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修辞:游戏研究的修辞学范式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涛 曹锐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50,共16页
游戏如何在人们的欲望维度展现出巨大的魔力,又如何将程序系统"悬置"起来而为玩家创设一个看似自由的"幻想世界"?这些问题本质上涉及到游戏的修辞学问题。关于游戏的形式与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分别是强... 游戏如何在人们的欲望维度展现出巨大的魔力,又如何将程序系统"悬置"起来而为玩家创设一个看似自由的"幻想世界"?这些问题本质上涉及到游戏的修辞学问题。关于游戏的形式与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分别是强调"表征"的叙事学(narratology)范式和强调"规则"的游戏学(ludology)范式。试图平息"叙事"与"规则"之争的"程序修辞"理论,则沿袭了修辞学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将"程序性"(procedurality)视为游戏的本质所在,并围绕"程序修辞"这一核心概念开启了游戏研究的修辞学范式。所谓程序修辞,主要是指通过对游戏规则及其符码表征体系的策略性设计,以达到既定游戏目的的修辞行为与实践。概括而言,修辞学范式下游戏研究的问题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修辞语言维度的程序修辞规则问题、修辞策略维度的程序修辞设计问题、修辞实践维度的程序修辞互动问题、修辞批评维度的程序修辞批判问题、修辞伦理维度的程序修辞道德问题。在程序修辞的知识结构中,游戏本质上体现为一个包含了游戏叙事、游戏规则和游戏玩家的"三体问题",而"三体"内部不同的主导结构、强弱关系或设计偏向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游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研究 视频游戏 程序性 程序修辞 问题域
原文传递
论言辞性法律修辞在法官判决书中的运用场域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文雁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
法官在判决书中对于法律的适用和法律事实的认定,需要运用言辞性的法律修辞进行法律论证和叙事:一方面,结合具体的案情语境,对抽象法律原则加以准确的解释,对模糊的法律概念加以释明,对僵化的法律规则加以弥补;另一方面,将社会事实涵摄... 法官在判决书中对于法律的适用和法律事实的认定,需要运用言辞性的法律修辞进行法律论证和叙事:一方面,结合具体的案情语境,对抽象法律原则加以准确的解释,对模糊的法律概念加以释明,对僵化的法律规则加以弥补;另一方面,将社会事实涵摄于法律规范抽象出的事实之下,借助说服因素所带来的情感认同、经验认同、法律认同。这在法律规范相对僵化、不确定,法律原则具有概括性,事实具有言辞依赖性的场域下,对于增强法律论辩和判决语言的说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法律修辞 运用场域 判决书
下载PDF
三种修辞场学说的比较探析——以尼采的修辞观为立足点
3
作者 刘为忠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梳理3种“修辞场”学说的学术史。立足于尼采的修辞观,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言语环境说”强调对语境的关注,但存在将语言符号与言语环境人为分开的问题;“零度偏离说”强调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但存在关于零度与偏离的人为假... 梳理3种“修辞场”学说的学术史。立足于尼采的修辞观,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言语环境说”强调对语境的关注,但存在将语言符号与言语环境人为分开的问题;“零度偏离说”强调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但存在关于零度与偏离的人为假设问题;“修辞元素类聚说”强调语言符号与言语环境的统一,体现了“修辞学转向”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场 言语环境说 零度偏离说 修辞元素类聚说 广义修辞学 尼采
下载PDF
言语活动的空间——兼谈修辞学与人类生态观念 被引量:4
4
作者 鲁枢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本文认为 ,修辞学应当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间 ,应当关注人类言语活动的全部过程 ,言语活动的空间就是修辞学研究的空间。而这一空间应包括“裸语言”、“常语言”、“场语言”三个层面。作者期待着新世纪的修辞学也能够拓展到人类生态学的... 本文认为 ,修辞学应当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间 ,应当关注人类言语活动的全部过程 ,言语活动的空间就是修辞学研究的空间。而这一空间应包括“裸语言”、“常语言”、“场语言”三个层面。作者期待着新世纪的修辞学也能够拓展到人类生态学的领域中来 ,以利于当代社会精神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 言语空间 裸语言 场语言 人类生态观念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术语修辞的风格要素主要为简括与平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术语修辞 领域生态 风格
下载PDF
修辞学领域的新革命——读《广义修辞学》
6
作者 李绍群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广义修辞学》建立了一个由“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者构成的系统的研究格局 ,这是修辞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 ,把修辞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深入与开拓。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表达论” “接受论” “互动论” 汉语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女性叙事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静雯 《镇江高专学报》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十七年”时期的女作家在作品中致力于耦合政治话语和性别话语,展示时代共名与女性特质的奇妙衔接,其书写为当下的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溯特定时期女性观念的渠道,她们的作品更加丰富了“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 “十七年” 叙事机制 身体修辞 空间场域
下载PDF
科学与修辞: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
8
作者 王彦雨 高璐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7,共6页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科学与修辞之间经历了一次从二元对立到彼...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科学与修辞之间经历了一次从二元对立到彼此融合的过程,但这融合过程并非完善,一系列方法论难题,特别是关于二者相互关联的机制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借用马尔切洛.佩拉的"科学的辩证法"观念,尝试性地提出了"科学的辩证模型",通过建构以"理由"为中心、以"争论场"为基础的新模型,以期对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并破解科学与修辞具体关联机制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修辞 理由 争论场域 科学辩证模型
原文传递
何为视觉修辞--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辞学范式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共11页
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范式(paradigm)的确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视觉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演绎",也就是从成熟的学术传统中征用相应的学术范式。立足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视觉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可以概括为视... 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范式(paradigm)的确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视觉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演绎",也就是从成熟的学术传统中征用相应的学术范式。立足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视觉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可以概括为视觉修辞学、视觉符号学、视觉语用学、视觉语义学、视觉阐释学、视觉心理学、视觉形态学、视觉风格学、视觉社会史、视觉文化研究、图像哲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视觉修辞学不同于其他研究范式的"问题域"体现在五个方面——修辞语言问题、修辞效果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策略问题和修辞批评问题。这五大"问题域"构成了我们理解视觉修辞学范式的五个理论维度:在意义机制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结构;在符号行动上,视觉修辞更关注修辞效果;在发生场域上,视觉修辞起源于传播语境;在文本实践上,视觉修辞更强调文本生产;在批评模式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学术传统 视觉修辞学 视觉符号学 修辞结构 修辞传播 问题域
下载PDF
人际语言魅力及其塑造——图书管理话语领域修辞实践研究
10
作者 尚铁英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10,共4页
人际语言魅力不是语言应用中某个方面的单一表现,而是由众多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综合语言实力。其内容结构涉及到语言声望、语言能力等核心要素。在图书管理与服务话语领域,图书资料管理者必须要强化自我语言素养的... 人际语言魅力不是语言应用中某个方面的单一表现,而是由众多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综合语言实力。其内容结构涉及到语言声望、语言能力等核心要素。在图书管理与服务话语领域,图书资料管理者必须要强化自我语言素养的提升,要强化语言运用的修辞意识,要讲究语言应用的艺术,这样才能够铸造较为强大的语言吸引力,并由此而提升自我人际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语言魅力 话语领域修辞 人际修辞艺术
下载PDF
基于视觉修辞领域的中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思考
11
作者 时娟 晋珊珊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第12期99-100,共2页
视觉修辞指的是一种视觉语言构建的艺术手法,通过语言分析的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辞学范式,并实现理论范式的创新和延伸。中国动画电影在电影发展史上一直是短板,在动画制作、创新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定位... 视觉修辞指的是一种视觉语言构建的艺术手法,通过语言分析的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辞学范式,并实现理论范式的创新和延伸。中国动画电影在电影发展史上一直是短板,在动画制作、创新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定位模糊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视觉修辞角度对中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的发展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修辞领域 中国动画电影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评析——以莫言、毕飞宇小说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全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9,共10页
概念隐喻是人类深层的认知方式,具有生成性和系统性,与其派生隐喻可形成强大的隐喻修辞场。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当代小说中四个典型的概念隐喻,即"枪是女人"、"情欲是火"、"冷漠是冰"和"减肥是战争&quo... 概念隐喻是人类深层的认知方式,具有生成性和系统性,与其派生隐喻可形成强大的隐喻修辞场。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当代小说中四个典型的概念隐喻,即"枪是女人"、"情欲是火"、"冷漠是冰"和"减肥是战争",旨在探讨概念隐喻的系统性表征及其对应英译的利弊得失。研究发现葛浩文的译文基本上再现了原文中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具有相似的审美价值与解读空间,同样起着建构文本、深化认知、塑造人物性格等作用。除再现之外,葛浩文还采取了适当的补偿措施,即通过添加相关隐喻表达,强化原文的认知修辞场,以弥补译文的审美损失,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一种与原文相当的审美效果。葛译的一些瑕疵也说明概念隐喻及其派生隐喻的翻译还要注意前后的关联性,不管是句内还是句间,以保证译文本身的有机整体性与隐喻修辞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概念隐喻 系统性 修辞场 英译
原文传递
黄伯荣本《现代汉语》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英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二版)是多年来高校广泛采用的教材。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教材仍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本文就教材(下册)关于“句型的确定”、“病句的判定及修改”、“辞格的认定及辞格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 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二版)是多年来高校广泛采用的教材。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教材仍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本文就教材(下册)关于“句型的确定”、“病句的判定及修改”、“辞格的认定及辞格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语文教材 黄伯荣 《现代汉语》 句型 病句 修辞格 语境
下载PDF
μ学派的“一般”辞格理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从莱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7,共6页
辞格理论一直比较薄弱,辞格分类一直比较混乱,辞格系统一直没有很科学地建立起来。然而比利时里日大学的μ学派(Group μ) 运用符号学、元语言学理论对辞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辞格系统... 辞格理论一直比较薄弱,辞格分类一直比较混乱,辞格系统一直没有很科学地建立起来。然而比利时里日大学的μ学派(Group μ) 运用符号学、元语言学理论对辞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辞格系统。本文介绍并讨论他们的这一突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格 辞格系统 符号学 元语言学 操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