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组分和裂缝对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浩 康毅力 +4 位作者 陈一健 游利军 李前贵 邢景宝 尤欢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5-57,共3页
岩石组分和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气藏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研究岩石组分和裂缝对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影响能够为钻井、完井作业及开发致密砂岩气藏中的储层保护提供基础参数。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盒 1段、山 1... 岩石组分和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气藏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研究岩石组分和裂缝对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影响能够为钻井、完井作业及开发致密砂岩气藏中的储层保护提供基础参数。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盒 1段、山 1段及太原组三个层位为研究对象 ,选取基块及裂缝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 ,采用应力敏感性系数Ss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不同层位基块岩样对比显示岩屑含量越高其应力敏感性越强 ,同一层位基块岩样与裂缝岩样的应力敏感性系数对比表明裂缝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砂岩 应力敏感性 气藏性气藏 气层 储层
下载PDF
密云水库鲢鱼、鳙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贾成霞 曲疆奇 +4 位作者 李永刚 胡庆杰 刘盼 杨慕 张清靖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全面了解密云水库鲢鱼、鳙鱼的营养特征,以密云水库秋季鲢鱼和鳙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鲢鱼和鳙鱼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40&#... 为全面了解密云水库鲢鱼、鳙鱼的营养特征,以密云水库秋季鲢鱼和鳙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鲢鱼和鳙鱼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40±0.40)%和(18.60±0.57)%,粗脂肪含量为(0.60±0.10)%和(1.48±0.91)%,富含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磷等常量元素及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鲢鱼、鳙鱼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均被检出,其中谷氨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0%和40.16%,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9.15和98.76;鲢鱼、鳙鱼肌肉中分别检出脂肪酸12种和19种,相对含量均表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均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二十碳五烯酸,两者之和分别达30.64%和23.79%。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鲢鱼、鳙鱼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矿物质和有益脂肪酸,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可食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鲢鱼 鳙鱼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怀厂 魏新善 白海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9-32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储集层是增储上产的现实产层。认为有利的沉积相带、砂岩结构粒度、碎屑组分是影响储集体物性的重要因素;多期分流河道砂体在侧向上相互连通为形成横向上分布稳定、规模较大的工业气藏提供了条件;烃类的...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储集层是增储上产的现实产层。认为有利的沉积相带、砂岩结构粒度、碎屑组分是影响储集体物性的重要因素;多期分流河道砂体在侧向上相互连通为形成横向上分布稳定、规模较大的工业气藏提供了条件;烃类的早期侵位有利于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对高效储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相带 结构粒度 碎屑组分 烃类侵位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佳梁 兰素清 王昌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描述裂缝储层的主要参数有裂缝的形状、方位和密度等,这也是控制产油产气的主要因素。简要介绍了YC地区泥岩裂缝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测井显示,综合分析不同观测方位的三分量地震转换波资料,九分量VSP资料,以及三维特殊地震属性等资料,对裂... 描述裂缝储层的主要参数有裂缝的形状、方位和密度等,这也是控制产油产气的主要因素。简要介绍了YC地区泥岩裂缝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测井显示,综合分析不同观测方位的三分量地震转换波资料,九分量VSP资料,以及三维特殊地震属性等资料,对裂缝段进行了横向预测和描述的方法探索。结合AVO资料及所提取的地震属性,预测了YC地区储层段的裂缝密度和主方位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预测方法 储层预测 AVO技术 地震勘探 反演技术
下载PDF
地震属性的优化处理及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宗良 肖建玲 张枫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依据三维地震数据的评估、解释及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地震属性提取,简要论述了地震属性参数的标准化处理、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优化处理方法.认为地震属性的提取要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地震属性相互之间存在程度不等的相关性;振幅、能量... 依据三维地震数据的评估、解释及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地震属性提取,简要论述了地震属性参数的标准化处理、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优化处理方法.认为地震属性的提取要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地震属性相互之间存在程度不等的相关性;振幅、能量半时、瞬时频率、频带宽等属性与砂岩厚度的相关性较好;在解释厚度小于1/4波长(调谐厚度)时,薄互层反射波振幅与地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可利用地震响应的差异,按调谐原理来估算地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 振幅 主成分分析 地震资料 地质模型
下载PDF
开发井地化录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玉桓 《录井技术》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该文在前稿论述应用现场地化录井参数进行开发井油气采出程度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应用室内地化参数,提高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从油层水淹程度的评价研究入手,分析了沥青“A”、族组分参数与油气层水洗程度的关系;同时,利用原油组... 该文在前稿论述应用现场地化录井参数进行开发井油气采出程度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应用室内地化参数,提高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从油层水淹程度的评价研究入手,分析了沥青“A”、族组分参数与油气层水洗程度的关系;同时,利用原油组成参数进行层间、层内和不同井区的对比。探讨了轻烃中芳烃、环烷烃和烷烃的物理性质与水洗程度的关系。论证了用常规取心代替密闭取心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的可行性。之后系统阐述了开发井地化录井评价技术应用效果及技术特点、优势和推广该技术在提高油气开发效益上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录井 开发井 剩余油 油藏评价
下载PDF
水驱油物模试验及原油在水驱过程中组分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玉桓 曹革新 杨济学 《录井技术》 2000年第3期42-49,共8页
长岩心水驱油实验是在最新研制的可动胶驱替流程上进行的,该实验模拟江河区注水开发条件,通过321h18min的连续水驱试验,取样32个,对样品进行原油组分、轻烃分析。证实了注水开发油层中原油的一切物理性质变化都是由原油组成变化即质的... 长岩心水驱油实验是在最新研制的可动胶驱替流程上进行的,该实验模拟江河区注水开发条件,通过321h18min的连续水驱试验,取样32个,对样品进行原油组分、轻烃分析。证实了注水开发油层中原油的一切物理性质变化都是由原油组成变化即质的变化引起的;轻烃组分对水洗敏感,在水洗作用下减小最快,使用苯、甲苯及其同碳数烷烃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判别油层水淹程度;沥青A、族组分分析和轻烃分析是评价油层水淹、水洗程度的有效分析方法。该文提供了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层水淹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油藏地球化学 油层评价 水驱油田 原油
下载PDF
平寨水库荧光溶解性有机质的来源、特征及其动态转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奕君 原杰 +1 位作者 王宝利 Khan Md Golam Mostofa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5-804,共10页
利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光谱(3?D EEM)和平行因子分析,研究了三岔河流域平寨水库溶解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转化情况。在平寨水库的入库水、表层水(0~5 m)、深层水(10~60 m)和出库水中,检测到了几种荧光溶解有机质组分,分别为陆源类腐殖质... 利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光谱(3?D EEM)和平行因子分析,研究了三岔河流域平寨水库溶解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转化情况。在平寨水库的入库水、表层水(0~5 m)、深层水(10~60 m)和出库水中,检测到了几种荧光溶解有机质组分,分别为陆源类腐殖质、自源类腐殖质和浮游植物源的类蛋白质(或类色氨酸或类酪氨酸)。陆源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在入库水中略高于出库水,表明陆源类腐殖质在水库系统中相对稳定,大坝截流对其影响不大。自源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在库区明显高于入库水和出库水,表明自源类腐殖质既由自源有机物分解产生,又在光化学、微生物和大坝物理拦截过程的影响下发生分解;其他荧光组分中也检测到相似的结果。水温、pH、溶解氧和有色溶解有机质表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光化学和微生物以及大坝拦截是引起水库入库水、库区表层水、库区深层水和出库水中荧光溶解有机质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寨水库 荧光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组分
下载PDF
Seismic attributes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reservoir prediction 被引量:7
9
作者 Gao Jun Wang Jianmin +2 位作者 Yun Meihou Huang Baoshun Zhang Guoca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4期243-247,共5页
Petroleum geophysicists recognize that many parameters related to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re predicted using seismic attribute data. However, how best to optimize the seismic attributes, predict the character of thin ... Petroleum geophysicists recognize that many parameters related to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re predicted using seismic attribute data. However, how best to optimize the seismic attributes, predict the character of thin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enhance the reservoir description accuracy is an important goal for geologists and geophysicis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in component analysis, we present a new optimization method, called constrained main component analysis. Modeling estimates and real application in an oilfield show that it can enhance reservoir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has better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attributes reservoir prediction component analysis and Daqing Oilfield.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西部油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小龙 张海 +6 位作者 于波 韩华锋 刘成文 刘寒梅 吴磊磊 李向东 张小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1127,共7页
延9油层组的发现,极大拓宽了勘探开发面积,为靖边油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应用同样的技改措施(压裂、注水等),延9油层组在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储层改造响应.延9油层组以河湖过渡相沉积为主,受物源、搬运距离与... 延9油层组的发现,极大拓宽了勘探开发面积,为靖边油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应用同样的技改措施(压裂、注水等),延9油层组在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储层改造响应.延9油层组以河湖过渡相沉积为主,受物源、搬运距离与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区南北区块呈现出不同的岩性特征.研究发现,北区延9储层以次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碎屑含量较高(82.0% ~ 89.5%),以石英、长石为主,杂基主要由高岭石、云母和粉砂岩组成,胶结物主要由铁白云石、硅质等组成;南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碎屑含量较高(83.0% ~91.0%),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云母和少量的重矿物,杂基主要为高岭石,胶结物为硅质和碳酸盐岩.整体上,研究区内延9储层孔渗性较好,是较好的储层.由于碎屑与胶结物类型及其含量的不同,在后期开发过程中要区分对待,避免储层受到污染与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油区 延9油层组 储层特征 组成成分
下载PDF
致密油藏大量注入CO_(2)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锐 沈瑞 +4 位作者 周体尧 李海波 孙盈盈 邹新源 罗燕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4期55-66,共12页
基于松辽盆地砂岩油藏岩样,进行CO_(2)驱替饱和原油岩心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和油组分分析,研究CO_(2)驱油机理。选取松辽盆地中渗、低渗、特低渗和致密岩样,分析渗透率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驱替实验,分析注入量对CO_(2... 基于松辽盆地砂岩油藏岩样,进行CO_(2)驱替饱和原油岩心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和油组分分析,研究CO_(2)驱油机理。选取松辽盆地中渗、低渗、特低渗和致密岩样,分析渗透率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驱替实验,分析注入量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以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大注入量CO_(2)驱替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松辽盆地特低渗致密油藏大注入量CO_(2)驱油机理。实验表明,对于特低渗致密油藏,大注入量CO_(2)驱替可以获得很好的驱油效果。小注入量驱替后,低渗和中渗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30.56%,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26.21%;在大注入量驱替后,低渗和中渗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55.92%,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67.00%。说明大注入量CO_(2)驱替可以有效提高油藏采出程度,且提高幅度对于特低渗致密油藏更为明显。大注入量完全混相的CO_(2)驱替可以获得很好的最终采出程度,最高可达到67.49%;完全混相驱替可以很好驱替出原油中包含重质组分在内的各种组分,不同驱替阶段的油样族组分区别很小,但仍存在明显的抽提轻质组分的效果,油样组分峰值从前期C_(12)附近逐步偏移到后期C_(17)附近。CO_(2)的抽提作用会使得原油中重质组分滞留于孔喉表面,在小注入量时滞留现象在特低渗致密油藏中更为明显,低渗与中渗油藏滞留现象较弱;在大注入量CO_(2)驱替后,特低渗致密油藏中的重质组分被很好采出,其重质组分最终采出程度和低渗及中渗油藏相当,说明大注入量CO_(2)驱替更适用于特低渗致密油藏。研究结果很好地补充了特低渗致密油藏CO_(2)驱油理论,可为松辽盆地后续的CO_(2)驱油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CO_(2) 特低渗致密 核磁共振 组分分析
下载PDF
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组件化及集成应用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蕾 解建仓 罗军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39,共4页
为克服传统水库优化调度系统中调度模型可移植性较差、可重用度低、难于扩展维护及单一方法造成业务局限性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计划调度对日常操作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为支撑,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组件技术及W... 为克服传统水库优化调度系统中调度模型可移植性较差、可重用度低、难于扩展维护及单一方法造成业务局限性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计划调度对日常操作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为支撑,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组件技术及Web Service技术,构建了集成应用模式下的水库优化调度系统,实现了调度的多方法对比应用,并以安康水库为例进行了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调度系统可靠、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优化调度 组件 集成应用
下载PDF
思林水库荧光溶解性有机质的特征、来源及其转化动力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劳心宇 原杰 +1 位作者 刘瑜 Khan M.G.Mostofa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9-1216,共8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思林水库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6月)和秋季(10月)上游入库水体、库区表层水(0 m)、库区深层水(20 m)、出库水体的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不同组分的特征、来源及其转化动力...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思林水库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6月)和秋季(10月)上游入库水体、库区表层水(0 m)、库区深层水(20 m)、出库水体的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不同组分的特征、来源及其转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思林水库的溶解性有机质由3种荧光组分组成,分别是:陆源类腐殖质(C类,C1)、浮游植物源的微生物类腐殖质(M类,C2)和浮游植物源的类蛋白或类色氨酸或类酪氨酸(C3).其中陆源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随着入库水、库区表层水、库区深层水和出库水逐渐减少,这表明由于光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大坝拦截效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类腐殖质随着水体由入库向出库的流动而逐渐降解.相反,微生物类腐殖质(M类)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在入库-出库过程中,微生物类腐殖质处于产生及部分或完全降解的波动中,这表明微生物类腐殖质是浮游植物的原生产物,并且对于光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和大坝拦截效应有很强的不稳定性.类蛋白或类色氨酸或类酪氨酸主要新产生于夏季和秋季的表层水体中,在冬季和春季表层和深层水体中也有产生;并在出库过程中逐渐减少.这表明类蛋白或类色氨酸或类酪氨酸是浮游植物的原生产物;并且它们受到光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和大坝拦截效应的共同影响,在表层和深层水中生成和降解.因此,这些结果意味着通过平行因子分析确定的荧光溶解性有机质组分的方法,对于更好地理解溶解性有机质在水库水体的转化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林水库 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 三维荧光光谱(EEMs)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荧光组分
原文传递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5
14
作者 Pengyu Gao Chong Jiang +3 位作者 Qin Huang Hui Cai Zhifeng Luo Meijia Liu 《Petroleum》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It is difficult to forecast the well productivit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s in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r... It is difficult to forecast the well productivit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s in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well productivity of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The method summarizes the statistical reservoir factors and engineer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ell productivity,extracts information by apply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approximates arbitrary functions of the neural network to realize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prediction on the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well productivity.This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forecas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which is affected by multifactors and complex mechanism.The study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a practical,effective,accurate and indirect productivity forecast method and is suitable for fiel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Productivity foreca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原文传递
于桥水库4种经济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华 张达娟 +2 位作者 李泽利 卞少伟 张树林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2-98,共7页
为全面了解于桥水库鲤鱼(Cyprinus 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营养成分特征,对4种鱼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及脂肪酸组... 为全面了解于桥水库鲤鱼(Cyprinus 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营养成分特征,对4种鱼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鲢鱼粗蛋白含量最高(16.13%),鲫鱼含量最低(15.00%);鲢鱼粗脂肪含量最高(1.60%),鲫鱼含量最低(0.70%)。4种鱼富含矿物质K、Na、Ca、Mg、P及Fe、Zn、Se,为优质的高钾低钠膳食来源。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氨基酸总量的37.54%以上,鲜味氨基酸占40.51%~41.04%,谷氨酸含量均为最高。鲤鱼、鲫鱼、鲢鱼和鳙鱼肌肉中分别检出11、10、16和15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差异较小。4种鱼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16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鲤鱼 鲫鱼 鲢鱼 鳙鱼 营养成分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Gas-Flooding Fracturing Development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16
作者 Lifeng Liu Menghe Shi +3 位作者 Jianhui Wang Wendong Wang Yuliang Su Xinyu Zhua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4年第3期595-607,共13页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pore throats and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which areat the root of well-known problems related to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a gas injection f...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pore throats and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which areat the root of well-known problems related to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a gas injection floodingapproach is analyzed in the framework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sequence and timing of fracturechanneling and the related impact on production are considered for horizontal wells with different fracturemorphologies. Useful data and information are provided about the regulation of gas channeling and possible strategiesto delay gas channeling and optimize the gas injection volume and fracture parameters. It is shown that inorder to mitigate gas channeling and ensure high production, fracture length on the sides can be controlled andlonger fractures can be created in the middle by which full gas flooding is obtained at the fracture location in themiddle of the horizontal well. A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algorithm is provided by which the gas injectionvolume and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of gas injection flooding can be optimized. It is shown that an improvedoil recovery factor as high as 6%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gas injection flooding component simulation fracture parameters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下载PDF
岩溶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特征-以贵阳市花溪水库为例
17
作者 周玮 姜霞 +1 位作者 姚世菊 张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9,共10页
在贵阳市花溪水库附近选择3种植被类型(草地、灌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层中土壤碳、氮含量及其不同活性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植被对碳、氮及其组分(除铵态氮外)影响显著,随植被类型变化(草地→灌丛→竹林)有... 在贵阳市花溪水库附近选择3种植被类型(草地、灌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层中土壤碳、氮含量及其不同活性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植被对碳、氮及其组分(除铵态氮外)影响显著,随植被类型变化(草地→灌丛→竹林)有机碳及其各活性组分含量逐渐增加,A层>B层;竹林中有机碳含量为36.16 g·kg^(-1)、29.68 g·kg^(-1),明显高于草地中的20.48 g·kg^(-1)、18.24 g·kg^(-1);草地中微生物碳含量仅占竹林的54%及49%,水溶性碳在有机碳中的比例最小(0.04%~0.11%),其次是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所占比例最少,仅占全氮中的0.02%~0.20%,随植被变化(草地→灌丛→竹林)微生物量氮含量逐渐增加,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铵态氮的含量远高于硝态氮的含量,微生物量氮与碱解氮的含量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全氮含量增加。土壤的C/N在8.49~21.52之间,在A层中表现为草地<灌丛<竹林,A层>B层。因此,植被类型对岩溶地区的土壤质量及附近水域均会产生影响,在岩溶水源涵养区,竹林及灌丛更有利于保持水土及附近水域的水质,草地不适合作为岩溶地区生态修复的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水库 水源涵养区 土壤碳、氮 活性组分 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Log interpretation of carbonate rocks based on petrophysical facies constraints
18
作者 Hui Xu Hongwei Xiao +4 位作者 Guofeng Cheng Nannan Liu Jindong Cui Xing Shi Shangping Chen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39-51,共13页
The complex pore structure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hinde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In view of the sedimentation,diagenesis,testing,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 The complex pore structure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hinde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In view of the sedimentation,diagenesis,testing,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trends and advances in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a log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route of“geological information constraint+deep learning”was developed.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was employed to establish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with an accuracy of 91%.The Bayesian stepwise discriminant method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with an accuracy of 90.5%.Based on production data,the main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effective reservoirs were determined,and 10 petrophysical facies with effectiv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Constrained by petrophysical facies,the mean interpretation error of porosity compared to core analysis results is 2.7%,and the ratio of interpreted permeability to core analysis is within one order of magnitude,averaging 3.6.The 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can uncover the correlation in carbonate reservoir well logging data.Integrating geological and production data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eservoi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Bayesian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Petrophysical facies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三孔隙度模型计算胶结指数在火山岩储层中的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应海玲 欧阳敏 +1 位作者 刘瑞林 孙仲春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9-563,共5页
对火山岩储层应用三孔隙度模型计算随孔隙成分变化的胶结指数,与岩电实验结果对比,讨论了岩电实验胶结指数与三孔隙度模型计算的胶结指数之间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三孔隙模型计算的随孔隙成分变化的胶结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地层... 对火山岩储层应用三孔隙度模型计算随孔隙成分变化的胶结指数,与岩电实验结果对比,讨论了岩电实验胶结指数与三孔隙度模型计算的胶结指数之间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三孔隙模型计算的随孔隙成分变化的胶结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地层孔隙结构的变化,与普通岩电实验数据对比有一致性,为三孔隙度模型在火山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隙度模型 胶结指数 火山岩储层 岩电实验 孔隙成分
下载PDF
煤层气钻井工程多因素损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来方 田中兰 +1 位作者 汪伟英 杨恒林 《中国煤层气》 2013年第4期13-18,37,共7页
单井产量低严重制约着国内煤层气的效益开发,钻完井过程中的煤层渗透率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单井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山西沁水盆地中高阶煤岩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煤岩解吸率和渗透率、恢复率、X射线衍射、溶剂抽提后质谱分析、扫描电镜... 单井产量低严重制约着国内煤层气的效益开发,钻完井过程中的煤层渗透率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单井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山西沁水盆地中高阶煤岩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煤岩解吸率和渗透率、恢复率、X射线衍射、溶剂抽提后质谱分析、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和压汞法,测试煤岩的有机分子结构、割理和基质孔隙在钻井液单组分作用下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并对不同类型钻井液在压力波动下应力敏感性损害、钻井压力波动下钻井液滤失量大小以及钻井液侵入后的渗透率损害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损害 单组分 压力波动 钻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