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景财年 王作成 韩福涛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对国外相变诱发塑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 ,介绍了TRIP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化学成分对残留奥氏体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残留奥氏体量和相变转化率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对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介绍了影响TRIP效应的其它因素 ... 对国外相变诱发塑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 ,介绍了TRIP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化学成分对残留奥氏体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残留奥氏体量和相变转化率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对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介绍了影响TRIP效应的其它因素 ,如变形条件、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制度等。这些论述有助于相变诱发塑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诱发塑性(TRIP) 残留奥氏体 稳定性 性能
下载PDF
残留奥氏体对1500MPa级新型低碳Mn-Si-Cr系合金钢冲击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东雨 方鸿生 白秉哲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1,共5页
15 0 0MPa级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高于 36 0℃。实验表明 ,这并非由于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韧化 ,而是与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的膜状残留奥氏体有关。无碳化物贝氏体中机械稳定性较高的残留奥氏体可能是导致... 15 0 0MPa级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高于 36 0℃。实验表明 ,这并非由于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韧化 ,而是与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的膜状残留奥氏体有关。无碳化物贝氏体中机械稳定性较高的残留奥氏体可能是导致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奥氏体 无碳化化物贝氏体/马氏体混和组织 冲击韧度 稳定性
下载PDF
配分工艺对低碳Q&P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江海涛 唐荻 +1 位作者 米振莉 庄宝潼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为提高钢的塑性,在马氏体钢基础上通过Q&P工艺得到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达到高强度与高塑性的良好结合.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低碳Q&P钢微观组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配分工艺对... 为提高钢的塑性,在马氏体钢基础上通过Q&P工艺得到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达到高强度与高塑性的良好结合.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低碳Q&P钢微观组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配分工艺对残余奥氏体的影响以及残余奥氏体对Q&P钢延伸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P钢室温组织主要由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中残余奥氏体形态主要有马氏体板条间薄膜状和晶界处块状两种类型;Q&P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稳定性与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紧密相关.残余奥氏体的存在,是提高Q&P钢塑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配分工艺 残余奥氏体 稳定性 塑性
下载PDF
GCr15钢轴承残留奥氏体、尺寸精度及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坤 陶姗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92,共3页
对7205C/P5精密轴承和7205C/P4超精密轴承进行了工艺试验,并对不同的轴承热处理工艺,其残留奥氏体含量对尺寸精度稳定性及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GCr15钢制超精密轴承残留奥氏体的控制量。
关键词 超精密轴承 残留奥氏体 尺寸稳定性 疲劳寿命
下载PDF
粒状贝氏体中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与强韧性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明星 康沫狂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4-19,共6页
钢中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百分量与拉伸应变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用其斜率的倒数 K。值可表示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的大小。本文研究了残余奥氏体的强韧化机理。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是提高钢冲击韧... 钢中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百分量与拉伸应变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用其斜率的倒数 K。值可表示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的大小。本文研究了残余奥氏体的强韧化机理。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是提高钢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在低碳贝氏体钢中,增加以 M-A 岛形式存在的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及其机械稳定性,可使 M-A 岛的体积分数增多,强度增加,从而提高了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机械稳定性 强韧性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塑性冷轧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邵成伟 惠卫军 +2 位作者 张永健 赵晓丽 翁宇庆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一种新型冷轧中锰钢(0.2C-5Mn-0.6Si-3Al,质量分数,%)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730℃时,冷轧中锰钢可获得优异的强度与塑性配合,即抗拉强度为1062 MPa,总伸长率为58.2%,强塑积为61.8 GPa&...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一种新型冷轧中锰钢(0.2C-5Mn-0.6Si-3Al,质量分数,%)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730℃时,冷轧中锰钢可获得优异的强度与塑性配合,即抗拉强度为1062 MPa,总伸长率为58.2%,强塑积为61.8 GPa·%。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逆转变奥氏体逐渐粗化,且由片层状组织形态逐渐向等轴状组织形态转变,在一定退火温度下可获得奥氏体晶粒尺寸分布较为宽泛的多尺度的组织形态。这种多尺度组织形态的残余奥氏体具有适当的机械稳定性,能够产生连续不断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连续不断的TRIP效应与铁素体在变形过程中的良好配合,是冷轧中锰钢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的主要原因。冷轧中锰钢拉伸断裂的裂纹主要萌生于软相的铁素体(δ-铁素体)及超细晶铁素体与形变诱导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中锰钢 两相区退火 微观组织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原文传递
硅合金钢淬火组织中残留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康沫狂 朱明 +1 位作者 陈大明 华文君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含Si合金钢两相 (马氏体 M ,贝氏体 B)区系列等温淬火显微组织中残留奥氏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下贝氏体区等温淬火可获得准 (无碳化物 )贝氏体 (BF +AR)组织 ,合理的回火工艺可使显微组织中残留奥氏体减少到适量 ,增加残... 对含Si合金钢两相 (马氏体 M ,贝氏体 B)区系列等温淬火显微组织中残留奥氏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下贝氏体区等温淬火可获得准 (无碳化物 )贝氏体 (BF +AR)组织 ,合理的回火工艺可使显微组织中残留奥氏体减少到适量 ,增加残留奥氏体中的C含量 ,降低Ms、Md点温度和提高其力学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奥氏体 力学稳定性 准贝氏体
下载PDF
Si对超高强钢残留奥氏体回火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立军 余伟 +1 位作者 武会宾 蔡庆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6,共7页
采用XRD、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Si含量对超高强钢回火过程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抑制回火脆性和提高回火抗力具有有益作用;Si抑制残留奥氏体的分解,随Si含量提高,回火过程逐渐出现逆转奥氏体;Si对提高碳分... 采用XRD、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Si含量对超高强钢回火过程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抑制回火脆性和提高回火抗力具有有益作用;Si抑制残留奥氏体的分解,随Si含量提高,回火过程逐渐出现逆转奥氏体;Si对提高碳分配作用显著,可增强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马氏体板条内部,Si与C原子相互排斥;而奥氏体内Si与C相互吸引。发现1.8%Si钢250℃回火后出现ε-碳化物;400℃回火后ε-碳化物明显粗化,导致回火脆性。对0.4%Si钢而言,导致回火脆性的是回火后出现的大量针状或长条状碳化物,确定这类碳化物为非ε-碳化物。探讨了Si对回火过程残留奥氏体分解及逆转奥氏体形成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超高强钢 残留奥氏体 回火稳定性 逆转奥氏体
原文传递
两相区退火处理含铝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邵成伟 王俊涛 +1 位作者 赵晓丽 惠卫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两相区退火处理对冷轧含铝中锰钢(0.2C-0.6Si-5Mn-1.2Al)(质量分数,%)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EM、XRD及单轴拉伸等试验方法表征了不同工艺状态后的微观组织及测试了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冷轧试验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 为了研究两相区退火处理对冷轧含铝中锰钢(0.2C-0.6Si-5Mn-1.2Al)(质量分数,%)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EM、XRD及单轴拉伸等试验方法表征了不同工艺状态后的微观组织及测试了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冷轧试验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发生奥氏体逆转变,在退火温度为670℃、退火时间为10min时可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即抗拉强度达到1276 MPa,总伸长率达到51.8%,强塑积高达66.1GPa·%。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组织逐渐粗化且向马氏体组织转变,机械稳定性逐渐降低。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主要受残余奥氏体中碳质量分数及其晶粒尺寸的影响,而残余奥氏体中锰质量分数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含铝中锰钢 两相区退火 微观组织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冷轧双相钢中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卫卫 刘浏 李光瀛 《轧钢》 2019年第2期31-34,42,共5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变形条件对DP780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可以获得5%~7%稳定的残余奥氏体。随着变形量的增加,90%的残余奥氏体发生了TRIP效应,不仅提高了DP780钢的强塑性,也改...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变形条件对DP780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可以获得5%~7%稳定的残余奥氏体。随着变形量的增加,90%的残余奥氏体发生了TRIP效应,不仅提高了DP780钢的强塑性,也改善了其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钢 连续退火 变形条件 残余奥氏体 稳定性 TRIP效应
原文传递
低硅无铝中碳TRIP钢中残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忠平 何燕霖 +3 位作者 高毅 李麟 符仁钰 黄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44,48,共5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两种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分别进行不同贝氏体温度的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研究钢板的性能及残留奥氏体转变。结果表明:高的原始残留奥氏体量和残奥中碳含量,可使得钢获得...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两种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分别进行不同贝氏体温度的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研究钢板的性能及残留奥氏体转变。结果表明:高的原始残留奥氏体量和残奥中碳含量,可使得钢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另外,建立起残留奥氏体随真应变的转变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残留奥氏体 机械稳定性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Steel 被引量:6
12
作者 Shao-Heng Sun Ai-Min Zhao +1 位作者 Ran Ding Xiao-Gang Li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6-224,共9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tained austenite stability, a different type of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steel(I-Q&P) through intercritic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tained austenite stability, a different type of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steel(I-Q&P) through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before the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process was designed, which can realize lamellar intercritical microstructur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 process. The morphology of ferrite and martensite/retained austenite is lamellar in the I-Q&P steel while it is equiaxed after being heat-treated by conventional Q&P process. The I-Q&P steel is proved to have better form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conventional Q&P steel, which is due to the highervolume frac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the I-Q&P steel and confirmed by 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X-ray diffraction. Furthermore,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I-Q&P steel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Q&P steel, which is investigated by tensile test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steel Heat treatment retained austenite stability Activation energy
原文传递
基于TRIP效应的复相钢的组织特征及强塑性机制
13
作者 侯晓英 丁明凯 +3 位作者 刘万春 郝亮 王业勤 初林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透射电镜(TEM)对复相钢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基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强塑性机制。结果表明,将退火温度设定在单相奥氏体区和(γ+α)两相临界区,由于微观形貌特征的不同致...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透射电镜(TEM)对复相钢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基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强塑性机制。结果表明,将退火温度设定在单相奥氏体区和(γ+α)两相临界区,由于微观形貌特征的不同致使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区别。退火温度(915℃)在单相奥氏体区时,微观组织由27%先共析铁素体、56%块状贝氏体以及分布于晶界处的17%残留奥氏体组成;组织中的先共析铁素体,其塑性优于再结晶铁素体,更有利于发挥协调变形作用,通过缓解应力对残留奥氏体的作用而有效发挥其TRIP效应;同时均匀分布于晶界处纵横比>2.0的块状残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由于受到相界面及块状硬质相贝氏体的阻碍,TRIP效应的贡献较大且可在整个应变阶段持续地发生。在晶粒尺寸、组织形貌、晶体学结构、V(C,N)析出和位错塞积,以及TRIP效应的共同作用下,915℃退火后复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56和1135 MPa,强塑积可达到26.446 GPa·%,同时具有优良的伸长率和扩孔性能,分别为23.3%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钢 TRIP效应 强塑性机制 残留奥氏体稳定性 协调变形
原文传递
预变形对Q&P钢微观组织及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鹏 李兵 +1 位作者 徐飞越 王敏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分析了Q&P钢在不同预变形(0%、3%、6%和9%)条件下的烘烤硬化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了试验钢在预变形和烘烤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试验Q&P钢的烘烤硬... 分析了Q&P钢在不同预变形(0%、3%、6%和9%)条件下的烘烤硬化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了试验钢在预变形和烘烤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试验Q&P钢的烘烤硬化(BH)值先增加后减小,预变形量为6%时,BH值最大,为144 MPa。此外,在预变形较小时,晶粒尺寸是影响残留奥氏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马氏体转变优先发生在尺寸较大的残留奥氏体当中;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大尺寸残留奥氏体消耗殆尽,在剩余残留奥氏体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所在位置及其周围组织分布决定了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最后,烘烤过程中,会造成残留奥氏体数量的少量减少,这也会影响后续变形过程中相变诱导塑性效应的发生,不利于材料的整体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预变形 残留奥氏体稳定性 烘烤硬化 微观组织演变
原文传递
Thermal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TRIP Steel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被引量:5
15
作者 SHI Wen LI Lin +2 位作者 Bruno C De Cooman Patrick Wollants YANG Chun-xi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TRIP stee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decomposition curve was abnormal,and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ctivati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TRIP stee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decomposition curve was abnormal,and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ere measured by the Kissinger method,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quenched steel.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data of samples soaked in liquid nitrogen after TRIP treatment were all similar to those without additional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It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in retained austenite of the TRIP steel at low temperature,which was also proved by XRD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 steel retained austenite thermal stabilit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原文传递
Effect of Prior Cold Deform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GCr15 Bearing Steel 被引量:5
16
作者 Feng Wang Dong-Sheng Qian Xiao-Hui L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In this work, the effect of prior cold deform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GCr15 bearing steel was investigated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treatment. The thermal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 In this work, the effect of prior cold deform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GCr15 bearing steel was investigated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treatment. The thermal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rmal activation energy for decomposi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strain-induce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retained austenite under the standard compression test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prior cold deformation not only accelerates the carbide dissolution during the austenitization proces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carbon partitioning in the tempering stage due to the higher density of phase boundaries, which result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Due to the enhanced carbide dissolution, the higher carbon content in the prior austenite will intensify the isotropic strain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film-like retained austenite is likely to form under a higher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thus shows a higher mechanical stability. Additionally,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benefits of the prior cold deformation to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would be saturated when the cold deformation degree is larger than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 BEARING steel Prior cold deformation retained austenite stability
原文传递
CMnAlCu-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景财年 刘在学 +2 位作者 王作成 谭启忠 金成俊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0,共4页
研究了CMnAlCu-TRIP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1mm厚的冷轧钢板经820℃温度临界退火2min,分别在500、450和400℃贝氏体区等温不同的时间,观察了试样的组织,测得了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碳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CMnAlCu-TRIP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1mm厚的冷轧钢板经820℃温度临界退火2min,分别在500、450和400℃贝氏体区等温不同的时间,观察了试样的组织,测得了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碳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铝、铜能提高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碳含量,CMnAlCu-TRIP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450℃等温60s时力学性能最佳;CMnAlCu-TRIP钢残余奥氏体的碳含量高,因而其稳定性高于传统CMnSi-TRIP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诱发塑性 力学性能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中锰Q&P钢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其TRIP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辉 陈家泳 +1 位作者 段晓鸽 江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1-615,共5页
通过单向拉伸及平面应变实验研究了Mn含量为7%的中锰淬火-配分(Q&P)钢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试验钢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通过观察试验钢的拉伸曲线及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照片,分析变形前后的微观组... 通过单向拉伸及平面应变实验研究了Mn含量为7%的中锰淬火-配分(Q&P)钢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试验钢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通过观察试验钢的拉伸曲线及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照片,分析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研究中锰Q&P钢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对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平面应变更有利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发挥;中锰Q&P钢的拉伸变形特征是由超细晶硬化机制和TRIP效应相互作用产生的,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发现中锰Q&P钢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其中薄膜状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淬火-配分钢 残余奥氏体 稳定性 相变诱导塑性效应
下载PDF
大截面热作模具钢45Cr2NiMoVSi中残余奥氏体行为的研究
19
作者 宋武林 罗慧倩 杨群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33,共7页
研究了大截面热作模具钢45Cr2NiMoVSi中残余奥氏体(以下简称Ar)的回火转变动力学、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分布形态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热模钢回火新工艺的两种可能性。
关键词 热模钢 残余奥氏体 稳定性 热处理 回火
下载PDF
高铝TRIP钢的微观组织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方 孙新军 +1 位作者 刘清友 项金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7-90,94,共5页
主要研究了高Al TRIP钢的显微组织与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SEM、TEM观察了其微观组织。通过TEM观察了钢中马氏体与贝氏体的形貌。通过电子衍射斑分析,得出了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的位向关系为K-S位向关系,奥氏体母相与贝... 主要研究了高Al TRIP钢的显微组织与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通过光学显微镜、SEM、TEM观察了其微观组织。通过TEM观察了钢中马氏体与贝氏体的形貌。通过电子衍射斑分析,得出了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的位向关系为K-S位向关系,奥氏体母相与贝氏体的位向关系为N-W位向关系。为研究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对试验用钢进行了不同应变量的单向拉伸,用X射线测量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真应变小于0.11时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应变量增加而减少。真应变量大于0.11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应变量增加变化不大。为了研究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将试验用钢冷却至不同的温度。发现高Al TRIP钢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很高,深冷至-196℃条件下不发生马氏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位向关系 相变诱导塑性 TRIP钢 奥氏体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