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洗衣机关键部件的跌落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郝智伟 钱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7-29,共3页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洗衣机关键部件进行跌落仿真分析,得到桶体响应加速度曲线,与洗衣机跌落冲击试验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真实性,同时得到冲击过程中应力的变化图,为洗衣机结构优化设计和缓冲包装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关键部件 响应加速度 有效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包装件在重复冲击下响应加速度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宝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2,共4页
根据瞬态振动理论和重复冲击下响应迭加效应,计算单自由度包装件的响应加速度及其最大值。
关键词 重复冲击 响应加速度 运输包装件 瞬态振动
下载PDF
电站设备抗地震的再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学军 王伟强 +1 位作者 谷朝红 沙曾炘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8-301,共4页
在2012年4月的核工业展览会上,国内各核公司介绍,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为0.3g.这要明确是指地面设防的地震烈度,还是设备运转层处的响应加速度?水平振动随着标高的增加而放大.将汽轮机运转层的响应加速度除以地面测量到的地震加速度,... 在2012年4月的核工业展览会上,国内各核公司介绍,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为0.3g.这要明确是指地面设防的地震烈度,还是设备运转层处的响应加速度?水平振动随着标高的增加而放大.将汽轮机运转层的响应加速度除以地面测量到的地震加速度,称为放大倍率.对固定基础,即使是岩石基础I类场地,从地面到20m标高的框架式结构,放大倍率约为3.0左右,汽轮机厂房以及核岛的标高达到40m左右,放大倍率可能还要翻番.核岛高层布置的设备如管道阀门等连接点处的响应加速度可能达到2.0g以上.基础设计者必须与设备设计者一起讨论基础设计对设备抗地震能力的保护.如果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为0.3g,则地面的设防烈度仅为0.1g甚至0.05g以下;如果地面的设防烈度为0.3g,则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必须提高到1.0g甚至2.0g以上.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对核电站抗地震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响应加速度 放大倍率 固定基础 弹簧基础
原文传递
地震作用下某上游式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兴勇 王铭明 +2 位作者 杨双钢 胡圣明 苟超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3期71-77,共7页
尾矿坝特殊的筑坝方式和筑坝材料,使得坝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失稳破坏,对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针对尾矿坝动力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等效线性原理进行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分析计算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某上游式尾矿... 尾矿坝特殊的筑坝方式和筑坝材料,使得坝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失稳破坏,对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针对尾矿坝动力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等效线性原理进行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分析计算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某上游式尾矿坝的动位移、响应加速度、动应力以及库区液化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静力作用下,尾矿坝处于稳定状态。顺河向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出现在3 h/4坝高节点处;堆积坝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坝体顺河向、垂直向最大动位移较小。通过MATLAB语言编写后处理程序,生成不同地震时程下的坝体液化区域,结果显示液化区主要集中在浸润线以下的沉积滩浅层区域,未贯穿整个坝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上游式尾矿坝 动力分析 动位移 响应加速度 动应力 液化
下载PDF
地下结构横截面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58
5
作者 刘晶波 王文晖 赵冬冬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95,共5页
地下结构抗震是当今地震工程界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反应领域提出了多种简化计算方法。在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目前常见的地下结构抗震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 地下结构抗震是当今地震工程界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地下结构横向地震反应领域提出了多种简化计算方法。在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目前常见的地下结构抗震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土-结构相互作用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等简化方法。根据方法的原理,分析各方法采用的简化假设条件以及误差来源,对常见简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分析 拟静力方法 反应加速度法 PUSHOVER分析方法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许成顺 许紫刚 +1 位作者 杜修力 李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80,共16页
地下结构抗震是当今地震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迄今,国内外学者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提出了解析方法、数值分析方法和简化分析方法等多种理论。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包括地震系数法、自由场... 地下结构抗震是当今地震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迄今,国内外学者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提出了解析方法、数值分析方法和简化分析方法等多种理论。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包括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柔度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针对各分析方法的计算模型、关键参数、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采用这些方法计算了日本阪神地震中损毁的大开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并与严格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可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系数法 自由场变形法 柔度系数法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PUSHOVER分析方法
下载PDF
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拟静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晶波 王文晖 赵冬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对目前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计算中广泛采用的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土-结构相互作用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等多种拟静力方法进行介绍及分析。以大开地铁车站地震反应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输入地震波、结构刚度... 对目前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计算中广泛采用的地震系数法、自由场变形法、土-结构相互作用系数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等多种拟静力方法进行介绍及分析。以大开地铁车站地震反应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输入地震波、结构刚度、土层刚度以及结构埋深对各种拟静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将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加速度法与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符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在常见地下结构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抗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拟静力方法 抗震分析 反应加速度法 反应位移法
原文传递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新星 陈鸿 陈正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22-327,共6页
通过分析各种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简化方法的特点,认为其中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比较适合不同埋深、不同土层条件下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针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考虑匀质土层和不同土层条件两种情况,均采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 通过分析各种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简化方法的特点,认为其中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比较适合不同埋深、不同土层条件下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针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考虑匀质土层和不同土层条件两种情况,均采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结果,作用于相应的计算模型并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比较结构顶底板的水平位移和内力结果误差以及随结构埋深的变化趋势,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匀质土层,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相对误差小;在上海地区的土层条件下,反应加速度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比反应位移法较稳定。综合多方面因素,推荐反应加速度法作为地下车站结构的首选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震设计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庆国 边磊 +2 位作者 张钦鹏 黄俊 王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6,共12页
黄土山岭地区的隧道开挖破坏了原有边坡内部的平衡状态。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及边坡都可能受到严重破坏,也会反映出不同的动力特性和变形特征。首先通过大型振动台对边坡坡度为60°坡脚进洞工况进行试验,然后利用Midas-GT... 黄土山岭地区的隧道开挖破坏了原有边坡内部的平衡状态。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及边坡都可能受到严重破坏,也会反映出不同的动力特性和变形特征。首先通过大型振动台对边坡坡度为60°坡脚进洞工况进行试验,然后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边坡坡度为60°不同高程进洞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坡顶加速度随着进洞高程的增大而增大,同种波形和输入方向,输入峰值加速度增大,加速度放大效应减小,出现放大效应趋于饱和现象;隧道洞口段最大主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仰拱大于拱顶,一般在距洞口15 m达到峰值,50 m后趋于平稳;试验中坡顶出现拉剪破坏,隧道衬砌与上部土体自振频率不同导致的错动形成竖向裂缝,两侧坡脚处出现横向裂缝且发展速度较快,坡面整体发生破坏,震陷滑塌现象很明显且大块土体整体滑落,有隧道一侧滑塌破坏程度大于纯边坡一侧;应力最大值断面距洞口42 cm,是2.33倍的隧道最大跨径,最大加速度多出现在距洞口约3.89~4.06倍隧道跨径处;由于临空面的存在,洞口段具有明显的动力放大效应,各监测点位移都有一个略微增大再减小的过程,最大值出现在距洞口60 m处,因此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抗震设防长度取5倍隧道洞径较为合适;相较于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数结果偏大,但是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加速度和土压力的基本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震动力特性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隧道边坡 动力响应加速度
原文传递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禹海涛 张正伟 李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01-2410,共10页
对地下结构横向抗震分析中的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算例,以动力时程法为基准,全面评价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适用性;进而深入分析其误差来源,并做针对性改进优化,通过引入动力响应调整系数β,提出了一种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 对地下结构横向抗震分析中的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算例,以动力时程法为基准,全面评价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适用性;进而深入分析其误差来源,并做针对性改进优化,通过引入动力响应调整系数β,提出了一种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结合算例分析,评价了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对不同工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计算所得结构内力及变形均偏小;且计算精度随地层剪切波速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几乎不受结构埋深的影响;同时,明确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误差源自于其忽略了地下结构对其周围土体动力响应的干扰作用,改进优化后提出了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相比现有等效反应加速度法,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及更优的计算精度,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动力时程法 等效反应加速度法 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
下载PDF
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正方 王君杰 姚毅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9-85,共7页
分析评价了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应用于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采用平面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提出了深埋结构的土体弹簧的解析解法,可以应用于反应位移法。设定某地质条件下的深埋典型盾构隧道结构为基准模型,用反应... 分析评价了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应用于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采用平面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提出了深埋结构的土体弹簧的解析解法,可以应用于反应位移法。设定某地质条件下的深埋典型盾构隧道结构为基准模型,用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动力时程法计算基准模型的结构刚度变化时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评价前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反应加速度法的结果一般比反应位移法更接近动力时程法;反应位移法的结果一般是偏于安全的;反应加速度法不适用于结构刚度较小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深埋结构 抗震设计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下载PDF
CFG桩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华明 蒋关鲁 刘先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0-1554,共5页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利用大型堆叠式剪切变形模型箱,进行了模型比例1:10的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得出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的分布以及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与...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利用大型堆叠式剪切变形模型箱,进行了模型比例1:10的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得出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的分布以及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与各级加载加速度幅值的关系,分析了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传递规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加载加速度小于0.101g时,地基路基响应加速度幅值基本不放大,且加速度放大系数云图呈现水平状分布;(2)当加载加速度为0.161g时,桩间土的液化引起地基路基的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的较大增加;(3)当加载加速度为0.210g时,桩间土液化的同时部分CFG桩发生剪断破坏,从而引起了地基路基的各响应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的增大;(4)当加载加速度为0.324g和0.363g时,地基整体刚度的大幅度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桩网结构地基传递振动的能力,从而导致加速度幅值放大系数相对前一级加载时减小;(5)整个加载过程中,粉土层的放大效应显著,而黏土层对加载加速度几乎没有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粉土 液化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CFG桩桩网结构地基 加速度放大系数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洑旭江 常素萍 陈国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以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 以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震动强度、结构刚度及顶板埋深对地下结构地震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越大,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地下结构刚度越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越大;中等强度的地震动作用时,相对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计算结果,浅埋结构的拟静力法结果偏大,深埋结构的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小;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该研究结果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Symlets小波滤波的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频响特性辨识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栋 梅雪松 +1 位作者 冯斌 张东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53-159,共7页
高速、高加速度条件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所具有的弹性特性会对其频率响应特性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转矩输入信号和加速度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可以实现对进给系统频响特性的辨识。通过集中质量方法对弹性滚珠丝杠传动系统进行建模... 高速、高加速度条件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所具有的弹性特性会对其频率响应特性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转矩输入信号和加速度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可以实现对进给系统频响特性的辨识。通过集中质量方法对弹性滚珠丝杠传动系统进行建模,由拉格朗日能量法和状态空间分析对系统的频响特性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利用试验方法完成进给系统频响特性的辨识。为了减少量化噪声、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对辨识信号的影响,提出通过Symlets小波滤波方法对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滤波处理后,再进行幅值和相位信号的提取和频响函数的拟合。仿真和试验最终证明Symlets小波滤波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加速度信号的影响,提取出有效信号,实现对进给系统频响特性更为精确地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伺服系统 频响特性 加速度信号 Symlets 小波滤波
下载PDF
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冲击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唱忠良 邹广平 +1 位作者 刘泽 苏一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研究冲击载荷下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耗能缓冲机理,在线性系统冲击响应理论基础上,结合金属丝网橡胶非线性力学特性,推导了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冲击加速度响应最大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对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了冲击载... 为研究冲击载荷下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耗能缓冲机理,在线性系统冲击响应理论基础上,结合金属丝网橡胶非线性力学特性,推导了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冲击加速度响应最大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对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了冲击载荷、相对密度及负载质量对金属丝网橡胶隔振系统抗冲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确定了公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丝网橡胶 隔振系统 冲击加速度响应 非线性力学特性 抗冲击力学性能
下载PDF
浅埋单拱大跨无柱车站抗震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刚 孟小伟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5,共8页
文章简要阐述了地铁抗震分析常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结合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车站动力特性,通过对比结构各点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1)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计算地震响... 文章简要阐述了地铁抗震分析常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结合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车站动力特性,通过对比结构各点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1)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计算地震响应结果普遍比时程分析法大,且车站刚度越大,偏差越大;(2)鉴于E3状态下结构弹塑性本构误差较大,对于截面变化不大、地层较为简单的车站弹塑性层间位移可采用弹性层间位移乘以延性系数;(3)惯性力法计算普遍比反应位移法小,但当车站惯性力起主导作用(即车站刚度相对于土体很大)时,惯性力法与反应位移法计算相差不大;(4)青岛车站基本位于花岗岩中,结构动力响应90%是由剪切力引起,不同于昆明、常州、郑州等土体抗震分析结果;(5)地铁结构层间位移角随车站埋深增大而增加,随矢跨比、围岩弹模、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而减少,但其中二次衬砌厚度对层间位移角影响最小,车站埋深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拱大跨 抗震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时程分析法
下载PDF
反应加速度法和反应位移法精度随结构埋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正方 蔡宝占 +2 位作者 姚毅超 李凤丽 朱红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6-220,244,共6页
从理论方程上,看不出反应加速度法和反应位移法的精度会随地下结构埋深而变化,因此为确定其精度,设定不同场地条件下、不同埋深的城市轨道交通箱型地下结构为基准模型。使用反应加速度法、反应位移法、修正的反应位移法和时间历程法计... 从理论方程上,看不出反应加速度法和反应位移法的精度会随地下结构埋深而变化,因此为确定其精度,设定不同场地条件下、不同埋深的城市轨道交通箱型地下结构为基准模型。使用反应加速度法、反应位移法、修正的反应位移法和时间历程法计算基准模型的结构内力,评价前三种方法随埋深变化的精度。结果表明:前三种方法的精度会受到场地类型、土层厚度和结构埋深的影响;若以时间历程法为基准,反应位移法的精度要低于反应加速度法和修正的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修正反应位移法的精度受埋深影响较小,反应位移法在埋深较小时精度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加速度法 反应位移法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反应加速度法中地震动参数的修正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正方 王君杰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章采用结构变形和自由场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修正反应加速度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近似考虑结构存在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修正的反应加速度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设定某种地质条件下的典型圆形盾构隧道为基准模型,... 文章采用结构变形和自由场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修正反应加速度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近似考虑结构存在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修正的反应加速度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设定某种地质条件下的典型圆形盾构隧道为基准模型,使用反应加速度法、修正方法、时程法计算衬砌刚度变化时的结构内力。结果表明,若以时程法为准,修正方法可提高反应加速度法的精度,且对设计中关注的弯矩精度提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加速度法 盾构隧道 地震动参数
下载PDF
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相关反应加速度法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有宝 王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7-1045,共9页
通过梳理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明确抗震设计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在阐明反应加速度法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出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法,并对影响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关键参数进行讨论。针对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得到的... 通过梳理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明确抗震设计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在阐明反应加速度法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出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法,并对影响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关键参数进行讨论。针对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得到的加速度时程提出合理拟合抛物线型二阶基线方程,可以消除加速度时程长周期随机分量引起的漂移问题,经自然积分可以得到消除基线漂移的位移时程;同时阐明数值分析软件Origin Pro有效解决积分得到位移时程的基线漂移问题并得到合理位移分布的途径和方法。以北京地铁3号线体育中心站为例,详细说明反应加速度法相关各个技术环节实现的方法和结果,并指出反应加速度法或位移法所依据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和位移时程的确定具有较强专业性,应做专项咨询分析工作;只有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获得的加速度反应谱及时程客观合理,有限元计算所需相应地震动水平的等效剪切模量才可信;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需要有效消除基线漂移影响。只有上述相关结果真实客观可信,有限元计算结果才能模拟真实的土层-地下结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加速度法 一维等效线性化法 等效剪切模量 基线漂移 静力分析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不同规范建议的反应加速度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晶波 陆喜欢 宝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6,I0004,I0005,共12页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核电厂抗震设计标准》给出了两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反应加速度法,其差异在于有效惯性加速度的确定,前者通过自由场剪应力计算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后者直接采用自由场加速度作为有效惯性加速度。...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核电厂抗震设计标准》给出了两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反应加速度法,其差异在于有效惯性加速度的确定,前者通过自由场剪应力计算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后者直接采用自由场加速度作为有效惯性加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评价了两种反应加速度法的适用性,并比较研究了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随场地类型、场地剪切波速和地震动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考虑土体的阻尼是两种反应加速度法计算差异的主要来源,同时相邻土层的刚度比(波速比)也是产生差异的来源;两种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的差异随场地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减小,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场地条件差或地震动强度大时,基于剪应力计算的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更为合理,据此计算获得的位移场与动力时程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具有更为良好的计算精度。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自由场位移计算有效惯性加速度的反应加速度法——基于位移的反应加速度法,讨论和比较了采用位移确定有效加速度时的特点及用于反应加速度法时的计算精度,初步证明基于位移的反应加速度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分析 反应加速度法 基于位移的反应加速度法 有效惯性加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