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郑志峰 胡杰 +2 位作者 袁亚琴 徐丽梅 王书行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好发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的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患者。首次CT检查在骨折发生1周内,后期以每周为单位进行CT复查,并以薄层骨算法重建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好发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的肋骨隐匿骨折及细微骨折患者。首次CT检查在骨折发生1周内,后期以每周为单位进行CT复查,并以薄层骨算法重建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等各种后处理技术,对患者不同时期复查新检出骨折的发生情况及发生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在伤后1周首次行CT检查,共检出骨折594根。所有患者获得至少6周的随访复查,有29例多次复查与首次检查存在差异,纳入到差异组。差异组在第3、4、6周复查时新检出隐匿性骨折分别为16、28、8根。统计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好发于骨小梁、肋骨角及肋内/外缘,细微性肋骨骨折好发于肋骨角、肋内/外缘及肋软骨处。隐匿性骨折与细致性骨折在骨小梁、肋内缘、肋外缘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小梁、肋骨内外缘、肋骨角、肋软骨等部位易发生隐匿性及细微性骨折,临床需着重加强上述部位的CT检查,并在伤后2~4周内注意复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隐匿骨折 肋骨细微骨折 螺旋CT 好发部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Oblique显示技术的钝性外伤患者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及其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越 徐学权 +1 位作者 杜斌 胥广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4期157-160,共4页
目的:应用Oblique显示技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进行诊断及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本院106例明确钝性外伤史疑似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常规显示技术均未发现肋骨骨折。所有患者应用Oblique显示技术检查进行肋骨... 目的:应用Oblique显示技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进行诊断及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本院106例明确钝性外伤史疑似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常规显示技术均未发现肋骨骨折。所有患者应用Oblique显示技术检查进行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并根据骨折累及程度及表现形式进行肋骨隐匿性骨折分型。结果:106例患者共有189根肋骨存在隐匿性骨折,分为单皮质缘骨折、双皮质缘骨折及钝性骨挫伤。其中单皮质缘骨折105根,包括单纯外缘骨皮质褶皱成角64根,内缘骨皮质褶皱成角41根;内缘及外缘同时褶皱成角的双皮质缘骨折55根;骨皮质缘光滑无褶皱,仅表现为髓腔内骨髓水肿的钝性骨挫伤29根。结论:Oblique显示技术可以提高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并能依据累及程度及表现形式进行合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显示技术 肋骨隐匿性骨折 影像诊断
下载PDF
MSCT后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MSCT容积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4例有明确胸部外伤史并经DR摄片可疑骨折或无明显异常的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层重组(CPR)及... 目的:分析探讨MSCT容积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4例有明确胸部外伤史并经DR摄片可疑骨折或无明显异常的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层重组(CPR)及容积重建(VRT)等后重建技术,了解有无肋骨骨折及显示骨折情况。结果:64例中39例DR摄片可疑骨折48处,MSCT诊断骨折38例、50处,1例无明显异常;25例DR摄片无明显异常患者,MSCT诊断骨折9例、12处。结论:MSCT容积扫描后重建技术能多层面显示肋骨结构,更好、更完整的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图像重建 肋骨骨折 隐匿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