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9段多源成藏模式 被引量:26
1
作者 姚泾利 赵彦德 +4 位作者 刘广林 齐亚林 李元昊 罗安湘 张晓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对长9段油源、运移动力、运聚方式、成藏期次、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姬塬、陇东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7段烃源岩,志丹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姬塬地区西北部...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对长9段油源、运移动力、运聚方式、成藏期次、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姬塬、陇东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7段烃源岩,志丹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姬塬地区西北部古峰庄—麻黄山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油藏,姬塬东部地区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华池—庆阳地区和志丹地区发育岩性油藏。长7段过剩压力是石油运移的动力,埋藏史表明,长9段经历了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2期成藏,晚侏罗世烃类充注范围和规模较小,早白垩世为烃源岩大规模生排烃期和长9段原油运聚主成藏期。伴随构造运动,盆地长7段底面构造经历了由沉积后西高东低到成藏期东高西低,再到现今平缓的西倾单斜的构造演化过程。早白垩世,环县—华池—吴起—定边以西地区长7段底面构造最低,原油进入储集层后,向周边高部位发生侧向运移。主成藏期长7段底面在姬塬西部麻黄山—红井子一带存在古背斜构造,控制姬塬西部油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长9段 烃源岩 运移动力 运聚方式 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下载PDF
亚诺斯盆地Cabiona区块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金伟 闫爱英 +4 位作者 柳文秀 胡俊峰 杜笑梅 徐国盛 傅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6,30,共4页
Cabiona区块位于哥伦比亚境内亚诺斯盆地的前隆斜坡构造带上,是前陆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场所,具有较为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在地层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主要目的层卡沃内拉组主要为三... Cabiona区块位于哥伦比亚境内亚诺斯盆地的前隆斜坡构造带上,是前陆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场所,具有较为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在地层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主要目的层卡沃内拉组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以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亚相为主,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4种沉积微相。应用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从输导体系、圈闭特征和油气分布等方面开展研究,总结出远源复合输导,断层控制油气分布,构造位置控制油气聚集,储层物性影响油气富集的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发育断背斜或背斜、岩性-断鼻、岩性-断层和断层-岩性4种类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前隆斜坡 成藏规律 成藏模式 亚诺斯盆地
下载PDF
杭锦旗区块天然气类型及运聚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3期12-16,共5页
杭锦旗区块的钻井普遍有天然气产出,通过对烃源岩分布、对比天然气碳同位素以及区内构造特征研究,认为杭锦旗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δ13C1值均大于-36‰,是典型的过成熟气,区内浩绕召表现为异地天然气运移成藏的特征;而什股壕代表了原地+... 杭锦旗区块的钻井普遍有天然气产出,通过对烃源岩分布、对比天然气碳同位素以及区内构造特征研究,认为杭锦旗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δ13C1值均大于-36‰,是典型的过成熟气,区内浩绕召表现为异地天然气运移成藏的特征;而什股壕代表了原地+异地天然气混合成藏的特征。结合地质情况及构造特征得出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重要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 烃源岩分布 碳同位素 成藏模式 混源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谢武仁 杨威 +4 位作者 李熙喆 谢增业 张满郎 张莉 金惠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砂体沉积厚度大,范围广,发育巨厚的煤系烃源岩,其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存在的岩性相关气藏圈闭类型有以下几种: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砂体沉积厚度大,范围广,发育巨厚的煤系烃源岩,其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存在的岩性相关气藏圈闭类型有以下几种: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古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地层超覆、成岩、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其岩性圈闭形成以近烃源岩裂缝发育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为基础,良好的成藏配置为关键,适配的古构造提供了油气的聚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岩性气藏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火成岩岩相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宁 崔秀梅 +3 位作者 崔周旗 李欣 刘宁 董雄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了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3种火成岩,以溢流相为主要类型。根据岩浆活动的相对强弱,将新生代岩浆活动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共3期。其中第1期岩... 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了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3种火成岩,以溢流相为主要类型。根据岩浆活动的相对强弱,将新生代岩浆活动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共3期。其中第1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分布范围最广,主要集中于廊固和霸县凹陷。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安山岩和辉绿岩较少,其储集空间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冀中坳陷多数凹陷的火成岩具有近油源分布的特点,成藏模式可分为同层运聚型、接触变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从成藏条件分析认为霸县凹陷及廊固凹陷的火成岩成藏条件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岩相 溢流相 储层 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
下载PDF
Formation patterns of Chang 9 oil reservoir 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YAO Jingli ZHAO Yande +4 位作者 LIU Guanglin QI Yalin LI Yuanhao LUO Anxiang ZHANG Xiaol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389-401,共13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9, the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s, reservoir forming stages and model and enrichment law of Chang 9 reservoir were ... Based on analysis of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9, the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s, reservoir forming stages and model and enrichment law of Chang 9 reservoir were examined.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i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the Jiyuan and Longdong(Eastern Gansu) areas came primarily from the source rock of Chang 7 Member, but the oi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the Zhidan area came primarily from the source rock of Chang 9 Member. There developed lithologic-structural oil reservoirs in Gufengzhuang-Mahuangshan area in northwest Jiyuan, structural-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in east Jiyuan, and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Huachi–Qingcheng area and Zhidan area. The overpressure of Chang 7 Member was the driving force of oil migration. The burial history showed that Chang 9 Member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reservoir forming, the reservoir formed in the Late Jurassic was smaller in charging scope and scale,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was the period when the source rock generated oil and gas massively and the Chang 9 reservoir came into being. Along with the tectonic movements, Chang 7 bottom structure turned from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er in the East in the sedimentary stage to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er in the west i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age and at last to gentle western-leaning monoclinal structure at present. In Early Cretaceous, the Chang 7 bottom structure was the lowest in the west of Huanxian-Huachi-Wuqi-Dingbian areas, so the oil migrated laterally towards the higher positions around after entering the reservoir. In the main reservoir forming period, Chang 7 bottom had an ancient anticline in Mahuangshan-Hongjingzi area of west Jiyuan, controlling the oil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west Ji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9 Member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 reservoir accumulation mode enrichment law
下载PDF
哥伦比亚东南部Caguan-Putumayo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长煜 田丽花 +1 位作者 杨振武 谭伏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43-2850,共8页
哥伦比亚东南部的Caguan-Putumayo盆地是安第斯山前的弧后前陆盆地,在Putumayo盆地南部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Putumayo东北部和Caguan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属于风险探区,为了挖掘该地区的油气资源,需要加强该地区的石油地质和地球... 哥伦比亚东南部的Caguan-Putumayo盆地是安第斯山前的弧后前陆盆地,在Putumayo盆地南部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Putumayo东北部和Caguan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属于风险探区,为了挖掘该地区的油气资源,需要加强该地区的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本文综合利用该地区现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地震、钻井、地化分析等资料,基于盆地模拟基础理论,系统分析了Caguan-Putumayo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有机质生烃潜力、储层展布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Caguan-Putumay普遍发育Pepino/Mirador和Cretacous两套储层,由安第斯山前带向东北和东南方向逐渐抬升、减薄;Caguan地区烃源岩生烃条件较差,没有有效的烃源岩生烃,以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Putumayo地区白垩统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通过对Caguan-Putumayo盆地的系统分析,为该地区的油气风险勘探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uan-Putumayo盆地 构造演化 生烃潜力 储层展布特征 油藏模式
原文传递
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再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永诗 杨贵丽 张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6-1125,共10页
基于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勘探新局面,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测井资料分析与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青东凹陷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对关键成藏地质要素进行重新厘定,建立油气成藏模式,认为青东凹陷是新生代郯庐断裂走滑... 基于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勘探新局面,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测井资料分析与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青东凹陷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对关键成藏地质要素进行重新厘定,建立油气成藏模式,认为青东凹陷是新生代郯庐断裂走滑背景下的斜向拉张断陷盆地,发育3种构造样式;青东凹陷沙四上亚段主力烃源岩具有早生速排的演化特征;发育多类型油气藏.研究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带走滑作用控制,近东西向、北西-北西西向与北北东向3套主要断裂的发育使凹陷内部南北方向形成"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东西向上呈现东断西超的凹陷结构;构造样式以伸展、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为主,反转构造样式仅在局部发育;沙四上烃源岩转化率快速变化在2 500~3 500m之间,成烃范围较集中,生烃潜力大;南北向构造、岩性油藏相间分布,东西向地层—构造地层—构造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有序分布,成藏模式分陡坡复式运聚成藏、凹中隆近源运聚成藏、斜坡带断层走向运聚和洼陷内原地生储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盆地演化 沉积体系 油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青东凹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