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白话通史修撰中的体裁、语言与格式问题——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几个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2,177,共12页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 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言与格式等修史形式问题上作了有意识的探索,与此前二十多年间的近代白话演史多有区格。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革命与新史学革命的“事中人”,吕思勉始终实践在重建书面语与新通史的第一线,却又与文学革命及史学革命皆保持着相当冷静的距离。他并没有陷于文−白及述−著二元对立的框架内,而是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去考虑国文、国史的重建问题。他对于“白话文”的追求在于既取其“浅”与宽,又希望保留它与原始史籍的“精神”纽带。其实践方向是包括史钞体裁、新国语文体与新征引格式在内的整体化方案,以求重建近代中国叙史(尤其是通史)的新书面形式。这种探索在当时中西新旧逐渐对立的时代语境中是颇为独特与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近代白话修史 新史学革命 文学革命 史钞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重要论述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2
作者 刘雅琪 钟明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6,共9页
按其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总体系。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以推动建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按其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总体系。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以推动建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追求进一步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目标,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强调社会革命的整体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在世界历史视野上拓展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实现机制,将世界历史推向共产主义的深层次,在现实上印证并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的内在理路。与此同时,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作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国共产党的“意识自觉”“方法论自觉”“争取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状态”为基本特征,科学地回答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揭示了百年世界大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的奥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自我革命 百年大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