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性产品国际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原油市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蕙萍 吕春锋 魏龙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4,共11页
资源性产品价格近10年来不断上涨起伏,中国作为资源消费大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定价权。本文旨在剖析资源价格巨幅震荡的原因,探明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中国有效参与资源国际价格形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和Copula-GARCH建模... 资源性产品价格近10年来不断上涨起伏,中国作为资源消费大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定价权。本文旨在剖析资源价格巨幅震荡的原因,探明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中国有效参与资源国际价格形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和Copula-GARCH建模,筛选出7个关键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原油现价的影响,并特别关注极端事件下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非商业投机操作成为资源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资源供给的波动引起的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因素;计价货币汇率变动起到明显的推手作用;战略储备的增加抵减了商业库存的总体调节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因素对资源价格的影响程度及拟合效果均优于基本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价格 因素分析 Copula建模 原油
原文传递
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运行规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本文运用MSVAR和Copula方法研究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运行规律,发现国际资源性产品名义价格受供给面因素的影响在长期呈上升趋势;最近40年资源性产品市场共出现三次衰退,平均价格周期约为10年;各类产品价格高度协动及强下尾相关是周期运... 本文运用MSVAR和Copula方法研究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运行规律,发现国际资源性产品名义价格受供给面因素的影响在长期呈上升趋势;最近40年资源性产品市场共出现三次衰退,平均价格周期约为10年;各类产品价格高度协动及强下尾相关是周期运行的显著特征;不同的需求弹性和生产性质造成原油、金属矿藏品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本轮资源性产品价格整体上升的成本效应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机制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周期 波动性 协动性 持续时间
原文传递
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海燕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我国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主要体现在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性产品市场结构、价格管控以及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资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产权安排的制度性缺陷,与垄断利润的产生和分配密切相关的市场结构,国家在资源价格管... 我国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主要体现在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性产品市场结构、价格管控以及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资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产权安排的制度性缺陷,与垄断利润的产生和分配密切相关的市场结构,国家在资源价格管控方面的强制性定价政策与诸多非市场性因素的影响,以及生态补偿方面资源财税制度的不合理和环境保护机制的不健全,是当前我国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和定价机制不合理并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 体制 机制 障碍 产权制度 市场结构
下载PDF
南宁市市政污泥及资源化产品重金属特性分析与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荣乐 黄业翔 +3 位作者 许谦 韦士程 赵侣璇 宋晓薇 《环境科技》 2022年第1期51-56,共6页
通过对南宁市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及资源化产品的重金属特性及污染风险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除重金属Hg,Cd以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达到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中的A级标准;部分时段的重金属Hg,Cd仅... 通过对南宁市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及资源化产品的重金属特性及污染风险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除重金属Hg,Cd以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达到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中的A级标准;部分时段的重金属Hg,Cd仅达到B级标准,存在一定潜在污染风险;通过加强控制污泥堆肥过程中的重金属含量,合理调配施用比例,使得经过堆肥处理的污泥重金属含量均达到A级污泥限值要求,降低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在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资源化产品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海燕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就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要在坚持市场取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总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市场体系,深化资源行业市场结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调控机制,完善资源环境补偿的制... 就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要在坚持市场取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总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市场体系,深化资源行业市场结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调控机制,完善资源环境补偿的制度安排,以及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资源相对价格等措施,使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得以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形成机制 原则 产权 市场
下载PDF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 被引量:4
6
作者 武靖州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需求过度与消费需求不足并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和第二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与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有关。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使得生产成本不...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需求过度与消费需求不足并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和第二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与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有关。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使得生产成本不能在价格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价格信号失灵又使企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偏向,经济结构的优化自然难以向前。为此,应树立资源性产品广义成本的理念,推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强化政府严格监管与适度补贴下的市场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改革 经济结构 市场化
下载PDF
中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柏玲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
资源性产品定价不合理导致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带来很多消极的社会后果。在分析资源性产品价值构成的基础上,提出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来形成反映资源价值和稀缺程度的价格,明晰资源性产品的产权归属,有效分摊资源开... 资源性产品定价不合理导致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带来很多消极的社会后果。在分析资源性产品价值构成的基础上,提出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来形成反映资源价值和稀缺程度的价格,明晰资源性产品的产权归属,有效分摊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改革现行税制,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定价 价格改革
下载PDF
基于民生视角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溢海 熊蕾蕾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自然资源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粗放型经济,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支撑经济的增长,造成极大浪费,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 自然资源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粗放型经济,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支撑经济的增长,造成极大浪费,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不应片面要求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而应兼顾改革与监管。在深化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我国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与补偿机制,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自然资源 价格调整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下降的经济效应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佘群芝 刘瑞宝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1,共6页
2008年下半年以来石油、铁矿石、煤炭、钢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下跌,一方面将使中国相关行业收入减少,给财政收入和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发进展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物价水平的全面回落,并... 2008年下半年以来石油、铁矿石、煤炭、钢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下跌,一方面将使中国相关行业收入减少,给财政收入和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发进展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物价水平的全面回落,并为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作出贡献。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两点,乐观面对负面影响并充分利用正面效应,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下降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下载PDF
“中国原材料案”对我国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宏瑞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我国是资源性商品的贸易大国,当前我国主要采取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等对资源性商品的出口进行管理,但是,"中国原材料案"的败诉结果势必对我国当前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体制产生巨大冲击。研究发现,今后我国出口税费... 我国是资源性商品的贸易大国,当前我国主要采取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等对资源性商品的出口进行管理,但是,"中国原材料案"的败诉结果势必对我国当前资源性商品出口管理体制产生巨大冲击。研究发现,今后我国出口税费、出口配额措施的适用将受到极大限制,出口管理程序、自由裁量权也将受到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我国应积极推动出口关税减让表谈判、优化出口配额及出口管理程序、建立"三要三步"的贸易政策合法性审查及资源型贸易企业出口风控专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材料案 资源性商品 出口管理
下载PDF
中国红木文化产品出口利导策略研究
11
作者 贺海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3-86,共4页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制度制约了我国红木一般制品出口。各国以保护资源性产品为名制定名贵木材尤其是红木及制品出口禁限政策。近来,我国红木一般制品生产的进料成本大幅提高,出口成本急剧增加,出口量及金额迅速下降。同时,国家却大力鼓...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制度制约了我国红木一般制品出口。各国以保护资源性产品为名制定名贵木材尤其是红木及制品出口禁限政策。近来,我国红木一般制品生产的进料成本大幅提高,出口成本急剧增加,出口量及金额迅速下降。同时,国家却大力鼓励支持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为此,我国红木制品生产企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利导政策支持;大力开发、出口红木文化产品,化解当前红木制品国际贸易出口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红木文化产品 制度环境 国际贸易保护异化
下载PDF
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阻碍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的机理浅析
12
作者 杜明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63,102,共4页
资源性产品价格存在着结构性供求失衡,供求态势与价格水平存在不和谐音符。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限制了资本与劳动等要素的结合能力,导致经济结构发展失衡;导致对其他要素的非正常利用,阻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导致政府行为偏向,严重影响中... 资源性产品价格存在着结构性供求失衡,供求态势与价格水平存在不和谐音符。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限制了资本与劳动等要素的结合能力,导致经济结构发展失衡;导致对其他要素的非正常利用,阻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导致政府行为偏向,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经济升级版 机理
下载PDF
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制约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
13
作者 杜明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会对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利用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制度质量和诱导寻租行为,抑制要素利用创新活动,导致创新机制受损,形成"荷兰病"的风险;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严重负效应,导致要素不当利用,阻碍结构优化提升,增大... 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会对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利用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制度质量和诱导寻租行为,抑制要素利用创新活动,导致创新机制受损,形成"荷兰病"的风险;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严重负效应,导致要素不当利用,阻碍结构优化提升,增大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的风险。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的校正路径:要按照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形成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的纠偏机制、校正机制,提升民生福利、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失衡 转型升级 效应
下载PDF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经济转型升级作用的再认识
14
作者 杜明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资源性产品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空间优化布局、发展和转型升级方向、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资源性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过度依赖资源性产品高投入的经济结构,对资源型产业经济结构、加工型产业经... 资源性产品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空间优化布局、发展和转型升级方向、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资源性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过度依赖资源性产品高投入的经济结构,对资源型产业经济结构、加工型产业经济结构造成约束。必须再认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作用:第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薄弱环节;第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矫正要素价格机制扭曲的迫切需要;第三,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经济转型升级 作用 价格改革
下载PDF
福建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研究
15
作者 黄碧丹 《城市学刊》 2015年第6期14-17,共4页
在资源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逐渐加大的今天,福建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抑制资源浪费,是现在和未来改革的一个重点。坚持市场化方向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现代监管体系,制定合理的资源性产品成本规则和利润规则,能够... 在资源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逐渐加大的今天,福建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抑制资源浪费,是现在和未来改革的一个重点。坚持市场化方向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现代监管体系,制定合理的资源性产品成本规则和利润规则,能够有效地解决福建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产品 价格改革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山东省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研究
16
作者 柳力玮 周毓文 +1 位作者 彭梦杰 刘晓莉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1-2,5,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提供契机,进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有助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山东省为例,以电力价格、天然气价格、水资源价格和土地价格改革为主要对象,尝试提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与保障措施,以期指... 生态文明建设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提供契机,进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有助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山东省为例,以电力价格、天然气价格、水资源价格和土地价格改革为主要对象,尝试提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与保障措施,以期指导山东省形成合理价格体制,促进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产品 价格改革 山东省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的法律概念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锡生 王中政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自然资源法律概念是自然资源法学研究的基础。深圳“鹦鹉案”和江西“鹦鹉案”出现的“类案不同判”现象凸显了自然资源法律概念缺失的司法流弊。目前,学界对自然资源法律概念的阐释主要移植了自然资源的科学概念,并依据自然资源的客观... 自然资源法律概念是自然资源法学研究的基础。深圳“鹦鹉案”和江西“鹦鹉案”出现的“类案不同判”现象凸显了自然资源法律概念缺失的司法流弊。目前,学界对自然资源法律概念的阐释主要移植了自然资源的科学概念,并依据自然资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分别形成了“状态论”和“行为论”的阐释路径,而这两条阐释路径都难以做到逻辑自洽。自然资源法律概念的形成具有有限自主性,同时受到自然资源特殊性和法律规范约束性的限制。自然资源的法律概念需要立足于其生成逻辑,即法律上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且没有成为产品,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天然形成或生成之物。自然资源法律概念体现了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是自然资源融入法律规范的应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产品 法律概念 鹦鹉案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构造论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社坤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5-177,共13页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类型的反思,可以论证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作为独立的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类型的正当性。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创设是自然资源所有权权能分离的结果,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功能应当限定为解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禁止...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类型的反思,可以论证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作为独立的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类型的正当性。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创设是自然资源所有权权能分离的结果,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功能应当限定为解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禁止。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核心权能是分离和取得权能,系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和收益权能的转化形态。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占有权能具有特殊性,更多表现为对自然资源观念上的抽象占有。对自然资源所依附的载体性资源的占有是独立存在并辅助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行使的资源载体使用权的权能。基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的需要,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行使应当遵守限度条件,这些限度条件划定了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的权利边界,并通过公法管制措施得以明确化和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所有权 自然资源产品取得权 自然资源许可 权能 限度条件
原文传递
资源税改革轨迹与他国镜鉴:引申一个框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焦锋 白彦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61,共10页
发达国家发展理念变迁和工业化的历程表明,合理的资源税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开征资源税已有30年的历史,资源税体系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变迁先后经过三次大的变革。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适应发展新常态的... 发达国家发展理念变迁和工业化的历程表明,合理的资源税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开征资源税已有30年的历史,资源税体系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变迁先后经过三次大的变革。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适应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资源税改革应以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分三阶段、从六方面逐步推进,即2015年至2016年初步完善资源税体系,2017年至2018年基本完善资源税体系,2019年至2020年基本实现资源税改革目标,明确资源税定位,确定合理税负水平,扩大征收范围,完善计征方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资源税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
下载PDF
资源产品贸易的环境影响及隐含环境流分析——以铜资源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邸敬涵 温宗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2-625,共14页
资源产品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在对全球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跨境环境影响转移。传统仅从国家或产业层面评估国际贸易中单一环境要素的隐含流已远无法满足国际谈判与博弈中的精细化决策要求。本文以铜资源为例,应用生命周期... 资源产品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在对全球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跨境环境影响转移。传统仅从国家或产业层面评估国际贸易中单一环境要素的隐含流已远无法满足国际谈判与博弈中的精细化决策要求。本文以铜资源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产品级、多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及隐含流核算体系,选取了2018年6种铜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核算了铜资源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对各国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及在各国之间形成的多环境要素隐含流。分析发现:(1)不同资源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类别、国际贸易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和所形成的隐含流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2)铜资源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全球环境影响的显著增加,其中,约97%来源于铜矿、粗铜、精炼铜等原材料产品的贸易,主要流向原料国,其余3%的贸易环境影响增加来源于铜废料的国际贸易,主要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3)总体上,在铜资源的国际贸易中主要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环境影响转移链条。根据研究所得结论,建议在资源产品国际贸易谈判博弈和环境政策制定中,应综合考虑多环境要素,并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资源产品予以精细的差别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 隐含环境流 铜资源产品 精细化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