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需求响应调度策略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巍 王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47-1456,共10页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数量不断增加,EV接入电网后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实时优化调度的时延问题变得愈加明显。时延问题不仅影响着电网响应质量,也导致用户的响应收益降低。基于此背景,该文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EV实时需求响应调...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数量不断增加,EV接入电网后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实时优化调度的时延问题变得愈加明显。时延问题不仅影响着电网响应质量,也导致用户的响应收益降低。基于此背景,该文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EV实时需求响应调度策略。首先,对EV可调度负荷模型展开分析;其次,结合EV移动特性建立云边协同任务卸载策略;最后,以中心云负荷差最小和边缘云响应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调度决策模型。为了分析存在时延情况下EV用户的响应收益,该文进一步从用户响应量和用户响应等待时间对用户收益进行建模分析。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负荷峰谷差和提高聚合商、用户侧的收益,还证明其在大规模EV参与实时调度过程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需求响应 实时调度 时延 云边协同
下载PDF
二阶加延时模型的阶跃响应辨识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全亚斌 张卫东 许晓鸣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4-95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带有延迟环节的二阶连续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辨识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由系统的阶跃响应采样数据构造非线性方程组 ,通过对方程组求解估计出系统的参数 .在不存在延迟环节的时候 ,非线性方程组将简化为线性方程组 .仿真表明算法... 提出了一种带有延迟环节的二阶连续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辨识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由系统的阶跃响应采样数据构造非线性方程组 ,通过对方程组求解估计出系统的参数 .在不存在延迟环节的时候 ,非线性方程组将简化为线性方程组 .仿真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延时模型 介跃响应辨识方法 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 延时环节
下载PDF
工况紧急程度对驾驶员避撞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雪松 朱美新 陈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6-883,共8页
利用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临撞工况紧急程度对驾驶员避撞行为的影响.通过不同初始车头时距(<1.0 s,[1.0 s,1.5 s),[1.5 s,2.5 s])和不同前车减速度(0.30g,0.50g,0.75g)的组合,建立了不同紧急程度的前车减速临撞工况... 利用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临撞工况紧急程度对驾驶员避撞行为的影响.通过不同初始车头时距(<1.0 s,[1.0 s,1.5 s),[1.5 s,2.5 s])和不同前车减速度(0.30g,0.50g,0.75g)的组合,建立了不同紧急程度的前车减速临撞工况,运用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油门释放反应时间、制动转移时间、制动延误、最大刹车踏板压力、最大减速度等指标比较了不同紧急程度下避撞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随着工况紧急程度的增加,驾驶员更快地释放油门及达到最大刹车踏板压力,并且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度;②当初始车头时距为1.5 s左右时,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约为1.2s,而当初始车头时距增大到2.5 s以上时,感知反应时间变得非常大,甚至达到了3 s;③驾驶员开始释放油门与开始制动间的转移时间不受工况紧急程度影响,保持在0.8 s附近;④在低紧急程度下,驾驶员表现出多阶段刹车行为,使得驾驶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刹车踏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事故 避撞行为 感知反应时间 制动延误 工况紧急程度 驾驶模拟器
下载PDF
具有潜伏期和免疫应答的时滞病毒感染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傅金波 陈兰荪 程荣福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研究了具有潜伏期和CTL免疫应答的时滞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模型描述了病毒和两类靶细胞的相互作用:CD4+T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使用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基本再生总数R0,... 研究了具有潜伏期和CTL免疫应答的时滞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模型描述了病毒和两类靶细胞的相互作用:CD4+T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使用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基本再生总数R0,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CTL免疫再生总数R*决定了模型的全局性态.若R0≤1,病毒在体内清除.若R0>1,正解在R*≤1时趋于无免疫平衡点,在R*>1时趋于正平衡点.获得了无病平衡点、无免疫平衡点和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模型 潜伏期 CTL免疫反应 时滞 平衡点 全局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网络性能分析与评价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勇林 魏立峰 祁红岩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使用一种功能强大的网络建模和仿真工具———OPNET,对校园局域网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该软件在网络设计、性能评价、协议优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地应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通过对客户端的延迟、应用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的测量来评价整个网...  使用一种功能强大的网络建模和仿真工具———OPNET,对校园局域网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该软件在网络设计、性能评价、协议优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地应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通过对客户端的延迟、应用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的测量来评价整个网络的性能,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NET 响应时间 端到端延迟 性能分析 网络
下载PDF
基于阶跃响应的带纯滞后闭环辨识新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靳其兵 刘子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8-2172,共5页
先进控制成功应用的关键是精确模型的建立,传统的辨识方法受测试条件和稳定生产要求的制约,难以在工业现场得到满意的应用。根据大量工业现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针对带有纯滞后环节的连续系统,基于阶跃响应测试的闭环辨识方法。该... 先进控制成功应用的关键是精确模型的建立,传统的辨识方法受测试条件和稳定生产要求的制约,难以在工业现场得到满意的应用。根据大量工业现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针对带有纯滞后环节的连续系统,基于阶跃响应测试的闭环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带控制器的迭代辅助变量最小二乘法,解决了纯滞后时间估计和闭环系统可辨识性的问题。采用Monte Carlo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无偏性和有效性,通过仿真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并能够适用于非自衡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辨识 阶跃响应 纯滞后 非自衡对象
下载PDF
多间隙气体放电管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祥超 周中山 +2 位作者 陈璞阳 李鹏飞 陈则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了解决气体间隙放电在雷电防护应用中存在击穿电压高、工频续流大的问题,通过对汤森理论与帕森定律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多间隙气体放电管,并在帕森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个间隙击穿电压乘以系数β(β<1)为多间隙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 为了解决气体间隙放电在雷电防护应用中存在击穿电压高、工频续流大的问题,通过对汤森理论与帕森定律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多间隙气体放电管,并在帕森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个间隙击穿电压乘以系数β(β<1)为多间隙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采用模拟雷电流对多间隙气体放电管做冲击试验,结合气体放电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与相同材料及极间距的传统气体放电管相比,多间隙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为其1/5左右,响应时延可缩短至200ns左右,残压上升陡度最大可减小0.3k V/μs;多间隙气体放电管在一定的雷电流范围内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工频续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气体放电管 击穿电压 雷电流 响应时延 残压上升陡度 工频续流
下载PDF
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和基于比率的捕食系统的正周期解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明 程荣福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和比率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模型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已知的相关结果.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系统 比率型功能性反应 时滞 阶段结构 重合度 周期解
原文传递
超声虚源成像中自适应双向空间逐点聚焦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遥 吴文焘 +1 位作者 李平 韩晓丽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5,共9页
针对传统超声成像中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随深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源的自适应双向空间逐点聚焦超声成像方法。首先,使用超声换能器线列阵分子孔径分别定焦点发射和接收超声波,采集扫描线数据;然后将焦点视为虚拟点声源,计算虚... 针对传统超声成像中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随深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源的自适应双向空间逐点聚焦超声成像方法。首先,使用超声换能器线列阵分子孔径分别定焦点发射和接收超声波,采集扫描线数据;然后将焦点视为虚拟点声源,计算虚源到空间成像点的延时,利用合成孔径原理再次进行空间逐点聚焦;在合成过程中采用相干系数进行自适应加权。采用空间脉冲响应法对不同深度的点目标和囊目标仿真成像,从而量化分辨率和对比度。在F数为1.5、焦距为10 mm时(对应子孔径阵元数为17)可以获得与64通道定焦点发射、动态聚焦接收相当的图像质量且在所有深度上保持一致。实际硬件平台的体模成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在整个成像深度范围内保持和常规成像一致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从而获得更优的整体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聚焦 超声成像 合成孔径 扫描线 超声换能器 子孔径 图像分辨率 动态聚焦 点目标 脉冲响应
下载PDF
解决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素华 谢水清 杨仲乐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反应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是脑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本文从测量方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准确测量计时系统的整体时间延迟以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达到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目的。
关键词 反应时 可比性 延时
下载PDF
具有扩散和时滞的捕食系统的持续生存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景安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9-488,共10页
本文研究具有一般功能性反应和时滞的周期捕食系统的持续生存和周期解,得到了系统永久持续生存的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系统存在正的ω周期解,改进了一些已知结果.
关键词 功能反应 时滞 持久性
原文传递
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SCADA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奇志 王倩 钱清泉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1-64,共4页
讨论了客户 /服务器系统的特点并给出了基于客户 /服务器模式的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 )系统的应用实例 ,提出了利用可靠性理论、排队系统理论对该 SCADA系统的可靠性及时间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从而为此类系统的建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SCADA 可靠性 响应时间 系统延迟 客户/服务器
下载PDF
倾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成层场地动力反应的界面子波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留明 赵钦 刘云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7,共7页
为提高成层半空间自由波场的一维化时域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分析了SH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旅行时间和反射系数等问题,基于惠更斯–菲涅耳波动观点,将波阻抗界面看作次级子波源(简称为界面子波),提出了倾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成层... 为提高成层半空间自由波场的一维化时域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分析了SH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旅行时间和反射系数等问题,基于惠更斯–菲涅耳波动观点,将波阻抗界面看作次级子波源(简称为界面子波),提出了倾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成层场地动力反应的界面子波算法,并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与常规数值法相比,此方法无需划分网络单元,也无需处理人工边界条件,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和节点之间的传递误差,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计算成层场地动力反应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入射 成层场地 动力反应 界面子波 延时方程
下载PDF
一类具有多时滞及HollingⅡ功能反应函数的食物链系统的Hopf分支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焕 杨洪 周晓晶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研究一类具有多时滞三种群食物链系统,其中食饵具有密度制约,且捕食者对二级食饵的作用是非线性的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函数。利用霍尔维茨判别法给出系统正平衡点为局部稳定的条件,以滞量τ为参数,利用Hopf分支理论给出系统在正平衡点... 研究一类具有多时滞三种群食物链系统,其中食饵具有密度制约,且捕食者对二级食饵的作用是非线性的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函数。利用霍尔维茨判别法给出系统正平衡点为局部稳定的条件,以滞量τ为参数,利用Hopf分支理论给出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存在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链系统 HOPF分支 功能反应 时滞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PID Control for a Class of Delay Fractional-order Systems 被引量:6
15
作者 Zhuoyun Nie Qingguo Wang +1 位作者 Ruijuan Liu Yonghong Lan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2016年第4期463-476,共14页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a class of delay fractional-order system based on the process step response. Four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are defined to characterize the features of ...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a class of delay fractional-order system based on the process step response. Four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are defined to characterize the features of the normalized fractional-order model. Based on the time scaling technology, two identification schemes are proposed for parameters U+02BC estimation. The scheme one utilizes three exact points on the step response of the process to calculate model parameters directly. The other scheme employs optimal searching method to adjust the fractional order for the best model identification. The proposed two identification schemes are both applicable to any stable complex process, such as higher-order, under-damped U+002F over-damped, and minimum-phase U+002F nonminimum-phase processes. Furthermore, an optimal PID tuning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delay fractional-order systems.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stability margins and the negative feedback are cast as real part constraints U+0028 RPC U+0029 and imaginary part constraints U+0028 IPC U+0029. The constraints are implemented by trigonometric inequalities on the phase variable, and the optimal PID controller is obtained by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integral of time absolute error U+0028 ITAE U+0029 index.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a Titanium billet heating process is given for the illustration. © 2014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EBRA Billets (metal bars) delay control systems Identification (control systems) Proportional control systems Step response Three term control systems time delay Titanium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的浅海水声稀疏信道估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晓慧 孙超 +1 位作者 易锋 向龙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研究了浅海水声稀疏信道的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信噪比且相邻路径最小时延差小于经典匹配跟踪算法可以分辨情况下的信道估计算法。所提出的信道估计算法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利用浅海水声信道的稀疏特性,同时结合匹配... 研究了浅海水声稀疏信道的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信噪比且相邻路径最小时延差小于经典匹配跟踪算法可以分辨情况下的信道估计算法。所提出的信道估计算法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利用浅海水声信道的稀疏特性,同时结合匹配跟踪算法,将信道脉冲响应函数的l1范数作为代价函数,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信道 凸优化 信噪比 匹配跟踪 信道估计 代价函数
下载PDF
铜锣山隧道涌水对降水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 刘丹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了铜锣山隧道涌水和当地降水的多尺度特征。经综合比较,发现隧址区地下水系统的储量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同时,较隧址区降水而言,隧道涌水为滞后响应,响应时间约12.84d,由此推断降水不是隧道涌水的... 本文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了铜锣山隧道涌水和当地降水的多尺度特征。经综合比较,发现隧址区地下水系统的储量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同时,较隧址区降水而言,隧道涌水为滞后响应,响应时间约12.84d,由此推断降水不是隧道涌水的直接来源,但二者之间存在间接联系,即降水通过影响地下水储量来影响隧道涌水,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上述研究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较为一致,不仅可为铜锣山隧道的后期防排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防排水设计提供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 降水 响应 小波变换 时滞
下载PDF
基于启动时间延迟的家庭负荷管理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毅 周晋宇 +2 位作者 李彬 苏运 郑爱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9,共7页
针对家庭中典型温控负荷会给用户带来高峰负荷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动时间延迟的家庭负荷管理优化策略。首先,给出了一种智能家电负荷控制架构,以支撑负荷优化控制算法在智能家电中的应用;然后,建立了基于启动时间延迟的负荷优化控制模... 针对家庭中典型温控负荷会给用户带来高峰负荷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动时间延迟的家庭负荷管理优化策略。首先,给出了一种智能家电负荷控制架构,以支撑负荷优化控制算法在智能家电中的应用;然后,建立了基于启动时间延迟的负荷优化控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启动时间延迟调整算法,该算法能够在负荷高峰时刻对各个负荷的运行周期施加一个最优的相位延迟,达到均衡负荷的目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多种场景下的优化效果,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短时负荷高峰、减小峰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负荷管理 家庭能源管理 启动时间延迟 负荷均衡 启发式方法 优化
下载PDF
改进鲸鱼算法的超临界CO_(2)萃取参数整定
19
作者 曹梦龙 刘铎 朱兆森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2期73-78,共6页
针对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不同控制系统对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具有不同要求,文中提出一种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用于超临界CO_(2)萃取参数整定。根据被控系统的控制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绝对值积分鉴定、超调量、余差和调节... 针对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不同控制系统对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具有不同要求,文中提出一种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用于超临界CO_(2)萃取参数整定。根据被控系统的控制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绝对值积分鉴定、超调量、余差和调节时间的权重关系,通过三折线法对控制系统性能指标进行归一化,构建鲸鱼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以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的压力和温度为被控对象,采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与传统鲸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进行参数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在超临界CO_(2)萃取压力控制系统中能保证压力无超调,在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控制系统中调节时间减少了30.17 s,实现了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整定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层次分析法 目标函数 超临界CO_(2)萃取 参数整定 阶跃响应 时滞 三折线法
下载PDF
三输入异步电路控制单元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阳扬 周端 +2 位作者 杨银堂 张永铂 廖伟明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输入异步电路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0.6μm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了该电路的管级电路设计,介绍了如何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调节电路参数.最后,针对不同的负载和延时情况给出了HSPICE的仿真数据和对比曲...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输入异步电路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0.6μm的标准CMOS工艺实现了该电路的管级电路设计,介绍了如何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调节电路参数.最后,针对不同的负载和延时情况给出了HSPICE的仿真数据和对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单元的最高工作频率可以达到约1.8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路 C单元 仿真 响应时间 信号延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