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素芳
刘振敏
+3 位作者
白艳梅
徐玉鹏
李金英
阎旭东
《作物研究》
2017年第5期477-481,523,共6页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两个生长季,以‘沧麦6005’为材料,在河北沧州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两年中A2处理...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两个生长季,以‘沧麦6005’为材料,在河北沧州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两年中A2处理(起垄覆膜,垄宽45 cm,沟宽45 cm,沟内种4行,行距15 cm)的产量均最高,分别比CK(露地等行距平播)增产68.48%和56.18%,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成穗数最高,达到639.30万穗/hm^2,比CK增加13.28%;平均穗粒数23.35个,比CK增加13.68%;千粒质量最高,平均为40.28 g,比CK增加7.44%;成穗率最高,达到59.91%,比CK增加14.11%;成熟期干物质量最高,比CK增加26.95%;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A2处理的LAI在孕穗期达到最高,为6.74,比CK增加16.84%,后期其LAI变化平缓。因此,该模式种植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环渤海低平原雨养旱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旱作
覆膜侧播
种植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作向日葵垄膜种植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高宇
任永峰
+6 位作者
张剑
刁生鹏
赵沛义
任冬生
常新娟
莎娜
骆洪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6期11-19,共9页
针对旱作区气候条件恶劣、抗旱减灾能力差和粮食低产不稳等突出问题,在阴山北麓典型旗县武川县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向日葵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试验监测对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FPM)的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垄作半覆膜(H...
针对旱作区气候条件恶劣、抗旱减灾能力差和粮食低产不稳等突出问题,在阴山北麓典型旗县武川县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向日葵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试验监测对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FPM)的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垄作半覆膜(HPM)和平作不覆膜(NPM)2种种植方式比较,总结分析了垄膜种植技术的水分蓄积效应和增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PM在株间和行间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HPM和NPM提高了1.69、3.06和1.70、2.89个百分点;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FPM的土壤贮水量始终高于HPM和NPM,且在小雨条件下,蓄水保水能力效果最佳;在小雨、中雨和大雨时FPM与HPM、NPM比较分别能增加0.1~2.3倍和0.21~1.21倍的产流效果;FPM、HPM和NPM年均产量分别为3862.2、3326.9、2976.1 kg/hm^2,FPM较HPM和NPM分别增产16.09%和29.77%,不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FPM>HPM>NPM的规律,而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趋势相反,呈现NPM>HPM>FPM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向日葵
垄膜种植
降水蓄集效应
增产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沟覆膜栽培下密度和氮肥对冬小麦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
11
3
作者
马巧荣
徐猛
+1 位作者
韩坤
王林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垄上覆膜垄沟栽培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品种"小偃22"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下,适当提高播种量可以增加冬小麦基本苗数、冬前分蘖数、总分蘖...
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垄上覆膜垄沟栽培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品种"小偃22"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下,适当提高播种量可以增加冬小麦基本苗数、冬前分蘖数、总分蘖数及群体大小。高密度低肥有利于冬前分蘖,反之则有利于春季分蘖;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低密度处理有利于小麦单株子粒产量形成;适量种植密度下的个体优势可以弥补群体不足的缺陷。播种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子粒产量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氮肥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密度。常规栽培的小麦群体大小及成穗数均高于垄沟栽培;但单株产量低于垄沟栽培。只有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子粒产量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料和密度的增产效应。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为98~127 kg/hm2,施氮量为N 202~227kg/hm2;当施肥量为N 223 kg/hm2,播种密度为102 kg/hm2时,最高产量可达3851.6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栽培
冬小麦
个体与群体关系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5
4
作者
崔亚超
贾立国
+3 位作者
陈伟
政东红
杜文亮
樊明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技术是采用一膜两垄、一垄两行来播种的农艺方法,目前尚没有与之配套的农机可以作业。为了提高其机械化水平,研制了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其主要由机架、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取土整形...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技术是采用一膜两垄、一垄两行来播种的农艺方法,目前尚没有与之配套的农机可以作业。为了提高其机械化水平,研制了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其主要由机架、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取土整形装置、铺膜装置、压膜装置及覆土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能够一次性完成农艺方法的多道工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作
播种机
微垄覆膜
侧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膜沟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肖继兵
孙占祥
+3 位作者
蒋春光
侯志研
冯良山
白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提高朝阳地区旱地玉米降雨利用效率,增加旱地玉米产量,选用3个玉米品种(中熟品种辽单33、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和晚熟品种东单60),设计6种密度(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密度为...
为提高朝阳地区旱地玉米降雨利用效率,增加旱地玉米产量,选用3个玉米品种(中熟品种辽单33、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和晚熟品种东单60),设计6种密度(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垄膜沟种微集雨种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集雨种植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先增加后降低,但茎粗和棒三叶叶面积逐渐降低,LAI逐渐增加,且LAI在品种或密度的单一作用下及在二者交互作用下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逐渐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各密度水平下,3个品种以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平均产量(13 781.89kg/hm2)最高,水分利用效率[28.73kg/(mm.hm2)]最大。要想充分发挥该区微集雨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建议选用中晚熟株型紧凑品种进行合理密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垄膜沟种
品种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6
作者
杜梅香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73-77,共5页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光-生物双降解膜
大垄微沟覆膜种植
无垄平作种植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寄阳
孙景生
+1 位作者
陈玉民
刘小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5,19,共4页
在垄膜沟种农田进行了涌泉灌灌水试验,通过对水流推进过程观测,分析了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研究了沟宽对田间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对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涌泉灌田面水流推进曲线可用幂函数表示。随着沟宽的...
在垄膜沟种农田进行了涌泉灌灌水试验,通过对水流推进过程观测,分析了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研究了沟宽对田间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对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涌泉灌田面水流推进曲线可用幂函数表示。随着沟宽的增大,灌水均匀度呈下降趋势。从灌水质量和管网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灌水技术要素的入沟流量、沟宽和灌水器间距分别以80~100L/h、20-30cm和4~5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膜沟种
涌泉灌溉
入沟流量
沟宽
灌水器间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素芳
刘振敏
白艳梅
徐玉鹏
李金英
阎旭东
机构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黄骅市农业局
泊头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2017年第5期477-481,523,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5B0504)
文摘
为探索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两个生长季,以‘沧麦6005’为材料,在河北沧州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两年中A2处理(起垄覆膜,垄宽45 cm,沟宽45 cm,沟内种4行,行距15 cm)的产量均最高,分别比CK(露地等行距平播)增产68.48%和56.18%,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成穗数最高,达到639.30万穗/hm^2,比CK增加13.28%;平均穗粒数23.35个,比CK增加13.68%;千粒质量最高,平均为40.28 g,比CK增加7.44%;成穗率最高,达到59.91%,比CK增加14.11%;成熟期干物质量最高,比CK增加26.95%;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A2处理的LAI在孕穗期达到最高,为6.74,比CK增加16.84%,后期其LAI变化平缓。因此,该模式种植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环渤海低平原雨养旱作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冬小麦
旱作
覆膜侧播
种植模式
Keywords
winter
wheat
dry
farming
ridge
film
mulching
planting
mode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作向日葵垄膜种植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高宇
任永峰
张剑
刁生鹏
赵沛义
任冬生
常新娟
莎娜
骆洪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内蒙古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内蒙古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赤峰市宁城县五化镇人民政府
兴和县林业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6期11-19,共9页
基金
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50218)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旱地作物水肥高效利用及合理轮作技术研究"(CXJJ2017N1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风沙半干旱区防蚀增效旱作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09B02)
文摘
针对旱作区气候条件恶劣、抗旱减灾能力差和粮食低产不稳等突出问题,在阴山北麓典型旗县武川县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向日葵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试验监测对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FPM)的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垄作半覆膜(HPM)和平作不覆膜(NPM)2种种植方式比较,总结分析了垄膜种植技术的水分蓄积效应和增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PM在株间和行间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HPM和NPM提高了1.69、3.06和1.70、2.89个百分点;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FPM的土壤贮水量始终高于HPM和NPM,且在小雨条件下,蓄水保水能力效果最佳;在小雨、中雨和大雨时FPM与HPM、NPM比较分别能增加0.1~2.3倍和0.21~1.21倍的产流效果;FPM、HPM和NPM年均产量分别为3862.2、3326.9、2976.1 kg/hm^2,FPM较HPM和NPM分别增产16.09%和29.77%,不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FPM>HPM>NPM的规律,而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趋势相反,呈现NPM>HPM>FPM的规律。
关键词
旱作向日葵
垄膜种植
降水蓄集效应
增产作用
Keywords
dryland
sunflowers
ridge
film
mulching
planting
precipitation
accumulation
effect
yield
increasing
effect
分类号
S56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沟覆膜栽培下密度和氮肥对冬小麦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
11
3
作者
马巧荣
徐猛
韩坤
王林权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085)资助
文摘
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垄上覆膜垄沟栽培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品种"小偃22"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膜栽培下,适当提高播种量可以增加冬小麦基本苗数、冬前分蘖数、总分蘖数及群体大小。高密度低肥有利于冬前分蘖,反之则有利于春季分蘖;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低密度处理有利于小麦单株子粒产量形成;适量种植密度下的个体优势可以弥补群体不足的缺陷。播种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子粒产量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氮肥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密度。常规栽培的小麦群体大小及成穗数均高于垄沟栽培;但单株产量低于垄沟栽培。只有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子粒产量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料和密度的增产效应。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为98~127 kg/hm2,施氮量为N 202~227kg/hm2;当施肥量为N 223 kg/hm2,播种密度为102 kg/hm2时,最高产量可达3851.68 kg/hm2。
关键词
垄沟栽培
冬小麦
个体与群体关系
施氮量
种植密度
Keywords
ridge
and
furrow
with
film
mulching
planting
winter
wheat
individual
and
plant
population
relation
N
rate
planting
densit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5
4
作者
崔亚超
贾立国
陈伟
政东红
杜文亮
樊明寿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12630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4)
文摘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技术是采用一膜两垄、一垄两行来播种的农艺方法,目前尚没有与之配套的农机可以作业。为了提高其机械化水平,研制了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其主要由机架、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取土整形装置、铺膜装置、压膜装置及覆土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能够一次性完成农艺方法的多道工序,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马铃薯
旱作
播种机
微垄覆膜
侧播
Keywords
potato
rain-fed
planter
micro-
ridge
and
plastic
film
mulching
side
planting
分类号
S223.2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膜沟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肖继兵
孙占祥
蒋春光
侯志研
冯良山
白伟
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9B02)
文摘
为提高朝阳地区旱地玉米降雨利用效率,增加旱地玉米产量,选用3个玉米品种(中熟品种辽单33、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和晚熟品种东单60),设计6种密度(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垄膜沟种微集雨种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集雨种植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先增加后降低,但茎粗和棒三叶叶面积逐渐降低,LAI逐渐增加,且LAI在品种或密度的单一作用下及在二者交互作用下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逐渐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各密度水平下,3个品种以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平均产量(13 781.89kg/hm2)最高,水分利用效率[28.73kg/(mm.hm2)]最大。要想充分发挥该区微集雨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建议选用中晚熟株型紧凑品种进行合理密植。
关键词
玉米
垄膜沟种
品种
密度
产量
Keywords
maize
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
variety
density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6
作者
杜梅香
机构
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73-77,共5页
文摘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关键词
马铃薯
光-生物双降解膜
大垄微沟覆膜种植
无垄平作种植
产量
Keywords
Potato
Light-biodegradable
plastic
film
Large
ridge
and
small
furrow
film
mulching
planting
planting
flat
without
ridge
s
Yield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寄阳
孙景生
陈玉民
刘小飞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5,19,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节水重大专项(2002AA2Z4071)
+1 种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2004BA520A06-W9)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4J058)
文摘
在垄膜沟种农田进行了涌泉灌灌水试验,通过对水流推进过程观测,分析了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研究了沟宽对田间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对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涌泉灌田面水流推进曲线可用幂函数表示。随着沟宽的增大,灌水均匀度呈下降趋势。从灌水质量和管网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灌水技术要素的入沟流量、沟宽和灌水器间距分别以80~100L/h、20-30cm和4~5m为宜。
关键词
垄膜沟种
涌泉灌溉
入沟流量
沟宽
灌水器间距
Keywords
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
bubble
irrigation
inflow
discharge
of
furrow
furrow
width
space
between
irrigator
分类号
S275.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渤海雨养旱作区冬小麦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研究
黄素芳
刘振敏
白艳梅
徐玉鹏
李金英
阎旭东
《作物研究》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旱作向日葵垄膜种植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
高宇
任永峰
张剑
刁生鹏
赵沛义
任冬生
常新娟
莎娜
骆洪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垄沟覆膜栽培下密度和氮肥对冬小麦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调控效应
马巧荣
徐猛
韩坤
王林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侧播机的设计与试验
崔亚超
贾立国
陈伟
政东红
杜文亮
樊明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垄膜沟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肖继兵
孙占祥
蒋春光
侯志研
冯良山
白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杜梅香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的试验研究
张寄阳
孙景生
陈玉民
刘小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