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亮 阮晓磊 +5 位作者 滕厚开 郑书忠 陈军 于海斌 张艳芳 苗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5,共3页
双膜工艺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中,但其排放的浓水盐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极大。采用自制的催化剂及其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探讨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条件对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 双膜工艺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中,但其排放的浓水盐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极大。采用自制的催化剂及其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取得了良好效果。探讨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条件对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等均未发生变化,未出现新的晶相,催化剂没有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反渗透浓水 臭氧催化氧化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煤化工浓盐水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静 王建兵 +2 位作者 王亚华 张峰源 何绪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80-3686,共7页
浓盐水处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采用高级氧化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其可处理性。分别采用臭氧氧化、O3/H2O2、GAC/O3和GAC/O3/H2O2等工艺处理煤化工浓盐水,研究了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的影响,探索了有机物去除机理。研... 浓盐水处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采用高级氧化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其可处理性。分别采用臭氧氧化、O3/H2O2、GAC/O3和GAC/O3/H2O2等工艺处理煤化工浓盐水,研究了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的影响,探索了有机物去除机理。研究表明,煤化工浓盐水中易被臭氧氧化的有机物大约占55%。增加臭氧投加量和气体流速能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酸性条件下的COD去除率要高于碱性条件下。臭氧氧化、O3/H2O2、GAC/O3和GAC/O3/H2O2工艺中·OH稳定浓度分为4.1、37.7、5.9和41.3×10-14mol/L。O3与H2O2之间存在明显协同作用,GAC与O3协同产生·OH的作用不明显,但GAC对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生物抑制物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作用。GAC、O3和H2O2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去除煤化工浓盐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出水可生化性和降低出水水质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煤化工浓盐水 可生化性 水质毒性
原文传递
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出水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东梅 刘丹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陶丽霞 刘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22-2828,共7页
为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回灌填埋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3个不同年份垃圾柱的回灌出水进行了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酸碱... 为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回灌填埋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3个不同年份垃圾柱的回灌出水进行了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酸碱度、总有机碳、氨氮、硝态氮、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a垃圾柱处于产甲烷化阶段,具有较好的去除硝态氮的能力,硝态氮的降解率达到了88%以上,但出水有机物、氨氮浓度较高,对指标的改变主要通过生物作用;5 a垃圾柱已接近稳定化,但还没有矿化垃圾的典型特征,吸附能力与生物作用均较差,对有机物、盐分、Cr、Ni的削减能力较小;15 a柱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络合能力,对有机物、盐分、Cr、Ni具有较好的削减能力,初期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78%、93%、74%,但随着回灌进行会接近或达到吸附容量,需要控制回灌过程和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反渗透浓缩液 回灌 水质 填埋体
原文传递
光电催化氧化处理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超 赵旭 +2 位作者 侯子义 杨桂蓉 冒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89-3194,共6页
采用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天津市某石化企业反渗透单元浓水进行处理。经光催化、电化学及光电催化氧化处理后浓缩液出水的COD、氨氮及色度去除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探讨了不同电流密度、反应时间及紫外灯功率对COD、氨氮及色度去除效果... 采用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天津市某石化企业反渗透单元浓水进行处理。经光催化、电化学及光电催化氧化处理后浓缩液出水的COD、氨氮及色度去除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探讨了不同电流密度、反应时间及紫外灯功率对COD、氨氮及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紫外灯光强度为30μW/cm2的条件下,处理150min后,COD的去除率为92.06%,氨氮浓度从44.61 mg/L下降至2.84 mg/L,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对光电催化氧化法处理不同时间的出水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及凝胶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氧化法可将反渗透浓水中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结构破坏,使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氧化 反渗透浓水 TiO2/Ti电极
原文传递
Denitrific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MBBR using A. donax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treatment 被引量:13
5
作者 Li Li Guokai Yan +4 位作者 Haiyan Wang Zhaosheng Chu Zewen Li Yu Ling Tong W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33-143,共11页
In this study,raw Arundo donax(A.donax)pieces were applied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denitrification in a lab-scale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gath... In this study,raw Arundo donax(A.donax)pieces were applied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s for denitrification in a lab-scale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gathered from local wastewater reuse plant.At stable phase(about 60 days),efficient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with73.2%±19.5%NO3--N average removal and 8.10±3.45 g N/(m3·day)NO3--N average volumetric removal rate.Mass bal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4.84 g A.donax was required to remove 1 g T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y numbers of 16S r-RNA,narG,nirS,nosZ and anammox gene of carrier biofilm and suspended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declination phase(BF2 and AS2)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amples in the stable phase(BF1 and AS1),and relatively higher copy numbers of nirS and nirK genes with lower abundance of narG and nosZ genes were observed.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BF2 and AS2,and similar dominant phyla and classes with different abundance were obtained.The class Gammaproteobacteria affiliated with the phylum Proteobacteria was the most dominant microbial community in both BF2(52.6%)and AS2(41.7%).The PICRUSt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3 predictive specific genes were related to denitrification process,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18 predictive specific genes in BF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A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undo donax carbon source DENITRIFICATION MBBR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NITRATE removal Microbial communit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臭氧光电催化耦合处理炼油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陈鑫 滕厚开 +4 位作者 李肖琳 秦微 赵慧 郑书忠 张艳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65-2869,共5页
为控制炼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采用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pH、电流密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该耦合体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可有效降解炼油废水反... 为控制炼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采用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pH、电流密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该耦合体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可有效降解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废水中油类及COD的去除率随pH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COD去除率先提高后降低,油类物质先提高然后基本保持恒定;臭氧投加量不断增大,COD及油类物质去除率先提高后趋于稳定。当pH=7.5,臭氧投加量达到8 mg/L,电流密度50 mA/cm2,停留时间30 min,出水达到COD≤50 mg/L,石油类≤0.5 mg/L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反渗透浓水 臭氧氧化 光电催化
原文传递
膜蒸馏法浓缩反渗透浓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项城 王军 +2 位作者 侯得印 王宝强 栾兆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2-25,30,共5页
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法浓缩处理反渗透浓水,系统研究了未经预处理、酸化预处理和阻垢预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在膜蒸馏浓缩过程中产水电导率、产水通量和膜污染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膜蒸馏试验中,膜蒸馏的脱盐率均稳定。未经... 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法浓缩处理反渗透浓水,系统研究了未经预处理、酸化预处理和阻垢预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在膜蒸馏浓缩过程中产水电导率、产水通量和膜污染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膜蒸馏试验中,膜蒸馏的脱盐率均稳定。未经预处理的反渗透浓水在膜蒸馏过程中产水通量下降迅速,膜表面CaCO3污染是其主要原因。酸化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膜蒸馏浓缩过程产水通量的衰减,但随着浓缩过程的进行,仍然有沉积物在膜表面形成,导致通量下降。经阻垢预处理后膜蒸馏浓缩过程的膜通量比较稳定。这是因为阻垢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难溶盐在膜表面的沉积,减缓了膜污染。对经阻垢预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保持浓缩倍数为3,在112 h的长周期运行中产水电导率稳定在5μS/cm以下,且产水通量下降缓慢,至试验结束时产水通量为13.9 kg/(m2.h),较初始通量只下降了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反渗透浓水 膜污染 阻垢 浓缩
原文传递
面向工业反渗透浓水零排放的膜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淑娟 郑利军 +3 位作者 贺占超 任静 许召赞 李剑锋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反渗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领域已经较为成熟,但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反渗透浓水。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需要对这部分浓水进一步膜浓缩。综述了碟管式反渗透、电渗析、膜蒸馏和正渗透4种膜浓缩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 反渗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领域已经较为成熟,但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反渗透浓水。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需要对这部分浓水进一步膜浓缩。综述了碟管式反渗透、电渗析、膜蒸馏和正渗透4种膜浓缩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典型膜浓缩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实际应用状况,对未来膜浓缩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工业反渗透浓水的零排放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零排放 膜浓缩 碟管式反渗透 电渗析 膜蒸馏 正渗透
下载PDF
曝气及外加H_2O_2强化电芬顿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月 孙宇维 +5 位作者 王岽 张健 何沛然 李玉平 张忠国 曹宏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23-3530,共8页
以铁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取外加H_2O_2的方式构建电芬顿体系,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以降低投资,减少污泥量,解决阴极产生H_2O_2低效率的问题。考察了H_2O_2投加量、pH、电流密度,特别是通气条件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以铁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取外加H_2O_2的方式构建电芬顿体系,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以降低投资,减少污泥量,解决阴极产生H_2O_2低效率的问题。考察了H_2O_2投加量、pH、电流密度,特别是通气条件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可有效强化电芬顿过程,显著提高有机物去除率,改善污泥沉降效果。在H_2O_2投加浓度150mg/L、p H=4.0、电流密度为10m A/cm^2、空气曝气量为120L/h的条件下,反应仅10min,COD去除率即可达57.1%,继续反应至60min,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6.7%,出水COD<20mg/L,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中A类排放限值。该电芬顿法在短时间内即可高效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污染物去除率显著高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反渗透浓水 高级氧化 曝气 石化废水
下载PDF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系统RO浓水的水质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迎雪 胡洪营 +2 位作者 汤芳 高岳 李昂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9,共8页
文章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m WRRO)系统RO浓水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来源与特点。结果表明,RO浓水中的COD、DOC、NH3-N、NO3^-和PO4^3-可分别达60~184、19.2~62、0.3~37.5、3.1~296和10~39 mg/L,m WRRO的水源水质、RO操... 文章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反渗透(m WRRO)系统RO浓水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来源与特点。结果表明,RO浓水中的COD、DOC、NH3-N、NO3^-和PO4^3-可分别达60~184、19.2~62、0.3~37.5、3.1~296和10~39 mg/L,m WRRO的水源水质、RO操作参数及其回收率的差异导致了RO浓水的水质变化较大。m WRRO工艺运行过程中投加的多种化学药剂使得RO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无机盐和阻垢剂等化学物质。除了常规水质指标外,m WRRO系统RO浓水中存在高风险有毒物质如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内分泌干扰物(EDCs)和消毒副产物(DBPs)等。有研究检出RO浓水存在多种PPCPs,如卡马西平、碘美普尔和萘普生的浓度可分别高达3.4、3.9和9.22μg/L。m WRRO系统进水的氯化消毒,会导致工艺运行过程中卤代以及亚硝胺类DBPs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再生 反渗透工艺 RO浓水 水质指标 高风险有毒物质
下载PDF
蒸发-固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月中 乐晨 +2 位作者 王庆国 朱卫兵 韩颖 《环境科技》 2015年第2期10-12,16,共4页
采用蒸发-固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蒸发工艺可将反渗透浓缩液减量化,固化工艺可将蒸发残留液中的污染物稳定化。研究表明,蒸发残留液宜采用水泥和石灰混合料进行固化,混合料最佳水泥与石灰质量比约为1︰2,每100 m L蒸发残... 采用蒸发-固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蒸发工艺可将反渗透浓缩液减量化,固化工艺可将蒸发残留液中的污染物稳定化。研究表明,蒸发残留液宜采用水泥和石灰混合料进行固化,混合料最佳水泥与石灰质量比约为1︰2,每100 m L蒸发残留液(质量约为120 g)最佳投加量为50 g。固化体含水率低于40%,抗压强度高于1.0 MPa,适合填埋处置,其浸出液污染物含量较低。采用硅酸钠和硫酸钙作为添加剂可加快固化速度,提高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利用蒸发-固化工艺处理反渗透浓缩液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固化 垃圾渗滤液 反渗透浓缩液
下载PDF
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有机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禚青倩 曹晓磊 李本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5,共3页
分析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中有机物组成对研发反渗透浓水达标处理技术意义重大。分别采用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两种方法,首先对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富集样品进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反渗透... 分析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中有机物组成对研发反渗透浓水达标处理技术意义重大。分别采用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两种方法,首先对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富集样品进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主要由芳香族化合物构成,结合质谱谱库和外标法比对分析,相对含量较高的几种有机物分别为苯及含有不同甲基数量的取代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分析 COD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过硫酸盐-石灰苏打处理印染反渗透浓水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垒 汪晓军 汪星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1,共6页
本文通过热活化过硫酸盐(PS)氧化印染反渗透浓水(ROC)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并辅以石灰苏打软水技术降低其硬度,以期实现印染ROC的回用.PS氧化研究表明,酸性条件相对于中性和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适宜的初始PS浓度为1000 mg·L^(... 本文通过热活化过硫酸盐(PS)氧化印染反渗透浓水(ROC)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并辅以石灰苏打软水技术降低其硬度,以期实现印染ROC的回用.PS氧化研究表明,酸性条件相对于中性和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适宜的初始PS浓度为1000 mg·L^(-1),经济有效的活化温度为75℃.PS氧化降解ROC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经PS氧化处理后,ROC中SO2-4浓度由9600 mg·L^(-1)上升到10350 mg·L^(-1),节省了回用时印染助剂的投加;TOC浓度<1.0 mg·L^(-1),表明ROC中难降解有机物已基本矿化.石灰苏打脱除印染ROC中硬度的研究表明,150 mg·L^(-1)的石灰和800 mg·L^(-1)的苏打投加量是降低硬度的最为适宜的药剂组合方式.PS-石灰苏打处理印染ROC可稳定实现出水COD<21.5 mg·L^(-1),硬度<17.5 mg·L^(-1),满足印染废水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过硫酸盐 石灰苏打 难降解有机物 硬度
原文传递
活性炭微孔对RO浓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丽丽 顾平 +1 位作者 赵春霞 张光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87-90,共4页
为研究活性炭对反渗透(RO)浓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效果,首先采用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AC的吸附效果最佳,当PAC投量为0.9g/L时,对RO浓水Ⅰ、Ⅱ中COD的去... 为研究活性炭对反渗透(RO)浓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效果,首先采用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AC的吸附效果最佳,当PAC投量为0.9g/L时,对RO浓水Ⅰ、Ⅱ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4.8%和71.8%。同时研究了RO浓水中DOM的分子质量(MW)分布及新、旧PAC的孔径分布,发现RO浓水Ⅱ中以MW〈500u的DOM为主,而PAC的吸附作用以孔径〈2nm的微孔为主、孔径为2~4nm的中孔为辅,因此适于吸附RO浓水中的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活性炭 吸附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质量分布 孔径
原文传递
粉末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吸附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顾平 崔航宇 +1 位作者 赵春霞 张光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粉末活性炭(PAC)可显著吸附去除反渗透(RO)浓水中的COD和UV254,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进一步资源化。首先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主要吸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COD和UV254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响应曲面法(... 粉末活性炭(PAC)可显著吸附去除反渗透(RO)浓水中的COD和UV254,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进一步资源化。首先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主要吸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COD和UV254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响应曲面法(RSM)实验建立了去除COD和UV254的吸附模型,模型中以PAC投量和吸附时间为自变量。当PAC投量为0.9g.L-1、吸附时间为50min时,COD和UV254的RSM模型预测去除率分别为69.7%和82.4%,实测去除率分别为65.3%和81.8%。可见,RSM模型在设计范围内较好的预测了COD和UV254的去除率,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粉末活性炭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出水盐分对回灌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东梅 刘丹 +1 位作者 陶丽霞 刘庆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年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负荷、回灌频次、回灌速度以及回灌方式对回灌出水盐分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利用一种新型的灰色绝对接近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建模,研究... 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年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负荷、回灌频次、回灌速度以及回灌方式对回灌出水盐分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利用一种新型的灰色绝对接近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建模,研究了回灌出水盐分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以0号垃圾柱的回灌出水盐分为基准,回灌出水盐分对回灌参数的敏感性大小为:回灌负荷(6 L/d)>回灌速度(24 L/h)>回灌负荷(4.5 L/d)>回灌频次(6次/d)>回灌频次(3次/d)>回灌方式(中央布水)>回灌速度(6 L/h)>回灌方式(分散布水),因此降低回灌出水盐分优先控制的因素为回灌负荷和回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反渗透浓缩液 回灌参数 盐分 敏感性
原文传递
负载MnO_(2)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6
17
作者 桑军强 高峰 +1 位作者 杨春鹏 孙钰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采用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处理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考察了MnO_(2)/Al_(2)O_(3)陶瓷膜和Al_(2)O_(3)陶瓷膜对臭氧分解率、羟基自由基浓度以及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O_(2)/Al_(2)O_(3)陶瓷膜能够显著提高臭氧分解... 采用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处理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考察了MnO_(2)/Al_(2)O_(3)陶瓷膜和Al_(2)O_(3)陶瓷膜对臭氧分解率、羟基自由基浓度以及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O_(2)/Al_(2)O_(3)陶瓷膜能够显著提高臭氧分解率,生成的羟基自由基浓度相比单独臭氧体系提高了21.2%;在臭氧投加量为50 mg/L时,MnO_(2)/Al_(2)O_(3)陶瓷膜-臭氧体系对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的COD和TOC去除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27.9%和22.9%,BOD_(5)/COD从处理前的0.01提高至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臭氧 催化氧化 反渗透浓水 石化污水
下载PDF
UV/O_(3)耦合氧化处理钢铁行业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雪莲 孙思涵 +4 位作者 徐朝萌 冯占立 张新宇 曹宏斌 谢勇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91,共5页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过程,但其产生的浓水含盐量较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难度大。臭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但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时对有机物有选择性,处理效果有限...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过程,但其产生的浓水含盐量较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难度大。臭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但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时对有机物有选择性,处理效果有限。采用紫外光-臭氧耦合技术处理钢铁行业的2种反渗透浓水,探究臭氧浓度、紫外光照强度和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处理前后反渗透浓水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钢铁综合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理的最佳操作参数基本相同,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紫外光-臭氧耦合氧化60 min后,2种反渗透浓水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3.3%、53.8%;浓水中难以降解的物质为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工业废水 反渗透浓水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PAC累积逆流吸附与微滤联用处理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 顾平 +2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文强 张光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0,75,共4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累积逆流吸附与微滤(MF)联用工艺处理某石化厂废水回用车间的反渗透(RO)浓水,重点考察了对RO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RO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UV254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对COD、DOC...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累积逆流吸附与微滤(MF)联用工艺处理某石化厂废水回用车间的反渗透(RO)浓水,重点考察了对RO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RO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UV254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对COD、DOC的去除率分别为64.2%、75.7%。采用PAC累积逆流吸附可大大减少PAC用量,节省处理成本。经化学清洗后,微滤膜的通量可以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粉末活性炭 微滤 累积逆流吸附
原文传递
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莉 闫国凯 +3 位作者 王海燕 凌宇 赵远哲 王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5-383,共9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 NOx^--N (NO3^--N+NO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 NOx^--N (NO3^--N+NO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NO3^--N浓度为(8.70±6.34)^(24.23±8.69)mg L,TN浓度为(28.43±5.69)^(44.10±7.37)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保持平稳,但NO3^--N和TN去除速率上升,NO2^--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下降。进水NO2^--N浓度为(10.94±8.51)^(20.94±5.78)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降低,NO2^--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上升。反硝化MBBR填料生物膜主要由球菌、杆菌和少量丝状菌组成;填料生物膜和底泥中各脱氮基因拷贝数随NO3^--N和TN浓度增加而增大, nirK 、 nirS 和 Anammox 等基因拷贝数也随NO2^--N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反硝化MBBR 底物浓度 脱氮基因 NO2^--N积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