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研履历分析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一个文献述评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洪民 刘炜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80,共7页
[目的/意义]科研履历(Curriculum Vitae,简称CV)记录了科研人员的成长轨迹和职业信息,为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过程]从履历分析的基本内涵和方法、应用于科研评价的特点以及在科技人才政策中的演进和发展... [目的/意义]科研履历(Curriculum Vitae,简称CV)记录了科研人员的成长轨迹和职业信息,为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过程]从履历分析的基本内涵和方法、应用于科研评价的特点以及在科技人才政策中的演进和发展等3个方面对科研履历分析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指出了现有科研履历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从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柔性集聚国际人才资源的路径、基于科学家稳定经费配置模式的评估、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的系统总结和反思等方面给出了对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履历 科技人才政策 人才流动 政策效应 科研评价 学术能力
下载PDF
地球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特征分析与思考
2
作者 李金潞 任珩 +1 位作者 吴新年 王君兰 《科学观察》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目的/意义]国际科技组织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探析中国科学家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特征可以为我国人才职业发展和培养方案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地球科学领域两院院士、杰青获得者以及长江特聘教授... [目的/意义]国际科技组织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探析中国科学家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特征可以为我国人才职业发展和培养方案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地球科学领域两院院士、杰青获得者以及长江特聘教授为研究样本,从任职数量、年龄结构、依托机构和任职结构等视角分析国际科技组织中国科学家的群体特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1)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科技组织中,我国的参与人数不足、参与程度不深;(2)我国国际科技组织任职人才队伍年龄集中在41~50岁之间;(3)国际科技组织任职人才主要集中在地球科学领域学科优势高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在国际任职上存在主导权薄弱以及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弥补了国际人才研究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组织 计量研究 群体特征 履历分析
原文传递
科研评价的若干新指标 被引量:4
3
作者 罗纳德·鲁索 余厚强(翻译/整理)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共11页
文章讨论了四个近年来新提出的科研评价指标,即修正的源标准化论文影响力指数(the Revised Source Normalized Impac tper Paper,RevisedSNIP),相对度量指数(Relative Measurement Index,RMI),标准化影响因子(Normalized Impa... 文章讨论了四个近年来新提出的科研评价指标,即修正的源标准化论文影响力指数(the Revised Source Normalized Impac tper Paper,RevisedSNIP),相对度量指数(Relative Measurement Index,RMI),标准化影响因子(Normalized Impact Factor,NIF)和c指数(c-index),分别论述了各个指标的定义、优势和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论文影响力 影响因子 标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