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深层油气形成、分布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232
1
作者 孙龙德 邹才能 +5 位作者 朱如凯 张云辉 张水昌 张宝民 朱光有 高志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9,共9页
近年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在深层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储集层形成机理、勘探潜力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进展。深层油气储集层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等,油层温度可高达295... 近年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在深层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储集层形成机理、勘探潜力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进展。深层油气储集层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等,油层温度可高达295℃,深层碎屑岩在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背景下利于孔隙保持,溶蚀与裂缝作用改善了储集层物性;受断裂作用、岩溶热液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及早期油气充注影响,碳酸盐岩在8 000 m以深仍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深层火山岩受构造作用、火山作用、成岩作用及表生期和埋藏期成岩改造控制,发育原生型和次生风化型两类储集层。中国石油深层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3大领域,以气为主,已形成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松辽、三塘湖、渤海湾盆地等现实领域。中国深层油气已进入突破发现期,超深井钻井及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等工程技术已初步具备发现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气 储集层形成机理 资源潜力 勘探工程技术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被引量:180
2
作者 查明 曲江秀 张卫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封盖作用是天然气聚集和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异常高压系统中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结合实例阐述了异常高压对油气形成、运移、聚集、封盖、成藏和分布的作用与影响 ,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异常高压对成藏作用的机理和控制条件。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泥岩 生烃特征 微裂缝 油气运移通道 封盖作用 油气藏形成 油气分布 油气成藏机理
下载PDF
页岩油评价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研究趋势 被引量:118
3
作者 卢双舫 薛海涛 +12 位作者 王民 肖佃师 黄文彪 李俊乾 谢柳娟 田善思 王森 李吉君 王伟明 陈方文 李文浩 薛庆忠 刘学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9-1322,共14页
页岩储层的致密性限制了石油在其中的可动性、可动量,这是制约其勘探开发成效的瓶颈因素。而页岩油的可动性、可动量首先与页岩孔隙、喉道、裂缝及矿物组成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油-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前者事关页岩成储的可能性和机理,后... 页岩储层的致密性限制了石油在其中的可动性、可动量,这是制约其勘探开发成效的瓶颈因素。而页岩油的可动性、可动量首先与页岩孔隙、喉道、裂缝及矿物组成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油-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前者事关页岩成储的可能性和机理,后者则事关石油在页岩中的赋存机理。因此,页岩的成储机理、石油在页岩中的赋存机理和石油在页岩中的可动性是页岩油研究中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页岩油的富集性与其有机非均质性有关,页岩油的可采性/可压裂改造性与其无机非均质性有关,这是筛选页岩油"甜点"面临的2个关键技术问题。认识这3个关键的科学问题和2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并建立定量的表征/评价技术是提高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效的关键基础。结合近期的研究和国内外的成果,探讨了页岩油相关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能够对推动页岩油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勘探开发的实质性进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可动性 成储机理 赋存机理 有机非均质性 无机非均质性
下载PDF
库车油气系统成藏作用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50
4
作者 周兴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属于超强充注类型的油气系统。该系统的源、盖条件非常优越,加之区域盖层之下分布着第三系底部和白垩系的良好砂岩储集层,使系统内油气不仅在油源区内以垂向充注为主的近端聚集形成大型气藏,而且在距离油源区...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属于超强充注类型的油气系统。该系统的源、盖条件非常优越,加之区域盖层之下分布着第三系底部和白垩系的良好砂岩储集层,使系统内油气不仅在油源区内以垂向充注为主的近端聚集形成大型气藏,而且在距离油源区20~30km的远端形成以侧向运聚为主的中型凝析油气田。依据成藏作用的差异可将该系统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亚系统,两个亚系统中的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是不同的,可建立3种成藏模式,即北部亚系统的克拉苏模式和大宛齐模式,南部亚系统的牙哈模式。北部亚系统临近烃源区,第三系膏盐质盖层非常发育,白垩系储集层厚度巨大、物性良好,背斜圈闭众多,是库车油气系统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地带,克拉苏模式是当前寻找大中型气藏勘探目标的主要类型。图4表2参3(周兴熙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库车油气系统 成藏作用 成藏模式 克拉苏模式 大宛齐模式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制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昌志 顾连兴 +3 位作者 任作伟 陈振岩 赵明 邱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30,共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地层中广泛发育着以玄武质及粗面质为主的火成岩。这些火成岩既可为油气提供储集空间也可作为油气藏的盖层,形成了一定量与火山岩及潜火山岩相关的油气藏。与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主要有火山岩储层...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地层中广泛发育着以玄武质及粗面质为主的火成岩。这些火成岩既可为油气提供储集空间也可作为油气藏的盖层,形成了一定量与火山岩及潜火山岩相关的油气藏。与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主要有火山岩储层型、火山岩盖层型和风化壳型,而与潜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主要有拱张裂缝型、隐爆角砾岩型、原生裂缝型、蚀变破碎型和侧向隔挡型。本文评述了这些火成岩型油气藏的成藏机制,提出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的火成岩油气藏综合成藏模型,以期这类油气藏在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得到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火成岩 成藏机制 油气盆地 中国东部 火成岩油气藏 新生代盆地 含油气盆地 潜火山岩 隐爆角砾岩型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油源与成藏机理 被引量:27
6
作者 苏爱国 朱扬明 +4 位作者 梁狄刚 韩德馨 张水昌 王延斌 黄海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9,共7页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不同油气藏间原油性质特征变化明显,油层在纵向井段上分布范围逾3000余m。通过地球化学实验并结合构造等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各种深、浅层油气藏中的原油具有煤成烃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并且为同一来源,油源为...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不同油气藏间原油性质特征变化明显,油层在纵向井段上分布范围逾3000余m。通过地球化学实验并结合构造等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各种深、浅层油气藏中的原油具有煤成烃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并且为同一来源,油源为临近地区较深部位中侏罗统煤系地层;该区深、浅层原油物性间的差异也反映在地球化学指标上,其成因或成藏机理是:深部早期油藏在断裂等地质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其分馏出的产物在浅部再次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八仙油气田 油源 成藏机理 原油性质 地球化学 地质条件
下载PDF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成藏机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何登发 陈红英 +2 位作者 柳少波 朱如凯 邓兴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32,共5页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油气田主要发育中新统上、下油组及始新统深部油组,由7个凝析油气藏组成。柯克亚背斜在安居安期即具雏形,主要形成千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深部油组以侏罗系为油源,中新统上、下油组以石炭系—下二叠统和侏罗系为...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油气田主要发育中新统上、下油组及始新统深部油组,由7个凝析油气藏组成。柯克亚背斜在安居安期即具雏形,主要形成千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深部油组以侏罗系为油源,中新统上、下油组以石炭系—下二叠统和侏罗系为混合油气源。柯克亚油气田具三阶段成藏模式,即“古油藏形成,背斜雏形期油气充注,晚期驱替成藏”。上、下油组为决生凝析气藏,深部油组为原生凝析气藏。根据对柯克亚周围地区钻探失利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对山前第二排背斜带落实深、浅层构造,加强成藏机理研究,选择相对简单的背斜先行钻探,可望取得油气勘探的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油气藏形成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8
作者 唐华风 孔坦 +3 位作者 刘祥 杨迪 霍宏宇 黄玉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1-643,共13页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储层岩性为沉集块岩和沉角砾岩,为向上变粗的序列。进一步识别出3类7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具有丰富原生孔隙的岩屑内气孔是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独有特征,为大孔隙-小喉道型储层;沉集块岩孔渗稍高于沉角砾岩、二者均明显高于沙河子组沉积岩,其孔隙度与埋深关系密切。沉火山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为母岩挥发分逸出、颗粒支撑、溶蚀和构造改造作用,其中前两者为主控因素。研究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沉火山碎屑岩扇体平面位置的中部,其中颗粒支撑、颗粒粗、岩屑内气孔碎屑含量高和埋深小于3 000 m的沉火山碎屑岩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火山碎屑岩 储层形成机理 有利勘探目标 沙河子组 王府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东南缘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振宏 孟召平 曾良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03-3211,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富集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实践。基于对准东南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的精细解剖,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机制。研究发现,准南煤系主要发育在天山山前断褶带...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富集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实践。基于对准东南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的精细解剖,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机制。研究发现,准南煤系主要发育在天山山前断褶带,受构造控制明显,东西向断层和背斜密集;煤层层数多且与砂岩叠置发育;煤岩孔径较大,孔隙连通性好,煤层含气量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准东南地区主要发育急倾斜煤层构造—水力封堵型混合气富集成藏模式,认为"相对的高压的封闭区是煤层气富集和成藏的有利部位"。故在煤层气勘探中应优选埋深适中的"相对构造高点"和平缓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过渡带,并建议对阜康—大黄山有利目标区开展立体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低煤阶 成藏机制 构造高点 立体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小娟 洪海涛 +6 位作者 吴长江 刘敏 关旭 陈双玲 张少敏 梁庆韶 杨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7-1051,共15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浅层致密砂岩油气储层分布规律与成因,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为例,综合物性表征、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表征致密岩储层的物质组成、储集物性、孔喉结构、成岩作用等特征。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认识浅层致密砂岩油气储层分布规律与成因,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为例,综合物性表征、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表征致密岩储层的物质组成、储集物性、孔喉结构、成岩作用等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分布在1.99%~18.52%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02~191.340)×10^(-3)μm^(2)之间,低孔致密储层体积分数达77.93%。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发育4种类型孔喉结构,各类储层的渗透能力均由体积分数较小、半径较大的喉道控制,储集能力则由体积分数较大、半径较小的孔喉主导。破坏性化学成岩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浊沸石胶结、方解石胶结、硅质胶结、硬石膏胶结、钠长石胶结、黏土矿物胶结作用等。不同成岩胶结物差异分布引发的强烈成岩非均质性,是研究区储层孔渗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受成岩非均质性控制,不同埋深和不同地区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会存在显著差异,这是造成研究区储层整体致密并发育部分相对优质储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储层成因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渝东南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岩石学特征与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3 位作者 毛潇潇 张敬霞 白万备 李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1,共10页
以渝东南綦江、南川、石柱及涪陵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TOC、脆性力学、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测试手段,综合探明页岩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特征、孔隙特征、力学脆性等岩石学特征... 以渝东南綦江、南川、石柱及涪陵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TOC、脆性力学、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测试手段,综合探明页岩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特征、孔隙特征、力学脆性等岩石学特征,对储层进行岩石学角度的评价,并讨论岩石学特征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可以分为以石英为主的脆性矿物和以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底部脆性矿物含量更高;TOC平均值高于2%,达到过成熟阶段;孔隙类型复杂,识别出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片状孔、骨架矿物溶蚀孔等多种形貌-成因孔隙,纳米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储集空间;孔隙形貌复杂,发育平行板状等多种形态类型;岩石力学脆性较好,有利于微裂隙发育与压裂造缝。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形成于深海陆棚相,经历了晚成岩作用阶段,矿物组分适宜,纳米孔、微裂隙发育,具有较好的力学脆性,是具有特殊岩石学特征的优质页岩气储层。页岩储层的岩石物质组成特征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从岩石学特征的角度对储层展开研究,对探究页岩储层的物性成因及其受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龙马溪组 岩石学特征 孔隙 储层形成机理
下载PDF
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渐珍 张强德 +1 位作者 薛国刚 洪萍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通过对文留气田天然气气源对比追踪,确定了该气田天然气充注点和充注方向;通过源岩主排烃期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综合判断出文留气田充注成藏的时间和期次;采用流体包裹体GOI技术,恢复了气藏的古气水界面,通过研究古今气水界面的关系,综合... 通过对文留气田天然气气源对比追踪,确定了该气田天然气充注点和充注方向;通过源岩主排烃期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综合判断出文留气田充注成藏的时间和期次;采用流体包裹体GOI技术,恢复了气藏的古气水界面,通过研究古今气水界面的关系,综合分析了气藏演化历史和保存情况。在解剖文留气田的基础上,对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模式,为东濮凹陷近期寻找煤成气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煤成气藏 成藏机理 复合型疏导体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焉耆盆地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文学 李永林 赵得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5,共4页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众多中新生代小型含煤盆地之一。 1993年开始进行规模性勘探 ,先后探明了宝浪油气田和本布图油田。该盆地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主要为与逆断层有关的背斜、断背斜油气藏 ;油气具有典型煤成烃特征 ,油气藏流体相态类型丰...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众多中新生代小型含煤盆地之一。 1993年开始进行规模性勘探 ,先后探明了宝浪油气田和本布图油田。该盆地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主要为与逆断层有关的背斜、断背斜油气藏 ;油气具有典型煤成烃特征 ,油气藏流体相态类型丰富 ,气油比高 ,流体性质好 ;油气藏几何类型以层状边水为主 ;油气聚集层位主要为侏罗系三工河组 ,油气层分布集中 ,单井油气层厚度大 ,埋深适中 ;侏罗系储集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碎屑岩 ;压力系数较高 ,产能中等 ;单储系数低 ,储量丰度中等。通过烃源岩生排烃史、圈闭发育史和成藏史分析 ,研究了油气藏的形成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油气藏特征 成藏模式 成藏机理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CO_(2)分布特征与成藏机制浅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中亮 王艳飞 +5 位作者 雷胜兰 王文勇 江宁 姜大朋 刘军 李克成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8,共12页
珠江口盆地多个凹陷均有钻井钻遇CO_(2)气体,个别井钻遇的CO_(2)体积分数高达90%以上,这些CO_(2)气体直接驱替了早期油藏或影响了油气充注规模,增加了勘探风险。运用钻井数据、地球化学分析数据、重磁研究结果,通过分析CO_(2)分布特征,... 珠江口盆地多个凹陷均有钻井钻遇CO_(2)气体,个别井钻遇的CO_(2)体积分数高达90%以上,这些CO_(2)气体直接驱替了早期油藏或影响了油气充注规模,增加了勘探风险。运用钻井数据、地球化学分析数据、重磁研究结果,通过分析CO_(2)分布特征,总结CO_(2)分布与断裂、火成岩的关系,明确CO_(2)分布的主控因素,预测珠江口盆地高CO_(2)风险带的分布。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对油气成藏有影响的CO_(2)主要为无机幔源成因,受区域盖层和储层的控制,CO_(2)主要分布在上渐新统到下中新统地层及以下地层,向上CO_(2)逐渐减少,同时无机幔源CO_(2)分布明显受控于断裂体系,与基底断裂和火成岩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无机CO_(2)气源主要为幔源岩浆的脱气作用,垂向运移主要受不同级别断裂控制,尤其该区深大断裂和基底长期活动断裂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幔源岩浆活动与断裂体系是CO_(2)汇聚的主控因素。由于珠江口盆地不同凹陷结构差异的影响,幔源CO_(2)运聚成藏机制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在北部坳陷带,地壳厚度大,CO_(2)沿着深大断裂逐级向中上地壳运移形成“中转站”,然后在基底断裂的沟通下向浅层运移成藏;二是在珠二坳陷,由于地壳减薄作用,并且发育拆离体系,幔源岩浆首先到达拆离面,脱出的CO_(2)沿着拆离面运移,当遇到深切至拆离面的断裂后继续向浅层运移成藏。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运聚条件预测出珠江口盆地分布着7个高CO_(2)风险带,这7个高CO_(2)风险带均位于深大断裂带附近,并且周边火成岩较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幔源成因 成藏机制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花斑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妍 杨雪飞 +4 位作者 唐浩 伍坤宇 唐锐锋 潘爽 杜忆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2-417,共16页
花斑白云岩是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最主要的储集岩类,储集性能良好,发育广泛,不同岩石组分之间储集性能及含油气性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荧光反应、阴极发光与扫描电镜观察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川中地区龙王庙组花... 花斑白云岩是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最主要的储集岩类,储集性能良好,发育广泛,不同岩石组分之间储集性能及含油气性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荧光反应、阴极发光与扫描电镜观察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川中地区龙王庙组花斑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川中龙王庙组花斑白云岩呈暗色斑块(暗斑)与浅色基岩(白斑)不规则交错分布,暗斑部分孔隙发育但被沥青充填,白斑部分岩性致密孔隙不发育。川中地区龙王庙组花斑白云岩储层中识别出2类沥青,结合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埋藏史与热演化史可知,固体沥青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油质沥青主要来源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根据花斑形态及孔隙发育情况,划分为花斑孔隙型、花斑孔洞型、花斑岩溶型3种储层类型,不同储层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成因:花斑孔隙型储层主要发育在晶粒白云岩中,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为主,由大气淡水沿生物潜穴选择性溶蚀所形成;花斑孔洞型储层是由颗粒白云岩差异性溶蚀作用所形成,储集空间主要为粒(晶)间溶孔及溶蚀扩大孔、洞;花斑岩溶型储层主要发育在泥晶(砂屑)白云岩中,储集空间以溶缝和溶洞为主,成因与表生岩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白云岩 储层成因机理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中部
原文传递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军亮 刘惠民 +10 位作者 王勇 张奎华 周广清 李政 王伟庆 方正伟 张顺 刘鑫金 刘鹏 张子麟 魏晓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2,共13页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配套增产压裂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研究表明:①提出了基于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结晶程度和有机质丰度的“四要素三端元”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揭示了“四古控相”机制,明确了页岩岩相呈“环带状”有序分布。②集成岩心微纳米CT扫描、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FESEM、核磁共振冻融、X射线小角散射等页岩多尺度孔缝系统量化表征技术,明确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集空间孔缝兼顾,以无机孔缝为主,揭示了方解石重结晶、溶蚀作用和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成储机制,构建了页岩孔缝网络储集模型。③研发了富有机质页岩含油率评价方法,揭示了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古生产力高、早生、早富特点,初步估算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t。④纹层/层状页岩岩相成烃、成储时空耦合控制了页岩油富集,表现为“咸化源岩早生、无机孔缝储集、微观源储一体、二元耦合富集”模式。⑤创建了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四性”“四定”综合评价体系及目标优选流程。⑥研发了适合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的“组合缝网压裂”“水平井多级分段”增产压裂技术。结合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确立了“主力洼陷增储上产、富油小洼陷探索新阵地、外围小洼陷落实资源、兼顾优化矿权”的勘探思路,有序推进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规模增储建产,相关成果认识与配套技术对同类油田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页岩油 岩相 成储机制 游离油 综合评价体系 组合缝网压裂
下载PDF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4
17
作者 仇永峰 刘启东 +2 位作者 于雯泉 李鹤永 李维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深化高邮深凹带戴南组油源与输导条件、源-断-坡控砂机制、不同相带砂体成藏差异性研究,攻关不同相带砂体识别关键技术,取得了源外戴南组多类型岩性砂体勘探的新发现。开展选层选区选...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深化高邮深凹带戴南组油源与输导条件、源-断-坡控砂机制、不同相带砂体成藏差异性研究,攻关不同相带砂体识别关键技术,取得了源外戴南组多类型岩性砂体勘探的新发现。开展选层选区选带评价,明确了阜宁组隐蔽油藏拓展勘探的重点层系和区带,建立了隐蔽圈闭成藏模式,形成了针对薄互层识别的地震相-属性-反演综合预测技术,在斜坡带构造不发育的刘陆舍和三河地区阜宁组取得了储量空白区隐蔽油藏勘探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藏 成藏差异性 控砂机制 成藏模式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延9油藏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德林 白玉彬 张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88-393,共6页
为探究靖边油田侏罗系延9油藏形成机理,采用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盆地模拟、和油气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延9原油来源、运移动力及通道、成藏时间与模式。结果表明:本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厚度较大,分布稳定,有巨大的生油潜力,延9原油与其具... 为探究靖边油田侏罗系延9油藏形成机理,采用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盆地模拟、和油气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延9原油来源、运移动力及通道、成藏时间与模式。结果表明:本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厚度较大,分布稳定,有巨大的生油潜力,延9原油与其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长7泥页岩生烃增压是油气初次运移及在延长组中组合运移的主要动力,而油气进入长3、长2及其上部储层后,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为浮力;延长组的叠置砂体和微小裂缝系统与三叠系顶部不整合面和延安组古河道砂体共同构建了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延9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0℃~100℃和110℃~130℃,表明油气发生了两期成藏,对应时间为侏罗纪晚期—早白垩世早期(130 Ma)和早白垩世中晚期(110 Ma)。油气自长7烃源岩生成并排出后,在超压和浮力接替作用下,聚集于延安组岩性-构造圈闭中,形成了现今的延9油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形成机理 延9油层组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特低渗砂岩储层属性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璠 苏妮娜 +1 位作者 章辉若 马晓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5-172,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低渗砂岩储层物性极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从储层低渗的成因机制研究入手,建立了"分选性砂岩含量"模型来约束孔隙度建模;并将"序贯指示模拟思想"引入到渗透率建模当中。通过贝叶斯指示模...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低渗砂岩储层物性极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从储层低渗的成因机制研究入手,建立了"分选性砂岩含量"模型来约束孔隙度建模;并将"序贯指示模拟思想"引入到渗透率建模当中。通过贝叶斯指示模拟与协变量参数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低渗-特低渗储层属性建模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砂质含量与颗粒分选程度、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是低渗砂岩储集空间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而有效的建模方法精确刻画了次生孔隙发育带与相对高渗区。建模结果客观反映了低渗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改善了低渗储层随机建模方案,能为油藏数值模拟、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地区 低渗透砂岩 储层成因机制 序贯高斯模拟 贝叶斯指示模拟
下载PDF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断裂控烃成藏机理及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艳蕾 罗群 +2 位作者 边树涛 苏小军 孙继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共4页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采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其成藏主控因素.该区的油气聚集包含3种特殊的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即沿断裂向下的异常高压驱油运移机理、圈闭下倾方向顺层断裂开启导油运移机理和圈闭上倾方向反向断裂...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采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其成藏主控因素.该区的油气聚集包含3种特殊的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即沿断裂向下的异常高压驱油运移机理、圈闭下倾方向顺层断裂开启导油运移机理和圈闭上倾方向反向断裂的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机理.油气成藏以下倾方向油源断裂供油、上倾方向遮挡断裂聚油为特征,从而形成工区特有的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 断裂控烃 油气成藏 机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