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70
1
作者 陈伟东 陈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5,共8页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政府、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同寻找居民主体性生成的路径和方法,从新实践中获得新认识: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治理是居民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之间关系结构重构的过程,更是居民自我激活行动要素的过程;也只有培育居民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活社区自治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研究 居民自治 居民主体性
下载PDF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主体性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尹浩 舒晓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7,共12页
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出现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强个体性弱公共性、社区自组织运行的弱自主性强行政性、社会组织定位的强服务性弱赋权性等治理困境。这要求社区治理在价值取向上应确立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人的主... 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出现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强个体性弱公共性、社区自组织运行的弱自主性强行政性、社会组织定位的强服务性弱赋权性等治理困境。这要求社区治理在价值取向上应确立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在治理过程中应促进居民由功利性私人向集体理性的社区公民身份转变。而改造人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区内横向组织整合网络的发育,也需要"助人自助"的赋权理念的引导、治理技术工具的有效选择、协同互动平台的搭建。唯此,个体才能重拾互利互惠之美德,人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 集体理性 社区公民 居民主体性 赋权增能
下载PDF
社区治理语境的居民主体性考察
3
作者 刘视湘 董洪杰 《社会科学前沿》 2020年第9期1415-1419,共5页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注重居民主体性的培育,需要在社区治理语境中考察居民主体性。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在应民所需与行其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深入分析了居民需求与居民社区素养方面的居民主体性特征。还进一步论证了社区治理语...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注重居民主体性的培育,需要在社区治理语境中考察居民主体性。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在应民所需与行其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深入分析了居民需求与居民社区素养方面的居民主体性特征。还进一步论证了社区治理语境中处理居民所能与所需关系的具体策略,服务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居民需求 社区素养 居民主体性
下载PDF
族群文化政策与地缘政治倾向:台湾地区当局利用“原住民”构建“台湾地区主体性”的文化政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嘉馨 郑振清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我国台湾地区的乡土文化既深受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具有南岛语族的某些文化要素。近年来,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为推进其“脱中”的政治目标,积极利用台湾地区“原住民”所具有的南岛语族特征和文化符号,构建“台湾地区主体性”。本文通... 我国台湾地区的乡土文化既深受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具有南岛语族的某些文化要素。近年来,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为推进其“脱中”的政治目标,积极利用台湾地区“原住民”所具有的南岛语族特征和文化符号,构建“台湾地区主体性”。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定量分析和文化项目调研,研究了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以来利用“原住民”族群文化政策塑造“台湾地区主体性”的三种机制:构建“原民史观”、强化“原住民”的土地权益和语言传承、利用南岛文化关系网络开拓地缘政治“外交”空间。这些干预性政策机制的发现与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台湾地区当局利用“原住民”议题切割两岸历史进行“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化”和“渐进式台独”的手段,也有助于我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框架下解构“台湾地区主体性”、树立两岸同宗同脉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原住民”政策 台湾地区主体性 地缘政治 南岛语族文化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生活压力与幸福感 被引量:25
5
作者 钱雪松 袁峥嵘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正向影响。与高收入(中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男性、高教育水平)群体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女性、低教育水平)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生活压力(体现在经济压力和制度排斥压力方面)的路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主观幸福感 生活压力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下载PDF
保障房住区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9
6
作者 魏宗财 张园林 +1 位作者 张玉玲 翟青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8,共9页
人居环境品质是当前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在中国,随着城市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提升住区层面的人居环境品质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命题。文章以保障房住区为例,从建成环境和居民主观感受两个维度对住区层面的人居环境品质进行了探... 人居环境品质是当前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在中国,随着城市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提升住区层面的人居环境品质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命题。文章以保障房住区为例,从建成环境和居民主观感受两个维度对住区层面的人居环境品质进行了探索,发现居民对建成环境总体上可以接受,而其主观感受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总体不佳。故文章从规划政策的完善和规划过程的优化方面提出了规划策略,认为优化保障房住区的选址、鼓励居民全过程参与规划决策、实现规划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平衡是进一步提升保障房住区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品质 建成环境 居民主观感受 保障房住区
下载PDF
基于旅游感知视角的居民主观福祉影响因素研究——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荣林 吴昱芳 石金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提高居民主观福祉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可持续旅游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区内外7个行政村的236位居民进行访问调查。首先,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体系,建构... 提高居民主观福祉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可持续旅游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区内外7个行政村的236位居民进行访问调查。首先,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体系,建构了包含5个维度的主观福祉的测量模型;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旅游的社会及经济影响感知和社会人口特征对基于5个维度建构的主观福祉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感知对提升他们的主观福祉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性别、家庭收入、居住时间等因素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受教育程度、民族属性和居住地到景区的距离对居民主观福祉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感知 居民主观福祉
下载PDF
城镇化与居民主观福祉关系研究——兼论对城乡规划的检视与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2 位作者 刘晔 石钰 李志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7,90,共11页
健康、幸福和家庭经济满意等已成为评价我国城镇化模式与城乡规划作用的重要维度.本文以健康、幸福感和家庭经济满意等为基础构建居民主观福祉,采用全国124个城市401个社区的1 4600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层混合效应... 健康、幸福和家庭经济满意等已成为评价我国城镇化模式与城乡规划作用的重要维度.本文以健康、幸福感和家庭经济满意等为基础构建居民主观福祉,采用全国124个城市401个社区的1 4600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层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多层混合效应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城镇化、城乡规划和居民主观福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居民主观福祉的空间分布上,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的居民主观福祉水平较低,经济发达的城市的居民主观福祉水平较高;但城镇化率大于70%的城市的居民主观福祉水平却显著低于城镇化率50%~70%的城市的居民.研究证实当前城镇化模式下存在居民主观福祉转折点,即,城镇化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均与居民主观福祉呈“倒U型”结构关系.这一方面证实了以往中国城乡规划追求经济增长以提升居民福祉的合理性,同时也反映出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对居民福祉可能存在潜在的损害.迈入城镇化中后期,提高社会福祉应作为我国城乡规划的直接目标,以满足新时期国家治理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规划 居民福祉 转型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家庭 梁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6,共12页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从年龄异质性看,文化产业发展对青年、老年和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依次降低。从区域异质性看,文化产业发展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依次降低。从行...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从年龄异质性看,文化产业发展对青年、老年和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依次降低。从区域异质性看,文化产业发展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依次降低。从行业异质性看,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通过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文化产品多样化及专业化需要等途径来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居民主观幸福感 有序PROBIT模型
下载PDF
体育参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欣 《安徽体育科技》 2022年第3期7-11,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将体育参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体育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体育参与对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如下建议:要兼顾不同阶层...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将体育参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体育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体育参与对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如下建议:要兼顾不同阶层社会群体体育参与的满意度;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大众体育参与的热情、积极性,不断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 居民主观幸福感 CGSS(2015)
原文传递
居民主观感受与CPI统计数据的差异:以食品类价格指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倩 段小霞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1-27,共7页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受到一些质疑。到底是CPI的编制存在问题?还是社会公众误解了CPI?本文试图以食品类价格指数为例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编制价格指数的方法,实地调查获取了济...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受到一些质疑。到底是CPI的编制存在问题?还是社会公众误解了CPI?本文试图以食品类价格指数为例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编制价格指数的方法,实地调查获取了济南市某连锁超市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共45个月份的16种中类的136种食品的月度价格,然后计算出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将它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食品类CPI指数相比,可以发现,两者变动趋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本文计算的食品价格分类指数明显高于统计局公布的指数。我们还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改进CPI编制及控制物价方面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主观感受 CPI 食品
下载PDF
居民主观视角下的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绩效评价——基于保定市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荣荣 李亚芳 《城市学刊》 2019年第5期33-40,共8页
以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保定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的主观感知,从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及效果评估等三大维度对保定市低碳试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低碳试点以来,保定市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理念的公众认知、加大规制型及社会型... 以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保定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的主观感知,从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及效果评估等三大维度对保定市低碳试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低碳试点以来,保定市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理念的公众认知、加大规制型及社会型低碳政策实施力度、促进低碳政策法规执行的公平与公正性、增强低碳政策实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策绩效;然而,居民对城市低碳政策的工具手段、个人角色界定、关注程度等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增强,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畅及监督过程缺位现象,居民对城市低碳建设的需求与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有一定差距,低碳政策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主观视角 低碳试点 政策绩效 保定市
下载PDF
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地区居民幸福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均旭 祁拯 常亚军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2年第4期48-58,共11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显著影响西部地区居民的幸福水平。具体表现为: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显著提升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公共健康投资对...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显著影响西部地区居民的幸福水平。具体表现为: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显著提升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公共健康投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影响大于公共教育投资,且边际效应值具有阶梯性上升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在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财政透明度在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主观幸福感 公共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 健康
下载PDF
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科岩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个体对生活状态产生积极情绪的主观感受。文章在明晰居民主观幸福感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方式。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因素...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个体对生活状态产生积极情绪的主观感受。文章在明晰居民主观幸福感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方式。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因素、政治制度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未来研究应继续完善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结构,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测量工具,加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的探索、系统模型的构建以及跨文化研究的扩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居民主观幸福感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跨文化比较
下载PDF
收入差距、物质渴求与伊斯特林悖论——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应良 徐亚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1-47,121,共18页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的影响,以及物质渴求的中介效应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在整体水平上,收入差距扩大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基尼系数下降0.1,给居民主观幸福感带来的效应相当于...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的影响,以及物质渴求的中介效应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在整体水平上,收入差距扩大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基尼系数下降0.1,给居民主观幸福感带来的效应相当于家庭人均收入提高247.62%。使用不同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和主观幸福感指标均得出一致性的结果。第二,收入差距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呈倒“U”型关系。通过计算,驻点所对应的基尼系数为0.3287,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驻点右侧,即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阶段。第三,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提高居民的物质渴求水平,而物质渴求负向影响居民幸福感。验证了收入差距通过增加难以有效满足的物质渴求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为“Easterlin悖论”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分样本回归表明,收入差距扩大对生活在乡村、物质渴求者、女性、上网、农业户口、低收入以及低教育的居民的负向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主观幸福感 物质渴求 Easterlin悖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金融知识、金融行为和居民主观幸福感
16
作者 廖传惠 俞煌 蒋丰竹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微观数据(CFPS),本文考察了金融知识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知识明显促进了居民金融市场参与、商业保险购买、财富积累等金融行为,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分析影响传导机制,发现金融市场参与和...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微观数据(CFPS),本文考察了金融知识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知识明显促进了居民金融市场参与、商业保险购买、财富积累等金融行为,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分析影响传导机制,发现金融市场参与和商业保险购买在金融知识和幸福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而财富积累在二者之间体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城乡二元差异的存在,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农村居民;区域差异性则使金融知识对东、中部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西部居民。因此,有必要分区域、分城乡提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以合理引导居民采取适合自身的金融行为,提升居民的整体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居民幸福感 地区差异 传导机制
下载PDF
台湾地区海外汉语教材话题设计中的“台湾主体意识”——以《新版实用视听华语》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于雯 沈惠平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9,共10页
国际汉语教材的话题是教材内容设计思想的体现。台湾地区的代表性教材《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话题编排上具有类型多样、注重实用和生动有趣的特点。但由于台湾当局持续推动"本土化"政策的效应,本土教育中"台湾主体性&qu... 国际汉语教材的话题是教材内容设计思想的体现。台湾地区的代表性教材《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话题编排上具有类型多样、注重实用和生动有趣的特点。但由于台湾当局持续推动"本土化"政策的效应,本土教育中"台湾主体性"的建构,以及台湾当局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使得该教材从参与话题的人物设定、话题场景到话题谈论的具体内容都以"台湾"为中心展开,话题设计体现出强烈的"台湾主体意识"。这将对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两岸关系认知和中国国家形象认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于此,我们虽不必、也不能简单的把教材话题设计中的"台湾主体性"倾向等同于"台独",但是对于该教材或此类教材有可能极端强调"台湾主体意识"的倾向甚至是"台独"倾向则必须给予坚决的批判和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海外汉语教材 话题 台湾主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