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战斗机飞行员供氧呼吸防护装备发展及其生理研究趋势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华军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 简要概述国内外未来战斗机飞行员供氧呼吸防护装备及其生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相关的论著、综述、专著及国军标.突出介绍了未来战斗机航空供氧与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动向.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19篇,专著3... 目的 简要概述国内外未来战斗机飞行员供氧呼吸防护装备及其生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相关的论著、综述、专著及国军标.突出介绍了未来战斗机航空供氧与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动向.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19篇,专著3部,标准文献2篇.资料综述根据国内外未来飞机供氧氧源、呼吸调节设备、供氧面罩、个体代偿防护服装的发展,提出了飞行员航空供氧装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其生理学问题的研究设想.结论 机载制氧是远航飞行必然的选择;电子变压调节无忧虑呼吸、飞行员个体装备核生化防护、离机落水应急呼吸防窒息生理要求是航空生理学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呼吸 飞机 呼吸防护装备 正压呼吸
原文传递
高温下身着防毒服作业时全身汗中营养成分流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邱仞之 伍超英 +3 位作者 胡德泉 万为人 朱受成 甄洪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13名男性青年身着全身式防毒服,在热室(干球温度34.2℃)内以5.4km的时速行走,至自觉不能忍受再坚持200m时为止,其汗液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流失情况。结果行走时间为58.2±2.9min,平均体温... 本研究观察了13名男性青年身着全身式防毒服,在热室(干球温度34.2℃)内以5.4km的时速行走,至自觉不能忍受再坚持200m时为止,其汗液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流失情况。结果行走时间为58.2±2.9min,平均体温37.8±0.1℃,心率151.3±8.0bpm,出汗量仅780.5±75.2g。全身汗液中K、Na、Ca,Mg、Fe、Cu、Zn浓度分别为12.3±1.8、113.0±7.0、0.8±0.13、0.9±0.20、0.027±0.004、0.005±0.001、0.035±0.002mmol/L,血清K、Zn浓度降低,且Zn低于正常水平。每升汗液中氨基酸总量为10855±679μmol/L;必需氨基酸占21.2%,其中以赖氨酸最高,为1038.5±90.7μmol/L,蛋氨酸最低,为49.8±4.0μmol/L;非必需氨基酸以丝氨酸、甘氨酸最高,分别为2774.3±179.0和1572.1±83.9μmol/L;胱氨酸最低,为4.8±0.9μmol/L。汗液中维生素B1、B2、C仅分别为452±220、312±174和3330±120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防毒服 汗液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一种防止痰液外溅装置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筱 田娅媛 +2 位作者 王鹏飞 黄佳莉 顾芬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一种防止痰液外溅装置对减少气管切开术患者痰液喷溅污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择2023年4—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准备行气管切开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 目的:分析一种防止痰液外溅装置对减少气管切开术患者痰液喷溅污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择2023年4—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准备行气管切开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病案号尾数为奇数者纳入观察组(佩戴新型防止痰液外溅装置),偶数者纳入对照组(佩戴既往自制简易塑料瓶防止痰液外溅装置),两组各27例。分析两组患者佩戴设备前后的痰液喷溅情况、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使用新型装置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将痰液喷溅到周围环境的情况,使用装置1个月后没有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而对照组在使用后有痰液沿杯壁流出的现象,使用装置1个月后有4例(14.8%)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对照组使用简易装置前后的的平均氧饱和度分别为(96.42±4.93)%和(97.01±3.40)%,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9.88±7.64)mmHg和(38.13±8.09)mmHg,与观察组使用新型装置前后的平均氧饱和度[(97.43±3.73)%和(98.33±1.40)%]和二氧化碳分压[(38.14±9.05)mmHg和(42.05±7.89)mmH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9,P=0.197;t=0.476,P=0.638;t=1.965,P=0.060;t=-1.284,P=0.212)。结论:新型防止痰液外溅装置操作简单,佩戴后避免痰液喷溅的情况优于自制简易塑料瓶装置,有效防止肺部感染,且不影响患者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安全性良好,可用于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脱机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环境污染物 呼吸防护装置 设备设计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医用外科口罩生物防护效果测试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建军 王洁 +4 位作者 李娜 温占波 孙振海 鹿建春 李劲松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0-462,469,共4页
目的:为评价医用外科口罩性能的优劣而建立医用外科口罩的生物气溶胶防护效果的测试方法。方法:选择适当微生物作为指示生物,进行气溶胶的发生、采样、培养,根据医用外科口罩细菌的过滤效率而检测其防护性能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建立... 目的:为评价医用外科口罩性能的优劣而建立医用外科口罩的生物气溶胶防护效果的测试方法。方法:选择适当微生物作为指示生物,进行气溶胶的发生、采样、培养,根据医用外科口罩细菌的过滤效率而检测其防护性能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针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的生物学测试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据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对多家的送检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的合格率并不高。这种测试平台针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的优劣,统一了评价标准,筛选了合格产品,满足了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外科口罩 呼吸防护装置 生物气溶胶 细菌过滤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环境下N95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与医用口罩对细菌滤过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玮 朱啸川 +2 位作者 张欣雨 陈雅婷 陈卫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43-64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N95型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对细菌防护效果的差异,分析影响口罩对细菌滤过性能的因素。方法通过现场佩戴测试,在夏冬两季不同工作环境下各选取12名受试者先后佩戴N95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各1h,检...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N95型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对细菌防护效果的差异,分析影响口罩对细菌滤过性能的因素。方法通过现场佩戴测试,在夏冬两季不同工作环境下各选取12名受试者先后佩戴N95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各1h,检测口罩内外表面细菌浓度和环境空气细菌浓度,分析两种口罩防护效果的差异。通过过滤效率测试比较两种口罩对细菌的过滤效率。结果在20L/min流量下测得N95口罩和医用口罩对细菌的平均过滤效率分别为99.93%和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环境空气细菌浓度高于冬季,同一季节医院环境空气细菌浓度高于校园环境,在空气细菌浓度越高的环境佩戴的口罩外表面染菌量越大。在不同工作环境中,N95型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外表面染菌量均明显高于内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工作环境中,与N95型口罩比较,一次性医用口罩外表面染菌量较低,内表面染菌量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工作环境中佩戴的N95型口罩对细菌的过滤比例均高于一次性医用口罩,夏季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95型口罩对细菌颗粒的防护效果略优于一次性医用口罩,在空气细菌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95过滤式防护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 细菌 过滤 效率 呼吸防护装置
原文传递
机械制造和陶瓷及钢铁行业接尘工人防护行为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沈福海 马庆坤 +6 位作者 肖淑玉 崔凤涛 孟庆迪 杨秀清 齐慧生 范雪云 姚三巧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接尘工人的防护行为,为接尘工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询问,调查员填写问卷的方法对唐山市机械制造、陶瓷、钢铁行业有代表性的3家企业的746名接尘工人进行调查。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整理数据后,用Excel... 目的了解接尘工人的防护行为,为接尘工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询问,调查员填写问卷的方法对唐山市机械制造、陶瓷、钢铁行业有代表性的3家企业的746名接尘工人进行调查。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整理数据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学历、工龄、培训与否等因素对防护行为的影响。结果唐山市接尘工人定期体检率和要求发放防护用品率分别为94.4%和75.3%,选择有效方式防护率较低(15.4%)。不同学历接尘工人定期体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过粉尘防护知识培训的接尘工人选择有效方式防护率(20.3%),定期体检率(98.3%),要求发放防护用品率(86.4%)均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接尘工人(13.9%、93.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P〈0.01)。不同企业接尘工人的有效防护率、定期体检率及要求发放防护用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山市机械制造、冶金和陶瓷行业接尘工人选择有效方式防护率普遍较低。未参加过培训的接尘工作人员选择有效方式防护率、定期体检率和要求上级发放防护用品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呼吸防护装置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设计与防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亚军 吴太虎 +3 位作者 宋振兴 谭树林 牛福 孙景工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8-741,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救护车伤病员室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过滤净化和消毒灭菌。方法综合Ti O2光触媒与高效空气过滤材料,设计一种救护车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光触媒实现对车厢内空气微生物的氧化分解,通过高效过... 目的研制一种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救护车伤病员室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过滤净化和消毒灭菌。方法综合Ti O2光触媒与高效空气过滤材料,设计一种救护车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光触媒实现对车厢内空气微生物的氧化分解,通过高效过滤器实现对空气尘埃粒子的高效过滤,测试空气洁净度和消毒效果对空气净化系统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救护车伤病员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细菌菌落总数<1 CFU/(皿·15 min),满足重症监护作业对车厢卫生学环境的要求。结论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能有效实现对救护车伤病员室空气的消毒灭菌和过滤净化,满足运送途中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和重症监护等作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护车 重症监护 空气净化 过滤 光触媒 空气灭菌 呼吸防护装置 防护评价
原文传递
轻、中度体力负荷下外加呼吸阻力对呼吸型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瑞山 张立藩 +1 位作者 王录全 刘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6名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在静坐及轻、中度(250,500kgm·min^(-1)体力负荷下,以0.28~1.62kPa·L^(-1)·s的吸气阻力(IR)范围测出的5个辨别阈(JND)梯级为感觉单位,并以各JND梯级所对应的IR值及与2、4 JND等感的不同匹配... 以6名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在静坐及轻、中度(250,500kgm·min^(-1)体力负荷下,以0.28~1.62kPa·L^(-1)·s的吸气阻力(IR)范围测出的5个辨别阈(JND)梯级为感觉单位,并以各JND梯级所对应的IR值及与2、4 JND等感的不同匹配的联合阻力(CR)值为物理刺激量,分别测出呼吸气体流率及心率变化。结果表明:在静坐及轻、中度运动条件下,IR负荷对呼吸型式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施加CR时,静坐与轻度运动的呼吸型式变化大体相似,而中度运动其变化更加明显;心率只随体力负荷强度而增加,阻力负荷对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型式 航空生理 呼吸阻力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f loss of nutrients in whole bodysweat in antichemical troops during work in heat
9
作者 邱仞之 伍超英 +3 位作者 胡德泉 万为人 朱受成 甄洪钧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3年第1期12-16,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loss of several major nutrients in the sweat from humanbody during working in hot environment,so as to put forward a rational scheme for sup-plying beverages and foods with appropriate nutrient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loss of several major nutrients in the sweat from humanbody during working in hot environment,so as to put forward a rational scheme for sup-plying beverages and foods with appropriate nutrients.Thirteen young male subjectsdressed in gas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the whole body were ordered to march in a hotclimatic chamber(DB 34.2℃)at a speed of 5.4 km/h until they subjectively failed to bearfurther but to hold on still for 200 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maximum tolerancetime was only 58.2±2.9 min,the mean body temperature(MBT)was 37.8±0.1 ℃,heartrate(HR)151.3±8.0 beat/min.Nevertheless,the amount of sweat was only 780.5±75.2 g.Thelevels of K,Na,Ca,Mg,Fe,Cu and Zn in the whole body-sweat of our series were12.3±1.8,113.0±7.0,0.8±0.13,0.9±0.20,0.027±0.004,0.005±0.001 and 0.035±0.002mmol/L,respectively.The concentrations of K and Zn in serum were decreased,and thelevel of Zn was also lower than the normal.The total amount of amino acids in thesweat was 10855±679 μmol/L,of which the amount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was 21.2%.The concentration of lysine was the highest(1038.5±90.7μmol/L),and that of methioninethe lowest(49.8±4.0μmol/L)in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In the non-essential aminoacids,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ine and glycine were the highest,being 2774.3±179.0 and1572.1±83.9 μmol/L,respectively,and that of cystine the lowest,being 4.8±0.9μmol/L.The amount of vitamins B<sub>1</sub>,B<sub>2</sub> and C in the sweat were only 452±220,312±174 and3330±1200 μg/L,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HERMIA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protective CLOTHING SWEAT NUTRITION human male
下载PDF
医务人员呼吸防护用品适合性检验和密合性检查有效性的系统综述
10
作者 Charlotte Goko Elizabeth Forster +1 位作者 Matthew Mason Peta-Anne Zimmer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3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目的呼吸防护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至关重要,应使用适当的颗粒过滤呼吸器和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以确保良好的佩戴气密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的空气传播感染风险。该文旨在对呼吸防护用品适合性检验和密合性检查有效性研究进行综述和分... 目的呼吸防护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至关重要,应使用适当的颗粒过滤呼吸器和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以确保良好的佩戴气密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的空气传播感染风险。该文旨在对呼吸防护用品适合性检验和密合性检查有效性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系统检索了2003年1月至2022年4月发表的文献,检索范围包括CINAHL、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Ovid数据库Medline子库和灰色文献。研究方案已在PROSPERO注册(CRD42020213968)。结果共检索出561篇文献,25篇被纳入该综述,包括22项量性研究和3篇指南文献。在评估呼吸防护用品的有效性方面,适合性检验是更有效且被广泛采用的可靠方法,但呼吸防护程序应该同时包括适合性检验和密合性检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呼吸防护用品的有效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凸显了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相关教育培训可有效提高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的有效性。结论为确保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适合性测试和密合性检查均应采用。建议由专业人员实施全面的呼吸防护项目,包括教育培训、适合性测试和密合性检查,还需要探索适用于实际使用环境的适合性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性检验 密合性检查 医护人员 呼吸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装备 佩戴气密性检查
下载PDF
中国呼吸防护装备“十三五”标准体系建设浅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小兵 秦挺鑫 +2 位作者 丁松涛 韩国林 蔡忠 《中国标准化》 2017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呼吸防护装备标准的现状、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标准化工作发展与应用实践,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呼吸防护装备标准研究进展,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呼吸防护装备"十三五"标准体系的初步方案和计划,以期对...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呼吸防护装备标准的现状、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标准化工作发展与应用实践,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呼吸防护装备标准研究进展,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呼吸防护装备"十三五"标准体系的初步方案和计划,以期对我国呼吸防护装备下一步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防护装备 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十三五”标准体系 规划
下载PDF
关于外加死腔和气流阻力复合负荷的心理生理效应研究
12
作者 刘立 吴兴裕 +1 位作者 张立藩 倪鹤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以20名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观察了外加死腔和呼吸阻力联合作用对呼吸功能和呼吸阻力感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阻力条件下,外加死腔使反映通气功能和呼吸型式的参数值增加,且对反映呼吸功的参数具有相互增强的作用。当外加死腔增大... 以20名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观察了外加死腔和呼吸阻力联合作用对呼吸功能和呼吸阻力感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阻力条件下,外加死腔使反映通气功能和呼吸型式的参数值增加,且对反映呼吸功的参数具有相互增强的作用。当外加死腔增大时,呼吸阻力感觉阈限提高,相同的呼吸阻力值引起更强的呼吸感觉。上述结果讨设计制作呼吸防护装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防护装置 心理生理学 航空医学
下载PDF
精确物理隔离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症状的防护研究
13
作者 龚晓杰 王非 王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14-28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霾星人鼻用空气净化器(MXR)的防护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精确物理隔离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5年1月于北京市天通苑12个社区招募志愿者2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志愿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目的通过对霾星人鼻用空气净化器(MXR)的防护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精确物理隔离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5年1月于北京市天通苑12个社区招募志愿者2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志愿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 000例。对试验组培训MXR正确佩戴方法,指导其在户外活动时均佩戴MXR。对照组户外活动的防护方式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时间为2015年2—5月。于干预期间每月末,采用预先设计的呼吸道症状评估表记录两组出现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干预期间,试验组脱落114例,对照组脱落101例。试验组2015年2月、3月及5月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015年4月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试验组认为外观感受差120例(13.54%),面部贴合度差54例(6.09%),出现憋闷感47例(5.30%),皮肤过敏15例(1.69%),系带紧绷11例(1.24%)。结论采用精确物理隔离对外源颗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精确物理隔离 呼吸防护装置
下载PDF
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的低压舱生理试验评价
14
作者 温冬青 王桂友 +7 位作者 顾昭 薛利豪 于立华 涂磊 施维茹 张岩 殷东辰 刘晓鹏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评价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生理试验依据。方法4具假人和4名健康志愿者配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包括氧气系统供氧性能物理试验、氧气系... 目的评价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生理试验依据。方法4具假人和4名健康志愿者配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包括氧气系统供氧性能物理试验、氧气系统迅速减压物理试验、6 h巡航高度供氧生理试验和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测试面罩内的氧气浓度、呼吸阻力、安全余压、迅速减压峰值面罩压、作用时间和稳压值等物理参数;监测志愿者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结果假人肺通气量为20 L/min时,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在12.0 km以下提供的供氧分压≥19.1 kPa,安全余压接通前系统呼气阻力≤441.3 Pa,吸气阻力≤490.3 Pa。假人肺容积为1.0 L时,系统的迅速减压峰值≤5.8 kPa。6 h巡航飞行时,氧气系统为志愿者提供的供氧氧分压均≥21.9 kPa。4名志愿者均完成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主客观反应良好。结论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防护性能可以满足地面至12.0 km高度供氧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减压 评价研究 呼吸防护装置 低压舱
原文传递
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跳伞应急供氧防护性能的低压舱生理试验评价
15
作者 温冬青 顾昭 +9 位作者 王桂友 涂磊 于立华 薛利豪 施维茹 张岩 吴建兵 李晗 殷东辰 刘晓鹏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目的评价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跳伞应急供氧性能是否满足高、平原上空弹射跳伞的防护要求,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依据。方法1具假人和7名健康受试者穿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3项试验,模拟飞行员从飞... 目的评价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跳伞应急供氧性能是否满足高、平原上空弹射跳伞的防护要求,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依据。方法1具假人和7名健康受试者穿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3项试验,模拟飞行员从飞机升限跳伞降落经历的气压变化。①高、平原模式应急供氧试验;②高空供氧性能物理试验;③高原模式应急供氧人体试验。结果在升限18.0 km跳伞降落至地面过程中,高、平原模式下伞氧消耗量分别为总量的40.0%和46.7%。11.4 km以上加压供氧总压为16.25~19.36 kPa,11.4 km以下非加压供氧吸气阻力为0.09~0.29 kPa,供氧分压为25.96~75.69 kPa。1名受试者完成了高原模式下18.0 km应急供氧人体试验,主客观反应良好。结论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高、平原模式跳伞应急供氧性能可满足人体18.0 km至地面不同高度应急供氧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防护装置 缺氧 低压舱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改进对性能影响研究
16
作者 施巍 常明 +2 位作者 罗宁 胡培峰 陶振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3-3350,共8页
针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长时间贮存和穿戴时分别存在的易变形和不舒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面罩改进、进气口改进和密封形式改进的优化方法,用以提高可贮存性、人体穿戴体验和避免对消防救援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了目前呼吸器的包... 针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长时间贮存和穿戴时分别存在的易变形和不舒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面罩改进、进气口改进和密封形式改进的优化方法,用以提高可贮存性、人体穿戴体验和避免对消防救援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了目前呼吸器的包装、进气口设计、半面罩材料存在的缺陷,依此提出了消防呼吸器设计的具体改进方案,并通过漏气系数、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和一氧化碳防护性能试验对改进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经试验证明,改进后产品相较于原有产品性能变化显著:其中呼吸区漏气系数降低超过80%,吸气阻力降低超过30%,呼气阻力降低超过60%,一氧化碳透过质量浓度降低45%。经优化的包装形式和采用新型的半面罩可有效解决现有存储和穿戴不适问题,更加契合面部形态、缩短穿戴时间,同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半面罩 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漏气系数 吸气阻力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毒气泄漏事故应急用个体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再富 张明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对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公众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硫化氢气体,利用无机气体防护时间检测系统,测试研究了滤毒盒、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等个体防护用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防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浓... 本文对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公众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硫化氢气体,利用无机气体防护时间检测系统,测试研究了滤毒盒、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等个体防护用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防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浓度及温湿度两种工况条件均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防护时间有较大影响,滤毒盒的防护效果远好于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的防护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策略。本研究可为建立个体防护对策的选择方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气泄漏 硫化氢 个体呼吸防护用品 防护效果 公众 穿透时间
下载PDF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小时 施巍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811,共4页
呼吸器的性能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及修订至关重要。就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GB 21976.1-2008和欧洲、美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标准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与欧美... 呼吸器的性能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及修订至关重要。就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GB 21976.1-2008和欧洲、美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标准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与欧美标准,特别是最新的ISO标准相比,国内标准在主要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针对过滤装置对有毒气体的防护性能和试验方法,及呼吸器的佩戴适用性试验,现有国标的相关要求不利于考察呼吸器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综合防护性能,建议参考国外标准,修订GB 21976.1-2008,保障使用人员安全,规范相关产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呼吸器标准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下载PDF
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用压缩空气质量标准建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明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3,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中提供给佩戴人员呼吸用的压缩空气中潜存的污染物的种类、污染来源及其危害性,以及当前我国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用压缩空气的主要质量控制过程及管理措施,从健全标准体系和完善管理角度考虑,指出建立... 该文简要介绍了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中提供给佩戴人员呼吸用的压缩空气中潜存的污染物的种类、污染来源及其危害性,以及当前我国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用压缩空气的主要质量控制过程及管理措施,从健全标准体系和完善管理角度考虑,指出建立我国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用压缩空气质量技术管理标准的迫切需要。在分析借鉴欧盟、美国等的呼吸防护装备用空气的质量管理标准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空气质量技术标准的已有经验,对我国未来供气式呼吸防护装备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技术管理标准的技术内容、具体控制指标及实施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质量 供气式 呼吸防护装备
下载PDF
外加呼吸阻力容许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兵林 肖赞英 张立藩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以56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实验对象,测定了轻度体力负荷下适用的呼吸防护装备(RPD)外加呼吸阻力容许水平。结果表明:呼吸时口腔压力最大波动幅度(P)、单位通气量所增加的呼吸功(W/L)是与外加呼吸阻力主、客观影响密切相关的因素,二者... 以56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实验对象,测定了轻度体力负荷下适用的呼吸防护装备(RPD)外加呼吸阻力容许水平。结果表明:呼吸时口腔压力最大波动幅度(P)、单位通气量所增加的呼吸功(W/L)是与外加呼吸阻力主、客观影响密切相关的因素,二者均可作为呼吸阻力标准的客观生理指标,但P更为实用。还应用概率单位分析方法预测出:如由于RPD外加阻力引起的P不超过7.5cmH2O,则90%以上的使用者将不会产生呼吸不适感。与文献报道的各种阻力标准比较,本文所提的容许水平适于轻度体力负荷条件下采用,并较为严格。本文采用的实验方法可供制订各类RPD阻力标准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防护装备 外加呼吸阻力标准 口腔压力 额外呼吸功 呼吸阻力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