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肋软骨成像及在诊断肋软骨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46
1
作者 向子云 罗良平 +1 位作者 韦日宇 陈金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其在肋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Sensation4多层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胸部外伤组36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组,并将重组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肋软骨成像方法及其在肋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Sensation4多层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胸部外伤组36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组,并将重组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由2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肋软骨损伤6例10处,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2例呈粉碎状。MIP、SSD、VRT3种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6,P=0.716),MIP、SSD、VRT成像模式与MPR成像模式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MIP:MPR=12.981,USSD:MPR=12.652,UVRT:MPR=12.937,P值均=0.000)。结论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损伤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肋骨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被引量:25
2
作者 夏佳文 詹文龙 +14 位作者 魏宝文 原有进 刘勇 徐瑚珊 肖国青 高大庆 乔卫民 袁平 杨晓天 杨晓东 周忠祖 毛瑞士 杨建成 杨雅清 王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7-1794,共8页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 MeV/u同步加速到...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 MeV/u同步加速到200-1 000 MeV/u,同时利用重离子储存环中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1个数量级,并通过储存环的快引出及慢引出,提供多种类的重离子束以及放射性次级束(RIBs),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该装置于2007年投入运行,已取得了重要的运行结果,如实现了剥离注入与多圈注入、空心电子束对重离子束的冷却与累积、变谐波宽能区同步加速、等时性环型谱仪、RIBs的产生收集与ToF高分辨质量测量以及高能重离子束的变能慢引出等。摘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MeV/u同步加速到2001000MeV/u,同时利用重离子储存环中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1个数量级,并通过储存环的快引出及慢引出,提供多种类的重离子束以及放射性次级束(RIBs),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该装置于2007年投入运行,已取得了重要的运行结果,如实现了剥离注入与多圈注入、空心电子束对重离子束的冷却与累积、变谐波宽能区同步加速、等时性环型谱仪、RIBs的产生收集与ToF高分辨质量测量以及高能重离子束的变能慢引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加速器 冷却储存环 重离子束累积 电子冷却 放射性次级束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红军 常树勋 张向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四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法(VR)]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9例临床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经X线片[直接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DR)]检查阴性或可疑的外...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四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法(VR)]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9例临床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经X线片[直接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DR)]检查阴性或可疑的外伤患者于外伤后2周内均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拆薄重建,传入随机工作站处理,得到MIP、MPR、CPR及VRT图像。并由2名放射科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以确定有否骨折。结果 129例患者中124例显示有骨折共207处,阳性率达96.1%(124/129);其中肋软骨骨折14例21处,肋骨骨折110例186处,VR显示肋骨骨折177处。MPR、CPR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方法。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是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 隐性骨折 后处理技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轿车车身低噪声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兆祥 高书娜 胡玉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建立了含门窗的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车内声场有限元模型及结构—声场耦合模型,进行了车内耦合声场预测;建立了拓扑优化分析模型,对关键板件加强筋的位置和截面尺寸进行了优化;另外,对板件厚度也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后车内声压主要峰值... 建立了含门窗的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车内声场有限元模型及结构—声场耦合模型,进行了车内耦合声场预测;建立了拓扑优化分析模型,对关键板件加强筋的位置和截面尺寸进行了优化;另外,对板件厚度也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后车内声压主要峰值降低2dB(A)~3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耦合声场 拓扑优化 加强筋 板厚
下载PDF
漏斗胸肋软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杰雄 胡廷泽 +3 位作者 陈锐 唐耘熳 刘文英 蒋小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漏斗胸肋软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19例漏斗胸患儿肋软骨手术标本经处理后 ,用日本岛津AG 10 0 0A电子式万能实验机行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 ,载荷精度 0 .2 5 % ,加载速度 5mm/min。取年龄相同死于非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尸体... 目的 探讨漏斗胸肋软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19例漏斗胸患儿肋软骨手术标本经处理后 ,用日本岛津AG 10 0 0A电子式万能实验机行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 ,载荷精度 0 .2 5 % ,加载速度 5mm/min。取年龄相同死于非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尸体标本作对照。记录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或应力 时间关系曲线并根据该曲线计算平均最大压缩、拉伸、弯曲强度和平均最大应变。结果 病变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平均最大应变均小于对照组。在相同的应力作用下 ,病变组的应变较大。病变组破坏应力也小于对照组。结论 漏斗胸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有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肋骨 软骨 生物力学 儿童
原文传递
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缺损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朝斌 李劲松 +5 位作者 黄洪章 黄志权 赵小朋 张彬 杨朝晖 王永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联合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软硬组织大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开胸切取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带肋胸膜的肋... 目的探讨应用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联合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软硬组织大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开胸切取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带肋胸膜的肋骨(第5肋)-胸大肌复合瓣即刻修复根治术导致的全舌、口底和下颌骨大型复合组织缺损,其中胸大肌肌皮瓣用以重建全舌和口底,肋骨瓣则用以修复患侧下颌骨。结果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全部成活,术后口腔、颈部和胸部创面均一期愈合。重建全舌、口底和面下部形态良好,上下颌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无偏斜,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大型软硬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开胸切取肋胸膜不会导致患者术后胸廓运动和呼吸功能异常及其他胸肺部并发症,而且制备简便,带肋胸膜确保了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中肋骨的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肋骨 胸膜 胸肌 移植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平片检查在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对比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世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7期20-21,共2页
目的:关于患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应用CT、DR进行检查之后的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骨科进行了骨折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被确诊为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之后分别采用了DR平片检查手段,以及多层螺旋CT,... 目的:关于患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应用CT、DR进行检查之后的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骨科进行了骨折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被确诊为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之后分别采用了DR平片检查手段,以及多层螺旋CT,对患者的身体受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患者的受伤部位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后,检出的患处较多,且检出了部分患者骨折后身体出现的胸腔积液等症状表现,因此检出率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伤性的肋骨骨折进行检查时,需要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法,以此获得精确的检查结果,便于医生及时制定出准确的疾病预后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DR 诊断 肋骨 骨折
下载PDF
箱体结构的声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红莉 刘志峰 +2 位作者 张乃龙 李杨 杨文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26,共3页
基于声学有限元法和声固耦合理论,建立了箱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针对不同厚度的壁板以及不同位置的加筋处理两种情况,对箱体结构振动与内部噪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部分结构参数的改变对箱体内部噪声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箱体 噪声 有限元 声固耦合 加筋
下载PDF
胸骨上举术后第2、3肋软骨前凸畸形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杰雄 胡廷泽 +6 位作者 唐耘熳 刘文英 蒋小平 韦福康 吴学东 罗启成 刘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骨上举术后并发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的表现及其原因。方法 对 5例胸骨上举术后并发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的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漏斗胸患儿中发现 5例术后第 2和 /或第 3肋软... 目的 探讨胸骨上举术后并发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的表现及其原因。方法 对 5例胸骨上举术后并发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的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漏斗胸患儿中发现 5例术后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的患儿 ,发生率为 3.2 9%。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 15 .2岁。术后发现该畸形的时间为 10~ 2 3个月 ,平均 14.8个月。侧位胸片示胸廓较扁平。其中 1例再次手术切除畸形肋软骨治愈 ,另 4例患儿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 胸骨上举术后第 2和 /或第 3肋软骨前凸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手术损伤肋骨软骨结合处骨骺可能是引起该并发症的原因 ,术中切除畸形肋软骨时避免对该处骨骺的损伤对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手术后并发症 肋软骨前凸畸形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及曲面重建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段文飞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检查在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临床疑似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的X线片、轴位CT、VR、CPR影像学表现.对比四种检查方法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检查在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临床疑似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的X线片、轴位CT、VR、CPR影像学表现.对比四种检查方法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率、准确性、阴性率、漏诊率、误诊率及诊断价值.结果 VR、CPR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VR及CPR诊断的灵敏度(94.25%、98.85%)、特异性(88.00%、96.00%)、阳性率(96.47%、98.85%)、准确性(92.85%、98.21%)均高于X线、轴位CT检查(82.14%与88.51%,80.00%与84.00%,94.50%与96.25%,82.14%与87.50%),且CPR检查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X线片、轴位CT、VR检查(曲线下面积:0.974与0.814、0.863、0.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SCT的VR及CPR检查在诊断肋骨及肋软骨轻微骨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图像处理 肋骨 骨折
原文传递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剑明 于树鹏 +1 位作者 裴著果 史蓉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骨显... 目的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以点状、条形为主。点状浓聚灶分布以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及前肋居多,多为肋骨骨折(42/61,68.85%);绝大部分条形浓聚灶(18/19,94.74%)为肋骨转移瘤。后肋浓聚灶中,大部分(24/29,82.76%)为肋骨转移瘤。结论良恶性肋骨单发浓聚灶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肋骨
下载PDF
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早期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勇 孙旭 +6 位作者 王斌 丁旗 朱泽章 钱邦平 俞杨 朱锋 马薇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PT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OS)的早期疗效。方法本组共入选11例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行VEPTR技术治疗的EOS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1~9.8岁,平均(7±3)岁。在初... 目的探讨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PT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OS)的早期疗效。方法本组共入选11例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行VEPTR技术治疗的EOS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1~9.8岁,平均(7±3)岁。在初次手术时放置VEPTR器械,使用肋骨-肋骨连接和肋骨-腰椎连接。术后每6~12个月行撑开延长术1次。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和末次随访影像学测量结果,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初次手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32±11)个月。全部患者共接受手术41次,平均3.7次/例;共进行VEPTR撑开延长手术30次,平均2.7次/例。本组患者平均8个月行撑开延长1次。从术前到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从78°±18°减少到55°±11°(t=4.931,P〈0.05),顶椎偏移和胸椎后凸角在初次术后明显减小,随访时又有轻度增大。胸椎高度从(13.3±2.0)cm增加到(17.2±2.4)cm(t=8.365,P〈0.001),T1-S1高度从(24.4±3.8)cm增加到(32.5±5.3)cm(t=9.080,P〈0.001)。末次随访时与初次置入VEPTR术前相比,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4.0±1.3)cm和(8.1±2.6)cm。置入VEPTR术后,平均每次撑开术后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可增加(0.8±0.3)cm和(1.8±0.4)cm。本组中有6例(共8例次)发生术中和(或)术后并发症,包括肋骨抱钩移位、迟发性感染、术中胸膜破裂和腰椎螺钉松动。结论VEPTR技术可有效控制EOS患者脊柱侧凸畸形的进展,并能保持脊柱和胸廓的生长,可作为EOS治疗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严格控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肋骨 假体和植入物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肋骨肿瘤切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双 赵尧平 杨占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肋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ESPB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肋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ESPB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E组患者全身麻醉前超声引导下实施ESPB,在肋骨肿瘤所在节段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后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E组患者阻滞20 min后腋中线处感觉阻滞节段,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诱导后、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即刻的MAP和心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患者术后1、4、12、24、36 h时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E组患者ESPB 20 min后感觉阻滞节段为(5.2±0.9)个,E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切皮时、术毕即刻的MAP、心率均低于G组(P<0.05),术后1、4、12、24、36 h E组患者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低于G组(P<0.05),E组患者满意度高于G组(P<0.05)。结论ESPB应用于肋骨肿瘤切除术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监测 肋骨 骨肿瘤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带肋变截面回转通道内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戚磊 丁水汀 +1 位作者 徐国强 陶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9-633,共5页
与等截面回转通道相比较,变截面通道更接近叶片内冷通道原型。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带90°直肋的变截面180°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以单个直肋为基本特征将通道分成若干单元,在满足通道面积连续的条件下,考察了各特征无因... 与等截面回转通道相比较,变截面通道更接近叶片内冷通道原型。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带90°直肋的变截面180°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以单个直肋为基本特征将通道分成若干单元,在满足通道面积连续的条件下,考察了各特征无因次几何参数和气流雷诺数对带肋面换热的影响。在实验验证的进口雷诺数的范围内,与Dittus-Boelter公式比较,实验模型带肋面的平均努赛尔特数Nuav提高了74%~128%不等,并且在较小的Rein时,Nuav提高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通道 换热特性 实验研究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冷却 扰流方式
下载PDF
异型截面筋条压弯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丽梅 王忠堂 +1 位作者 刘劲松 张士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41,45,共4页
对于成形带筋整体壁板,控制筋条的变形量和防止筋条失稳是此项技术的关键,本文基于对筋条弹塑性弯曲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异型截面筋条压弯时的应力应变表达式,并对筋条压弯变形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应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筋条压弯... 对于成形带筋整体壁板,控制筋条的变形量和防止筋条失稳是此项技术的关键,本文基于对筋条弹塑性弯曲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异型截面筋条压弯时的应力应变表达式,并对筋条压弯变形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应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筋条压弯过程中的失稳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条 压弯 稳定性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猪肋软骨和肋骨的ATR-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尧 王琪 +8 位作者 荆小莉 李冰 张胤鸣 王志军 李成志 林汉成 张吉 黄平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猪放血处死后取肋软骨和肋骨离体置于20℃环境,后每72 h提取部分组织样本,进行ATR-FTIR光谱分析,并与对应死亡时间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肋软骨与肋骨FTIR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其部分峰强比出现了不同时序性的变化趋势,并与死亡时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肋软骨较肋骨组织有更好的时序性。结论应用ATRFTIR光谱技术发现死后猪肋软骨和肋骨组织光谱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望成为基于光谱学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衰减全反射 肋骨 肋软骨 死亡时间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two-phase boil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interrupt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被引量:7
17
作者 ZHOU JianHong CHEN XueMei LI 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679-692,共14页
The conventional straight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adequately remove the increasing power density of electronics.In recent years,an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thod,flow disruptions ha... The conventional straight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adequately remove the increasing power density of electronics.In recent years,an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thod,flow disruption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where interrupted structures are arranged in the microchannel to enhance flow mixing and heat transfer.However,previous numerical studies of interrupt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I MCHS)mainly focus on single-phase flow condi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I MCHS in two-phase flow condition have been rarely explored.Thus,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wo I MCHS based on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heat sink(R MCHS)are investigated by modeling both single-phase and two-phase flow conditions.These two interrupts consist of a combination of cavities and ribs,namely elliptical cavities and elliptical side ribs(EC-ESR),and elliptical cavities and elliptical central ribs(EC-ECR).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ingle-phase flow condition,the maximum Nusselt number is increased by 187%in the EC-ESR design and150%in the EC-ECR design compared with the R MCHS.For subcooled boiling(i.e.,two-phase flow)condition,the EC-ECR design is a promising structure to enhance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6.7 K reduction of average wall temperature and 29%increment of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 MCHS.However,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EC-ESR design is decreased by 22%compared with the R MCH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rare flow pattern(i.e.,inverted annular flow with vapor film separation)in the microchannel.This flow pattern can induce 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DNB),thereby deteriorating the heat transfer on the channel w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hannel heat sink cavities and ribs thermal performance flow pattern boiling heat transfer flow disruptions
原文传递
带60°肋和气膜孔矩形通道换热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广超 朱惠人 郭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5-1000,共6页
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和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对带60°肋和气膜孔矩形通道在入口雷诺数9×104,气膜孔总出流比为0.22时进行了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带气膜孔的壁面换热特性和实验数据吻合的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 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和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对带60°肋和气膜孔矩形通道在入口雷诺数9×104,气膜孔总出流比为0.22时进行了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带气膜孔的壁面换热特性和实验数据吻合的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它各个壁面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带肋和气膜孔的通道流场非常复杂,扰流肋的存在使各壁面的换热都得到了增强,但增强幅度的差别较大。换热最强的区域并不是带肋的上下壁面,而是光滑的右侧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内冷通道 传热 出流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的低噪声齿轮室罩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兆刚 郝志勇 +1 位作者 杨陈 刘保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243,共5页
通过各种噪声源识别方法,得出ZH1130单缸柴油机齿轮室罩的辐射噪声是其主要噪声源之一。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其噪声辐射的关键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其内部的加强筋进行了重新设计及布置。优化目标是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 通过各种噪声源识别方法,得出ZH1130单缸柴油机齿轮室罩的辐射噪声是其主要噪声源之一。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其噪声辐射的关键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其内部的加强筋进行了重新设计及布置。优化目标是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最大化,约束函数为整体质量约束,设计变量为室罩内部可设计区域。重新设计后,部件的第1阶约束模态频率提高了241Hz。最后,测量安装有新室罩的整机九点声压及表面振动速度,结果表明,表面振动速度曲线在关键模态频段上有明显降低,齿轮室罩侧第七点的声压级与原设计相比降低了1.2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缸柴油机 齿轮室罩 拓扑优化 加强筋
下载PDF
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静峰 郭水平 +1 位作者 陈莉萍 柳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88-92,共5页
为了研究设肋方式、钢管厚度、钢材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和分析了冷弯薄壁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时的荷载... 为了研究设肋方式、钢管厚度、钢材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和分析了冷弯薄壁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曲线。给出了有限元计算中钢材和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之间界面模型等确定方法,分析在轴压作用下四种不同截面形式的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态,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设肋能有效改善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力学性能,与不带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相比,四边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压承载力提高了9.4%~14.8%,十字肋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提高了18.7%~39.9%,而空钢管构件降低了65.3%~89.7%。同时,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厚度对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 钢管混凝土 组合柱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