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Antigenotoxicity of Ulva rigida C. Agardh (Chlorophyceae) Extract against Induction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nd Micronuclei by Mutagenic Agent MMC 被引量:3
1
作者 SERAP CELIKLER GAMZE YILDIZ +1 位作者 OZGUR VATAN RAHMI BILALOGL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92-498,共7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possible clasto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and identify their antigenotox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itomycine-C ...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possible clasto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and identify their antigenotox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itomycine-C (MMC). Methods Anti-clastogenic and anti-gen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were studied using chromosome aberration (CA),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 and micronuclei (MN) tests in human lymph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Results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or micronuclei tests showed that URE at concentrations of 10, 20, and 40 lag/mL had no clastogenic activity in human lymphocyte cell culture. Three doses of U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and the frequencies of SCE and M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ulture treated with MMC (P〈0.0001). Conclusion Although URE itself is not a clastogenic or cytotoxic substance, it possesses strong antigenotoxic, anti-clastogen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MMC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va rigida Anticlastogenicity ANTIGENOTOXICITY Chromosomal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Micronuclei MITOMYCIN-C
下载PDF
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细姬 邓芸 +4 位作者 谢路凤 张琪 韦霞 于鑫 张翠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共6页
首次对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Sephadex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 首次对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Sephadex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分析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甾类化合物,结构依次为:3β,6β,11-trihydroxy-9,11-seco-5α-chloest-7-en-9-one(1);3β,6α,11-trihydroxy-9,11-seco-5α-chloest-7-en-9-one(2);3β,6α,11-trihydroxy-5α-chloest-7,22(E)-dien-9-one(3);pregnan-4-en-3,20-dione(4);5α-pregnan-3,20-dione(5);3β-hydroxy-pregnan-5-en-20-dion(6);3β-hydroxy-5α-pregnan-20-one(7);和3β,6α, 11-trihydroxy-9, 11-seco-5α-gorgosterol (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Leptogorgia属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 甾类化合物 断甾醇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硬枝碱蓬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兰兰 程龙 +3 位作者 韩占江 陈诚 张秀莉 马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446-5449,共4页
用体视显微镜对硬枝碱蓬(Suaeda rigida Kung et G.L.Chu)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光照(24 h全黑暗、24 h全光照和12 h黑暗/12 h光照)与温度(10℃/15℃、15℃/20℃、20℃/25℃、25℃/30℃和30℃/35℃5种变温条件)处理种子,以... 用体视显微镜对硬枝碱蓬(Suaeda rigida Kung et G.L.Chu)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不同光照(24 h全黑暗、24 h全光照和12 h黑暗/12 h光照)与温度(10℃/15℃、15℃/20℃、20℃/25℃、25℃/30℃和30℃/35℃5种变温条件)处理种子,以打破休眠,探讨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的适宜光温条件。结果表明,硬枝碱蓬种子平均直径为0.82 mm,千粒重为1.09 g;其种子由结构坚硬、光滑的种皮与双子叶和内含物丰富的胚构成。无论在24 h全黑暗、24 h全光照还是在12 h黑暗/12 h光照条件下,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率均表现为随着温度降低而呈增大趋势,在30℃、12 h黑暗/35℃、12 h光照和25℃、12 h黑暗/30℃、12 h光照处理下,硬枝碱蓬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最高,平均萌发时间最短,在最短时间(3 d)即可达到最大萌发率,完成萌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枝碱蓬(Suaeda rigida Kung ET G.L.Chu) 种子 形态 萌发特性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叶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娜 尹礼国 陈云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16-10817,10819,共3页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叶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600 W时,各因素对黄...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叶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600 W时,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30,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11.78 mg/g。[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竹叶黄酮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竹叶 黄酮 超声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pitch pine (Pinus rigida) stands inhibited by fire suppression in Albany Pine Bush Preserve, New York
5
作者 Chang-Seok Lee George R.Robinson +1 位作者 Ingrid P.Robinson Hansol Le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The Pine Barrens in New York State are dominated by pitch pine(Pinus ridgida) and scrub oaks(Quercus ilicifolia and Q. prinoides). With fire suppression over the last 90 years or so, P. rigida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 The Pine Barrens in New York State are dominated by pitch pine(Pinus ridgida) and scrub oaks(Quercus ilicifolia and Q. prinoides). With fire suppression over the last 90 years or so, P. rigida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sparse, even in areas set aside to preserve this type of vegetation.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fire and an alternative disturbance(mechanical removal of vegetation)for increasing P. rigida regeneration in the Albany Pine Bush Preserve in eastern New York State. By comparing cover, diameter and height of P. rigida, Q. ilicifolia, Q.prinoides, and Vaccinium spp.(blueberry) growing on the sites with a known fire history, we documented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We also compared sites on which Quercus sprouts were controlled through mechanical removal. In the years following a disturbance, height and cover of Q. ilicifolia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the species becam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Both the density of P. rigida seedlings and Vaccinium cov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Quercus increased.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dominance by P. rigida could be attributed to periodic fires at intervals of 20–25 years. We conclude that removing Q. ilicifolia can favor P. rigida dominance on the barren without fire by releasing pine seedlings from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Mechanical removal PINE barren PINUS rigida QUERCUS ilicifolia QUERCUS prinoides REGENERATION Safe site
下载PDF
扦插环境及基质对晚松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茜茜 刘苑秋 +3 位作者 郭圣茂 杨梦丽 杨宵华 杨顺尧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晚松(Pinus rigida Mill.var.serotina)当年生实生苗嫩枝为插穗,研究不同的扦插环境及扦插基质对晚松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扦插环境及基质均可显著影响晚松扦插的生根效果,其中扦插环境以180cm的塑料拱棚最佳... 以晚松(Pinus rigida Mill.var.serotina)当年生实生苗嫩枝为插穗,研究不同的扦插环境及扦插基质对晚松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扦插环境及基质均可显著影响晚松扦插的生根效果,其中扦插环境以180cm的塑料拱棚最佳,生根率为26.67%,在带有自动间歇喷雾装置的扦插池中,扦插基质以珍珠岩为最佳,生根率为2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PINUS rigida Mill.var.serotina 嫩枝扦插 环境 基质 生根率
原文传递
晋北地区提高杜松种子结实量和产量的技术措施
7
作者 邵明 温晓华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27-28,共2页
通过对大同市桦林背林场种子园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提高杜松结实量和种子产量的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在母树林的选择、种子园的经营与管理、提高雌花授粉率等方面,供林业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 晋北地区 杜松 JUNIPERUS rigida 结实量及产量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57
8
作者 张亚芳 李登武 +1 位作者 王梅 刘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源、陕西府谷、宁夏贺兰山和河北涿鹿)的杜松种群,根据杜松生活史特点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划分种群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分别绘制其种群结构图。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即用杜松的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应用生存分析中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分析杜松种群动态。【结果】5个种群的径级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涿鹿和浑源种群的高度结构相对完整;5个种群的冠幅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武川、涿鹿和浑源3个种群冠幅面积大多集中在2 m2以内,贺兰山种群的冠幅面积大多在3 m2以上;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杜松种群不同龄级的存活量差别较大,存活量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的均为Ⅳ龄级;期望寿命最高的是Ⅰ龄级,武川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其余种群则趋于Deevey-Ⅱ型;各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武川种群前期略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府谷种群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涿鹿和浑源种群前期锐减、后期衰退,贺兰山种群则呈现前期略减、后期衰退的特征。【结论】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的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涿鹿和浑源种群密度相对较大且有一定幼龄植株储备,种群表现出一定的更新发展潜力;府谷种群存在相当数量的中老龄株;府谷、武川和贺兰山种群的径级结构相对完整,但种群密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益权 顾小平 +2 位作者 李本祥 郭岩辉 苏文会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撑绿竹 硬头黄竹 竹秆特性 丛生竹 材用竹林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硬头黄竹生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宝华 范少辉 +3 位作者 刘广路 蔡春菊 张大鹏 FEDEL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49,共5页
应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肥料配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硬头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硬头黄竹新竹数量、新竹生物量、繁殖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影响(p<0.05),对新竹平均胸径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新竹生物量影... 应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肥料配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硬头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硬头黄竹新竹数量、新竹生物量、繁殖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影响(p<0.05),对新竹平均胸径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新竹生物量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配比,新竹数量、繁殖率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为施肥方式>施肥量>肥料配比;获得最大生物量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0.9 kg.丛-1、施肥方法为环施;获得最多新竹数量和最佳繁殖率的施肥模式为:肥料配比(N∶P∶K)为5∶2∶1、施肥量为1.2 kg.丛-1、施肥方式为撒施(覆盖土和枯落物)。试验得到的施肥模式为指导硬头黄竹实现科学的土壤营养管理提供了参考。未考虑不同养分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养分元素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肥料配比 施肥量 施肥方式
下载PDF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褚胜利 李登武 李景侠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0,共5页
为了阐明杜松(Juniperus rigid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编制了该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以及4种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杜松种群数量少,幼苗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种群.杜松种群的存活曲... 为了阐明杜松(Juniperus rigid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编制了该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以及4种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杜松种群数量少,幼苗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种群.杜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左偏正态型,该种群的死亡率与消失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龄级Ⅰ与Ⅱ的值为负,在Ⅵ龄级达到最大.导致种群衰退的原因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困难和比较严重的人为干扰.应当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人工培育幼苗,形成不同龄级的种群更新体系,减少人为干扰,以达到保护杜松的目的.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杜松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减少,后期衰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种群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人为干扰 生存函数
原文传递
四川2种丛生竹木质素和纤维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贾举庆 胡尚连 +1 位作者 孙霞 曹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0,共4页
以四川4个地区2种丛生竹(慈竹和硬头黄)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素和综纤维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竹种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除青神地区外,其它几个地区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纬度对木质素积累的作用因竹种而异,对慈竹木质素含量... 以四川4个地区2种丛生竹(慈竹和硬头黄)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素和综纤维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竹种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除青神地区外,其它几个地区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纬度对木质素积累的作用因竹种而异,对慈竹木质素含量的作用呈极明显的正效应,对硬头黄的作用则呈不明显的正效应,对综纤维含量的影响不大.竹龄影响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的积累,对慈竹木质素和综纤维的积累呈显著的正效应,但对硬头黄的作用却不明显.研究认为,青神、长宁和绵阳地区的硬头黄以及长宁地区的慈竹是造纸的较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硬头黄 木质素 综纤维
下载PDF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7
13
作者 柳恒饶 刘光斌 +4 位作者 李林检 刘苑秋 彭山青 胡冬南 董振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9,共7页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较佳制备工艺,并验证在此制备工艺下的抗碎强度是否达到要求。结果表明:温度、含水率、颗粒平均直径、压力4个因素对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交互项AB、AC、BC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素都是通过对晚松颗粒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成型燃料密度产生交互作用。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取极大值时对应的较佳工艺为:温度131℃,含水率10.42%,颗粒平均直径1.0 mm,压力65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成型燃料平均密度约为1.02 g/cm3,平均抗碎强度为98.86%,达到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生物质成型燃料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滩地硬头黄竹生物量结构及回归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鹏 黄玲玲 +2 位作者 张旭东 唐森强 余英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丛生竹种硬头黄竹的生物量结构,并建立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竹高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在单株上的分配为秆79.54%,枝7.51%,叶4.23%,根1.71%,蔸7.01%;其中竹秆所占的比例最大,远超过苦竹等其它竹种。(2)硬... 研究了丛生竹种硬头黄竹的生物量结构,并建立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竹高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在单株上的分配为秆79.54%,枝7.51%,叶4.23%,根1.71%,蔸7.01%;其中竹秆所占的比例最大,远超过苦竹等其它竹种。(2)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DBH)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胸径(DBH)与鲜秆质量(W1)、全株质量(W4)的拟合模型分别为W1=435.61 D1.887 5和W4=558.787 D1.895 3,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各器官的生物量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含水率 生物量结构 模型
下载PDF
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被引量:10
15
作者 褚胜利 李登武 李景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个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种群15个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v/m值、负二项参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个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Zucc.)种群15个样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v/m值、负二项参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和Morisita指数分别为1.98、1.84、1.54、0.98、2.79和1.54。随着径级的增大,聚块性指数逐渐减小,种群的聚集程度也减小,Ⅶ级大树呈随机分布,该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调查发现,人为干扰对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种群 府谷自然保护区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
下载PDF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褚胜利 李登武 李景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在陕西府谷地区通过样方法对杜松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简单,区系成分较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 在陕西府谷地区通过样方法对杜松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简单,区系成分较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和非全缘为主,群落结构较简单,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杜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属衰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自然保护区 杜松群落 群落特征 区系成分 府谷县
下载PDF
川南不同退耕还竹林土壤团聚特征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大鹏 范少辉 +2 位作者 蔡春菊 刘广路 刘亚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川南地区常用的退耕还林竹种撑绿竹和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5年、10年和非退耕竹林土壤团聚特征和分形维数,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农耕地相比,退耕还竹林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退耕10... 以川南地区常用的退耕还林竹种撑绿竹和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5年、10年和非退耕竹林土壤团聚特征和分形维数,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农耕地相比,退耕还竹林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退耕10年的撑绿竹和硬头黄竹林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分别为农耕地的163.27%和158.36%;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范围为0.84~2.50mm和1.04~1.98mm,不同土层间MWD和GMD表现一致,均为表层土最高,中层土次之,下层土最低;各土层的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为2.308~2.526,且由表层土到中层土呈上升趋势,至下层土无明显变化规律。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0.002m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粒级含量、土壤密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无法用土壤分形维数来表征该地区土壤密度和有机质含量。研究表明:退耕还竹有利于降低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数量;撑绿竹和硬头黄竹均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分形维数,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发挥保持水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 硬头黄竹 退耕还林 团聚体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与晚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万鹏 史玉虎 +1 位作者 漆良华 章鹏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对九峰试验林场的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及晚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叶松生长最慢 ,而不宜大面积发展 ;辐射松、马尾松与晚松均表现较好 ,且辐射松与晚松材积生长速率高于马尾松 ,至 2 2a后 ,辐射松材积的生长速率将超过晚... 对九峰试验林场的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及晚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叶松生长最慢 ,而不宜大面积发展 ;辐射松、马尾松与晚松均表现较好 ,且辐射松与晚松材积生长速率高于马尾松 ,至 2 2a后 ,辐射松材积的生长速率将超过晚松 ;辐射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 ( 1 85cm) ,树高速生期为 1 2~ 1 6a,材积速生期为 1 4~ 1 7a,数量成熟龄在 40a之后 ;马尾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1 30cm) ,1 3a树高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3 5 0m) ,材积连年生长量 2 8a最高 ( 0 0 1 60 1m3) ,数量成熟龄为 35~ 40a ;晚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 3年达最大 ( 1 85cm) ,平均生长量 9a时达最大 ( 1 0 8cm) ,树高速生期为 3~ 8a ,材积速生期为4~ 1 5a ,数量成熟龄为 2 5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松 马尾松 长叶松 晚松 人工林 生长规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土壤铅污染对晚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桂萍 刘苑秋 程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3-837,共5页
以1年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晚松在Pb污染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晚松可以适应土壤轻度的Pb污染(≤500 mg/kg)环境,1年生晚松针叶质膜相对透性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高的Pb含量(1 000 mg/kg... 以1年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晚松在Pb污染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晚松可以适应土壤轻度的Pb污染(≤500 mg/kg)环境,1年生晚松针叶质膜相对透性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高的Pb含量(1 000 mg/kg)则使质膜系统受损严重;不同铅浓度污染下晚松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间差异极显著,Pb浓度比污染胁迫时间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更大;土壤中Pb污染能引起晚松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升高,随着污染胁迫时间的增加,污染胁迫处理的晚松脯氨酸含量都有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PB污染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赣南硬头黄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及与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文元 刘顺 +5 位作者 李林海 曾玮 吴珍花 胡冬南 涂淑萍 郭晓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61,共6页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除了碱解氮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极缺乏状态;土壤中Mg和S元素含量严重缺乏;Zn元素含量略低于亏缺临界值,其余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硬头黄竹生长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胸径和新叶SPAD值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较高,枝下高分别与容重和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物理性质间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生长指标中有机质和全氮分别与出笋数和退笋数、有效磷与胸径、枝下高和新叶SPAD、全钾与胸径和新叶SPAD、速效钾与胸径、枝下高和单丛立竹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为了硬头黄竹林高效经营,应该根据硬头黄竹生长状况及需肥特性,合理施入P、K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补充林地营养、维持地力,促进硬头黄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 生长指标 相关性 硬头黄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