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转窑结圈形成机理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潘建 田宏宇 +3 位作者 朱德庆 郭正启 杨聪聪 周仙霖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2,共10页
链箅机-回转窑作为中国主要的氧化球团生产工艺,回转窑结圈问题已成为实现高效低耗生产氧化球团矿的瓶颈。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回转窑结圈及其危害,综述了回转窑结圈的形成机理及其应对措施的最新研... 链箅机-回转窑作为中国主要的氧化球团生产工艺,回转窑结圈问题已成为实现高效低耗生产氧化球团矿的瓶颈。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回转窑结圈及其危害,综述了回转窑结圈的形成机理及其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预防和处理回转窑结圈问题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氧化球团 结圈 形成机理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氧化球团回转窑中结圈物的形成机理及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恩俭 王斌 +3 位作者 杨永斌 张雁 李骞 徐斌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8,41,共6页
针对鞍钢氧化球团回转窑中的结圈问题,通过对结圈物物化性能和宏观及显微结构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各结圈物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活性较高的次生Fe_2O_3易形成结构疏松的结圈物,或粘附在球团表面将球团聚形成结圈物;Fe_3O_4粉末由于其... 针对鞍钢氧化球团回转窑中的结圈问题,通过对结圈物物化性能和宏观及显微结构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各结圈物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活性较高的次生Fe_2O_3易形成结构疏松的结圈物,或粘附在球团表面将球团聚形成结圈物;Fe_3O_4粉末由于其再结晶固结作用而易形成结构致密的结圈物,并在此过程中可能包裹少量球团或在高温区与球团一起形成熔蚀葡萄状结圈物。导致结圈的最主要原因是预热效果不良和煤灰的掺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球团预热效果和燃煤量的措施,并取得较明显的缓解结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结圈 氧化球团 结圈机理 宏观和显微结构 抑制措施
下载PDF
某低品位铁矿回转窑还原结圈物特性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柱成 沈雪华 +2 位作者 易凌云 朱顺伟 钟荣海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9,共11页
回转窑结圈一直以来是制约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某低品位铁矿回转窑还原结圈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回转窑结圈物的特性及其形成机制.从结圈物的宏观形貌、物化性能、软熔特性和微观结构入手对某低品位铁矿球团回转... 回转窑结圈一直以来是制约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某低品位铁矿回转窑还原结圈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回转窑结圈物的特性及其形成机制.从结圈物的宏观形貌、物化性能、软熔特性和微观结构入手对某低品位铁矿球团回转窑结圈物的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热力学相图、化学物相及能谱分析研究了结圈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结圈物由熔融物包裹球团形成,接近窑壁,其熔融包裹物增多,结圈物中MFe、Ca O含量明显增大,软熔温度越低;由球团粉末中Fe O与Si O2形成的铁橄榄石及煤灰带入的Ca O而形成的钙铁辉石低熔点相是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低熔点相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金属化球团间铁晶粒的相互扩散与迁移,从而加剧了结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结圈 软熔温度 低熔点物质 铁晶粒迁移 结圈机制
原文传递
1,2-环丙烷乙酰化糖水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董亮 杜阳 +2 位作者 邓冰 杨勇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1,2-环丙烷乙酰化糖在氘代氯仿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的详细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当H2O分子从不同方向进攻1,2-环丙烷乙酰化糖分子时,会形成不同的反应途径,当H2O从糖分子的六元环平面下方进攻时,反应为一步反应,...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1,2-环丙烷乙酰化糖在氘代氯仿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的详细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当H2O分子从不同方向进攻1,2-环丙烷乙酰化糖分子时,会形成不同的反应途径,当H2O从糖分子的六元环平面下方进攻时,反应为一步反应,环丙烷的开环步骤为反应决速步,生成α构型产物。当H2O从糖分子的六元环平面上方进攻时,反应为两步反应,形成产物的氢迁移步骤为决速步,生成β构型产物。H2O从糖分子平面下方进攻的反应途径在热力学及动力学上都更有优势,1,2-环丙烷乙酰化糖的水解反应更有利于生成α构型产物,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环丙烷乙酰化糖 水解 开环 机理 密度泛函
下载PDF
过程控制中超调和振铃现象的整定
5
作者 袁春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4期12-18,共7页
超调和振铃现象是影响过程控制系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整定方法。
关键词 过程控制 超调 振铃现象 整定
下载PDF
树轮-气候“分异问题”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盖学瑞 于大炮 +5 位作者 王守乐 贾翔 吴健 周旺明 周莉 代力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73-3280,共8页
"分异问题"(divergence problem)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树木年轮学者在阿拉斯加的高山林线研究中,发现树木径向生长对温度敏感性降低,随后在诸多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带均有类似报道。这一发现动摇了树轮年代学建立的基本前提... "分异问题"(divergence problem)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树木年轮学者在阿拉斯加的高山林线研究中,发现树木径向生长对温度敏感性降低,随后在诸多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带均有类似报道。这一发现动摇了树轮年代学建立的基本前提假设——"均一性原理",并对基于年轮指数构建数据的科学性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分异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还存在诸多争论。本文梳理了文献报道的"分异问题"发生的地点、涉及的树种及驱动因子,同时也分析了研究方法等可能引起的误判,以期阐明"分异问题"形成的气候机制。结果表明,"分异问题"主要涉及生长在中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对水分和温度要求严格的树种,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暖干化加剧土壤水分亏缺(超出水分阈值)或温度升高致使树木生理机能发生改变(超过了正常生长或休眠的温度阈值),导致了树木的气候敏感性降低或者生长衰退。尽管目前关于"分异问题"形成机制的假说还包括:大气CO_2浓度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但"分异问题"形成的最可能解释是"阈值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轮 分异问题 驱动因子 形成机制 阈值假说
原文传递
回转窑结圈物结构及结圈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司金凤 贾彦忠 +2 位作者 刘吉涛 梁德兰 侯俊京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27,共6页
回转窑结圈不仅与回转窑的传热过程有关,还与物料的输送、物料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关。通过研究结圈物的特征,对结圈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回转窑结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转窑结圈过程中,煤粉对结圈的... 回转窑结圈不仅与回转窑的传热过程有关,还与物料的输送、物料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关。通过研究结圈物的特征,对结圈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回转窑结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转窑结圈过程中,煤粉对结圈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温度的影响,还使结圈物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随着煤粉含量的增加,结圈物熔点下降;同时,煤粉的增加促进了粉末的固结,更易形成结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结圈机制 煤粉 矿相分析
原文传递
穆棱东北红豆杉年轮-气候关系及其濒危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志强 刘彤 +1 位作者 胡林林 王晓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04-2310,共7页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其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对于探讨其种群濒危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穆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长300多年的树轮年表(1700—2005年)。分析径向生长特征发现东北...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其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对于探讨其种群濒危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穆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长300多年的树轮年表(1700—2005年)。分析径向生长特征发现东北红豆杉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的生长方式,在1770年和1930年左右存在两个生长释放区,该地区调查的样本最大年龄达到370a左右。年表与气候变量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冬春季节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是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他气候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主要作用。1942年以后东北红豆杉年轮指数与Wilson重建的北半球气温变化吻合度降低,温度对东北红豆杉的径向生长限制性降低,这表明气候变暖可能有利于东北红豆杉的径向生长,但不足以说明气候变暖与东北红豆杉衰退的关系,其他气候因子的年轮气候响应分析也不能确定气候变化在东北红豆杉衰退中的主导作用。人为破坏可能是东北红豆杉衰退的主要因素,但气候变化在其中起到多大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棱自然保护区 东北红豆杉 年轮 濒危机制
下载PDF
圆环试样用于岩石间接拉伸强度测试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万成 冯丹 +1 位作者 周锦添 唐春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数值软件(RFRA)对圆环试样用于岩石间接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进行数值试验·探讨了圆环内孔直径对于试样破裂模式及其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阐明了不同内孔直径时岩石试样的破裂机制,并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数值软件(RFRA)对圆环试样用于岩石间接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进行数值试验·探讨了圆环内孔直径对于试样破裂模式及其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阐明了不同内孔直径时岩石试样的破裂机制,并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数值试验得到的破裂模式和峰值强度与试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基于以上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用开裂载荷来计算岩石间接抗拉强度的新的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圆环试样 拉伸强度 数值试验 破坏过程 破裂机制
下载PDF
往复轴封氟橡胶O型圈微动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明学 郑金鹏 +3 位作者 孟祥铠 厉淦 江华生 彭旭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9-45,共7页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M O型圈在微动作用下的运行行为、磨损机理及其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FKM依次运行于部分滑移区(Partial slip regime,PSR)、混合区(Mixed fretting regime,MFR)和滑移区(Slip regime,SR);接触载荷明显地改变了微动的运行区域,载荷越大MFR的范围增大,且微动越不易进入MFR和SR;与扭动微动相似,FKM弹性体混合区的判定需要结合F_t-D曲线和磨痕形貌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微动运行区域,FKM的损伤特征及摩擦因数(F_t/F_n)演变明显不同。在PSR,FKM表面损伤较轻微;在MFR及其附近,FKM的材料损伤表现为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表面剥落和点蚀以及局部的磨损;在SR,FKM磨损表面表现出橡胶材料特有的花纹磨损特征;此外,在MFR和SR的磨损表面,FKM发生了明显的摩擦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微动磨损 往复轴封 O型圈 损伤机制
下载PDF
环形件摆动辗压变形机理三维刚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广春 赵国群 吕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文从摆动辗压过程中坯料螺旋式送进的事实出发, 建立了符合摆动辗压实际变形条件的力学模型, 利用自行开发的刚塑性有限元软件对环形件摆动辗压变形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环形件摆辗变形时接触区域的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场, 给出了接触区域... 本文从摆动辗压过程中坯料螺旋式送进的事实出发, 建立了符合摆动辗压实际变形条件的力学模型, 利用自行开发的刚塑性有限元软件对环形件摆动辗压变形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环形件摆辗变形时接触区域的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场, 给出了接触区域金属的流动规律, 揭示了环形件摆动辗压的变形机理。光塑性实验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件 摆动辗压 变形机理 有限元法 塑性成形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TBM滚刀刀圈显微组织与磨损机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金华 费学婷 +2 位作者 袁国 张占杰 吴志生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4,共5页
笔者将某国产滚刀刀圈的化学成分、硬度、冲击韧性及显微组织与进口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BM在硬岩掘进过程中,国产滚刀刀圈磨损以显微切削转变为疲劳剥落机制为主,进口滚刀刀圈的磨损则以切削犁沟变形应变疲劳为主。
关键词 滚刀刀圈 TBM 显微组织 磨损机理
原文传递
同步器齿环特种黄铜材料磨损失效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洪 邓雪莲 周细枝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同步器齿环在使用中的失效是由磨损造成的。磨损主要有 4种形式 ,即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及氧化磨损。各种摩擦磨损虽然有其相关的表面形貌 ,但其磨损过程都存在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制。试验结果表明 :同步器齿环磨损形式以粘着... 同步器齿环在使用中的失效是由磨损造成的。磨损主要有 4种形式 ,即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及氧化磨损。各种摩擦磨损虽然有其相关的表面形貌 ,但其磨损过程都存在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制。试验结果表明 :同步器齿环磨损形式以粘着磨损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器齿环 磨损机制 特殊黄铜
下载PDF
面向空间应用的新型滚动汇流环关键技术与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自立 贾海鹏 +1 位作者 王立 侯欣宾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大型航天器(空间设施)对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电传输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介绍了滚动汇流环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自由号"空间站的应用;并汇总分析了国外典型产品以及滚动汇流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归纳了为实现滚... 大型航天器(空间设施)对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电传输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介绍了滚动汇流环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自由号"空间站的应用;并汇总分析了国外典型产品以及滚动汇流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归纳了为实现滚动汇流环技术的空间应用所亟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应用 滚动汇流环 滚动载流摩擦 结构和机构
下载PDF
弹用O型硅橡胶密封圈失效机理及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勃彪 宋太亮 王琴琴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利用日常收集到的使用数据来判断密封圈寿命,为预测弹药寿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O型圈故障模式,引入了故障率经验公式。规范化O型密封圈的故障率公式,导出综合考虑了密封圈尺寸、接触应力与密封圈硬度、流体黏度、温度的密封圈故障... 目的利用日常收集到的使用数据来判断密封圈寿命,为预测弹药寿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O型圈故障模式,引入了故障率经验公式。规范化O型密封圈的故障率公式,导出综合考虑了密封圈尺寸、接触应力与密封圈硬度、流体黏度、温度的密封圈故障率模型,并用算例验证这一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O形硅胶密封圈的主要故障模式是泄漏,导出了综合考虑各因素后的密封圈故障率模型,并用该模型准确算出了某弹药的寿命。结论文中导出的故障率模型对于在弹药保障工作中评估某些种类弹药储存期限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密封圈 失效机理 弹药
下载PDF
旋转挤压成型机理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清海 孙宇 +2 位作者 肖宏儒 武凯 夏先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6,共6页
旋转挤压成型技术是当前国际制粒领域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产业。分析旋转挤压成型过程,确定物料的攫取条件;研究物料在模辊工作区的挤压成型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旋转挤压成型过程的驱动扭矩模型和能耗模型... 旋转挤压成型技术是当前国际制粒领域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产业。分析旋转挤压成型过程,确定物料的攫取条件;研究物料在模辊工作区的挤压成型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旋转挤压成型过程的驱动扭矩模型和能耗模型;揭示辊模直径比、物料初始密度以及物料与模辊的摩擦角等参数对扭矩和能耗的影响规律。为旋转挤压成型装备的结构与工艺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理论依据,也为挤压成型相关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模 制粒 机理分析 能耗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的硫黄S8开环裂解机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荣杰 沈本贤 +1 位作者 马健 赵基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919-3924,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黄过程中硫黄(S8)的开环裂解机理,建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通过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各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常数,并对各个基元反应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气体硫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黄过程中硫黄(S8)的开环裂解机理,建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通过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各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常数,并对各个基元反应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气体硫黄产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硫黄S8优先裂解成·S2·和·S6·,反应能垒为209.45kJ·mol-1,气态硫黄S8开环裂解后生成产物主要为·S2·、·S4·和·S6·,与蒸汽密度法得到的组成分布相似,为进一步研究不溶性硫黄分子结构及聚合机理提供了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硫黄 开环裂解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建鼎 赵丹平 +1 位作者 陈涛 梁刚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活塞环是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目前气环开口间隙及活塞环振动造成的气体泄漏现象,仍然是需要解决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活塞环,采用单环槽结构,三环叠加为一环装入环槽。可以有效解决活塞环气环开口... 活塞环是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目前气环开口间隙及活塞环振动造成的气体泄漏现象,仍然是需要解决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活塞环,采用单环槽结构,三环叠加为一环装入环槽。可以有效解决活塞环气环开口间隙带来的气体泄漏问题;同时,有效减小由于活塞环振动带来的危害。对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活塞环 漏气量 密封机理
下载PDF
中心集控令牌环无线网通信机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娟 李战怀 +1 位作者 姚如贵 封立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0-173,共4页
为了实现无线网络中可靠、有效的信息传输,研究了无线环境下网络通信特点,综合IEEE802.3以太网协议和IEEE802.5令牌环协议,提出一种中心集控令牌环无线网拓扑结构,并设计出相应的通信机制,实现了令牌环内用户之间准确、及时、可靠通信。
关键词 中心集控 令牌环 通信机制 拓扑结构
下载PDF
2-取代-5,5-二硝基嘧啶-4,6-二酮的合成和反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华强 舒远杰 +1 位作者 黄辉 程碧波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5-711,共7页
研究了2-取代嘧啶-4,6-二酮的硝化反应,产物为2-取代-5,5-二硝基嘧啶-4,6-二酮(3),收率>80%,3与亲核试剂反应形成开环产物.2-位取代基为烷基时,嘧啶环5-位和侧链的α-位都发生反应,当取代基为甲基时,硝化产物为2-(二硝基亚甲基)-5,5... 研究了2-取代嘧啶-4,6-二酮的硝化反应,产物为2-取代-5,5-二硝基嘧啶-4,6-二酮(3),收率>80%,3与亲核试剂反应形成开环产物.2-位取代基为烷基时,嘧啶环5-位和侧链的α-位都发生反应,当取代基为甲基时,硝化产物为2-(二硝基亚甲基)-5,5-二硝基嘧啶-4,6-二酮(1),1的水解产物为1,1-二氨基-2,2-硝基乙烯(FOX-7)和二硝基甲烷(2).2-位取代基为羟基时,硝化产物为5,5-二硝基巴比妥酸(7b),7b水解可制得偕二硝基乙酰基脲(9b),9b与KOH作用生成偕二硝基乙酰基脲钾盐(10b)和二硝基甲烷钾盐(11).2-位取代基为氨基时,硝化开环生成偕二硝基乙酰基胍(9a),9a与KOH作用生成偕二硝基乙酰基胍钾盐(10a)和11.当2-位无取代基时,硝化产物无法分离,结构推测为7c.考察了亲核试剂对FOX-7收率的影响并对FOX-7的三种合成方法进行了评价,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嘧啶 二酮 FOX-7 亲核试剂 硝基甲烷 二硝基 取代基 取代嘧啶 硝化反应 水解产物 硝基乙烯 巴比妥酸 合成方法 反应机理 酰基脲 KOH 乙酰基 嘧啶环 亚甲基 二氨基 钾盐 收率 开环 烷基 侧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