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的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优化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翠玲 强文丽 +4 位作者 牛叔文 王睿 张赫 成升魁 李凡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0-1152,共13页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②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③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④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安全 经济成本 资源环境成本 可持续消费 食物消费结构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时空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志远 马彩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54,共11页
结合SEEA理论与方法,核算了中国西部城市——西安市1997-2009年的主要资源环境成本,基于市、县2级尺度探究其时空差异性,并计算了资源环境成本占GDP比例情况。结果表明:①按1990年可比价,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由177197.9万元增大到396031.... 结合SEEA理论与方法,核算了中国西部城市——西安市1997-2009年的主要资源环境成本,基于市、县2级尺度探究其时空差异性,并计算了资源环境成本占GDP比例情况。结果表明:①按1990年可比价,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由177197.9万元增大到396031.8万元,年均增长率10.29%,高于同期GDP(7.25%)增长率。②资源耗减成本大于环境退化成本,但前者比重有所降低,由84.84%降为69.45%。③各区县占总成本比例差异明显。2009年,占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比重大于15%的是雁塔区,居于10%~15%的是未央区、莲湖区、户县;居于5%~10%的是新城区、碑林区、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其他区县小于5%。④据资环密度可将西安市分为3个圈层: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属于I圈,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属于II圈,其他各区属于III圈;资环密度I圈集聚、II圈和III圈渐次降低;资源环境成本总量I圈最小,II圈和III圈比重相当;按组分分析,能源耗减成本总量在I圈较低,II圈和III圈较高,耕地耗减成本主要产生于II圈和III圈,污染成本I圈<II圈<III圈,生态成本集中于III圈。⑤资源环境成本占GDP比例1997年为7.58%,2005年达到11.27%,之后降低,2009年降为9.05%,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空间上I圈<II圈<III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 资源耗减成本 环境退化成本 时空差异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荣坤 《建材地质》 1996年第5期2-9,共8页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当前经济建设中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依赖矿产资源的供给,尽管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过去以单纯的矿产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换取经济数量的增长的粗放型生...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当前经济建设中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依赖矿产资源的供给,尽管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过去以单纯的矿产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换取经济数量的增长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导致了矿产资源浪费巨大,利用效率低下,加之开发应用过程中环境成本过高,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从而加剧了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进入21世纪,我国许多重要的矿产对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将严重不足,因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最低的环境成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 资源保护 持续利用
下载PDF
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下石油资源税率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新伟 段诗云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12,共7页
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政策缺失导致石油资源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从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出发研究石油资源税率是解决石油资源外部性,实现对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的关键。基于山东省2000~2013年石油资源开采行业数据,根... 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政策缺失导致石油资源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从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出发研究石油资源税率是解决石油资源外部性,实现对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的关键。基于山东省2000~2013年石油资源开采行业数据,根据使用者成本法测算山东省石油开采行业的资源耗减成本,发现当前资源税费比率应提高14%;根据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测算生态环境成本,结合大量实地调研,指出生态环境补偿水平应从目前补偿水平的22%逐步提高至完全补偿生态环境成本。然后,根据价值对等原则构建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方程,探索性地计算了基于油价波动的石油资源税率,发现当油价处于(23~52)、(52~78)、(78~115)美元/桶的油价区间时,在7%折现率下分别对应17.51%、18.84%、19.04%的补偿税率,得出结论:当前条件下将资源税费与环境补偿费用合并征收,需要将补偿税率逐步提高至15%~20%。最后,从税率确定、计征方式以及监管体系三方面提出了执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学 梯度税率 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方程 油价波动 资源环境补偿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