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 |
刘涛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8
|
|
2
|
5G时代视觉传播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范式革新 |
黄琳
|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7
|
|
3
|
大语言修辞观:修辞学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的思考 |
傅惠钧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4
|
转喻作为自然修辞的基本符号机制:从语言媒介到视觉媒介 |
彭佳
汤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7
|
|
5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2009-2018) |
王志伟
牛文惠
刘磊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5
|
|
6
|
以“秽”抗争:表演式抗争实践中的“秽”话语及其视觉生产 |
王雪晔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7
|
“篮球宝贝”的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 |
林杰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8
|
英语头韵与声音象征 |
许嘉庆
|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
2000 |
4
|
|
9
|
视觉修辞理论下历史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创作的召唤实践 |
何淑燕
赵慧媛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3
|
|
10
|
群儒的挽歌,灵魂的舞蹈——徐坤小说语言刍议 |
高群
|
《殷都学刊》
|
2004 |
0 |
|
11
|
论陈忠实小说《蓝袍先生》的象征修辞 |
钟师慧
黄静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2
|
色彩:中国文化的泛修辞符号 |
朱玲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3
|
从修辞学的角度对设计符号学中象征功能的再认识 |
成畅
戚一翡
吴坚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08 |
0 |
|
14
|
视觉文化:明代文人画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张高元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4 |
1
|
|
15
|
民族元素在工科工业设计基础课程实践中的符号学方法研究 |
闫丽霞
王坤
|
《设计艺术研究》
|
2021 |
1
|
|
16
|
周恩来外交修辞中的象征 |
解正明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7 |
0 |
|
17
|
试析《修辞学发凡》中的图示及其互文性 |
张春泉
杨帅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论贡布里希的视觉修辞学 |
刘昌奇
|
《文化研究》
|
2022 |
0 |
|
19
|
西方修辞理论研究之启示 |
徐永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变异修辞艺术探析 |
辛海苗
梁龙飞
李文玲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