总体均衡。社会韧性具有稳定性、冗余性、应变性和及时性等特性。从理论上看,社会韧性的内在逻辑与经典风险理论中的制度主义、文化主义两种风险治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他们均强调在社会组织、社会连接、社会认知等层面增强风险治理能力。从现实上看,社会韧性的理念与思维,有利于化解"中国式风险社会"在风险累积与叠加、风险转移与分配等方面的治理困境。社会韧性的建构,需要在对社会系统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包容性、社会连接性和社会能动力的建设,从而逐渐完善风险治理的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韧性 风险治理 社会系统 中国式风险社会
下载PDF
城市风险治理中的风险沟通制度——基于30部法律规范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詹承豫 宣言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7,共11页
现代城市是风险的集聚之地,风险沟通是城市风险治理的关键环节。通过选取我国30部城市风险治理相关的法律规范,聚集其中风险沟通条款,依照政府、市场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互动的分析框架,进行文本分析和定量研究,对我国当前风险沟通制度... 现代城市是风险的集聚之地,风险沟通是城市风险治理的关键环节。通过选取我国30部城市风险治理相关的法律规范,聚集其中风险沟通条款,依照政府、市场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互动的分析框架,进行文本分析和定量研究,对我国当前风险沟通制度进行梳理与解构。并在解构基础上提出风险沟通制度的重构设想:细化政府回应义务,完善公众知情权与质询权,明晰政府保密权与公众知情权的边界,强化市场组织报告和公开义务等。通过风险沟通制度重构来保障城市风险治理中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风险沟通制度的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险治理 风险沟通 制度解构与重构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论嵌入公共风险治理体系的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艺绚 莫纪宏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近年来,检察机关探索在个别领域中将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时间提前至公共利益实际损害发生之前,提起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取得了良好的公共风险预防效果。作为一种新的外部监督机制,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能够针对性解决当前公共风险治理体系... 近年来,检察机关探索在个别领域中将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时间提前至公共利益实际损害发生之前,提起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取得了良好的公共风险预防效果。作为一种新的外部监督机制,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能够针对性解决当前公共风险治理体系中行政机关风险治理意愿缺失的问题,发挥维护秩序、预防危机、监督履职等功能。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类型、适用范围、审查视野及检察机关的角色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与一般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有所区别。因此,应当着重完善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介入规则、受案范围、共同诉讼、诉前磋商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 公共风险治理 公共利益 行政发包制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社会信任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黎梦兵 《行政与法》 2021年第1期23-30,共8页
在风险社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沟通已成为应对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脱域"特质的陌生人社会逐步形成,且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普及使得生活场景向虚拟化趋势发展,社会生活现状的改变对风险沟... 在风险社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沟通已成为应对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脱域"特质的陌生人社会逐步形成,且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普及使得生活场景向虚拟化趋势发展,社会生活现状的改变对风险沟通提出了新要求。应从风险治理、立法完善、专家系统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信任机制,重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信任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沟通 风险治理 人际信任 系统信任
下载PDF
关于推进我国辐射安全管理现代化的策略建议
5
作者 孟令君 王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50-153,157,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辐射安全又是核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辐射安全管理现代化更是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因此该文通过对我国辐射安全管理现状探析,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辐射安全又是核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辐射安全管理现代化更是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因此该文通过对我国辐射安全管理现状探析,阐释分析在行业对辐射安全认知层面、辐射安全评估体系层面和辐射安全法规执行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以风险治理体系为核心、以法律法规为根本、以组织机构为依托以及加强辐射安全科学普及和媒体舆论监督的建议,进而推动我国辐射安全管理现代化,推动辐射安全监管能力现代化,推动辐射安全法律体系现代化,推动辐射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和推动辐射安全专业技能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安全管理 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 风险治理体系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包容性治理视野下政府风险治理的内在逻辑及机制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龚会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8期41-47,共7页
包容性治理的价值内核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强调风险治理系统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兼容性,重视风险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风险沟通方式的互动化、风险决策的灵活化及风险知识的共享化等。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复杂多... 包容性治理的价值内核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强调风险治理系统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兼容性,重视风险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风险沟通方式的互动化、风险决策的灵活化及风险知识的共享化等。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复杂多变,风险逐渐累积,社会治理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政府风险治理体系。将风险治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大力拓展风险治理制度空间,优化风险决策信息链,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系统的韧性和风险承受能力,成为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治理 政府风险治理 应急管理体系 风险治理理论 社会风险
下载PDF
当代风险治理的系统思维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洪水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风险作为挑战乃至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不可预测性,扎根于人的存在之中,人正是在有风险的科技创造活动中实现自己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人的风险存在是系统性的。系统性风险的不断扩散最终把人类推入风险社会,风险治理成... 风险作为挑战乃至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不可预测性,扎根于人的存在之中,人正是在有风险的科技创造活动中实现自己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人的风险存在是系统性的。系统性风险的不断扩散最终把人类推入风险社会,风险治理成为当今全球政治的关键议题。由于风险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当代风险治理存在一些系统性困境。风险治理需要引入系统论方法。人们要有整体思维和长远眼光,注重风险的源头治理,跟踪风险的动态变化并积累经验,加强对各种风险议题的平等对话与民主协商,平衡各种风险利益,以有效应对复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系统 风险治理 系统论
原文传递
风险治理中政府信息对公众参与意向的影响分析——以纳米技术风险治理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中梅 彭绪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7-74,共8页
在高技术风险治理中,政府部门在风险领域的信息披露与公众对技术风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向反馈的信息流动构成政府与公众风险沟通的路径。风险沟通的社会认知理论、信息载体和信任因素构成了政府的信息提供与公众参与风险沟通的基础... 在高技术风险治理中,政府部门在风险领域的信息披露与公众对技术风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向反馈的信息流动构成政府与公众风险沟通的路径。风险沟通的社会认知理论、信息载体和信任因素构成了政府的信息提供与公众参与风险沟通的基础。基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公众的纳米担忧度与政府信息来源的相关度;并基于制度效能测量,分析了职业、学历等人口文化特征对公众参与沟通意向的影响。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并完善相关公共治理配套制度,进而推动高技术负责任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公众参与 政府信息 制度效能
下载PDF
风险治理中的安全服务企业——角色、服务及叙事逻辑
9
作者 曹亚斌 刘晓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7-23,共7页
当今时代风险已变得十分多样,风险种类和性质的多样化导致风险治理的目标、对象、权威结构以及绩效评估系统都发生了相应转型。在此背景下,安全服务企业通过利用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情绪在当今的风险治理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安全服务... 当今时代风险已变得十分多样,风险种类和性质的多样化导致风险治理的目标、对象、权威结构以及绩效评估系统都发生了相应转型。在此背景下,安全服务企业通过利用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情绪在当今的风险治理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安全服务企业将其提供的安全服务与一系列特殊叙事逻辑相结合,使风险治理服务变成一个"自我生产、自我强化"的体系。安全服务企业风险治理服务体系的运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风险治理需求,而且不断创造了人们的风险治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风险识别 安全服务企业 安全服务体系 叙事逻辑
下载PDF
公共卫生风险中的政府信任:挑战与建构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腾 胡象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6,共8页
政府信任在社会信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社会理论是以自反性现代化为理论基础,对西方工业现代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后果进行的系统阐述,为理解公共卫生风险缘起和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在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分析公共卫生风险... 政府信任在社会信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社会理论是以自反性现代化为理论基础,对西方工业现代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后果进行的系统阐述,为理解公共卫生风险缘起和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在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分析公共卫生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现代性对政府信任的叠加挑战,通过开启政府风险界定新选项树立政府风险界定权威,厘清公共卫生风险中政府行政责任并确定政府角色,破除风险信息披露和沟通过程中的梗阻,构建个体、组织、政府多元公共卫生风险应急管理体系等路径重新建构政府信任,对提高国家风险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风险 政府信任 风险治理 不确定性与现代性 公共卫生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下载PDF
重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从内部视角到外部视角
11
作者 段俊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74,共13页
学界对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研究集中在基于内部视角的人工智能合规制度,无法全面揭示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制度内核。从风险治理的外部视角出发,将人工智能合规置于政企关系的框架下,人工智能合规的基本理念将不再是纯粹的自我规制,而是自... 学界对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研究集中在基于内部视角的人工智能合规制度,无法全面揭示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制度内核。从风险治理的外部视角出发,将人工智能合规置于政企关系的框架下,人工智能合规的基本理念将不再是纯粹的自我规制,而是自我规制与政府规制的互动。在这种视角转变下,平台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关于人工智能治理任务分配的“发包”关系,体现为一种平台发包制,可以具体展开为四个子制度:授权机制是平台发包制的制度前提,即政府基于信任授予平台企业规制权力,这种授权是通过隐私政策证成的;评估机制用于衡量平台企业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能力;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都旨在提高平台企业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能力,前者通过锦标赛理论推动平台企业参与依据人工智能风险治理能力的竞争,后者通过金字塔理论推动平台企业形成体现人工智能风险治理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风险治理 内部视角 外部视角 人工智能合规 平台发包制
下载PDF
风险治理视域下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伟 高俊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4-132,共9页
突发事件不仅影响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可采用心理急救、应激晤谈、情绪稳定化、放松等应急心理干预技术,对相关人群实施及时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心理疾病和... 突发事件不仅影响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可采用心理急救、应激晤谈、情绪稳定化、放松等应急心理干预技术,对相关人群实施及时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概率。在风险治理视域下,把握应急心理干预系统性和协同性的特点,着力构建“三体四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即强调社会治理者在宏观层面构建体系,搭好平台,促进运行;心理专业人员在微观层面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干预;社会大众既要重视外在的心理疏导,也要加强内在的心理建设,从而实现“由心而治”的社会风险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突发事件 心理创伤 心理危机 应急心理干预体系
下载PDF
Taking Time, Sharing Spaces: Adaptive Risk Governance Processes in Rural Japan
13
作者 Ilan Chab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464-471,共8页
Rural and peri-urban communities in Japan, as well as in many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face risks of discrete event natural phenomena, including earthquakes,floods, and landslides. They also face persistent disrupt... Rural and peri-urban communities in Japan, as well as in many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face risks of discrete event natural phenomena, including earthquakes,floods, and landslides. They also face persistent disruptive stress due to risks that remain active over long durations,such as the loss of community capacities due to an aging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my observations of and subsequent reflections on adaptive risk governance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building processes in two areas of western and southern Japan—Chizu in Tottori Prefecture and towns near Kumamoto City in Kumamoto Prefecture.Four aspects of adaptive risk governance from this limited set of observations stood out:(1)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 durable, patient process,(2) initiated and facilitated by a trusted figure, in(3) a space or venue accessible and open to the community, and(4) augmented by boundary objects that facilitate role playing, iteration,and ownership by the community of solutions generated in these dialo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objects Case Station-Field Campuses(CASiFiCA) Community RESILIENC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Societal Change Alliance(KLASICA) JAPAN risk governance Yonmenkaigi system Method(YSM)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的社区风险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严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4-51,共8页
社区风险治理成效提升迟缓、潜在效能流失、着力层面失衡等困境,制约了社区风险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社区风险治理领域,实现智慧社区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成为了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庞杂异质的组件层面、相互... 社区风险治理成效提升迟缓、潜在效能流失、着力层面失衡等困境,制约了社区风险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社区风险治理领域,实现智慧社区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成为了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庞杂异质的组件层面、相互嵌入的机理层面、协同权变的运作层面来分析社区风险治理困境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社区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从结构、要素、流程环节等方面提出提升路径,以推进社区自适应能力的发展和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风险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