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水库泥沙淤积问题 被引量:38
1
作者 姜乃森 傅玲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由于我国有许多河流是含沙最高、输沙量大的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异常严重.主要表现在:淤积数量大,淤积速率快.据统计,截止到1981年底全国水库总淤积量达115×10~8m^3.占统计水库总库容的14.2%.年平均库容损失率达... 由于我国有许多河流是含沙最高、输沙量大的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异常严重.主要表现在:淤积数量大,淤积速率快.据统计,截止到1981年底全国水库总淤积量达115×10~8m^3.占统计水库总库容的14.2%.年平均库容损失率达2.3%,高于世界各国.水库的严重淤积,不仅影响水库兴利效益的发挥,严重威胁水库的使用寿命,而且还造成一系列在进行水库规划时未曾充分估计到的环境问题.本文重点从河流水文泥沙特性、我国水库淤积问题的严重性、水库淤积引起的问题及水库防淤减淤措施等4个方面作一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泥沙淤积 减淤措施
下载PDF
中国泥沙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兆印 林秉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80,F003,共9页
几千年来泥沙一直是中国河流治理和灾害防治中的难题。众所周知 ,黄河频繁的迁徙和洪水灾害就是泥沙淤积的结果。中国学者在黄河治理和土壤侵蚀、水库淤积、河口海岸泥沙漂移、泥石流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促进了学科发展 ... 几千年来泥沙一直是中国河流治理和灾害防治中的难题。众所周知 ,黄河频繁的迁徙和洪水灾害就是泥沙淤积的结果。中国学者在黄河治理和土壤侵蚀、水库淤积、河口海岸泥沙漂移、泥石流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促进了学科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概述这些泥沙问题、治理方略和研究成果。在 2 1世纪 ,泥沙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泥沙理论研究方面 ,非恒定流输沙、环境泥沙学、生态泥沙学和经济泥沙学将成为新的生长点。为了检阅现有泥沙理论和研究方法 ,国家大量投资对三峡工程建设中和建设后的泥沙运动和沉积规律进行大规模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壤侵蚀 黄河 水库淤积 河口泥沙 泥石流 非恒定流 植被发育 经济泥沙学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用十年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 被引量:41
3
作者 陈建国 周文浩 陈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天然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后,必将引起水库下游河道的再造床。黄河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以来,已运行十年有余。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从河道的冲刷和河道的平面形态变化两方面来阐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十年来水库... 天然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后,必将引起水库下游河道的再造床。黄河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以来,已运行十年有余。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从河道的冲刷和河道的平面形态变化两方面来阐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十年来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其特点,为小浪底水库进一步水沙调控提供借鉴,也丰富了多泥沙河流兴建大型水库以后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学科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河道冲刷 河道粗化 冲刷效率 水库淤积补偿指标
原文传递
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综述 被引量:35
4
作者 谢金明 吴保生 刘孝盈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80,共10页
从管理理念、泥沙淤积研究、淤积防治措施和淤积管理评价4个方面对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进行综述。分析了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设计寿命"理念和生命周期理念的特点,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淤积规律、淤积控制和计算模型开发的已... 从管理理念、泥沙淤积研究、淤积防治措施和淤积管理评价4个方面对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进行综述。分析了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设计寿命"理念和生命周期理念的特点,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淤积规律、淤积控制和计算模型开发的已有研究成果和近期研究热点,并指出了计算模型的不足;从拦减水库上游来沙、利用泄洪排沙设施排沙、利用机械设备挖除水库泥沙及有效利用出库泥沙4个方面对泥沙淤积防治措施进行综述,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从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模型开发3个方面对管理评价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现状、不足和改进方向。在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的发展趋势,即: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开发通用的评价模型,以寻求技术可行、经济最优、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最小的管理方案,推动泥沙淤积科学管理,实现水库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水库管理 淤积防治 管理评价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后泥沙问题与江湖关系变化 被引量:35
5
作者 胡春宏 王延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泥沙问题是影响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采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检验以往泥... 泥沙问题是影响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采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检验以往泥沙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经10 a的运行,泥沙问题基本态势良好,局部问题经认真应对,处于已控或可控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泥沙问题有可能积累、发展和转化,仍应继续高度重视。针对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三峡工程运行后坝下游河道产生强烈的、大范围的冲刷;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口水位下降,对2湖分流分沙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枯水期2湖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等问题;通过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口建闸等措施对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泥沙问题 水库淤积 河道冲刷 江湖关系变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淤积和坝下冲刷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许全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共6页
为了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坝下长江中游河势的影响,基于实测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水库泥沙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特性。研究表明,1991年以来长江干流各站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明显减小;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的2003~... 为了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坝下长江中游河势的影响,基于实测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水库泥沙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特性。研究表明,1991年以来长江干流各站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明显减小;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的2003~2011年入库沙量继续大幅减少,仅为原设计值的40%,水库年均淤积泥沙1.40亿t,也仅为论证阶段的40%左右,且绝大部分淤积在常年回水区和死库容内;受上游来沙减小和三峡水库蓄水拦沙影响,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小,悬移质泥沙颗粒也明显变粗,长江中游原有的冲淤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河床发生沿程冲刷,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宜昌至湖口河段总冲刷量为9.79亿m3,河床冲淤形态转变为"滩、槽均冲",主要冲刷发生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河床冲刷 蓄水运用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解决途径与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胡春宏 方春明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2-844,共13页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三峡工程论证、设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针对重大的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持续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三峡工程采用的减缓水库泥沙淤积与保持长期有效库容的运用方式、水库...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三峡工程论证、设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针对重大的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持续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三峡工程采用的减缓水库泥沙淤积与保持长期有效库容的运用方式、水库变动回水区港口与航道泥沙问题治理措施、枢纽引航道与电站引水防沙布置方案、坝下游河道长距离冲刷预测、河势变化及对航道影响的对策等进行了分析总结.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情况分析表明:水库泥沙主要淤积在死库容,有效库容损失较少,库区航运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坝下游河道发生长距离冲刷,冲刷强度不断向下游发展,河势总体基本稳定;长江中下游航道经过治理,航道维护水深有了较大提高.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得到初步检验,泥沙问题及其影响基本未超出论证与初步设计的预测.本文还对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泥沙问题提出了建议,包括水库优化调度、坝下游河道冲刷、江湖关系变化和长江口演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蓄清排浑运行方式 水库淤积 河道冲刷 航道泥沙问题
原文传递
基于RUSLE的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胡刚 宋慧 +3 位作者 石星军 张明礼 刘修军 张绪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617,共8页
通过RUSLE模型对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全面评价验证和总结。结果表明:(1)水库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62 t/(km^2·a),该数值与通过水库淤积等资料推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水库流域年均侵蚀量... 通过RUSLE模型对卧虎山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全面评价验证和总结。结果表明:(1)水库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62 t/(km^2·a),该数值与通过水库淤积等资料推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水库流域年均侵蚀量达到2.6×10^6t,其中高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的面积为176 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31.51%。从不同侵蚀级别来看,占流域面积27.77%的轻度侵蚀,对流域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54.64%;面积占比3.74%的中度及以上侵蚀,侵蚀量贡献率达到30.94%。(2)流域内土壤侵蚀空间差异较大,回归分析发现地形因子是导致各子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旱地和农村居民点是流域内的主要侵蚀土地利用类型;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增加呈现相应增大趋势,8°-25°坡度段面积比例不仅最大,而且侵蚀量占比最高,是水库流域的主要侵蚀坡度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 水库淤积 土壤侵蚀 卧虎山水库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淤积及潼关高程的滞后响应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保生 夏军强 王兆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6,共8页
研究了三门峡水库淤积和潼关高程随坝前水位和来水条件变化的响应规律,分析了库区河床演变的滞后现象。发现水库的累计淤积量和潼关高程,不仅受当年水沙条件和坝前水位的影响,而且通过前期边界条件,还受过去若干年内的水沙条件和坝前水... 研究了三门峡水库淤积和潼关高程随坝前水位和来水条件变化的响应规律,分析了库区河床演变的滞后现象。发现水库的累计淤积量和潼关高程,不仅受当年水沙条件和坝前水位的影响,而且通过前期边界条件,还受过去若干年内的水沙条件和坝前水位的影响。表现在潼关高程的升降变化较库区泥沙淤积滞后大约2年,库区累计淤积量与5年叠加坝前水位关系密切,潼关高程与6年叠加入库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以及潼段比降与7年移动平均坝前水位之间的关系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三门峡水库 潼关高程
下载PDF
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保生 游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32,共6页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响应现象,而以往的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响应现象很少考虑。本文在作者近期关于水库泥沙淤积滞后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床演变学的自动调整原理出发,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并以三门峡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响应现象,而以往的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响应现象很少考虑。本文在作者近期关于水库泥沙淤积滞后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床演变学的自动调整原理出发,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并以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为例,利用提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库区累计淤积量对流量加权平均坝前水位的响应、潼关高程对年入库水量的响应及水库末端比降对年平均坝前水位的响应,结果表明所建理论模型能够描述泥沙淤积的特征,为水库泥沙淤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滞后响应 平衡状态 三门峡水库
下载PDF
“蓄清排浑”水库运用方式与淤积过程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童思陈 周建军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0,37,共5页
为减轻水库泥沙淤积,我国研究工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蓄清排浑”运用模式。以往人们对“蓄清排浑”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原则框架的层次,对“蓄清排浑”水库淤积过程的认识不够深入。本文采用一维不平衡泥沙数学模型,以溪洛渡水库为案例,... 为减轻水库泥沙淤积,我国研究工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蓄清排浑”运用模式。以往人们对“蓄清排浑”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原则框架的层次,对“蓄清排浑”水库淤积过程的认识不够深入。本文采用一维不平衡泥沙数学模型,以溪洛渡水库为案例,针对影响“蓄清排浑”水库运行条件最为重要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从汛后蓄水时间和汛期限制水位两个方面对水库淤积量过程、三角洲推进、横断面发展和排沙比变化等淤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给出了不同水库运行条件下库区泥沙淤积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蓄清排浑” 水库泥沙 三角洲淤积 排沙比
下载PDF
二滩水库拦沙作用及其对金沙江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冯秀富 杨青远 +1 位作者 张欧阳 王协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2,共6页
金沙江流域的水沙变化对三峡入库水沙条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二滩上游水沙变化过程的统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估算了二滩水库的拦沙量。结果表明:1998~2004年,二滩水库年均拦沙量约5000~6500×104t左右,水库年均淤积率大于0.66%... 金沙江流域的水沙变化对三峡入库水沙条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二滩上游水沙变化过程的统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估算了二滩水库的拦沙量。结果表明:1998~2004年,二滩水库年均拦沙量约5000~6500×104t左右,水库年均淤积率大于0.66%。2001~2004年,上游来沙量减小,二滩水库拦沙量也相应减小,年均拦沙量4000~5000×104t,上游所来泥沙约有95%淤积在库区。2001~2004年二滩比1991~2000年新增拦沙量0.238×108t,占屏山站减沙量的21.25%。二滩上游梯级电站及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建成后,按照二滩的运用方式,可拦截流域90%左右的来沙,从目前的水沙条件看,可能使三峡水库的进库悬移质泥沙减小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淤积量 悬移质泥沙 二滩水库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非汛期控制运用水位对库区泥沙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保生 邓玥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8,共6页
为了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缓解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的不利影响,三门峡水库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非汛期控制最高运用水位不超过318m的原型试验,亦称过渡运用方案。本文分析了水库实施过渡运用方案以来,库区冲淤和潼关高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 为了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缓解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的不利影响,三门峡水库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非汛期控制最高运用水位不超过318m的原型试验,亦称过渡运用方案。本文分析了水库实施过渡运用方案以来,库区冲淤和潼关高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非汛期控制最高运用水位不超过318m的作用。发现实施过渡方案以来,库区累计淤积量与叠加流量加权平均坝前水位的关系,符合以往的关系曲线。汛期多水少沙的洪水过程是2003年潼关高程冲刷下降的主要原因,过渡方案控制非汛期最高水位不超过318m的作用不大。本文认为,在三门峡水库非汛期控制最高运用水位的同时,应注意到水库的平均运用情况和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三门峡水库 水库泥沙 潼关高程 原型试验
下载PDF
论黄河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的运用及水沙调控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建国 周文浩 孙高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小浪底水库是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的关键性工程,2007年已进入拦沙后期。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和减少下游河道的淤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浪底水库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水库运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回顾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的... 小浪底水库是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的关键性工程,2007年已进入拦沙后期。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和减少下游河道的淤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浪底水库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水库运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回顾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的贡献和新情况,评述了拟定的水库运用方式的研究成果,根据三门峡水库和黄河下游河道数十年来的冲淤变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运用方式的原则和水沙调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水库淤积 水库运用 调水调沙 三门峡水库 溯源冲刷
下载PDF
黄河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运用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建国 周文浩 韩闪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4-583,共10页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2007年起进入拦沙后期。水库的运用方式,对于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三门峡水库数十年的运用经验,指出"拦粗排细"只有在水库淤积状态下出现,水库冲刷则可...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2007年起进入拦沙后期。水库的运用方式,对于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三门峡水库数十年的运用经验,指出"拦粗排细"只有在水库淤积状态下出现,水库冲刷则可能出现"拦细排粗"或"粗细俱下、粗沙略多"的情况,评述了拟定的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的运用方式,提出了水库运用应从"拦沙减淤"向"调沙减淤"转变的水库合理运用的基本原则和调整黄河中游大型水库的目的任务以确保黄河下游长治久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拦粗排细 溯源冲刷 调水调沙 拦沙减淤
原文传递
储集层沉积的两种极端模式——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 被引量:13
16
作者 欧阳文生 张枝焕 +2 位作者 陆黄生 张明华 程言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690,共4页
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是裂谷盆地的两种极端模式,这种极端性在储集层沉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地幔热流上隆或板块俯冲引起的主动裂谷盆地,其发育顺序是火山活动在先,裂谷活动在后,储集层沉积为双模式单旋回;大陆岩石圈内拉张应力引起... 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是裂谷盆地的两种极端模式,这种极端性在储集层沉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地幔热流上隆或板块俯冲引起的主动裂谷盆地,其发育顺序是火山活动在先,裂谷活动在后,储集层沉积为双模式单旋回;大陆岩石圈内拉张应力引起岩石圈强度减弱而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其发育顺序是裂谷活动在先,火山活动在后,储集层沉积为双模式多旋回。储集层的岩石学结构和储集物性与裂谷盆地的这两种极端模式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断陷期发育物性差的局部性储集层,拗陷期发育物性好的区域性储集层,被动裂谷盆地储集层物性好于主动裂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裂谷 被动裂谷 储集层 储集层沉积 苏丹 渤海湾
下载PDF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铜锣峡河段演变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继明 陈子湘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三峡水库铜锣峡河段泥沙模型进行了正常蓄水位160m,170m,175m及180m方案的浑水试验;该河段分别处于各种方案的变动回水区上、中、下段位置。文中综合分析了这些试验成果,认为变动回水区内各河段悬移质泥沙淤积量的... 三峡水库铜锣峡河段泥沙模型进行了正常蓄水位160m,170m,175m及180m方案的浑水试验;该河段分别处于各种方案的变动回水区上、中、下段位置。文中综合分析了这些试验成果,认为变动回水区内各河段悬移质泥沙淤积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汛期壅水高度,因此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是解决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口泥沙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库后卵石推移质主要淤积在回水末端附近和变动回水区上段,应针对不同河段特点实施整治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变动回水区 河床演变 水库淤积
下载PDF
三峡水库坝前深水清淤疏浚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实 胡兴娥 +2 位作者 邢龙 吕超楠 高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水库中,影响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坝前泥沙淤积,可能会堵塞电站进水口和泄流底孔,严重影响水库发电效益和泄洪安全。对于大型水库而言,坝前水深一般在100 m以上,高...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水库中,影响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坝前泥沙淤积,可能会堵塞电站进水口和泄流底孔,严重影响水库发电效益和泄洪安全。对于大型水库而言,坝前水深一般在100 m以上,高效安全地进行坝前深水清淤疏浚是有效控制水库泥沙淤积、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了气动力式深水清淤技术,并在三峡水库坝前深水环境进行了清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动力式清淤技术可在百米级的深水环境中安全高效运行,清淤成本可控。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水库清淤疏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清淤 气动力式 水库淤积 清淤成本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河床纵剖面的调整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保生 邓玥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40多年来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时期的河床纵剖面特点,对潼关至段河床比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汛期来水量小,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小,非汛期回水在潼关附近河段形成的淤积,汛...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40多年来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时期的河床纵剖面特点,对潼关至段河床比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汛期来水量小,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小,非汛期回水在潼关附近河段形成的淤积,汛期得不到有效冲刷;如果来水量较丰,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大,两种形式的冲刷相互叠加形成全库区的普遍冲刷下降。潼关至段河床比降主要取决于坝前水位条件,与7年移动平均坝前水位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受最近3年坝前水位条件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河床比降 潼关高程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减淤运用方式及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涂启华 张俊华 曾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9,共7页
小浪底水库具有126.5亿m^3库容,除41亿m^3库容供防洪、防凌和重复兴利运用外,剩余的库容进行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根据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本文分析了水库减淤运用方式的形成条件,研究了减淤运用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度运用措施。... 小浪底水库具有126.5亿m^3库容,除41亿m^3库容供防洪、防凌和重复兴利运用外,剩余的库容进行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根据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本文分析了水库减淤运用方式的形成条件,研究了减淤运用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度运用措施。在各种来水来沙组合下,不考虑非汛期人造洪峰,水库50年内平均减淤效益相当于下游河道20年不淤。减淤作用主要在前20年,以后水库长期运用,调水调沙,继续为下游河道减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河道淤积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