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植物叶片的元素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帮国
何光熊
+4 位作者
史亮涛
樊博
李纪潮
潘志贤
纪中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9-1045,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生长的植物叶片以及凋落叶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养分重吸收效率对土壤类型与物种互作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叶片N、P、Ca、Mg、Cu、Zn、Fe、N∶P以及凋落叶N、P、Mn、N∶P均有显著影...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生长的植物叶片以及凋落叶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养分重吸收效率对土壤类型与物种互作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叶片N、P、Ca、Mg、Cu、Zn、Fe、N∶P以及凋落叶N、P、Mn、N∶P均有显著影响;燥红土植物叶片与凋落叶N、Mn含量和N∶P显著高于变性土,而燥红土植物叶片P、Ca、Mg、Fe、Cu、Zn和凋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变性土.燥红土植物叶片N含量较变性土高34.8%,而P含量低40.0%;在叶片凋落时,N、P、K表现为重吸收,而其他元素呈富集状态.燥红土凋落叶Ca、Mg、Mn富集系数显著高于变性土.物种仅对叶片N含量有显著影响,物种与土壤交互作用对植物叶片和凋落叶元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表明各土壤类型对不同物种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较为一致.土壤类型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可进一步作用于干热河谷植物凋落物分解、植物-土壤的养分反馈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要素
土壤类型
氮磷平衡
养分回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原文传递
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2
作者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依靠溶液浓度变化存储能量的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评价。再吸收循环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会随这循环运行压力变化产生波动,不同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下循环运行压力存在下限。当高压吸收器出...
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依靠溶液浓度变化存储能量的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评价。再吸收循环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会随这循环运行压力变化产生波动,不同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下循环运行压力存在下限。当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质量分数低至0.9时,循环运行压力不可低于4.6 kPa,当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较低时,会影响循环正常运行。对再吸收储热循环的可行浓度-温度区间进行了探究,提出将节流失效临界线作为判定制冷剂是否有制冷能力的依据。再吸收循环区别于吸收式循环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二元溶液吸收过程代替一元工质冷凝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再吸收循环的驱动热源温度。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热源温度为90℃时单级再吸收循环性能系数(COP)可达0.614,两级再吸收循环COP可达0.489;进水温度为30℃的条件下,该系统单级储热模式的出水温度达49.38℃,两级储热模式的出水温度达52.54℃,能够满足地板采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系统
单双级
氨水
再吸收循环
COP
出水温度
驱动热源温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林龄第2代杉木林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吕中诚
康文星
+2 位作者
黄志宏
赵仲辉
邓湘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5-1495,共11页
利用会同杉木林25年的定位测定的基础数据,探讨了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杉木枝叶凋落前年均养分转移量为3.22—31.89 kg hm^(-2) a^(-1)...
利用会同杉木林25年的定位测定的基础数据,探讨了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杉木枝叶凋落前年均养分转移量为3.22—31.89 kg hm^(-2) a^(-1),其中,叶占71.31%—94.41%,枝占5.59%—28.69%。枝的养分转移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林分20年生以前,叶的养分转移量呈上升趋势,20年生以后,呈下降趋势。枝的养分转移率为20.97%—22.59%,叶是22.98%—26.06%,枝和叶的养分转移率都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各林龄段的枝的养分转移率差异不显著(P>0.05),叶的养分转移率除1—7年生与其他林龄段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林龄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转移的元素量中,N和K占83.75%—84.25%,P、Ca、Mg占15.75%—16.25%。N、P、K、Ca、Mg的转移率分别为24.59%—34.53%,36.36%—46.64%,42.86%—51.27%,3.68%—7.35%,3.67%—9.56%。养分转移率主要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与枝叶凋落前的养分浓度控制,与凋落物量无关。养分的转移量不仅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的影响外,更多地取决于凋落物量,而且与杉木生长发育特征有很大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枝叶
养分
转移率
养分内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级氨水再吸收储热系统热力学动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99-3204,共6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的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动态性能分析。由于采用二元溶液吸收过程代替一元工质冷凝过程,循环的驱动热源温度能够有效降低,在热源温度为90℃时两级再吸收循环COP可达0.489.对于两级...
本文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的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动态性能分析。由于采用二元溶液吸收过程代替一元工质冷凝过程,循环的驱动热源温度能够有效降低,在热源温度为90℃时两级再吸收循环COP可达0.489.对于两级再吸收循环,研究热源温度,回水温度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储热终了时间随热源温度80℃增加为130℃从4.5 h缩短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
氨水
再吸收循环
浓度差储放热
动态模拟
原文传递
早期开食对雏鹅卵黄囊吸收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刘政权
赵羽彤
+2 位作者
常鹏辉
陈玉飞
陈兴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1-38,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雏鹅育雏期开食对卵黄囊吸收和后期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筛选体质量差异(90.32±2)g的1日龄母雏鹅126只,随机分为开食组和禁食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出雏后48、60、72 h每个重复取3只雏鹅称质量后...
【目的】旨在探究雏鹅育雏期开食对卵黄囊吸收和后期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筛选体质量差异(90.32±2)g的1日龄母雏鹅126只,随机分为开食组和禁食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出雏后48、60、72 h每个重复取3只雏鹅称质量后屠宰取卵黄囊并称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卵黄囊脂肪酸组成;于1、2、3、4周龄末每个重复取3只雏鹅称质量,屠宰后卵巢称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发育调控相关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成纤维生长因子12(FGF12)和SMAD同源物4(SMAD4)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开食组体质量在48h至4周龄末均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卵黄囊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由C16:0、C18:0、C22:0、C16:1、C18:1n9t和C20:4n6组成。开食组4周龄末卵巢质量、原始卵泡数、初级卵泡数和原始卵泡直径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开食组1、2和4周龄CHK1表达量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开食组1、2和3周龄FGF12和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结论】48 h开食有助于确保雏鹅获得较高的体质量,且可促进雏鹅脂肪酸吸收,并上调CHK1、FGF12、SMAD4卵巢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促进雏鹅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
早期开食
卵黄囊吸收
卵巢发育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nCl_2/Ca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江龙
王丽伟
+2 位作者
王如竹
高鹏
宋分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0-723,共4页
近些年来,吸附式制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再吸附制冷工质对MnCl<sub>2</sub>/CaCl<sub>2</sub>/NH<sub>3</sub>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热源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测试了该再吸附工质对...
近些年来,吸附式制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再吸附制冷工质对MnCl<sub>2</sub>/CaCl<sub>2</sub>/NH<sub>3</sub>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热源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测试了该再吸附工质对的循环吸附量,并且分析了COP,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130℃时,再吸附循环的理论COP为0.48<sup>0</sup>.8,在测试工况下,当热源温度达到150℃,冷却温度为25℃以及蒸发温度5℃时,循环吸附量最大值可以达到0.502 kg/kg,对不同的热源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条件下,MnCl<sub>2</sub>/CaCl<sub>2</sub>/NH<sub>3</sub>的吸附量为0.184<sup>0</sup>.502 k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吸附
固化吸附剂
制冷性能
循环吸附量
原文传递
题名
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植物叶片的元素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帮国
何光熊
史亮涛
樊博
李纪潮
潘志贤
纪中华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9-104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基础性超前预研项目(2014CZJC016)资助~~
文摘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生长的植物叶片以及凋落叶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养分重吸收效率对土壤类型与物种互作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叶片N、P、Ca、Mg、Cu、Zn、Fe、N∶P以及凋落叶N、P、Mn、N∶P均有显著影响;燥红土植物叶片与凋落叶N、Mn含量和N∶P显著高于变性土,而燥红土植物叶片P、Ca、Mg、Fe、Cu、Zn和凋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变性土.燥红土植物叶片N含量较变性土高34.8%,而P含量低40.0%;在叶片凋落时,N、P、K表现为重吸收,而其他元素呈富集状态.燥红土凋落叶Ca、Mg、Mn富集系数显著高于变性土.物种仅对叶片N含量有显著影响,物种与土壤交互作用对植物叶片和凋落叶元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表明各土壤类型对不同物种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较为一致.土壤类型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可进一步作用于干热河谷植物凋落物分解、植物-土壤的养分反馈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关键词
生源要素
土壤类型
氮磷平衡
养分回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Keywords
biogenic
element
soil
type
N
and
P
balance
nutrient
resorption
biogeochemical
cycle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2
作者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出处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6006)。
文摘
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依靠溶液浓度变化存储能量的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评价。再吸收循环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会随这循环运行压力变化产生波动,不同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下循环运行压力存在下限。当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质量分数低至0.9时,循环运行压力不可低于4.6 kPa,当高压吸收器出口溶液浓度较低时,会影响循环正常运行。对再吸收储热循环的可行浓度-温度区间进行了探究,提出将节流失效临界线作为判定制冷剂是否有制冷能力的依据。再吸收循环区别于吸收式循环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二元溶液吸收过程代替一元工质冷凝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再吸收循环的驱动热源温度。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热源温度为90℃时单级再吸收循环性能系数(COP)可达0.614,两级再吸收循环COP可达0.489;进水温度为30℃的条件下,该系统单级储热模式的出水温度达49.38℃,两级储热模式的出水温度达52.54℃,能够满足地板采暖的要求。
关键词
储热系统
单双级
氨水
再吸收循环
COP
出水温度
驱动热源温度
Keywords
double-stage
ammonia
water
resorption
cycle
COP
outlet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分类号
TK51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林龄第2代杉木林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吕中诚
康文星
黄志宏
赵仲辉
邓湘雯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警察学院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5-1495,共11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361)
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项目(2007-04-15)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20080615)
文摘
利用会同杉木林25年的定位测定的基础数据,探讨了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杉木枝叶凋落前年均养分转移量为3.22—31.89 kg hm^(-2) a^(-1),其中,叶占71.31%—94.41%,枝占5.59%—28.69%。枝的养分转移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林分20年生以前,叶的养分转移量呈上升趋势,20年生以后,呈下降趋势。枝的养分转移率为20.97%—22.59%,叶是22.98%—26.06%,枝和叶的养分转移率都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各林龄段的枝的养分转移率差异不显著(P>0.05),叶的养分转移率除1—7年生与其他林龄段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林龄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转移的元素量中,N和K占83.75%—84.25%,P、Ca、Mg占15.75%—16.25%。N、P、K、Ca、Mg的转移率分别为24.59%—34.53%,36.36%—46.64%,42.86%—51.27%,3.68%—7.35%,3.67%—9.56%。养分转移率主要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与枝叶凋落前的养分浓度控制,与凋落物量无关。养分的转移量不仅受枝叶凋落前、后的养分浓度差值的影响外,更多地取决于凋落物量,而且与杉木生长发育特征有很大的关联。
关键词
杉木
枝叶
养分
转移率
养分内循环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
Hook
branches
and
leaves
nutrients
resorption
rate
inner
nutrient
cycle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级氨水再吸收储热系统热力学动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99-32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36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52106260)。
文摘
本文构建了一种以氨水为工质的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动态性能分析。由于采用二元溶液吸收过程代替一元工质冷凝过程,循环的驱动热源温度能够有效降低,在热源温度为90℃时两级再吸收循环COP可达0.489.对于两级再吸收循环,研究热源温度,回水温度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储热终了时间随热源温度80℃增加为130℃从4.5 h缩短为1 h。
关键词
两级
氨水
再吸收循环
浓度差储放热
动态模拟
Keywords
double-stage
ammonia-water
absorption-
resorption
cycl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heat
storage
dynamic
simulation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开食对雏鹅卵黄囊吸收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刘政权
赵羽彤
常鹏辉
陈玉飞
陈兴勇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生物育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1-38,共8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B004-2-1)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生项目(YJS2021022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08085MC101)。
文摘
【目的】旨在探究雏鹅育雏期开食对卵黄囊吸收和后期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筛选体质量差异(90.32±2)g的1日龄母雏鹅126只,随机分为开食组和禁食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出雏后48、60、72 h每个重复取3只雏鹅称质量后屠宰取卵黄囊并称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卵黄囊脂肪酸组成;于1、2、3、4周龄末每个重复取3只雏鹅称质量,屠宰后卵巢称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发育调控相关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成纤维生长因子12(FGF12)和SMAD同源物4(SMAD4)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开食组体质量在48h至4周龄末均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卵黄囊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由C16:0、C18:0、C22:0、C16:1、C18:1n9t和C20:4n6组成。开食组4周龄末卵巢质量、原始卵泡数、初级卵泡数和原始卵泡直径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开食组1、2和4周龄CHK1表达量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开食组1、2和3周龄FGF12和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结论】48 h开食有助于确保雏鹅获得较高的体质量,且可促进雏鹅脂肪酸吸收,并上调CHK1、FGF12、SMAD4卵巢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促进雏鹅卵泡发育。
关键词
雏鹅
早期开食
卵黄囊吸收
卵巢发育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
Keywords
ggosling
early
feeding
yolk
sac
resorption
ovarian
development
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
分类号
S8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nCl_2/Ca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江龙
王丽伟
王如竹
高鹏
宋分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0-7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No.51222601)
文摘
近些年来,吸附式制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再吸附制冷工质对MnCl<sub>2</sub>/CaCl<sub>2</sub>/NH<sub>3</sub>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热源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测试了该再吸附工质对的循环吸附量,并且分析了COP,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130℃时,再吸附循环的理论COP为0.48<sup>0</sup>.8,在测试工况下,当热源温度达到150℃,冷却温度为25℃以及蒸发温度5℃时,循环吸附量最大值可以达到0.502 kg/kg,对不同的热源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条件下,MnCl<sub>2</sub>/CaCl<sub>2</sub>/NH<sub>3</sub>的吸附量为0.184<sup>0</sup>.502 kg/kg。
关键词
再吸附
固化吸附剂
制冷性能
循环吸附量
Keywords
resorption
composite
adsorbent
COP
cycle
adsorption
quantities
分类号
TB64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植物叶片的元素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
闫帮国
何光熊
史亮涛
樊博
李纪潮
潘志贤
纪中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原文传递
2
两级再吸收浓度差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林龄第2代杉木林枝叶凋落前的养分转移特征
吕中诚
康文星
黄志宏
赵仲辉
邓湘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级氨水再吸收储热系统热力学动态特性分析
窦蓬勃
贾腾
代彦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5
早期开食对雏鹅卵黄囊吸收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刘政权
赵羽彤
常鹏辉
陈玉飞
陈兴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MnCl_2/CaCl_2/NH_3再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
江龙
王丽伟
王如竹
高鹏
宋分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