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动力学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58
1
作者 隋风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 5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以这些砂砾岩扇体为储层的油藏呈群带状沿陡坡带有规律展布 ,由边缘凸起向生烃洼陷中心依次形成了地层 -岩性油气藏、构...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陡坡深水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 5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以这些砂砾岩扇体为储层的油藏呈群带状沿陡坡带有规律展布 ,由边缘凸起向生烃洼陷中心依次形成了地层 -岩性油气藏、构造 -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陡坡带内发育沙河街组四段和三段两套优质烃源岩 ,最大厚度大于 4 0 0 0m ,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 ,有机碳为 0 5 %~ 3 5 % ;陡坡带中、上部发育的扇体以断裂、砂层和层序界面组成的复合油气输导体系为通道 ,油气运移以纵、横向转换传递的阶梯状输导为主 ,为间接充注成藏。由于断阶发育 ,砂体岩性较粗、储集物性较好等因素在时空上的有机配置 ,致使扇体油气藏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具有多期性 ,即经历了东营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的三期油气充注过程 ,但以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的成藏为主 ,其成藏动力学过程概括为陡坡带断阶型砂砾岩扇体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砂砾岩扇体 油藏类型 成藏动力学 成藏模式 断陷盆地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林晓英 苏现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1,共4页
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各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对煤层气藏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 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各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对煤层气藏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煤层气成藏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进而认识到:晚古生代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后大量生气,并在喜山期遭受了强烈的调整与改造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直接控制和影响该区煤层气富集的因素除了煤层顶底板的岩性与边界断层外,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滞流和排泄也是关键因素;该区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成气 气藏形成 机理 地下水 动力学
下载PDF
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明诚 单秀琴 +1 位作者 马成华 胡国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动力学机制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四周为生烃泥岩所包围的砂体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水力系统,烃类如何充注进去而孔隙水又如何被排替出来,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在对比岩性和构造圈闭成藏特征的基础上,对泥... 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动力学机制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四周为生烃泥岩所包围的砂体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水力系统,烃类如何充注进去而孔隙水又如何被排替出来,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在对比岩性和构造圈闭成藏特征的基础上,对泥岩中初次运移的动力和砂体中二次运移相态的转换以及浮力的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动态分析。认为充注的动力主要是异常高压力、毛细管压差、分子扩散和渗透压力;在砂体中油气聚集和排水的动力主要是浮力及其产生的附加压力。这些成藏动力随生烃泥岩热演化阶段的不同,也有所侧重和不同。在低熟阶段主要是压实和渗透水流的充注;在成熟阶段主要是以烃-水两相渗流、毛细管压差和分子扩散等方式进行充注,同时在浮力作用下油气在砂体中开始聚集;在高成熟阶段除继承上述充注方式外,同时又不断有天然气从砂体顶部扩散出来,最终导致砂体中以油相聚集为主。影响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地质要素是生烃泥岩的质量、厚度以及砂体的物性和产状。总之,砂岩透镜体成藏要比构造圈闭成藏困难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 成藏动力学 油气充注 异常高压 毛细管压差 分子扩散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毅 宋岩 单家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3-571,共9页
油气运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构造活动期,构造应力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引起的沉积岩石变形导致构造应力场呈非均一性的分布,形成若干个能量汇聚或耗散中心,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驱动力,油气从高势区... 油气运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构造活动期,构造应力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引起的沉积岩石变形导致构造应力场呈非均一性的分布,形成若干个能量汇聚或耗散中心,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驱动力,油气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油气运移具有沿破裂和断层向上运聚和从凹陷中心向周边运聚的趋势。破裂和断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有利通道。准噶尔盆地在印支期和喜山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构造运动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最大。印支期控制的石炭—二叠系油气系统,油气运移方向基本平行最大主应力梯度值的方向,油气运移从高值应力区向低值应力区运移,已探明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主应力低值区以及应力等值线密集区的两侧。喜山期控制的侏罗系及第三系油气系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构造变形强烈的盆地南缘地区,油气总体运聚方向表现由南缘生油凹陷高值应力区指向北部低值应力区。盆地南部的呼图壁、车排子地区(独山子)、马桥和白家海等局部的构造应力低值区是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油气运聚 物理模拟 成藏动力学 构造活动期
下载PDF
吐哈盆地红台构造带气田成藏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1 位作者 曹飞凤 李华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4,19,共4页
小草湖次凹红台构造带气田是吐哈盆地主要的天然气分布区,但其成藏动力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研究了吐哈盆地红台构造带气田的成藏机制。结果认为,分布于七克台组、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段和四段的油气主要来之于次凹中西山窑组和八道... 小草湖次凹红台构造带气田是吐哈盆地主要的天然气分布区,但其成藏动力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研究了吐哈盆地红台构造带气田的成藏机制。结果认为,分布于七克台组、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段和四段的油气主要来之于次凹中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的煤岩、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燕山运动的中、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小草湖次凹侏罗系地下流体动力场演化的阶段性,进而决定了红台构造带气田的两次成藏期:白垩纪和第四纪,且白垩纪为主要成藏期;区域水动力作用的缺失和后期源岩供油气量偏小使得第四纪油气成藏作用对红台构造带气田的形成贡献不大,而研究区现今低压的存在则与红台气田的整体深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小草湖次凹 侏罗纪 气田 成藏动力学 气藏形成
下载PDF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与盆地成藏(矿)系统 被引量:80
6
作者 刘池洋 赵红格 +1 位作者 谭成仟 王建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沉积盆地是诸多沉积矿产成生、赋存的基本单元和成藏(矿)的大系统,具有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成藏(矿)环境和动力学背景,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规律,可命名为盆地成藏(矿)系统(单元)以与造山带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目前国内外的矿产勘... 沉积盆地是诸多沉积矿产成生、赋存的基本单元和成藏(矿)的大系统,具有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成藏(矿)环境和动力学背景,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规律,可命名为盆地成藏(矿)系统(单元)以与造山带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目前国内外的矿产勘查、开采利用和研究揭示,油、气、煤和铀主要赋存在沉积盆地中。这4种重要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含矿层位联系密切、空间分布复杂有序、赋存环境和成藏(矿)作用有机相关、成藏(矿)-定位时期相同或相近,表明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盆地演化和后期改造过程中,油、气、煤、铀等沉积矿产同盆成生共存、相互作用、各自成藏(矿)和改造定位。它们成生-成藏(矿)和定位的主要期次,与盆地演化-改造的阶段及主要地质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联系和密切的耦合关系。文中讨论了其中部分相关前沿科学问题,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及其主要地质事件与油、气、煤、铀成藏(矿)作用期次的时序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煤-砂岩铀矿 同盆共存 成藏(矿)机理 盆地动力学 盆地成藏(矿)系统 多种能源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15
7
作者 卓勤功 蒋有录 隋风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0-629,共10页
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在东营凹陷油气大规模成藏期古地温、古压力和古应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贯穿于油气成藏的全过程,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原始动力是烃源岩内的流体异常高压;油气... 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在东营凹陷油气大规模成藏期古地温、古压力和古应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贯穿于油气成藏的全过程,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原始动力是烃源岩内的流体异常高压;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成藏动力学模式为应压双控、复合输导、幕式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成藏动力学模式 应压双控 复合输导 幕式置换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40
8
作者 胡韧 林秋奇 +1 位作者 王朝晖 韩博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39-1944,共6页
在 2 0 0 0年的丰水期 (6~ 7月份 )和枯水期 (1 1~ 1 2月份 )分别对广东省 1 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一共发现有 7门 89属 1 42种的藻类。其中绿藻 84种 ,硅藻 2 5种 ,蓝藻 1 9种 ,裸藻 9种 ,甲藻和金藻各两种以及隐... 在 2 0 0 0年的丰水期 (6~ 7月份 )和枯水期 (1 1~ 1 2月份 )分别对广东省 1 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一共发现有 7门 89属 1 42种的藻类。其中绿藻 84种 ,硅藻 2 5种 ,蓝藻 1 9种 ,裸藻 9种 ,甲藻和金藻各两种以及隐藻 1种。水库的主要优势种为蓝藻或硅藻。藻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从水库上游到水库下游依次降低。丰水期的藻类丰度要高于枯水期。绝大多数水库在丰水期优势种为蓝藻 ,而在枯水期的优势种为硅藻。人为导致的水量增减会对季节性变化造成影响。从空间分布上看 ,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优势种为蓝藻 ,而粤东地区和东江、韩江流域的主要优势种为绿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水库 浮游植物 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藻类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郑有业 李晓菊 +1 位作者 马丽娟 林松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25-331,共7页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盆地构造演化史、储层成岩史、有机质演化史以及盆地古地温和生油热历史的恢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盆地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等方...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盆地构造演化史、储层成岩史、有机质演化史以及盆地古地温和生油热历史的恢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盆地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等方面和在油气演化程度、运移期次、运移通道、油气源性质的确定以及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区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根据有机包裹体的丰度特征进行储层评价、根据有机包裹体的类型特征评价油气藏、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确定油气勘探深度、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预测勘探远景区以及根据包裹体的流体势图确定油气圈闭部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时对某些应用方面的可靠性、局限性、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生油盆地分析 成藏动力学 油气藏评价
下载PDF
南堡凹陷油气运移特征及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被引量:28
10
作者 谭丽娟 田世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详细分析南堡凹陷油气运聚特征 ,划分出下第三系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排烃门限较深 ,处于成油门限之下的第一个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值骤减的深度即为本区油气大量初次运移的主排烃门限。对于二次运移 ,油源和正向构造... 详细分析南堡凹陷油气运聚特征 ,划分出下第三系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排烃门限较深 ,处于成油门限之下的第一个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值骤减的深度即为本区油气大量初次运移的主排烃门限。对于二次运移 ,油源和正向构造带展布控制了油气侧向运移的区域指向 ;断裂活动和生储盖组合控制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和纵向分布 ;供油断层的活动性与烃源层主排烃期的配合 ,是控制油气在各正向构造带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该区纵向上可划分出 3个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部自源高压原生封闭—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自源—它源高压—常压半封闭—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上部它源常压次生开放型成藏动力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油气运移特征 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载PDF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丁康乐 李术元 +1 位作者 岳长涛 钟宁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碳酸盐岩地层中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最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与产物、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 碳酸盐岩地层中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最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与产物、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究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最低反应温度主要集中在100~180℃;气态烃和硫酸盐是热化学还原反应的主要反应物,硫化氢、水、二氧化碳和碳酸盐、金属硫化物是其主要产物;热化学还原反应一般被写成总包反应过程;地质条件下热化学还原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和活化能的制约。文章最后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在地质例证的同时结合实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反应 热化学 反应温度 生热 硫酸盐 反应过程 产物 反应物 反应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翘嘴红鲌资源评析与合理利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熊国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8,共10页
本文论述对翘嘴红鲌所作的观测,获得年龄、生长资料。采用Schaefer,Beverton-Holt模式评析。结果表明:翘嘴红鲌体重生长拐点为3.4110龄,自然死亡率M=0.4079,捕捞死亡率F=0.1050,总死亡系数Z=0.5129,最大持续产量MSY=113.21吨,最适捕捞强... 本文论述对翘嘴红鲌所作的观测,获得年龄、生长资料。采用Schaefer,Beverton-Holt模式评析。结果表明:翘嘴红鲌体重生长拐点为3.4110龄,自然死亡率M=0.4079,捕捞死亡率F=0.1050,总死亡系数Z=0.5129,最大持续产量MSY=113.21吨,最适捕捞强度f_(MSY)=458164公斤/日·吨,当F=0.2、t_e=2.5时,渔获量是现行产量的2.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BA 渔业资源评析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歧南断阶带深层沙二段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孔隙保存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香华 周士科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年第4期242-249,共8页
歧南断阶带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表明,研究区内特定的成岩-孔隙演化史有利于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砂岩孔隙的保存。这一演化史的典型特征包括:储层深埋时间短;烃类流体侵入砂岩孔隙较早;快速埋藏期间的超压流体活动;碳酸盐胶结不普遍... 歧南断阶带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表明,研究区内特定的成岩-孔隙演化史有利于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砂岩孔隙的保存。这一演化史的典型特征包括:储层深埋时间短;烃类流体侵入砂岩孔隙较早;快速埋藏期间的超压流体活动;碳酸盐胶结不普遍;石英的压溶作用受到抑制。各成岩动力学过程与孔隙演化之间的时空组合是导致研究区深部发育砂岩储层的直接原因。深层砂岩孔隙的发育程度及保存状况与各成岩动力学过程间的匹配关系极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孔隙演化 深部储层 成岩动力学 孔隙保存机理 歧南断阶带 油气地质
全文增补中
密云水库浮游动物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萌 李裴 王忠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3-42,共10页
对密云水库6个代表性生境的浮游动物做了每月一次的采样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106种(新记录39种),其中清洁水和贫营养指示种增多.春季的螺形龟甲轮虫、夏季的长额象鼻溞优势明显,秋、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表... 对密云水库6个代表性生境的浮游动物做了每月一次的采样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106种(新记录39种),其中清洁水和贫营养指示种增多.春季的螺形龟甲轮虫、夏季的长额象鼻溞优势明显,秋、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的规律.单月物种数最高58种(8月),最低16种(5月).个体密度变动于21.93~149.53 ind/L,年均74.88 ind/L±39.97(S.D.).物种多样性(H)变动于0.97~2.91,年均2.06±0.74;均匀度(J)变动于0.30~0.74之间,年均0.60±0.16.各月份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都以浅水区最高、河口区次之、深水区最低,但位点间差异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受水温和溶解氧影响显著(F=72.94,P=0.001),与其它水环境参数相关不大.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演替趋势表明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富营养化因子未对水库生态系统产生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云水库 格局 动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吐尔吉山水库养殖季细菌数量动态及其鱼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国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对吐尔吉山水库养殖季细菌数量测定表明:细菌数波动在0.26×10^-6-18.63×10^6cells/ml,高峰期出现在8-10月,水库有草区细菌数明显高于无草区浮游生物,COD、NH7-N及PO4^3--... 对吐尔吉山水库养殖季细菌数量测定表明:细菌数波动在0.26×10^-6-18.63×10^6cells/ml,高峰期出现在8-10月,水库有草区细菌数明显高于无草区浮游生物,COD、NH7-N及PO4^3--P与细菌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细菌数在水库表、底水层未见显著差异。养殖季细菌的平均世代时间为52h,日生长常数0.38,细菌生产量1.59mg/L·d,占浮游植物初级产得的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尔吉山水库 细菌 数量动态 鱼产力
下载PDF
水库滑坡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及浸润线计算模型——以石榴树包滑坡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汤明高 吴川 +1 位作者 吴辉隆 杨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库水和降雨直接导致水库滑坡地下水变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大多是基于监测数据探讨库水与降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未能揭示水库滑坡地下水响应规律,地下水浸润线计算模型没有同时考虑降雨和库水的影响,且模型边界条件与水库... 库水和降雨直接导致水库滑坡地下水变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大多是基于监测数据探讨库水与降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未能揭示水库滑坡地下水响应规律,地下水浸润线计算模型没有同时考虑降雨和库水的影响,且模型边界条件与水库滑坡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为了揭示大型水库滑坡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需要构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地下水位浸润线计算模型。通过三峡水库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动态监测,揭示了库水水位变化和降雨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水位动态响应规律,其地下水渗流场近似层流,滑坡前缘和中部的地下水水位与库水位几乎同步,滑坡后部的地下水水位主要受降雨影响,日降雨30 mm会引发地下水水位明显变动。在周期性库水位变化和随机降雨耦合条件下,建立了滑坡地下水非稳定渗流微分方程,解算出水库滑坡地下水位浸润线计算模型,并采用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应用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滑坡渗流场,并得出滑坡内距前缘水平距离145 m内,库水对地下水有影响;引发地下水变动的降雨和库水位变化阈值分别为0.03,0.1 m/d,且不同的条件组合下降雨和库水位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滑坡 地下水动态 渗流场 浸润线计算 微分方程
下载PDF
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文泽 杨丹丹 +6 位作者 纪梦钿 包涵 黄钰泓 曲丹 马世沅 韩冬青 樊维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102,共9页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状况,并开展了低水位运行后库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62属105种,主要为绿藻门(Chlo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群落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库区中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丰富及均匀,而岸边群落结构相对单一,蓝藻门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4类41种,主要为轮虫类(Rotifera),占比高达85.48%,在空间分布上,库区中心呈现以轮虫类为主的单一结构形式,岸边则以枝角类和轮虫类为主.2006—2020年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表明,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丰度下降,种类增多,表明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不断下降.然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库区整体仍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水库 低水位运行 浮游生物特征 群落演变 富营养化评价
原文传递
油藏动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油藏动力学新论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振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规范了地质系统、油藏系统和油藏动态系统 3个基本概念 ,并对油藏动态系统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 :油藏开发前 ,介质和流体的性质和状态存在多样性 ;开发过程中 ,储层内部发生多种变化 ,结果使介质的稳定性和流体的均衡性受到了破坏 .针对... 规范了地质系统、油藏系统和油藏动态系统 3个基本概念 ,并对油藏动态系统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 :油藏开发前 ,介质和流体的性质和状态存在多样性 ;开发过程中 ,储层内部发生多种变化 ,结果使介质的稳定性和流体的均衡性受到了破坏 .针对复杂的油藏动态系统 ,引证了 2 0世纪突起的系统科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学及分形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动态系统 油藏动力学 复杂性 混沌状态 非线性机制
下载PDF
安徽太平湖水库饵料生物资源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况琪军 庄德辉 +2 位作者 刘保元 李植生 陈旭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1992年11月至1993年8月,对太平湖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库的天然饵料资源比较丰富,与8年前的资料相比,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饵料生物的年产鱼潜力合计约为125万kg。化... 1992年11月至1993年8月,对太平湖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库的天然饵料资源比较丰富,与8年前的资料相比,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饵料生物的年产鱼潜力合计约为125万kg。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湖水库 饵料生物 群落演替 水生生物
下载PDF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富强 李后蜀 +1 位作者 周勇 胡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5,共3页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的系统 ,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 ,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结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 ,尝试提出“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深部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的系统 ,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 ,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结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 ,尝试提出“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耗散系统 壳幔结构 储层动力学 地质作用 油气储藏 深部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