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mm防暴弹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雍安浩 刘斌胜 +1 位作者 段昱辰 刘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2-997,共6页
针对现有64 mm防暴弹火药延期时间固定、发射初速度恒定,致使在使用中不能发挥最佳的作战效能的问题,采用外弹道分析计算的方法,设计一种控制64 mm防暴弹炸点的电子引信系统.结果表明: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到达空间预... 针对现有64 mm防暴弹火药延期时间固定、发射初速度恒定,致使在使用中不能发挥最佳的作战效能的问题,采用外弹道分析计算的方法,设计一种控制64 mm防暴弹炸点的电子引信系统.结果表明: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到达空间预定位置的发射角及对应时间,实现对防暴弹射程内的任意位置引爆的控制.通过实验分析,空中定点爆炸电子引信系统弥补了现有64 mm系列防暴弹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引信 空中定点爆炸 装定仪 外弹道规律 防暴弹 发射角 发射初速度 装定时间
下载PDF
浅议塑料在防暴弹上的应用及选择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铭 宋春歌 《山西科技》 2010年第6期111-112,共2页
塑料在防暴弹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整体上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方法作指导。通过对某防暴弹发射部的制造材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量化筛选塑料的方法。
关键词 塑料 防暴弹 材料
下载PDF
防暴弹投射可视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金华 战仁军 刘旭琳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0,共4页
在关于非致命性防暴弹投射培训系统的设计中,需研究防暴弹飞行视景仿真问题。由于防暴弹飞行不规则,并且具有刺激性,目前还没有防暴弹虚拟训练系统。为解决防暴弹投射全程动态真实性效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弹丸飞行可视化仿真... 在关于非致命性防暴弹投射培训系统的设计中,需研究防暴弹飞行视景仿真问题。由于防暴弹飞行不规则,并且具有刺激性,目前还没有防暴弹虚拟训练系统。为解决防暴弹投射全程动态真实性效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弹丸飞行可视化仿真方法。借助于粒子生成、遍历以及消亡等动态特性,建立防暴弹飞行仿真模型,解决了场景中的粒子优化、拓扑结构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在虚拟环境下防暴弹飞行的实时渲染。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行,且计算量少、可视效果好,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实验证明,上述方法具有很高的通用性,也可为非致命弹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景仿真 防暴弹 外弹道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非致命防暴弹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春来 郭三学 高义旗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3,68,共5页
针对非致命防暴弹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运用模糊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立足于非致命防暴弹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其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给指标体系的各因素分配权重,应用模糊理论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确定模糊评判... 针对非致命防暴弹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运用模糊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立足于非致命防暴弹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其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给指标体系的各因素分配权重,应用模糊理论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确定模糊评判矩阵。最后,引入打分法,用加权平均算法来量化作战效能。并通过实例分析给出的非致命防暴弹作战效能的分数值,比较了两种型号种类的非致命防暴弹作战效能的优劣,得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防暴弹 效能评估 层次分析 模糊评判
下载PDF
防暴发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彭维仕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是反映其作战性能的综合指标之一。为科学合理地评估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在分析防暴发射武器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防暴发射武器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和指数法分别确定了各指标的权... 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是反映其作战性能的综合指标之一。为科学合理地评估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在分析防暴发射武器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防暴发射武器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和指数法分别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建立了防暴发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防暴发射武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提高防暴发射器作战效能的主要措施。研究工作为防暴发射武器的作战运用及性能优化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发射器 指数法 作战效能评估 AHP
下载PDF
特种弹药的发展现状
6
作者 张兴高 张开创 +3 位作者 李剑斌 何金燕 盖希强 郝雪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特种弹药利用弹体内装填物产生声、光、电、磁、热等特殊效应,具有独特的功能。围绕常见的发烟弹、燃烧弹、诱饵弹、防暴弹等特种弹药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论述,重点分析了功能材料药剂的性能对特种弹药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未来应加强特... 特种弹药利用弹体内装填物产生声、光、电、磁、热等特殊效应,具有独特的功能。围绕常见的发烟弹、燃烧弹、诱饵弹、防暴弹等特种弹药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论述,重点分析了功能材料药剂的性能对特种弹药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未来应加强特种战斗部新机理新效应研究,扩大特种弹药技术的新域新质应用,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弹药 发烟弹 燃烧弹 诱饵弹 防暴弹
下载PDF
大口径防暴弹发射系统内弹道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彩福 马永忠 +1 位作者 曲龙飞 刘团结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41,共5页
研究大口径防暴弹发射效能优化问题。关于大口径防暴弹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优化必须具备大口径防暴弹的高压室喷孔直径与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度的对应关系。以某大口径催泪弹为例,结合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仿... 研究大口径防暴弹发射效能优化问题。关于大口径防暴弹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优化必须具备大口径防暴弹的高压室喷孔直径与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度的对应关系。以某大口径催泪弹为例,结合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数值拟合,得出了防暴弹高压室喷口直径和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的对应关系,并采用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内弹道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5.6%),得到的高压室喷孔直径对最大膛压和弹丸初速,为提高防暴弹发射效能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弹 内弹道 喷孔直径 仿真
下载PDF
防暴弹室内爆炸扩散试验及刺激剂浓度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延泽 肖凯涛 +3 位作者 宋伟伟 秦健 迟卉 黄瑞源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为研究室内环境中不同初始风场条件对刺激剂防暴弹威力效能的影响,在尺寸为10.9 m×9.1 m×3.28 m的平房内开展了三种不同送风速度下(1.0 m/s、1.2 m/s和1.5 m/s)OC刺激剂防暴弹的爆炸扩散试验。首先在室内空间中布置36个采样点... 为研究室内环境中不同初始风场条件对刺激剂防暴弹威力效能的影响,在尺寸为10.9 m×9.1 m×3.28 m的平房内开展了三种不同送风速度下(1.0 m/s、1.2 m/s和1.5 m/s)OC刺激剂防暴弹的爆炸扩散试验。首先在室内空间中布置36个采样点,采用智能多路气体采样器采集刺激剂并计算采样点浓度。接着对不同风速、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位置的试验浓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爆炸后刺激剂浓度在时空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送风条件下的影响规律。可得到如下结论:刺激剂在爆炸作用下形成的气溶胶会受到室内风场的影响呈现浓度差,浓度由上风口至下风口逐渐升高;刺激剂气溶胶颗粒受重力影响向低处聚集,室内低处刺激剂浓度较高;初始流场的风速大小对刺激剂气溶胶颗粒扩散效果影响较大,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刺激剂扩散速度越快。在此基础上,以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1.0~1.5 m/s速度范围内的浓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得到该模型预测误差为5%,并应用该模型开展了相关预测,结果表明:在送风速度为1.0~1.5 m/s的范围内,测点的浓度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基本呈线性降低,且高度1.5 m的测点浓度值高于高度为0.5 m的测点,2.5 m高度处的测点浓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弹 OC刺激剂 爆炸扩散 室内空间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枪发防暴弹增程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郭三学 《火工品》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5,共3页
为实现远距离射程,将火箭作用原理应用到防暴弹结构设计中,在弹体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弹体堵头结构,实现了防暴弹射程大幅度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堵头燃烧室装填2g黑火药可使实际射程比原防暴弹提高60%。此增程技术简单可行,效... 为实现远距离射程,将火箭作用原理应用到防暴弹结构设计中,在弹体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弹体堵头结构,实现了防暴弹射程大幅度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堵头燃烧室装填2g黑火药可使实际射程比原防暴弹提高60%。此增程技术简单可行,效应显著,为防暴弹射程指标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发防暴弹 增程技术 设计 结构
下载PDF
基于ODI方法的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明聪 汪送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83,共6页
为提高防暴动能弹的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需要确定影响其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区分因素属性,采用基于OWA算子集成DEMATEL-ISM的方法(ODI方法),构建因素间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冲击加速度、冲击位移是影响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的关... 为提高防暴动能弹的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需要确定影响其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区分因素属性,采用基于OWA算子集成DEMATEL-ISM的方法(ODI方法),构建因素间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冲击加速度、冲击位移是影响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比动能、动能为底层原因因素。研究结论对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致伤标准制定和损伤等级评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动能弹 钝击效应 OWA算子 DEMATEL-ISM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