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钢焊接残余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文 石永久 +1 位作者 王元清 施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7-352,共6页
对结构钢板对接焊接及腹板与翼缘角焊缝连接的工字型截面梁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焊接温度场、残余应力分布及残余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证实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存在较大的三向残余应... 对结构钢板对接焊接及腹板与翼缘角焊缝连接的工字型截面梁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焊接温度场、残余应力分布及残余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证实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存在较大的三向残余应力,且纵向残余应力大于横向残余应力,对结构局部受力将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焊接残余应力是自平衡的,故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对钢材宏观受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结构钢材 焊接温度场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本构模型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变形数值仿真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闵荣 元振毅 +2 位作者 王永军 蔡豫晋 孙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54-2262,共9页
针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采用广义Maxwell(麦克斯韦)黏弹性本构模型建立了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的三维模型。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热-化学效应、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基体树脂黏弹性效应以及材料的各向异... 针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采用广义Maxwell(麦克斯韦)黏弹性本构模型建立了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的三维模型。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热-化学效应、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基体树脂黏弹性效应以及材料的各向异性。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复合材料C型制件的固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对比,比对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黏弹性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固化变形
原文传递
静压桩沉桩机理及承载力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立峰 龚维明 +1 位作者 过超 章钊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614,共5页
为了研究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以及后期的承载力特性,设计了静压桩模型系列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在均质粘性土中静压桩的沉桩机理以及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的承载力和压桩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均质粘性土中压桩,桩侧阻力和... 为了研究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以及后期的承载力特性,设计了静压桩模型系列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在均质粘性土中静压桩的沉桩机理以及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的承载力和压桩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均质粘性土中压桩,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占压桩力的比例是变化的,端阻力在压桩前期所占比例较大,而在压桩中、后期侧阻力大于端阻力;卸除压桩荷载后,由于桩顶自由且上段桩侧摩阻力较小,静压桩会发生回弹,但是桩身下段特别是端部由于受到桩周土体的约束,其形变不能得到完全恢复,即存在桩端残余力,它将造成利用常规方法计算的桩承载力偏小;由于静压桩在压桩和静载荷试验过程中的荷载传递机理不同,加之桩周土体的固结恢复,导致了终压时的桩端阻力值和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值下的桩端阻力值差异较大;静载荷试验验证了恢复期越长,静压桩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压桩力 端阻力 侧阻力 残余力 固结恢复
下载PDF
低结构应力螺旋焊管成型调整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坤显 《钢管》 CAS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在外控式成型器上采用低结构应力成型法生产螺旋焊管的机理,即在外控式成型器上采用预弯与定径对中装置,通过三辊弯板过量变形,利用定径套和焊垫辊的阻力,从而达到既获得标准的管径又使管壁残余应力降低的目的。采用三辊弯板过量... 介绍了在外控式成型器上采用低结构应力成型法生产螺旋焊管的机理,即在外控式成型器上采用预弯与定径对中装置,通过三辊弯板过量变形,利用定径套和焊垫辊的阻力,从而达到既获得标准的管径又使管壁残余应力降低的目的。采用三辊弯板过量变形加微阻力控制的方法进行调型,可实现低结构应力(甚至负弹复)钢管的稳定生产。并详细介绍了调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焊管 结构应力 残余应力 调型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接数值模拟的网格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亚丽 张昭 +1 位作者 陈金涛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利用完全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对具有不同网格尺寸的焊接构件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了网格敏感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了焊接过程中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形式。数值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影响计算误差,同时决定着计算效率和... 利用完全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对具有不同网格尺寸的焊接构件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了网格敏感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了焊接过程中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形式。数值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影响计算误差,同时决定着计算效率和计算成本。随着网格密度的增加,计算结果的精度得到提高,当网格加密到一定程度,计算结果的精度并没有随着网格密度的增加成比例的增加。焊接过程中温度近似呈稳态分布,焊接构件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呈现典型双峰特征,这些现象都与已有试验所得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完全热力耦合模型 网格敏感性 残余应力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等井径膨胀套管螺纹接头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唐明 《石油机械》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可实现无内径损失钻井,是钻井完井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的膨胀套管螺纹接头在膨胀成形时易发生断裂或漏失,这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难点。鉴于此,根据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选取新型孪生诱发塑性钢TWI...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可实现无内径损失钻井,是钻井完井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的膨胀套管螺纹接头在膨胀成形时易发生断裂或漏失,这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难点。鉴于此,根据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选取新型孪生诱发塑性钢TWIP作为螺纹接头材料,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模拟膨胀套管螺纹接头的成形过程,并分析螺纹接头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膨胀后螺纹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螺纹接头成形过程中根部和螺纹顶部为薄弱环节,成形后轴向及周向存在较大残余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等井径膨胀套管螺纹接头承载性能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井径膨胀套管 螺纹接头 ABAQUS 应力分析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大厚度钛合金的电子束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奇 廖志谦 +2 位作者 蒋鹏 高福洋 耿永亮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8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综述了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电子束深熔焊的原理特点,接头成形及缺陷控制、组织性能和残余应力分布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明确了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研究尚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 综述了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电子束深熔焊的原理特点,接头成形及缺陷控制、组织性能和残余应力分布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明确了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研究尚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大厚度钛合金 成形及缺陷控制 组织性能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大直径厚壁液压支柱管纵向开裂原因分析
8
作者 张国胜 赵健明 +1 位作者 付强 邓鹏翔 《钢管》 CAS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针对大直径厚壁S890钢级液压支柱管热轧后发生纵向整体贯穿性开裂的情况,通过观察检测发现断口为穿晶解理脆性断口,显微组织为贝氏体,材料的强度、屈强比和残余应力偏高,韧性差。最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管体弯曲过大,矫直时,因咬入端摆... 针对大直径厚壁S890钢级液压支柱管热轧后发生纵向整体贯穿性开裂的情况,通过观察检测发现断口为穿晶解理脆性断口,显微组织为贝氏体,材料的强度、屈强比和残余应力偏高,韧性差。最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管体弯曲过大,矫直时,因咬入端摆动大引起较大塑性变形,导致开裂,然后在较高的残余应力作用下,加上材料韧性低,裂纹得以持续扩展,最终引起管体全长贯穿性开裂失效。采取降低冷却速度得到部分铁素体的钢组织,降低钢管弯曲度和残余应力再矫直等具体改正措施后生产中再未发生管体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液压支柱管 大直径 厚壁 开裂 贝氏体 矫直 残余应力
下载PDF
螺旋焊管残余弹复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下)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利芳 《钢管》 CAS 2009年第6期20-26,共7页
阐述了螺旋焊管的弹复特性与其成型定径方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采用外定径成型器制造具有周向负弹复特性焊管的调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对螺旋焊管残余弹复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计算螺旋焊管成... 阐述了螺旋焊管的弹复特性与其成型定径方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采用外定径成型器制造具有周向负弹复特性焊管的调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对螺旋焊管残余弹复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计算螺旋焊管成品管坯内部残余弹复弯矩的数学公式,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反映成品管坯内部的残余应力σr与其切口张开量ΔL、径向错位量Δr和轴向错位量ΔS三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控制模式,对螺旋焊管的成型工艺设计和设备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当前螺旋焊管订货补充技术条件中关于焊管残余应力控制的有关规定做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焊管 残余弹复弯矩 数学公式 残余应力 数学控制模式
下载PDF
CBN砂轮磨削深度对渗碳淬火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六三 张兴权 +2 位作者 汪世益 佘建平 李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2,共4页
用CBN砂轮对渗碳淬火20Cr钢进行了磨削试验,研究了不同磨削深度对工件表面层硬度、残余应力、表面形貌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件表面质量是由砂轮磨削时产生的磨削力和磨削热对工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磨削深度的增加,表层硬度逐渐降低... 用CBN砂轮对渗碳淬火20Cr钢进行了磨削试验,研究了不同磨削深度对工件表面层硬度、残余应力、表面形貌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件表面质量是由砂轮磨削时产生的磨削力和磨削热对工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磨削深度的增加,表层硬度逐渐降低,残余应力由压应力转化为拉应力;当磨削深度为0.15 mm时,工件严重烧伤,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化为屈氏体,组织内部产生空洞,表面出现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砂轮 渗碳淬火钢 磨削深度 表面形貌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硬度
原文传递
电解-磁粒复合研磨对TCTC4孔棱边毛刺的光整加工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龙龙 焦安源 +1 位作者 刘新龙 赵杨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共5页
采用电解-磁粒复合研磨加工技术对TC4孔棱边毛刺进行去除,研究了磁极转速、电解电压对TC4孔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解电压9 V、磁极转速1200 r?min-1、磁粒粒径250μm、研磨加工时间10 min时,孔表面的研磨效果较好... 采用电解-磁粒复合研磨加工技术对TC4孔棱边毛刺进行去除,研究了磁极转速、电解电压对TC4孔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解电压9 V、磁极转速1200 r?min-1、磁粒粒径250μm、研磨加工时间10 min时,孔表面的研磨效果较好,孔边缘处的毛刺完全被去除,孔边表面形貌均匀、平整,表面粗糙度Ra从原始的1.5μm降至0.16μm。表面残余应力由原始的+184 MPa变为-53 MPa,由表面拉应力变为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孔 磁粒研磨 电解 毛刺 表面形貌 残余应力
下载PDF
Parametric study on single shot peening by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incorporated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2
12
作者 Xian-Qian Wu Xi Wang +2 位作者 Yan-Peng Wei Hong-Wei Song Chen-Guang Hu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825-837,共13页
Shot peening is a widely use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by generating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near the surface of metallic materials to increase fatigue life and re- sistance to corrosion fatigue, cracking, etc. Co... Shot peening is a widely use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by generating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near the surface of metallic materials to increase fatigue life and re- sistance to corrosion fatigue, cracking, etc. Compressive re- sidual stress and dent profil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eval- 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hot peening process. In this pa- per, the influence of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on maximum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nd maximum depth of the dent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dimensionless relations of pro- cessing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maximum depth of the dent were de- duced by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Secondly, the in- fluence of each dimensionless parameter on dimensionless variable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ur- thermore, related empirical formulas were given for each di- mensionless parameter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i- nally, comparison was made and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 which shows that a useful approach is provided in this pa- per for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each individual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words Shot peening - Maximum compressive residualstress Maximum depth of the dent Dimensional analysismethod ~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初始残余应力对薄壁回转件加工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明海 王朋 +2 位作者 郑耀辉 李晓鹏 邵晨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1,共4页
为了研究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7075铝合金薄壁回转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合的方法,利用ABAQUS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对铝合金薄壁回转结构件的淬火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毛坯的初始残余应力,并进行了毛坯的初始残余应... 为了研究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7075铝合金薄壁回转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合的方法,利用ABAQUS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对铝合金薄壁回转结构件的淬火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毛坯的初始残余应力,并进行了毛坯的初始残余应力测量试验,再用有限元方法仿真了切削过程,并进行切削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数据相近,初始残余应力误差最大为16.85%,工件的径向变形量误差最大为0.033mm,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7075铝合金薄壁回转结构件的加工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后续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和预测,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回转结构件 有限元仿真 加工变形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机械加工残余应力对调质40CrNiMo钢疲劳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年 杜百平 张定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机械加工在试样表面造成的残余压应力σr,若分布很浅(0.01~0.02mm),疲劳过程中σr极易衰减,从而对疲劳极限光明显影响,疲劳极限取决于裂纹萌生寿命。若σr分布较深(0.05~0.07mm),在疲劳过程中最外层... 机械加工在试样表面造成的残余压应力σr,若分布很浅(0.01~0.02mm),疲劳过程中σr极易衰减,从而对疲劳极限光明显影响,疲劳极限取决于裂纹萌生寿命。若σr分布较深(0.05~0.07mm),在疲劳过程中最外层应力衰减后,次外层残余应力重新分布,这种残余应力与缺口应力场综合作用,有可能在缺口根部产生非扩展裂纹,从而使疲劳极限取决于裂纹的止裂条件,提高了缺口试样疲劳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疲劳极限 裂纹 调质钢 合金钢 机加工
下载PDF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释放系数的标定与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世中 欧阳宇平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A300-A304,共5页
用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使用的释放系数将对构件的残余应力测量精变产生影响。计算释放系数的理论方法有多种。其中普遍应用的公式,是由弹性力学通孔公式推导的应变片中心点处计算式。
关键词 铝合金 残余应力 钻孔法 释放系数
下载PDF
压痕应变法应力计算常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静 阚盈 +1 位作者 姜云禄 陈怀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0,167,168,共6页
压痕应变法是不依赖于材料的物性参数而最接近无损的一种应力测试方法,目前其应用的最大问题是应力计算常数的获得.文中通过对动态压入材料的特性分析,以无应力下的应变增量试验数据为依据,基于传统拉伸曲线,针对不同材料动态确定合理... 压痕应变法是不依赖于材料的物性参数而最接近无损的一种应力测试方法,目前其应用的最大问题是应力计算常数的获得.文中通过对动态压入材料的特性分析,以无应力下的应变增量试验数据为依据,基于传统拉伸曲线,针对不同材料动态确定合理的压入载荷,建立了适用于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标定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所获得的标定曲线稳定可靠,规律性和准确度均优于传统的试验标定结果,基本可以代替传统的标定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应变法 残余应力 应力计算常数 试验标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Compositional and Residual Stress Efects on Lattice Strain in Dual-phase Stainless Steels by Means of Diferential Aperture X-ray Micro-difraction
17
作者 Nan LI Zhinan AN +1 位作者 Wenjun LIU Yandong W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63-668,共6页
Residual str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evaluating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Diffraction-based measurement assumes that the full measured lattice strain tensor contributes to residual st... Residual str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evaluating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Diffraction-based measurement assumes that the full measured lattice strain tensor contributes to residual stress according to Hookers Law. The present work focuses on the lattice strain determination of individual grains in a dual-phase stainless steel (DPSS)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aperture X-ray micro-diffraction (DAX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stress only takes part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otal measured lattice strain. In fact, the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inside the material was found to cause greater strain gradient in both ferrite (c~) and austenite (~) phases in DPSS. Therefore, quantification of compositional and residual stress effects on lattice strain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true residual stress inside engineering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aperture X-ray mico-diffraction Lattice strain residualstress Dual-phase stainless steels
原文传递
SEW-110T高抗挤石油套管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军 毕宗岳 +3 位作者 张峰 韦奉 白鹤 何石磊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0,共6页
在充分了解油田实际工况的基础上,开发了SEW-110T高抗挤套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拉伸至失效、静水压至失效及外压至失效等手段测试了SEW-110T套管的性能。结果表明,SEW-110T套管的母材及焊缝区组织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 在充分了解油田实际工况的基础上,开发了SEW-110T高抗挤套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拉伸至失效、静水压至失效及外压至失效等手段测试了SEW-110T套管的性能。结果表明,SEW-110T套管的母材及焊缝区组织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塑性,因此表现出良好的抗拉伸、抗内压、抗挤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挤套管 SEW-110T 抗内压 抗挤毁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 DURING THE FATIGUE CRACK EXTENDSION
19
作者 X.G.Guo1) , H.R.Yang1)and T.Wu2) 1)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2) Liaoning Jin sheng Construction Company ,Shenyang 110044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25-727,共3页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lateral residualstress at the welding seam is determinated by meansofcuttingthespecimen. Becausetocutthespecimencansimulateapproximatelytheex tension ofthe fatiguecrack,through measuring ...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lateral residualstress at the welding seam is determinated by meansofcuttingthespecimen. Becausetocutthespecimencansimulateapproximatelytheex tension ofthe fatiguecrack,through measuring thestressreleased and calculating the distri bution oftheresidualstressthelaw isfound thattherateofthefatiguecrackextensionisaf fected bytheresidual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 extension WELD residualstress
下载PDF
Fatigue life of machined components
20
作者 A. Pramanik A. R. Dixit +4 位作者 S. Chattopadhyaya M. S. Uddin Yu Dong A. K. Basak G. Littlefair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9-76,共18页
A correlation between machining process and fatigue strength of machined components clearly exists. However,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knowledge on this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 A correlation between machining process and fatigue strength of machined components clearly exists. However,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knowledge on this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machining methods on fatigue life of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such as titanium alloys, steel, aluminium alloys and nickel alloys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Effects of turning, milling, grinding and different non-conventional machining processes on fatigue strength of above-mentioned material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with correlated in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materials is not significant except steel in which phase change causes volume expansion, resulting in compressive/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based on the amounts of white layers. It is very complex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machined components in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stresses. The polishing process improv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but removes the surface layers that contain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to decrease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polished specimens. The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improve and reduce fatigue strength, respectively. Grinding process induces 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on the machined surfaces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gen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illing and turning processes induce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High temperature non-conventional machining generates a network of microcracks on the surfaces in addition to tensile residual stresses to subsequently reduce fatigue strength of machined components. Embedded grits of abrasive water jet machining degrade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components machined by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achining Non-traditionalmachining Fatigue strength Surface roughness residualstress Phase chan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