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撷要 被引量:29
1
作者 祝鹏宇 孙明媚 +2 位作者 于天洋 李岩 孙申田(指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1,220,共4页
介绍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证治经验。孙教授根据面瘫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各有侧重。急性期强调西医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提倡尽早针刺治疗,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恢复期采用"滞针提拉"法,并根... 介绍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证治经验。孙教授根据面瘫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各有侧重。急性期强调西医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提倡尽早针刺治疗,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恢复期采用"滞针提拉"法,并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施加经颅重复针刺手法;后遗症期重视调神。治疗过程中强调灵活取穴和经颅重复针刺法、"滞针提拉"法、点按法、巨刺法的应用,结合电针、靶向注射。孙老还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 经颅重复针刺法 名医经验 孙申田
原文传递
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陶然 左歆 +1 位作者 柏杉 祝鹏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2-936,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9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39例,脱落1例)。西药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巴曲酶+银杏叶制剂”治疗。针药组在西药组...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9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39例,脱落1例)。西药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巴曲酶+银杏叶制剂”治疗。针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于百会、宁神、晕听区、乳突1穴、乳突2穴、风池、供血、听会等穴针刺。百会、宁神、晕听区施经颅重复针刺法;患侧乳突1穴与乳突2穴、风池与供血分别连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频率2 Hz。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值、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眩晕评定量表(DHI)评分、言语识别测试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听阈值、THI评分、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言语识别测试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7.2%(34/39),高于西药组的74.4%(29/39,P<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可以改善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水平,缓解耳鸣、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 经颅重复针刺法 电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国强 孙婧妍 +8 位作者 关莹 唐祎周 杨添淞 石光煜 冯秋菊 曹燚 吴壮 张良 李红伟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 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造... 目的 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造模组(42只)。造模组建立Va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常规针刺组(14只)和经颅重复针刺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rTAS)组(14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rTAS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常规针刺组仅给予常规针刺手法;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以同等条件抓取及固定,不予针刺。采用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探索行为和自主活动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SYP、MAP-2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中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逃避潜伏时间与穿越平台次数改变不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增加(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穿越格子数与后肢站立数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rTAS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rTAS组SYP、MAP-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电镜下,模型组突触结构欠清晰,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小泡较少,突触前致密物质减少,胞浆内细胞器稀疏,线粒体变形肿大明显;而rTAS组突触结构较完整,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分界清晰,突触前膜内囊泡较多,突触后膜均匀增厚,周边线粒体丰富、结构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颅重复针刺 痴呆 血管性 突触 海马 认知功能 大鼠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汶汐 蒋希成 孙远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激(rTAS)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经颅重复针刺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组和经颅重复针刺激法(rTAS)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激(rTAS)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经颅重复针刺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组和经颅重复针刺激法(rTAS)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选取“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坐骨神经痛主穴;头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侧头部足运感区;rTAS组在头针基础上头针施加经颅重复针刺激法。3组均治疗1次/d,6次/周,共治疗4周。治疗后对比3组治疗前后的NRS评分、M-JOA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角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RS评分、M-JO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较治疗前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头针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具优势(P<0.05);与头针组比较,rTAS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50.0%(15/30)、头针组83.3%(25/30)和rTAS组90.0%(27/30)。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重复针刺激法 足运感区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5
作者 刘佳 曹阳 +2 位作者 刘金盛 王玉琳 张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32-137,共6页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门诊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门诊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对照A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B组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估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4、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后4周,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可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降低血清Hcy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多奈哌齐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 阿尔茨海默病 盐酸多奈哌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模拟经颅重复针刺手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微血流的影响
6
作者 于国强 尹瑞楠 +10 位作者 关莹 唐祎周 孙婧妍 张飞宇 杨添淞 冯秋菊 曹燚 任婷 吴壮 张良 李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7-923,共7页
目的:观察模拟经颅重复针刺(rTAS)手法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微血流的影响,探讨rTAS对VD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选择8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 目的:观察模拟经颅重复针刺(rTAS)手法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微血流的影响,探讨rTAS对VD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选择8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针刺组、模拟rTAS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行针刺干预,模拟rTAS组给予模拟rTAS手法;常规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手法;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及固定,不予针刺。干预14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运用激光散斑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血流平均灌注量;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血流平均灌注量降低(P<0.01),海马VEGF含量显著降低(P<0.01),NO、iNOS、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拟rTAS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1),常规针刺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缩短(P<0.01),模拟rTAS组与常规针刺组大鼠脑血流平均灌注量、海马VEGF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模拟rTAS组海马NO、iNOS、ET-1含量显著降低(P<0.01),常规针刺组海马iNOS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模拟rTAS组大鼠脑血流平均灌注量显著提高(P<0.05),海马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1),NO、iNOS、ET-1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rTAS可增加VD大鼠大脑血流灌注,改善空间认知、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重复针刺手法 血管性痴呆 微血流 激光散斑 学习记忆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