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大兴教授的柳永研究——以柳永的“人品”和“词品”为中心
1
作者 任梦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柳永对功名的态度,指出其则是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市民的享乐意识之互补为特质;再就柳永自述和前人词话的有关记载,揭示柳永所遵循的是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必须适应歌妓的演唱需要和满足普通市民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大兴 柳永研究 人品 词品
下载PDF
古今闽北学人对柳永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探析
2
作者 杨国学 王怀昭 宋珍珠 《武夷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8,共6页
柳词问世后不久,就出现了批评的论著。今存文献中留下5位闽北学者对柳永及其词作的评论。这些评论或推崇褒奖,或贬斥无余,或毁誉参半,基本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柳永的态度。古今比较,柳永故乡的当代学者对其研究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1、... 柳词问世后不久,就出现了批评的论著。今存文献中留下5位闽北学者对柳永及其词作的评论。这些评论或推崇褒奖,或贬斥无余,或毁誉参半,基本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柳永的态度。古今比较,柳永故乡的当代学者对其研究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1、利用优势资源的自觉意识不强;2、柳永研究历史与现状错觉的困扰;3、对地方文化发展策略的关注滞后;4、学术氛围的淡薄与学术敏感的缺乏;5、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的疏离。展望前景,柳永研究空间尚大,远未穷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研究 武夷文学 本土学者 研究状态
下载PDF
简论夏承焘的柳永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逸超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夏承焘先生乃当代词学名家,被誉为"一代词宗",其治学鸿博精深,著述丰硕。夏先生对于柳永的研究,因未有如其他词人般拈出独论,故而关注者亦少,然钩稽《天风阁学词日记》《唐宋词论丛》《瞿髯论词绝句》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到,... 夏承焘先生乃当代词学名家,被誉为"一代词宗",其治学鸿博精深,著述丰硕。夏先生对于柳永的研究,因未有如其他词人般拈出独论,故而关注者亦少,然钩稽《天风阁学词日记》《唐宋词论丛》《瞿髯论词绝句》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到,柳永在夏先生整个研治词学的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夏先生的柳永研究具有:研究持续时间长;对柳永评价较高;注重柳词之声律的特点。夏先生重视唐宋词的词乐词律等本体问题的研究态度,以及他能够敏锐地抓住一个词人最为重要的特征,为自己学术研究所用的学术眼光,对于现今的词学研究来讲,非常富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柳词研究 学术启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