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消费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影响机制——理论回顾、逻辑比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东 谢莉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6,共5页
西方国家实践经验表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CSR)成功推进的关键,并决定着消费模式的良性变迁。立足于国内CSR推行不畅的现实以及扩大、优化内需的必要性,文章通过理论回顾阐释了责任消费与CSR之间的良性互动... 西方国家实践经验表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CSR)成功推进的关键,并决定着消费模式的良性变迁。立足于国内CSR推行不畅的现实以及扩大、优化内需的必要性,文章通过理论回顾阐释了责任消费与CSR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守则"导向和"社会意识"导向两种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建立责任消费与CSR互动影响机制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消费者维度的CSR优先标准,实现CSR评价体系的量化及标准化,推行CSR量化结果的标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消费 企业社会责任 良性互动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观念的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蓓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7,共7页
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是中国消费主流趋势的代表,其固有的消费主义思想、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思想和超前性消费理念,及其所引发的代际不公平和造成的代内不公平,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在消费观念中融入... 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是中国消费主流趋势的代表,其固有的消费主义思想、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思想和超前性消费理念,及其所引发的代际不公平和造成的代内不公平,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在消费观念中融入生态消费意识、绿色消费意识、适度消费意识、责任消费意识、公平消费意识,才能使中产阶级承担起低碳社会责任,做低碳消费方式的推动者,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消费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中产阶级 消费观念 生态消费 责任消费
下载PDF
中国消费者责任消费指数研究——以中国六个主要城市为样本
3
作者 许英杰 张蒽 刘子飞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85,共13页
本文结合责任消费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中国国情,构建了包括社会责任信息关注度、产品购买倾向影响度和责任产品支付意愿三个维度的中国责任消费指数,并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和沈阳六个主要城市的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进... 本文结合责任消费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中国国情,构建了包括社会责任信息关注度、产品购买倾向影响度和责任产品支付意愿三个维度的中国责任消费指数,并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和沈阳六个主要城市的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进行了网络在线调查,计算出中国责任消费指数。研究结论认为:中国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已经觉醒,企业环境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最大,但中国消费者对负责任企业的产品的支付意愿不高。消费者的区域、年龄、家庭规模、个人月消费支出对责任消费意识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消费 责任消费指数
原文传递
论消费自由及其责任限制
4
作者 吴涛 龙静云 《哲学评论》 2022年第2期228-244,共17页
消费自由是指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消费需求、意愿、欲望、能力、偏好、品味等进行消费选择与体验的自由。它是人之自由的重要内容与形态之一。不过,消费自由与消费责任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人无限度地伸张消费自由必然... 消费自由是指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消费需求、意愿、欲望、能力、偏好、品味等进行消费选择与体验的自由。它是人之自由的重要内容与形态之一。不过,消费自由与消费责任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人无限度地伸张消费自由必然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而必须以相应的责任对其进行有力限制。这要求消费者必须扬弃传统消费观念与习惯,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重要责任纳入消费考量之中,大力培育与积极践行“新消费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消费自由 消费责任
下载PDF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壁垒化及对策分析
5
作者 马洪影 张国华 赫璟 《中国渔业经济》 201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责任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挂钩于国际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各国贸易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出口企业一直面临"企业社会责任"新型贸易壁垒的挑战与考验。文章回顾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责任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挂钩于国际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各国贸易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出口企业一直面临"企业社会责任"新型贸易壁垒的挑战与考验。文章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壁垒化的十年历程,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原因,重点指出中国农业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跨越农产品出口壁垒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贸易壁垒 责任消费 农业企业
下载PDF
社会责任消费的结构、形成机制及企业响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财玉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5-1257,共13页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类:进化心理机制阐述了作为人类进化结果的亲社会偏好是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属于远端机制;社会规范机制阐述了外部的社会规范(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属于中端机制;态度-行为(意愿)模型则主要阐述了消费者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属于近端机制。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影响力的扩大,企业纷纷重视其自身社会责任行为,并由此衍生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营销策略,然而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企业社会责任
下载PDF
服务质量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学欢 成锦 +1 位作者 胡东滨 粟路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2-240,共9页
基于S-O-R框架、信号理论,构建感知服务质量(高VS低)为自变量,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旅游地声誉(好VS一般)为调节变量,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2次实验研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表明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 基于S-O-R框架、信号理论,构建感知服务质量(高VS低)为自变量,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旅游地声誉(好VS一般)为调节变量,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2次实验研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表明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高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强。实验2表明旅游地声誉在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旅游地声誉好时,高感知服务质量(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下,旅游者满意度更高,环境责任行为更强;而当旅游地声誉一般时,两种感知服务质量下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讨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旅游者满意 旅游地声誉 环境责任行为 S-O-R框架 旅游消费情境
原文传递
城镇居民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保玲 代梦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51-60,共10页
利用调研数据,研究了个人感知因素与社会规范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积极情绪在个人感知因素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居民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存在人口统计特征差异;(2)社会规范感知... 利用调研数据,研究了个人感知因素与社会规范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积极情绪在个人感知因素与社会责任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居民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存在人口统计特征差异;(2)社会规范感知正向影响积极情绪;(3)感知个人努力程度对支持责任企业消费行为、环境保护消费行为与适度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感知消费者有效性对环境保护消费行为与适度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4)积极情绪部分中介了感知消费者有效性、感知个人努力程度和社会责任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消费者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 社会规范 积极情绪
下载PDF
面向社会责任消费: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及其反思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金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9,共12页
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如何让消费者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消费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消费更广泛而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了当今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如何让消费者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消费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消费更广泛而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了当今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国内外相关学科开始陆续关注和探讨社会责任消费的背景下,消费社会学却很少关注社会责任消费。特别是在我国消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极端批判性倾向使得我们的消费社会学几乎失去了审视社会责任消费的视角,造成了要么对其熟视无睹要么缩手无策的困境,进而导致了我国社会责任消费的社会学研究的缺失。而基于对批判性消费社会理论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消费的三相理论,则为我们大大拓展了消费研究的视野,是我们探讨社会责任消费时值得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社会学 符号消费 消费主义 消费的三相理论
下载PDF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光 夏文静 周延风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52,共10页
基于组织认同和企业声誉理论,从个体消费行为差异视角揭示不同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机制和内在过程。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进而对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和抵制负面消息的意向有积极影响;消费... 基于组织认同和企业声誉理论,从个体消费行为差异视角揭示不同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机制和内在过程。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进而对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和抵制负面消息的意向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因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消费者—企业认同感会受其自身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调节;消费者—企业认同和企业声誉分别中介了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程度高、低两类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响应。企业应辩识重视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 消费者—企业认同 企业声誉 组织认同
下载PDF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营销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华明 林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战略营销既是营销行为又是战略行为,战略营销强调从环境的趋势性变化中把握成长性潜在消费需求以及企业竞争行为的变化,以追求长期性、持续性的营销效果。企业社会责任的大环境使社会责任消费成为成长性潜在消费需求,使对社会负责的竞... 战略营销既是营销行为又是战略行为,战略营销强调从环境的趋势性变化中把握成长性潜在消费需求以及企业竞争行为的变化,以追求长期性、持续性的营销效果。企业社会责任的大环境使社会责任消费成为成长性潜在消费需求,使对社会负责的竞争逐渐成为主流的竞争方式,因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促使营销从传统的职能层次上升到战略层面加以管理的功能。战略营销的落脚点是战略营销决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营销的关键在于相应的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定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营销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消费 对社会负责的竞争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行业能源责任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志红 袁杰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识别碳减排关键部门和领域,为“双碳”目标实施提供经验借鉴,从能源供给侧视角,基于电热分摊原则,对2005—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和责任碳排放进行测算,并比较两者动态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结果表明:首先,中国能源消费量具有一定... 识别碳减排关键部门和领域,为“双碳”目标实施提供经验借鉴,从能源供给侧视角,基于电热分摊原则,对2005—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和责任碳排放进行测算,并比较两者动态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结果表明:首先,中国能源消费量具有一定的刚性,能源结构优化效果明显,碳排放量处于高位平台期,碳达峰可期,碳中和任重道远。其次,各行业直接碳排放与责任碳排放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碳减排的重点部门已经发生变化。提出了妥善处理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模式、从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明确各行业能源碳排放核算口径等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碳排放 能源消费 双碳目标 启示
下载PDF
消费与社会责任:一个关于利益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困境及其出路探究
13
作者 吴金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大来源,在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相应的作用。西方社会中基于市场原理驱动并聚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动响应的社会责任消费发展模式,因其内含自相矛盾的一面而容易被“商业主义”收编而事与愿违。基于此,关注国家在推动社会责任消费中的作用,对于具有“强国家”传统的我国而言,不失为值得期待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社会 利益 道德 国家
下载PDF
消费者响应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荆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响应是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约束的有效力量,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程,必须要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履...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响应是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约束的有效力量,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程,必须要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理念与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消费者响应视角下,加强政府约束与引导,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机制,唤醒和激发广大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意识,并最终建立消费者责任消费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良性互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响应 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消费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人口特征变量的旅游者消费意向差异分析——以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为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虹 游喜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6-201,共6页
将社会责任消费概念引入旅游消费研究领域,提出了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的定义。通过扎根理论开发设计了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意向测量量表,依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消费意向水平一般,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用单因素方... 将社会责任消费概念引入旅游消费研究领域,提出了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的定义。通过扎根理论开发设计了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意向测量量表,依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消费意向水平一般,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特征人群在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意向的不同观察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得出结论,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意向具有可靠的现实基础,人口特征变量是影响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引导旅游者进行社会责任消费时,要依据不同人口特征采取适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社会责任消费 人口特征变量 差异分析 消费意向
原文传递
论从消费者主权到可持续消费的转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启杰 田圣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81-88,共8页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消费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长期来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消费者主权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因此,人类必须由传统的消费者主权模式转型到现代可持续消费的模式。可持续消费的...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消费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长期来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消费者主权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因此,人类必须由传统的消费者主权模式转型到现代可持续消费的模式。可持续消费的伦理基础是消费者责任。消费者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主动承担转变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社会责任。消费者、政府、企业、环境组织、社会以及社区等多种力量必须共同努力,致力于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迈向可持续消费道路,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消费者主权 消费者责任 可持续消费
下载PDF
黑胸散白蚁对不同材料及3种处理方法偏好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正平 吴敬 +3 位作者 金占宝 朱方丽 史建农 陈晓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了寻找对黑胸散白蚁具有高诱食性的物质及处理方法对其取食偏好性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了9种材料,通过测定其嗅觉反应,筛选出选择系数>0.1的玉米杆、杨木和雪松;然后,对这3种材料分别进行了蒸煮、自然腐朽和人工接菌处理,测定其嗅... 为了寻找对黑胸散白蚁具有高诱食性的物质及处理方法对其取食偏好性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了9种材料,通过测定其嗅觉反应,筛选出选择系数>0.1的玉米杆、杨木和雪松;然后,对这3种材料分别进行了蒸煮、自然腐朽和人工接菌处理,测定其嗅觉反应并进行选择性取食量验证。结果表明,蒸煮处理可提高玉米杆和杨木对黑胸散白蚁的引诱力,但对雪松无此作用,并且蒸煮处理对选择性取食量无显著影响;腐朽处理可提高玉米杆、杨木和雪松的引诱力,但仅对玉米杆和杨木的选择性取食量存在显著影响;人工接种3种木腐菌,均可提高玉米杆对黑胸散白蚁的引诱力,且能够显著提高散白蚁对密粘褶菌玉米杆粉培养物和杨木粉培养物的选择性取食量。结果表明,玉米杆和杨木对黑胸散白蚁具有较好的引诱性,且经过腐朽处理或人工接种密粘褶菌后,可明显改善其诱食效果。因此,在研制针对黑胸散白蚁的毒饵技术时,可采用这两种诱食材料作为基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胸散白蚁 诱食材料 处理方法 选择系数 选择性取食量
下载PDF
外来鱼类雀鳝与本地斑鳢功能反应的比较
18
作者 徐猛 朱冰涛 +3 位作者 杨叶欣 宋红梅 刘超 牟希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8-1144,共7页
为评估外来鱼类雀鳝对本地鱼类资源的捕食效率及与本地肉食鱼类摄食的差异,研究对眼斑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捕食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功能反应进行了实... 为评估外来鱼类雀鳝对本地鱼类资源的捕食效率及与本地肉食鱼类摄食的差异,研究对眼斑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捕食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功能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本地生态位相似肉食性鱼类斑鳢(Channa maculata)的功能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雀鳝和斑鳢的功能反应类型,建立了功能反应曲线,估计了资源消耗率相关的参数,并结合功能反应模型和食物转化效率模拟了2种鱼类的种群增长趋势。结果表明:雀鳝与斑鳢的功能反应类型均为Type-Ⅱ型;2种捕食者的袭击率(P=0.383)及食物处理时间(P=0.663)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2种捕食者在单位资源消耗率上并无明显差别;雀鳝的相对生长效率显著高于斑鳢(P<0.05),而食物转化效率则无显著差异(P=0.132);雀鳝的种群增长快于斑鳢且具有更高的稳定种群密度。研究为系统评估外来鱼类雀鳝的生态影响提供了基础,采用的量化功能反应的方法可为其他外来鱼类生态影响的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鱼类 雀鳝 斑鳢 功能反应 单位资源消耗率 生态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