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53
1
作者 廖邦固 徐建刚 +2 位作者 宣国富 祁毅 梅安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基于1947-2000年9个时相的上海土地利用遥感调查GIS数据集,从土地利用层面对50多年来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居住用地扩展与构成的数量变化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形态分析法划分各时期居住区类型,并分别从街区... 基于1947-2000年9个时相的上海土地利用遥感调查GIS数据集,从土地利用层面对50多年来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居住用地扩展与构成的数量变化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形态分析法划分各时期居住区类型,并分别从街区与城市两个尺度对居住区演变进行分析:在街区尺度下,以聚类特征表研究居住区的类型变化以及内部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在城市区域尺度下,分析不同时期居住区的空间格局变化以及工业用地、市政商服用地对居住区空间格局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由简单的组团加圈层结构向复杂的扇形、圈层和组团综合模式演变。其中以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界,前期以外围住宅新村圈层扩展与和内部居住区不断被非居住用地侵入形成用地混合居住区为特征,后期以外围商品住宅指状扩展和内部旧城更新相结合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聚类分析 居住区 上海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旺 张文忠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1,共6页
住宅作为城市的重要职能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一直关注城市居住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全面阐述西方居住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 住宅作为城市的重要职能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一直关注城市居住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全面阐述西方居住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有关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展望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空间结构 理论学派
下载PDF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研究——基于户籍与职业双维度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春兰 杨上广 +1 位作者 何骏 刘陆雪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36-2248,共13页
基于上海市人口地理信息库与2000年、2010年两期人口普查分居村委统计数据,采用局部分异指数及空间分析方法,从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刻画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观尺度上,上海市在职业和户籍两个维... 基于上海市人口地理信息库与2000年、2010年两期人口普查分居村委统计数据,采用局部分异指数及空间分析方法,从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刻画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观尺度上,上海市在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的居住分异特征明显,"中心—边缘"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较为稳定,中心城绅士化、白领化发展,普通白领阶层、跨省移民居住空间边缘化发展。在中观尺度上职业维度的居住分异较之户籍维度的居住分异更为明显,微观社区尺度上存在超越职业身份的户籍维度居住分异现象,居住隔离程度快速攀升。弱势群体在边缘社会空间集聚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问题,应重视空间维度上的城市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分异 社会空间结构 演化 上海
原文传递
外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崔光灿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38,共6页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木结构模块化设计在老旧住区更新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浦口区津浦新村为例
5
作者 周士月 张海燕 吕淑娜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15-117,157,共4页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存在于城市老旧住区中的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缺失、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漫长的规划理念探索过程中,现代木结构的模块化建造成为老旧住区更新...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存在于城市老旧住区中的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缺失、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漫长的规划理念探索过程中,现代木结构的模块化建造成为老旧住区更新中不容忽视的有效策略,其核心理念是将发展相对成熟的现代木材及其结构与模块化设计相结合,对木结构模块化设计在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进行模拟,使老旧住区达到当代社区的基本居住标准,为今后木结构模块化设计运用于城市更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公共空间 木结构模块 城市更新
下载PDF
我国大城市主城-郊区居住空间分异比较研究——基于GIS的南京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在对实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鉴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主城及郊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南京市主城区及郊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 在对实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鉴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主城及郊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南京市主城区及郊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有:主城和郊区住宅板块在区位价值、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年代、建筑面积等指标上都有差异存在,显示出主城与郊区居住板块之间在发展方式、成长规律、表现形式上的差异。随着居住郊区化和新城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表现出新的特征。文章选取我国副省级城市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我国住房转型期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进行个案研究,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律及结论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空间结构 GIS 城市空间
下载PDF
2300多年来成都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定惠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年第3期20-25,共6页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时期,研究成都市2300多年来居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与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古代,整个居住空间结构严格遵循等级森严的礼制思想,表现出强烈的...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时期,研究成都市2300多年来居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与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古代,整个居住空间结构严格遵循等级森严的礼制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居住空间分异。近代,在剧烈的社会动荡背景下,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使居住空间结构呈现多元化分异,成都市居住空间格局逐渐由满汉分居演变为华洋分居。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内部形成以单位为基本单元的蜂巢式居住空间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居住空间沿公路环线呈同心圆向外扩展,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另外,居住空间发展不平衡,居住分异明显,居住边缘化和郊化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结构 演变过程 成都市
下载PDF
云南罗平布依族民居建筑空间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莉莉 尚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基于对云南罗平县腊者村布依族村寨民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从住宅空间结构、住宅空间形态以及住宅空间功用三个方面阐释了布依族民居的建筑空间的特点。从而挖掘罗平县典型布依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特质,旨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以期在新... 基于对云南罗平县腊者村布依族村寨民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从住宅空间结构、住宅空间形态以及住宅空间功用三个方面阐释了布依族民居的建筑空间的特点。从而挖掘罗平县典型布依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特质,旨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以期在新时代民族建筑现代化创作中予以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民居建筑 建筑空间 住宅空间结构 住宅空间形态
下载PDF
居住区环境设计新思维初探──跨世纪住宅设计竞赛的思考与研究
9
作者 业祖润 张大玉 欧阳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4-54,共11页
本文结合’96上海国际住宅设计竞赛方案,就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居住区 环境设计 空间结构 住宅设计
下载PDF
民族迁移影响下的居住空间布局及特征研究——以呼和浩特市(1921年-1947年)为例
10
作者 荆欣欣 白洁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65-273,共9页
通过对1921-1947年呼和浩特的发展背景与民族迁移过程进行梳理,按照“分析与分类-归纳-提取与研究”的分析过程,对这段时期不同民族的居住空间形成和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由于这一时期多民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居住空... 通过对1921-1947年呼和浩特的发展背景与民族迁移过程进行梳理,按照“分析与分类-归纳-提取与研究”的分析过程,对这段时期不同民族的居住空间形成和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由于这一时期多民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居住空间形态,进而分析得出各类居住空间类型分别以商业、寺庙等为核心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迁移 居住空间布局 形态结构特征 呼和浩特
下载PDF
基于居(村)委会社区尺度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159,共6页
为验证居住空间结构是否与社会结构具有较强关联性,基于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北京数据,以社区为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在京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异类型及程度、造成分异成因进行系统分析。... 为验证居住空间结构是否与社会结构具有较强关联性,基于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北京数据,以社区为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在京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异类型及程度、造成分异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和户籍是影响在京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核心变量,"大专及以上学历"和"非农业户口"会集中选择一类社区类型居住,而较低教育程度和农业户口会选择与之不同的社区类型居住,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显著,从而验证居住空间与社会结构具有较强关联性。为此,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应从户籍、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调整,以引导其有序融入城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尺度 流动人口 居住空间分异 社会结构 北京市
下载PDF
以古城西安为例探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开发模式
12
作者 陆柳莹 邢融融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56-57,共2页
以古城西安为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自然、历史环境特征,针对其住宅建设现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边缘区住宅开发模式,对科学利用边缘地区空间以及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住宅开发模式 空间结构
下载PDF
现代规划理论影响下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
13
作者 李睿煊 李香会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2,72,共4页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空间环境 规划理论 两难结构
原文传递
“居住下垫面”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子平 王竹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4-36,共3页
本文针对高层住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入”居住下垫面”来组织其“空间层次”与“居住结构”,以找回高层住居中日渐失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重塑家园感与邻里感。
关键词 高层住居 “居住下垫面” 空间层次 社会结构 高层住宅 下垫面 居住 应用 人文环境 邻里
原文传递
北京不同类型居住区树种组成结构及其三维空间配置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郄光发 任启文 +2 位作者 李伟 杨颖 王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6-1893,共8页
以北京城区3种不同类型居住区为对象,对其树种组成、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在胸径、树高和树冠等级上的三维空间配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居住区既有相同的核心树种又有各自的特色主导树种,其中,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国... 以北京城区3种不同类型居住区为对象,对其树种组成、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在胸径、树高和树冠等级上的三维空间配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居住区既有相同的核心树种又有各自的特色主导树种,其中,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各类居住区重要值均较高的共同核心树种,而泡桐(Paulewnia fortunei)、雪松(Cedrus deodara)、加杨(Populus canadensis)和银杏(Ginkgo biloba)等高大挺拔树种是单位附属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枣树(Ziziphus jujube)等传统乡土树种是胡同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cv.Pendula)等优良园林景观树种则是混合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从居住区树木三维空间配置结构来看,不同类型居住区树木在水平胸径等级、垂直树高等级和树冠等级结构上的总体分布均表现出向上发展的潜力,整个居住区树木仍处于一个快速生长阶段;从3种类型居住区的比较来看,单位附属居住区的树木密度、树冠覆盖度以及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居住区,其空间绿量相对充实,而胡同居住区由于受土地所限已难以大幅提升绿量水平,但混合居住区内仍有较大的空间绿量增加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树种结构 重要树种 三维绿化结构
原文传递
关于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川 张雷 邓嘉萍 《城市建筑》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对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与探索,并结合工程实践具体分析,发掘适合中国特色的高层住宅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 高层住宅 容积率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油田矿区不同类型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分析
17
作者 刘霞 郭建飞 +4 位作者 刘杰 范冬梅 戴丽娜 杨梅花 权俊萍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科学评价克拉玛依市油田矿区不同类型居住区园林植物绿化应用现状,进行了不同类型居住区植物景观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研究。采用典型样地法,对3种类型12个居住区的绿地植物景观群落进行了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的... 为科学评价克拉玛依市油田矿区不同类型居住区园林植物绿化应用现状,进行了不同类型居住区植物景观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研究。采用典型样地法,对3种类型12个居住区的绿地植物景观群落进行了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的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记录绿化植物17科30属45种,主要以乡土种为主,A类型居住区在物种应用种类及种群结构完整性方面表现较好。不同类型小区在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方面,乔木层大小均为A类型>B类型>C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方面,A类型居住区各项分析指标均表现最高,而B类型和C类型居住区间差异不大。本研究表明,现有克拉玛依矿区居住区总体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为陈旧、单一,群落结构及类型不合理,急需注重新型物种的应用及群落结构的调整。陈旧型居住区急需进行全面改造,以提升整体居民区绿地的观赏价值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矿区 居住区绿地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