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热疗8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蔡勇 周道安 王季颖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84例中晚期NSCLC(外周型或转移部位适合热疗),观察症状改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明显改善转移灶引起的症状,可测量...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84例中晚期NSCLC(外周型或转移部位适合热疗),观察症状改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明显改善转移灶引起的症状,可测量病灶全部达到PR以上疗效。而且联合治疗明显改善各种肺癌伴随着症状,所有患者局部疗效达到NC以上,46例PR,4例CR,局控率72%,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6%。毒副反应多以Ⅰ、Ⅱ度为主。结论放疗联合热疗治疗中晚期NSCLC(外周型或转移部位适合热疗)患者完全可以耐受,局控率明显提高,生存率较以往报道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热疗 非小细胞肺癌 局控率 生存率 毒副反应
下载PDF
DF化疗、放疗序贯应用治疗食管癌疗效报道 被引量:8
2
作者 樊青霞 李国文 +3 位作者 王瑞林 王志良 李苏宜 樊锐太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6-377,共2页
目的 食管癌化疗序贯放疗和单纯放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248 例食管癌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25 例和单纯放疗组123 例。综合组:DDP(50mgm2 ,D1 ,8)5FU(750mgm2 ,D26) 静脉注射,3 ... 目的 食管癌化疗序贯放疗和单纯放疗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248 例食管癌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25 例和单纯放疗组123 例。综合组:DDP(50mgm2 ,D1 ,8)5FU(750mgm2 ,D26) 静脉注射,3 周为一周期,潘生丁50mg,口服,每天三次。23 周期化疗后放疗(DT6070Gy6-57-5周) 。单纯放疗组直接放疗(DT6070Gy6-57-5 周)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综合组完全缓解率及1 ,3,5 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p < 0-05) 。结论 化疗后序贯放疗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宇文 刘家豪 +5 位作者 邓滨 梁锦辉 雷章华 陈永红 颜建业 宁锦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予单纯顺铂同期调强放化疗,试... 目的:对比研究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予单纯顺铂同期调强放化疗,试验组施予多西他赛与顺铂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对比两组1、3年完全缓解率、5年生存率、急性毒副反应以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1年完全缓解率为98.00%,3年完全缓解率为94.00%,均较对照组的86.00%、80.0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5年生存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干、黏膜炎、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及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00%、42.00%、36.00%、16.00%及70.00%,均较对照组的14.00%、20.00%、16.00%、4.00%及44.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远期并发症即口干、颞叶损伤、听力降低、视力下降发生率分别是44.00%、26.00%、34.00%、52.00%,比对照组的20.00%、10.00%、16.00%、30.0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中可提升1、3年完全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但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会增加急性毒副反应及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同期调强放化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完全缓解率 生存率
下载PDF
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举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创伤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游离甲状腺素(FT4)]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BC、CRP、FT4均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微创根治术 创伤应激反应 预后 复发率 生存率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强化模式改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5
作者 武月 王文玲 +4 位作者 王刚 陈唯唯 董洪敏 李国栋 李小凯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61-568,共8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强化模式改善伴高危因素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疗效。方法选取伴高危因素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123例,分为新辅助奥沙利铂(mFOLFOX6)同步放化疗(CRT)组(mFOLFOX6+CRT组,n=60)和单药氟尿嘧啶(5-FU)同步CRT组(5-FU+CRT组,n=...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强化模式改善伴高危因素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疗效。方法选取伴高危因素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123例,分为新辅助奥沙利铂(mFOLFOX6)同步放化疗(CRT)组(mFOLFOX6+CRT组,n=60)和单药氟尿嘧啶(5-FU)同步CRT组(5-FU+CRT组,n=63),mFOLFOX6+CRT组患者行盆腔常规分割放疗期间给予2周期mFOLFOX6方案同步化疗,5-FU+CRT组患者盆腔行常规分割放疗期间给予5-FU225 mg/(m^(2)·d)、持续静脉泵入第1~5天/周、连用5周,2组患者均完成术前新辅助同步CRT后5~12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4周2组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比较2组患者TME术后肿瘤完全缓解(pCR)率、肿瘤降期率、R0切除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与5-FU+CRT组比较,mFOLFOX6+CRT组患者的p CR率升高(20.8%vs 5.9%,P=0.026)、肿瘤降期率升高(77.4%vs60.8%,P=0.067)、R0切除率降低(88.7%vs 92.2%,P=0.742),3年局部复发率降低(3.8%vs 9.8%,P=0.265)、远处转移率降低(17.0%vs 33.5%,P=0.044),及OS升高(71.7%vs 67.4%,P=0.557);调整2组患者p CR率与肿瘤的临床T、N分期及新辅助CRT与手术间隔时间的差异后,mFOLFOX6+CRT组患者更有可能达到p CR[P=0.007,OR值为7.38,95%CI(1.72~31.72)];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FOLFOX6同步CRT与标准的5-FU同步CRT相比,可显著提高伴高危因素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pCR率),对远期疗效也有一定改善、能降低远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危因素 新辅助m FOLFOX6 同步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率 总生存率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序贯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中疗效评估
6
作者 邰国梅 王高仁 +1 位作者 崔晓佳 俞岑明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序贯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中疗效。回顾性选取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IB-IMRT或序贯放疗的75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比较两种放射治疗方法的疗效。研究发现接受SIB-IMRT治疗的患者疗效更好(P... 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序贯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中疗效。回顾性选取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IB-IMRT或序贯放疗的75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比较两种放射治疗方法的疗效。研究发现接受SIB-IMRT治疗的患者疗效更好(P<0.05),但两种放疗方法总生存率和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序贯放疗相比,SIB-IMRT可在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提高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序贯放疗 食管癌 总缓解率 存活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
7
作者 徐骁诚 施汪添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119-122,12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4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 目的比较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4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接受NabPCb方案,B组接受TCb方案,C组接受EC-T方案。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B组、C组的67.50%、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6.67%,高于B组、C组的30.00%、2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NabPCb方案在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推荐在临床中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病理完全缓解率 肿瘤标志物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维鹏 冯连杰 +2 位作者 孟宪宇 赵世杰 付小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0期136-138,共3页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和...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65.00%,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5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90.00%,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8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损伤和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相当,但调强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损伤和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客观缓解率 1年生存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沙棘蜂王浆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舒 迟永春 +3 位作者 赵武述 张玉琴 薛智 邵金莺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1-75,共5页
沙棘蜂王浆可提高荷瘤动物的动态生存曲线、提高存活率(20%~42%)和延长生存期。对瘤体增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为27%~48%。在接种瘤细胞后即开始服用,可降低肿瘤发生率(20%~33.3%),并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 沙棘蜂王浆可提高荷瘤动物的动态生存曲线、提高存活率(20%~42%)和延长生存期。对瘤体增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为27%~48%。在接种瘤细胞后即开始服用,可降低肿瘤发生率(20%~33.3%),并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B细胞反应;对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功能也有明显促进。可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调节剂 沙棘蜂王浆 抑瘤率 存活率 T.B淋巴细胞 造血祖细胞
下载PDF
联合疗法与放疗的比较
10
作者 高悦 杨国胜 +2 位作者 王健琪 范晓宇 王华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1年第4期183-187,共5页
放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癌症的手段 ,在肿瘤的治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采用的放疗和热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具有比单纯放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结合疗法和放疗的对比 ,说明了结合疗法具有放疗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并从缓解率。
关键词 热疗 联合疗法 缓解率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放射疗法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