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残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分析及回采巷道合理布置 被引量:31
1
作者 贾尚伟 樊志刚 +1 位作者 宋祖光 娄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了实现近距离煤层残留煤柱下方的下位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在国投塔山矿2^#与3-5^#极近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和利用MATLAB软件呈现力学分布特征,得出2^#煤的底板受到开采后形成的超前支承压力其最大的破坏深度为23.... 为了实现近距离煤层残留煤柱下方的下位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在国投塔山矿2^#与3-5^#极近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和利用MATLAB软件呈现力学分布特征,得出2^#煤的底板受到开采后形成的超前支承压力其最大的破坏深度为23.7m,残留煤柱下底板的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对称性,分布范围可以概括为在两条直线包络下的"压力泡"。最后,综合考虑节约资源提高回采率和应力破坏范围得出3-5#煤回采巷道布置至少需要13m的内错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残留煤柱 底板应力 回采巷道 内错距
下载PDF
采动水浸作用下矿井地下水库残留煤柱稳定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村 韩鹏华 +1 位作者 王方田 何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7,247,共9页
构建了采动水浸耦合作用下矿井地下水库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定义了煤柱损伤度并给出了煤柱临界损伤度计算方法,用以量化煤柱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相邻3个工作面开采及采空区蓄水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首采工作面开采完... 构建了采动水浸耦合作用下矿井地下水库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定义了煤柱损伤度并给出了煤柱临界损伤度计算方法,用以量化煤柱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相邻3个工作面开采及采空区蓄水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首采工作面开采完毕观测区域煤柱损伤度达到44%,相邻工作面开采完毕后煤柱损伤度达到55.6%.煤柱损伤度均在工作面靠近煤柱观测区域时迅速增加,但在后续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基本不再增加.在采空区蓄水后,原处于塑性区的煤柱水压急剧升高致使强度出现下降,进而使得塑性区进一步往煤柱内部发育直至贯通.在此期间,煤柱损伤度的增量呈现"增大—减小—稳定"的渐近破坏特征,稳定后的煤柱损伤度达71.1%,超过损伤度临界值65%,煤柱将发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残留煤柱 采动应力 水浸软化 损伤度
原文传递
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国栋 刘洪林 王宏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7,共6页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结合山西登茂通矿具体地质条件,采用理论计算和UDE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106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及围岩控制,2^(#)煤残留煤柱下方11m范围内底板应力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受剧烈的非均...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结合山西登茂通矿具体地质条件,采用理论计算和UDE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106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及围岩控制,2^(#)煤残留煤柱下方11m范围内底板应力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受剧烈的非均布荷载影响下位煤层巷道顶板和巷帮易发生局部过度承载而破坏;距残留煤柱边缘15m范围内的巷道变形破坏具有显著差异性,距残留煤柱中心越近,巷道围岩破坏越严重,稳定性越差,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应避开应力增高区和高水平应力的应力降低区;合适的锚杆(索)支护结构可有效抑制围岩损伤裂隙的增加并使围岩趋于稳定。3106工作面回采巷道实践表明:回采巷道布置在距残留煤柱边缘15m处并采用高强度锚杆(索)关键部位协同支护方案,可减小残留煤柱底板应力影响,有利于保持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残留煤柱 回采巷道 围岩控制
下载PDF
遗留煤柱下近距离特厚煤层临空掘巷合理煤柱尺寸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乐 赵斌 +4 位作者 周向文 李振雷 宋大钊 闫鹏飞 田向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25,233,共8页
选择合理的护巷煤柱尺寸是临空掘巷成功和安全的前提;以某矿305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覆遗留煤柱和本煤层相邻采空区条件下临空掘巷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理论分析... 选择合理的护巷煤柱尺寸是临空掘巷成功和安全的前提;以某矿305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覆遗留煤柱和本煤层相邻采空区条件下临空掘巷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理论分析遗留煤柱沿底板应力变化规律,确定区段煤柱留设尺寸范围应在7~10 m之间;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临空巷道煤柱应力和变形破坏规律,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留8 m煤柱合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留8 m煤柱时,临空巷道顶板最大变形量为359 mm,两帮变形量为66 mm,巷道围岩变形稳定,能够满足现场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近距离特厚煤层 临空掘巷 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遗留煤柱下伏近距煤层巷道布置及围岩稳定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维生 梁维 +3 位作者 金志远 倪杰 许猛堂 邹川林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3,48,共5页
针对某矿遗留煤柱下伏近距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大、不易控制等难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了遗留煤柱下伏煤岩体的强度系数和应力影响规律,优化了该矿巷道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上覆煤层采完后,形成了以遗留煤柱为中... 针对某矿遗留煤柱下伏近距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大、不易控制等难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了遗留煤柱下伏煤岩体的强度系数和应力影响规律,优化了该矿巷道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上覆煤层采完后,形成了以遗留煤柱为中心的五边形围岩强度极低区和半圆强度极低区,在进行巷道位置选取时,须避开该区域以保证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煤层 遗留煤柱 强度系数 巷道布置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粉煤灰膏体充填置换条带煤柱强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彦波 孔贺 +2 位作者 王昌祥 孙庆超 王东京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87,共4页
针对过去"三下"开采遗留的大量保护煤柱,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粉煤灰充填体整体置换回采条带煤柱的方法。依据采场上方"裂断拱"时空演化规律并结合裂断拱内岩石自重计算充填条带初期强度应大于0.49MPa,后期强度应大于4.... 针对过去"三下"开采遗留的大量保护煤柱,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粉煤灰充填体整体置换回采条带煤柱的方法。依据采场上方"裂断拱"时空演化规律并结合裂断拱内岩石自重计算充填条带初期强度应大于0.49MPa,后期强度应大于4.42MPa。为了获得充填体的最优配比,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了石灰含量、石膏含量和水泥含量对不同龄期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水泥含量是影响膏体前期1,3,7d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石灰含量是影响膏体后期28d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最终选择粉煤灰∶生石灰∶石膏∶水泥为68%∶15%∶12%∶5%的配比为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粉煤灰充填体 煤柱回采 配比试验
原文传递
上煤层遗留煤柱影响段沿空掘巷围岩破坏特征及补强支护措施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霞 翟春佳 李常浩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期间上煤层遗留煤柱影响段沿空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针对性补强支护措施,以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051606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工业性试验和矿压观测等手段,对051606回风平巷沿空掘巷期...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期间上煤层遗留煤柱影响段沿空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针对性补强支护措施,以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051606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工业性试验和矿压观测等手段,对051606回风平巷沿空掘巷期间受上煤层遗留煤柱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051606回风平巷掘进至上煤层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时,主要受剪切应力影响,而当继续掘进至遗留煤柱中轴线位置下方时,主要受垂直应力影响;051606回风平巷围岩主应力差呈非对称分布,煤柱侧内主应力差值整体要高于实体煤侧。提出以高强预应力锚杆和单体锚索为基础,辅以钢筋梯子梁、钢筋网和架棚支护的强护顶护帮围岩强化控制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约为300 mm,取得了较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沿空掘巷 MATLAB计算 主应力差 数值模拟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倾斜综放工作面双层叠加煤柱诱冲机理及安全开采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高昂 朱斯陶 +6 位作者 姜福兴 张修峰 王绪友 舒凑先 韩跃勇 陈洋 满超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7,共12页
以新疆硫磺沟煤矿上保护层遗留煤柱下综采工作面过联络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方法对倾斜综放工作面双层叠加煤柱诱冲机理及安全开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孤立煤体在自重应力、4-5煤层遗留煤柱集... 以新疆硫磺沟煤矿上保护层遗留煤柱下综采工作面过联络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方法对倾斜综放工作面双层叠加煤柱诱冲机理及安全开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孤立煤体在自重应力、4-5煤层遗留煤柱集中应力和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综合作用下应力高度集中,当叠加总应力超过孤立煤体极限承载能力时,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建立了双层叠加煤柱工作面煤体整体失稳诱冲力学估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煤柱应力集中机制和双层叠加煤柱工作面回采应力演化规律;针对双层叠加煤柱诱冲机理制定了工作面过双层煤叠加影响区的安全回采技术方案,微震监测结果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孤立煤体 应力集中 失稳冲击 安全开采
原文传递
采空区残留煤柱内巷道布置与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洋 陈勇 赵祥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69,共4页
以俄霍布拉克煤矿18m残留煤柱内巷道布置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采空区残留煤柱的应力环境和变形状态,分析了不同宽度窄煤柱条件下煤柱垂直应力分布、变形机理及塑性分布状态,综合确定了采空区... 以俄霍布拉克煤矿18m残留煤柱内巷道布置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采空区残留煤柱的应力环境和变形状态,分析了不同宽度窄煤柱条件下煤柱垂直应力分布、变形机理及塑性分布状态,综合确定了采空区残留煤柱内巷道布置的窄煤柱宽度为4. 0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残留煤柱内巷道围岩控制原则和技术,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巷道实际维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煤柱 巷道布置 围岩控制 锚杆支护
下载PDF
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致灾机理及超前区域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欢 郑凯歌 +5 位作者 李彬刚 李延军 杨森 王泽阳 王豪杰 戴楠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4,共9页
浅埋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开采通过上覆遗留煤柱时,易发生强矿压动力灾害,造成人员设备损伤,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特征归纳、数值模拟计算、力学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遗留煤柱灾害发生规律,揭示强矿压致灾... 浅埋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开采通过上覆遗留煤柱时,易发生强矿压动力灾害,造成人员设备损伤,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特征归纳、数值模拟计算、力学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遗留煤柱灾害发生规律,揭示强矿压致灾机理。研究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强矿压致灾机理为工作面出煤柱时,煤柱及上覆承载体受扰动突然失稳,能量瞬间传递至采场,以动能形式释放,造成强矿压动力灾害。基于“垮落充填体支撑+关键岩层弱化+应力传递路径转移”防治理念,提出通过改造煤柱及承载体运移空间、弱化关键岩层、均布集中应力及转移应力传递路径的分段水力压裂超前区域弱化防治技术,并在典型工作面开展工程试验。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实施过程中,泵注压力峰值达23.4 MPa,压力变化总体呈“锯齿状”波动且伴有压力突降,突降达60余次,岩体内部人造主裂缝与微裂缝持续交替发育,有效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治理后,来压峰值及来压平均值分别降低15.41%,8.29%,动载系数峰值及平均动载系数分别降低17.39%,11.88%,立柱最大下沉量降幅达50.00%且小于0.4 m,工作面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降幅33.33%。工作面安全通过上覆遗留煤柱影响区域,分段水力压裂超前区域弱化技术可实现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遗留煤柱强矿压灾害的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矿压 水力压裂 超前弱化
下载PDF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对保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健 陈学习 毕瑞卿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研究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对被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以平煤四矿己;-23160联络巷下帮遗留的4 m煤柱及己_(15)-23140、己_(15)-23160、己_(16.17)-2314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为研究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对被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以平煤四矿己;-23160联络巷下帮遗留的4 m煤柱及己_(15)-23140、己_(15)-23160、己_(16.17)-2314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沿z轴负方向被压实,累计最大位移为0.289 m;煤柱两侧煤壁沿x轴移动方向不同,上壁沿x轴负方向,下壁沿x轴正方向,累计位移量分别为0.055 m和0.156 m,己;-23160工作面采掘活动对煤柱位移影响最为显著;遗留煤柱最大残余高度为0.59 m,相比原始煤柱高度降低1.01 m;深部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和钻屑量变化趋势一致,最大残余煤层瓦斯含量2.63 m^(3)/t,煤层瓦斯释放率保持在50%以上,最大钻屑量为3.7 kg/m。残余煤柱影响区内煤层瓦斯得到很好地释放且无明显应力集中,保护层开采遗留4 m煤柱能够达到连续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保护层开采 残余煤柱 煤柱影响区 保护效果 残余瓦斯含量
下载PDF
近距离残留煤柱下破碎围岩巷道修复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洪林 吕金星 马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残留煤柱下部巷道在煤柱集中应力作用下围岩破碎程度高、修复难度大的问题,以山西某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煤柱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结合巷道实际变形特征总结了下位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认为:...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残留煤柱下部巷道在煤柱集中应力作用下围岩破碎程度高、修复难度大的问题,以山西某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煤柱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结合巷道实际变形特征总结了下位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认为:残留煤柱底板集中载荷的非均匀性分布,及其引起的支护体承载结构破坏是近距离煤柱底板巷道围岩发生大变形的本质。由此,提出了基于破碎围岩注浆和高强度锚杆支护的巷道修复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在有效提高围岩整体性和可锚性的同时,使浅部锚固区与深部围岩相连形成整体承载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煤柱 近距离煤层 破碎围岩 注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残留煤柱破坏特征及其对下部煤层开采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涛 宋敏 +2 位作者 康立勋 卓庆奉 崔永丰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5,49,共4页
应用Wilson煤柱设计理论公式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平衡条件,以王封煤矿为实例,分析了刀柱采煤法开采后留设煤柱的弹塑性变形区,计算了煤柱承受的极限载荷,得出该矿8号煤层刀柱采煤法留设的煤柱实际承受的荷载小于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应用Wilson煤柱设计理论公式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平衡条件,以王封煤矿为实例,分析了刀柱采煤法开采后留设煤柱的弹塑性变形区,计算了煤柱承受的极限载荷,得出该矿8号煤层刀柱采煤法留设的煤柱实际承受的荷载小于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煤柱处于稳定状态,上覆岩层在煤柱上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下部煤层开采造成较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煤柱 破坏特征 下部煤层
下载PDF
晋城矿区残留煤复采工作面顶板及煤柱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平虎 陕建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1,59,共6页
针对晋城矿区3号煤层残留煤复采工作面存在顶板冒落问题,首先采用煤柱应力计对残留煤柱垂直应力进行了实测,然后建立3号煤层残留煤顶板矩形厚板模型,对残留煤顶板的挠曲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残留煤顶板的下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晋城矿区3号煤层残留煤复采工作面存在顶板冒落问题,首先采用煤柱应力计对残留煤柱垂直应力进行了实测,然后建立3号煤层残留煤顶板矩形厚板模型,对残留煤顶板的挠曲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残留煤顶板的下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残留煤柱和巷道交叉点处发生拱形或椭圆形冒落,在残留煤柱区残留煤柱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煤柱压入底板,发生层状或拱形冒落;残留煤柱中心部位的垂直应力最大,约为13.7 MPa,残留煤柱采空区为应力降低区,在2个煤柱之间垂直应力最小;残留煤顶板下沉量以残留煤柱为中心向四边增加,呈椭圆状分布,残留煤柱两侧顶板下沉量较小,而煤柱采空区与巷道交叉点、交岔点等位置顶板下沉量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预防残留煤顶板冒落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采工作面 顶板冒落 残留煤柱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磊 孙国庆 +3 位作者 张立生 杨富强 王兆峰 王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高家梁煤矿30102辅运巷采掘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揭示了其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主要结论:受外部应力环境(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非均匀传递)以... 以高家梁煤矿30102辅运巷采掘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揭示了其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主要结论:受外部应力环境(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非均匀传递)以及支护构件选择不合理等影响因素,30102辅运巷两帮非对称变形破坏,而顶板整体下沉明显;建立了近距离煤层下伏煤巷破坏结构模型,分析发现采空区遗留煤柱下伏煤巷非均布受载是导致顶板整体下沉及两帮非对称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且非均布受载越强,巷道围岩越易发生非对称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及现场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发现,采用非对称支护后巷道表面移近量明显比原支护条件下的表面移近量小,有效地控制住了巷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煤巷 非对称变形 破坏机理 控制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房柱区煤柱底板应力传递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齐学元 邓广哲 黄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9-656,共8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陕北煤田韩家湾矿近距离煤层2-2煤和3-1煤为研究对象,对煤柱的应力分布及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煤层具体赋存条件计算煤柱的塑性区宽度,分析韩家湾矿残留煤柱支撑能力。对4种尺寸的煤柱应力在底板中的...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陕北煤田韩家湾矿近距离煤层2-2煤和3-1煤为研究对象,对煤柱的应力分布及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煤层具体赋存条件计算煤柱的塑性区宽度,分析韩家湾矿残留煤柱支撑能力。对4种尺寸的煤柱应力在底板中的分布规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不同尺寸煤柱在底板各深度的应力曲线。运用FLAC 3D软件对韩家湾煤矿2-2煤房柱区留设的4种尺寸的间隔煤柱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得出不同尺寸煤柱应力在底板岩层中的分布图。结果表明:残留煤柱承载着上覆岩层的重量,沿煤柱中心线向下传递到底板岩层中,呈半椭圆型分布,在煤柱下方形成应力增高区,应力以中心线为轴向两侧形成对称分布;煤柱应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递与煤柱的尺寸大小有关,煤柱尺寸越大,应力在底板岩层中向下传递的越远、分布范围越广;下煤层开采进入14 m煤柱下方边界时,受双重应力作用,易引起顶板整体切落,对工作面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残留煤柱 底板 应力传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距离煤柱下巷道围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洪林 李国栋 王宏志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斜穿遗留煤柱巷道围岩大变形难题,基于登茂通矿地质条件,构建UDEC-Trigon数值模型,分析了距2#煤层区段煤柱中心0、10、20、30 m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裂隙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掘进期间,距煤柱中心0 m,两帮变形破坏严重... 针对近距离煤层斜穿遗留煤柱巷道围岩大变形难题,基于登茂通矿地质条件,构建UDEC-Trigon数值模型,分析了距2#煤层区段煤柱中心0、10、20、30 m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裂隙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掘进期间,距煤柱中心0 m,两帮变形破坏严重,两帮移近量达602 mm,呈对称分布,距煤柱中心10 m,两帮变形呈不对称分布;回采期间,巷道变形破坏程度显著加剧,距煤柱中心10 m,顶板结构易失稳破坏,变形具有不对称性,距煤柱中心20 m处,巷道顶底板变形严重,距煤柱中心30 m处变形破坏相对较小。研究表明:距2#煤层区段煤柱中心不同位置处巷道结构变形破坏呈显著差异性,围岩变形与裂隙发育呈正相关,小变形时以剪切裂隙发育为主,围岩失稳破坏伴随张拉裂隙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遗留煤柱 巷道变形 裂隙演化 围岩失稳
下载PDF
煤柱下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及水力压裂切顶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文达 王天辰 柏建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目的】为分析煤柱下方综采工作面受集中应力影响的强矿压显现特征,以霍洛湾矿31106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工作面实测支架阻力精细化分析过煤柱期间的矿压特征和支架适应性,开展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揭示... 【目的】为分析煤柱下方综采工作面受集中应力影响的强矿压显现特征,以霍洛湾矿31106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工作面实测支架阻力精细化分析过煤柱期间的矿压特征和支架适应性,开展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揭示工作面过煤柱的强动压机理,并提出过煤柱的水力压裂切顶控制技术。【结果】结果表明:工作面出煤柱期间,支架阻力整体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下部、上部,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10.85 m,平均持续长度为4.27 m,占周期来压时长的40%,平均动载系数达到1.4.出煤柱期间支架载荷超过正常工作阻力(35 MPa)的比例分别为:32.14%、63.83%和87.94%,支架受顶板断裂的动载作用并承受长时间的高静载作用。相似材料模拟表明,出煤柱时上覆岩层形成的“T型结构”失稳发生整体的回转下沉,引起下部工作面老顶同步破断,造成工作面大范围支架阻力的增加,液压支架安全阀开启率达到31.2%,存在压架风险。【结论】据此提出了工作面过煤柱的水力压裂切顶技术,现场试验表明水力切顶后工作面在出煤柱后10 m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强矿压显现,降低了支架承受的动载荷和高静载,未发生强动载压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支架阻力 动载系数 矿压特征 水力压裂
下载PDF
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撤面巷道合理位置确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明 刘同达 +4 位作者 于正兴 魏全德 杨世纪 温经林 田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了确定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撤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以内蒙古某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遗留煤柱覆岩空间结构,探究应力在底板的传递规律,通过构建“上煤层遗留煤柱传递应力-下煤层巷道掘进应力”应力叠加计算模型,分析外错距离与撤面巷道围岩安... 为了确定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撤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以内蒙古某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遗留煤柱覆岩空间结构,探究应力在底板的传递规律,通过构建“上煤层遗留煤柱传递应力-下煤层巷道掘进应力”应力叠加计算模型,分析外错距离与撤面巷道围岩安全稳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遗留煤柱的“支撑”作用下,煤柱煤体及其上覆岩层近似成“T”型空间结构;10 m外错距离满足现场安全生产和巷道围岩控制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开采条件下的巷道稳定评估和合理位置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遗留煤柱 应力传递 围岩稳定 安全错距
下载PDF
深部孤岛工作面残留煤柱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永瑞 魏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59,78,共4页
以深部孤岛工作面残留煤柱的冲击地压防治为背景,研究了残留煤柱对工作面回风巷道的应力分布及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了卸压前后回风巷两侧集中应力分布情况,并利用上层煤遗留巷道作为卸压巷道对高应力区域的卸压效果进行了... 以深部孤岛工作面残留煤柱的冲击地压防治为背景,研究了残留煤柱对工作面回风巷道的应力分布及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了卸压前后回风巷两侧集中应力分布情况,并利用上层煤遗留巷道作为卸压巷道对高应力区域的卸压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和爆破卸压技术对回风巷道进行了冲击地压防治,卸压效果显著,保证了回风巷的稳定,使工作面得以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孤岛工作面 残留煤柱 钻孔卸压 爆破卸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