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后早期口服液体复苏与静脉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清华 赵晓晏 +8 位作者 胡森 郝波 陈廷秀 黎君友 吕艺 杨国兴 王国强 周国勇 盛志勇 《华北国防医药》 2006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通过烧伤后早期口服液体复苏(EOFR)与静脉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探讨EOFR对烧伤休克时循环和组织灌流的影响,评价其对烧伤休克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32只杂种犬复制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不复苏对照(NR)组、口服W... 目的:通过烧伤后早期口服液体复苏(EOFR)与静脉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探讨EOFR对烧伤休克时循环和组织灌流的影响,评价其对烧伤休克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32只杂种犬复制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不复苏对照(NR)组、口服WHO ORS液(WOR)组、口服林格氏液(LOR)组、林格氏液静脉复苏对照(LVR)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胃黏膜pH值、24小时尿量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WOR组和LOR组的MAP、胃黏膜pH值、24小时尿量较LVR组显著降低,但明显高于NR组(P<0.05,P<0.01)。NR组24、48小时病死率为62.5%和100.0%,明显高于WOR组、LOR组及LVR组(P<0.01)。结论:EOFR可有效改善30%TBSAⅢ度烧伤的循环指标,恢复重要脏器血液灌流,部分替代静脉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苏 输注 静脉内 口服液体复苏 平均动脉压 尿量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脑损害昏迷转归的早期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辛正宏 梅林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准确、客观评估与判定心肺复苏(CPR)后脑损害昏迷的方法。方法:对27例心肺复苏12h后脑损伤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评估,评估的项目包括对神经系统的各项临床观察。结果:27例患者中19例(70.4%)在心肺... 目的:探讨准确、客观评估与判定心肺复苏(CPR)后脑损害昏迷的方法。方法:对27例心肺复苏12h后脑损伤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评估,评估的项目包括对神经系统的各项临床观察。结果:27例患者中19例(70.4%)在心肺复苏后1个月内死亡,其余8例存活患者从昏迷成为睁眼昏迷,存活患者中2例(25.0%)分别在第5d、第43d清醒。结论:综合评定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对临床医疗决策和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脑死亡 昏迷 康复
下载PDF
高渗盐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爱田 高景利 +2 位作者 李晓岚 程爱国 张小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高渗盐液及乳酸林格液复苏后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肾脏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休克组(sham组,n=6),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S组,n=30),高渗盐液复苏组(HSH组,n=30)。复制创... 目的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高渗盐液及乳酸林格液复苏后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肾脏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休克组(sham组,n=6),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S组,n=30),高渗盐液复苏组(HSH组,n=30)。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后,经静脉输入高渗盐液或乳酸林格液,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CAM-1。取一侧肾脏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改变。结果HSH组与LRS组中ICAM-1浓度于复苏后2h开始增加,分别为(371±16)ng/ml、(382±22)ng/ml,至12h最高分别为(486±20)ng/ml、(620±31)ng/ml,与sham组(349±10)ng/ml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SH组各时间点ICAM-1浓度明显低于LRS组(P<0.01)。肾脏HE染色光镜见LRS组肾小管腔内可见丝网状絮状物,肾间质少量瘀血,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随时间的延长,病理改变加重,HSH组病变轻于LRS组。结论高渗盐液可降低复苏后血中ICAM-1的浓度,使复苏后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高渗盐液 复苏 细胞间黏附因子-1 肾脏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4
作者 许凯声 宋建华 +5 位作者 黄迢华 黄志华 虞露长 郑伟萍 陈晓珊 刘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为主穴,劳宫、涌泉等为辅穴,内关、三阴交、翳风、完骨等为配穴,施强刺激促苏醒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取水沟为主穴,辅穴和配穴同观察组,同样施强刺激促苏醒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素髎穴与水沟穴针刺后即刻的临床表现,以及两组患者治疗45天、90天后昏迷GCS评分改善程度,评价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苏醒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针刺后喷嚏反射出现率为85.7%(36/42),较对照组针刺后表现的喷嚏反射反应强烈[25.0%(10/40),P<0.01];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4.6±19.4)天vs(73.8±14.6)天,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率相当[88.1%(37/42)vs 75.0%(30/40),P>0.05];两组治疗后昏迷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治疗90天后昏迷GCS评分优于对照组(9.52±2.32vs 8.47±2.14,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45.2%(19/42),优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结论: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疗效确切,具有特有的促进喷嚏反射和兴奋呼吸中枢的功能,较针刺水沟为主促苏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针刺疗法 促苏醒 素髎 水沟
原文传递
提高集束治疗依从性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齐红 郑瑞强 +5 位作者 汪华玲 林华 卢年芳 邵俊 於江泉 窦英茹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依从性,以及提高依从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1307年1月至200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连续收治的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分为培训前(2007年1月至21307年9月)和培训后...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依从性,以及提高依从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1307年1月至200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连续收治的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分为培训前(2007年1月至21307年9月)和培训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两个阶段,研究两个阶段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各项指标的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28d病死率。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符合条件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其中培训前51例,培训后49例。培训前与培训后相比,集束治疗6h的依从性分别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19.6%vs.55.1%),红细胞压积Hcr(64.7%vs.91.8%),气道内平台压(88.2%vs.95.9%),激素使用(41.2%vs.62.3%),强心药物使用(41.2%vs.65.3%),血糖控制(45.1%vs.79.6%)。同时培训前与培训后相比,集束治疗24h的依从性分别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35.3%vs.65.3%),红细胞压积(35.3%vs.73.5%),气道内平台压(86.3%vs.97.9%),激素使用(31.4%vs.69.4%),强心药物使用(52.9%vs.67.3%),血糖控制(47.1%vs.83.7%)。培训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1)及28d病死率明显降低(55.1%VS.76.5%,P〈0.05),而气道内平台压和24h强心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依从性低,继续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依从性,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集束治疗 依从性 预后 ICU EGDT 培训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小儿烧伤流行特点和早期处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国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本文通过我国小儿烧伤流行资料分析认为小儿烧伤有持续增多趋势,应强化小儿烧伤防治常识的宣传教育;3岁以内婴幼儿是小儿烧伤的高危人群,即使是中小面积烧伤也可能发生创面脓毒症,应重视3岁以内婴幼儿烧伤的治疗问题。通过文献回顾结合... 本文通过我国小儿烧伤流行资料分析认为小儿烧伤有持续增多趋势,应强化小儿烧伤防治常识的宣传教育;3岁以内婴幼儿是小儿烧伤的高危人群,即使是中小面积烧伤也可能发生创面脓毒症,应重视3岁以内婴幼儿烧伤的治疗问题。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笔者经验,强调了早期冷疗的重要性;建议对小儿烧伤深度的判断应综合评估、动态观察、谨慎判断;推荐小儿中小面积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主张小儿烧伤补液应参考小儿烧伤补液公式,参照小儿外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个体化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冷冻疗法 负压伤口疗法 儿童 烧伤深度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12
7
作者 丰广魁 奚肇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294-2296,共3页
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昏,特征是睁眼若视,貌似清醒,静卧不动,不识人事,中医无此病名,应命名为"神呆"。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邪热犯脑,情志失调,颅脑损伤,毒邪入中,髓海不足;病位在脑,病性本虚标实,因实致虚,以虚为主;其气... 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昏,特征是睁眼若视,貌似清醒,静卧不动,不识人事,中医无此病名,应命名为"神呆"。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邪热犯脑,情志失调,颅脑损伤,毒邪入中,髓海不足;病位在脑,病性本虚标实,因实致虚,以虚为主;其气血亏虚,痰瘀阻窍,神明闭阻贯穿始终。病理关键是虚、瘀、痰三端。因此,宜益气养血、化痰祛瘀、开窍醒神,药宜温而动;自拟益神启窍方,方用黄芪、当归、麝香、桃仁、石菖蒲、白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病因病机 神呆 益神启窍方
下载PDF
心肺脑复苏急救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晓燕 廖晓玲 李星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9期856-857,共2页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急性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供血能力,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临床死亡^[1]。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急性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供血能力,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临床死亡^[1]。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相比,CPCR不仅能促进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脑复苏 急救 护理配合
下载PDF
不同机械胸外按压模式应用于心肺复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春景 丁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评价机械持续性胸外按压模式(CCV模式)与中断按压模式(30:2模式)应用于心肺复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依据机械按压通气方式不同将本院急救中心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对照组(30:2组)48例与观察组(CCV组)42例,通过前... 目的评价机械持续性胸外按压模式(CCV模式)与中断按压模式(30:2模式)应用于心肺复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依据机械按压通气方式不同将本院急救中心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对照组(30:2组)48例与观察组(CCV组)42例,通过前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ROCS)率、复苏成功率、ROCS时间、撤机时间、成功复苏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及复苏不良事件(骨折、皮肤损伤、血气胸、内脏损伤)。结果观察组的ROCS恢复时间及撤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31±4.32)minV8(12.67±4.86)min,(32.07±4.84)minV8(36.33±3.37)min,P〈0.05],并有更高的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42.9%vs22.9%,21.4%VS6.3%,P〈0.05),但两组复苏成功患者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苏不良事件发生率(11.9%VS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模式较中断按压通气模式可有效缩短ROCS恢复时间及撤机时间,提高ROSC恢复率与复苏成功率,但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两者无差异,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均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方法
原文传递
急诊非创伤患者心肺复苏预后评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小岩 廖晓星 +2 位作者 李玉杰 黄初林 李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8-640,共3页
目的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心肺复苏预后评分系统,用于院内急诊非创伤病人复苏预后的客观判断.方法选取病例323例,研究组(n=24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回归OR值赋分的方法产生'复苏预后评分表',检验组(n=83)对评分表进行验证.结果... 目的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心肺复苏预后评分系统,用于院内急诊非创伤病人复苏预后的客观判断.方法选取病例323例,研究组(n=24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回归OR值赋分的方法产生'复苏预后评分表',检验组(n=83)对评分表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即时复苏失败的因素有年龄、心电图、停跳原因、基础病,对出院最有影响的变量是GCS.根据回归OR值得出的分值分别是:<50岁:1分,50~70岁:3分,>70岁:6分;室颤:1分,室速、心动过速:2分,无脉电活动:6分,缓慢型心律:3分;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1分,呼吸衰竭:1分,急性心力衰竭:3分,其他:4分;基础病:3分.检验组ROC曲线下面积0.867,检验敏感性71.8%,特异性83.3%.结论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中各变量每个分类的OR值赋分,得出的复苏预后评分表对复苏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心肺复苏 预后因素 评分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兴国 霍开秀 +3 位作者 罗玉梅 何卫平 王晓川 尹学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A组)和35例健康成年人(B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和ALD的含量。结果(1)A组的COR为(471.54±29.78)nmol/L、A...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A组)和35例健康成年人(B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和ALD的含量。结果(1)A组的COR为(471.54±29.78)nmol/L、AⅡ(97.69±13.35)ng/L、ALD(261.03±34.13)p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的(411.52±21.94)nmol/L、(63.70±9.71)ng/L、(242.91±21.03)pmol/L(P<0.05)。(2)在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中,低ALD的发生率为35%(21/60),高ALD率为51.67%(31/60)。(3)低ALD组的平均动脉血压(42.26±11.93)mm Hg,非低ALD组(53.59±9.88)mm Hg(P<0.05);低ALD组器官衰竭个数(3.81±0.73)、病死率90.48%、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1.43%(16/2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61.91%(13/21),均分别高于非低ALD患者组[(2.55±0.69)、51.29%、46.16%和30.77%](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存在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罕见,而且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分离现象
原文传递
黄体破裂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芮晓丽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57-158,共2页
报告1例黄体破裂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抢救与护理。重点介绍病情观察,密切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与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合并症的发生,做好用药护理、输血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关键词 黄体破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抢救与护理
下载PDF
关于患者家属在复苏现场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小华 刘艳秋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期91-92,共2页
医疗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在医院得到救治。但有研究显示,在医院接受心肺复苏(CPR)的患者中,只有很小的部分能被救治成功。由于CPR的成功率低,在CPR时是否允许有患者的家人陪伴在其身边逐渐成了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 医疗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在医院得到救治。但有研究显示,在医院接受心肺复苏(CPR)的患者中,只有很小的部分能被救治成功。由于CPR的成功率低,在CPR时是否允许有患者的家人陪伴在其身边逐渐成了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家人的陪伴,或许能让患者抢救或死亡的过程变得更人性化,同时成为增加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的渠道。但是这个过程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要让其成为常规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家属陪伴 患者家属在复苏现场 伦理学
下载PDF
腹部提压CPR救治心搏呼吸骤停37例临床研究
14
作者 戚文涛 彭丹洋 +1 位作者 张思森 刘青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1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腹部提压CPR对3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率、氧饱和、平均动脉压及部分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一元变盈单组设计的方法,对在2014年4至12月郑州人民臁院急诊救治的3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应用腹部CPR提压仪进行复苏,比较救治前... 目的观察腹部提压CPR对3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率、氧饱和、平均动脉压及部分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一元变盈单组设计的方法,对在2014年4至12月郑州人民臁院急诊救治的3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应用腹部CPR提压仪进行复苏,比较救治前后患者心率、氧饱和、平均动脉压、部分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PH、Pa02、HCO3有明显改善(P〈0.05),PaCO2也有一定的改善(P〈0.05)。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适用于有胸外按压禁忌症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 心搏呼吸骤停 一元变量单组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