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24
1
作者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60,共16页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弯曲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的超高韧性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具有明显延性特征的破坏模式、与钢筋的变形协调性能,简要介绍UHTCC对缺口的不敏感性、显著的韧性断裂特征,以及约束收缩特性。在材料设计方法部分,详细介绍准应变硬化模型、准应变硬化性能参数,以及材料中纤维、基体和界面各组分的选择。在实际工程应用部分,介绍材料在提高结构耐久性、进行耐久性修补和在新型结构方面的应用,及其在新建、扩建工程中的使用情况。最后简要分析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应变硬化 耐久性 裂缝 修补
下载PDF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2
2
作者 林松庆 张发惠 张朝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i0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慢性溃疡1例。缺损部位:足跟部6例,小腿下段2例,跟腱部2例,中前足背1例。轴点在外踝尖上1~3cm处,平均为2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6cm×8cm~12cm×18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有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生长,其中1例经换药愈合,1例用中厚皮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1.5个月至6个月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结论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供区存在状态良好,可利用性大,邻近转移,切取方便,成活率高,是踝足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旋转 2003年2月 软组织缺损修复 远端蒂皮瓣 皮肤恶性肿瘤 足跟慢性溃疡 小腿下段 解剖学研究 2004年 缺损部位 皮瓣切取 皮肤坏死 正常步态 存在状态 可利用性 车祸伤 电锯伤
原文传递
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1
3
作者 周礼荣 丁任 +6 位作者 蔡仁祥 王伟 李峻 张燕 刘迎曦 王平 吴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报道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用带桡神经拇背尺侧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拇指、手背、手腕部软组织缺损10例;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目的 报道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用带桡神经拇背尺侧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拇指、手背、手腕部软组织缺损10例;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腕掌部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最大面积18cm×10cm。 结果 15例中10例完全成活,5例均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但皮下组织均成活,经植皮而愈,经随访皮瓣的质地、外观及功能尚好。 结论 此类皮瓣动脉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有的具有重建感觉的条件,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操作简单,有些部位可进行远位游离移植,应用得当,效果满意。但静脉回流障碍的防治、蒂的长度与皮瓣成活面积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小腿 皮神经 岛状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4
4
作者 郭斌 南海涛 +2 位作者 孙雷 翟晓红 杨甜甜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伴发牙颌畸形行正畸和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8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修复疗法,...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伴发牙颌畸形行正畸和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80例患者予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修复疗法,观察组联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美观效果及牙齿功能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行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修复 正畸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7
5
作者 吕新生 李新营 +2 位作者 王志明 周乐杜 李劲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至2001年治疗的50例甲状腺手术所致RLN损伤患者的损伤原因、部位、类型、手术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结果50例患者共损伤RLN54条(其中双侧神经损伤4例)。损伤部位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至2001年治疗的50例甲状腺手术所致RLN损伤患者的损伤原因、部位、类型、手术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结果50例患者共损伤RLN54条(其中双侧神经损伤4例)。损伤部位位于RLN入喉处下方2cm以内者45例支(833%),其他部位6例支(113%),部位不明3例支(54%)。横断性损伤19例支(352%),缝扎或瘢痕压迫35例支(648%)。54例支神经均经手术修复,4例双侧RLN损伤者同时行气管切开术。术后44例(880%)患者获15年以上随访,发音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者42例(955%);声音好转者2例(45%)。35例患者39支神经接受间(直)接喉镜检查,其中声带活动恢复正常的21条(538%),部分恢复活动的7条(179%),未恢复活动的11条(283%)。本组患者发音及声带活动的恢复与修复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均无明显关系。结论甲状腺手术所致RLN损伤绝大部分为发生在RLN入喉处附近的机械性损伤,手术可解除病因。RLN损伤一经诊断应尽早行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患者 喉返神经损伤 双侧 正常 部位 手术治疗 恢复 声带 发音
原文传递
腹壁缺损修复与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78
6
作者 顾岩 田文 +4 位作者 王平 李航宇 唐健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实用技术分会腹壁修复与重建外科学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腹壁缺损的治疗是指通过采用各种外科技术对腹壁缺损进行有效修复与重建,从而达到覆盖与保护腹腔内器官,为腹壁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支持,进而恢复腹壁的解剖、功能与外观的目的。目前关于腹壁缺损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研究证据依然缺乏,对于... 腹壁缺损的治疗是指通过采用各种外科技术对腹壁缺损进行有效修复与重建,从而达到覆盖与保护腹腔内器官,为腹壁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支持,进而恢复腹壁的解剖、功能与外观的目的。目前关于腹壁缺损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研究证据依然缺乏,对于大多数的腹壁外科问题仍然不足以建立指南或提供循证医学建议[1]。因此,总结现有文献和临床经验以制定统一共识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修复 重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new strategy for immunosuppression and tissue repair 被引量:75
7
作者 Yufang Shi Gangzheng Hu +11 位作者 Juanjuan Su Wenzhao Li Qing Chen Peishun Shou Chunliang Xu Xiaodong Chen Yin Huang Zhexin Zhu Xin Huang Xiaoyan Han Ningxia Xie Guangwen Re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10-518,共9页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tissue damage involving immune reactions. Var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SCs are strongly immuno...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tissue damage involving immune reactions. Var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SCs are strongly immunosuppressive in vitro and in vivo. Our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n-stimulated MSCs are indeed incapable of immunosuppression; they become potently immunosuppressive upon stimulation with the supernatant of activated lymphocytes, or with combinations of IFN-γ, with TNF-α, IL-1α or IL-1β. This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can actually become immunosuppressive. We showed that there is a species variation in the mechanisms of MSC-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immunosuppression by cytokine-primed mouse MSCs is mediated by nitric oxide (NO), whereas immunosuppression by cytokine-primed human MSCs is executed through 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 Additionally, upon stimulation with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oth mouse and human MSCs secrete several leukocyte chemokines that apparently serve to attract immune cells into the proximity with MSCs, where NO or IDO is predicted to be most active. Therefore, immunosuppression by inflammatory cytokine-stimulated MSCs occurs via the concerted action of chemokines and immune-inhibitory NO or IDO produced by MSCs. Thus, our results provide novel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chanisms of MSC-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and for better application of MSCs in treating tissue injuries induced by immune respo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S IMMUNOSUPPRESSION tissue repair immune diseases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pathway choice 被引量:68
8
作者 Meena Shrivastav Leyma P De Haro Jac A Nickolof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are critical lesions that can result in cell death or a wide variety of genetic alterations including largeor small-scale deletions, loss of heterozygosity, translocations, and chromo...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are critical lesions that can result in cell death or a wide variety of genetic alterations including largeor small-scale deletions, loss of heterozygosity, translocations, and chromosome loss. DSBs are repaired by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 an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 and defects in these pathways cause genome instability and promote tumorigenesis. DSBs arise from endogenous sources includ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during cellular metabolism, collapsed replication forks, and nucleases, and from exogenous sources including ionizing radiation and chemicals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damage DNA and are commonly used in cancer therapy. The DSB repair pathways appear to compete for DSBs, but 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differs widely among species, between different cell types of a single species, and during different cell cycle phases of a single cell type. Here we review the regulatory factors that regulate DSB repair by NHEJ and HR in yeast and higher eukaryotes. These factors include regulated express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repair proteins, chromatin modulation of repair factor accessibi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homologous repair templates. While most DSB repair proteins appear to function exclusively in NHEJ or HR, a number of proteins influence both pathways, including the MRE11/RAD50/NBS1(XRS2) complex, BRCA1, histone H2AX, PARP-1, RAD18,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DNA-PKcs), and ATM. DNA-PKcs plays a role in mammalian NHEJ, but it also influences HR through a complex regulatory network that may involve crosstalk with ATM, and the regulation of at least 12 proteins involved in HR that are phosphorylated by DNA-PKcs and/or A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repair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PK ATM CHROMATIN genome stability
下载PDF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HPV-related cancers 被引量:65
9
作者 Klaudia Anna Szymonowicz Junjie Chen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864-878,共15页
Cancer-related diseases represent the second overall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Human papilloma virus(HPV)is an infectious agent which is mainly sexually transmitted and may lead to HPV-associated cancers in both men an... Cancer-related diseases represent the second overall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Human papilloma virus(HPV)is an infectious agent which is mainly sexually transmitted and may lead to HPV-associated cancers in both men and women.Almost all cervical cancers are HPV-associated,however,an increasing number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HNCs),especially oropharyngeal cancer,can be linked to HPV infection.Moreover,anogenital cancers,including vaginal,vulvar,penial,and anal cancers,represent a subset of HPVrelated cancers.Whereas testing and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ver past decades,anogenital cancers remain more difficult to confirm.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HPV-related cancers focus on finding proper testing for all HPV-associated cancer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currently applied treatments.The HPV viral oncoproteins,E6 and E7,lead to degradation of,respectively,p53 and pRb resulting in entering the S phase without G1 arrest.These high-risk HPV viral oncogenes alter numerous cellular processes,including DNA repair,angiogenesis,and/or apoptosis,which eventually result in carcinogenesis.Additionally,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alteration among a panel of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DSB)repair genes in HPV-negative and HPV-positive HNC cancers reveals differences pointing to HPV-dependent modifications of DNA repair processes in these cancers.In this review,we discuss the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HPV-related cancers,current screening,and treatment options as well as DNA damage response-related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HPV infec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cervical cancer HNC DNA repair clinical trials cancer statistics
下载PDF
英语课堂中的教师纠错与学生接纳 被引量:47
10
作者 施光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4期242-248,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纠错反馈(纠错)及其与学生的接纳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6位教师的18节英语课(每位教师3节课,共计15.2小时)进行课堂观察、录音及分析,发现如下共同点:1.学生语法错误的数量远远高于其它任何类型错误的数量,教师对语... 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纠错反馈(纠错)及其与学生的接纳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6位教师的18节英语课(每位教师3节课,共计15.2小时)进行课堂观察、录音及分析,发现如下共同点:1.学生语法错误的数量远远高于其它任何类型错误的数量,教师对语法错误进行纠正的频率也高于对其它错误进行纠正的频率。2.教师倾向于重述学生的语法错误和语音错误;对于词汇错误,则倾向于用形式协商的方式加以纠正。3.学生语音错误的修正更多地出现在教师的重述和形式协商之后,而学生语法和词汇错误的修正则多数出现在形式协商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 接纳 修正 互动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诱导矿化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裂缝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1
作者 钱春香 任立夫 罗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9-631,共13页
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可用于修复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裂缝,针对这一技术,从防护修复机理、被动修复、自修复三方面,详细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被动修复和主动自修复各自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其实际应... 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可用于修复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裂缝,针对这一技术,从防护修复机理、被动修复、自修复三方面,详细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被动修复和主动自修复各自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其实际应用前景,对该技术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微生物 裂缝 修复
原文传递
负压闭式引流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3
12
作者 王欣 蔡林 胡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总结VSD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结果采用VSD技术来替换换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维持在-125至-150mmHg的负压,及时...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总结VSD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结果采用VSD技术来替换换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维持在-125至-150mmHg的负压,及时处理堵管和漏气,从而有效地达到负压闭式引流培养伤口肉芽组织的效果。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和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结论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闭式引流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闭式引流 皮肤软组织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3
13
作者 郑大伟 黎章灿 +7 位作者 曹广超 吴尧 袈广楠 许立 张旭阳 石荣剑 孙峰 寿奎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伴双侧指动脉节段缺损、患指血...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伴双侧指动脉节段缺损、患指血运障碍4例;伴一侧指动脉、神经缺损2例;伴指伸肌腱缺损4例;伴指屈腱缺损、指固有动脉缺损3例,分别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的Flow—through皮瓣、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或携带掌长肌腱的嵌合皮瓣、嵌合Flow—through皮瓣修复创面,并同时重建缺损的动脉、神经或肌腱。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手指外形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5~9.5mm(平均7.2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11例,良1例,中1例。结论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面,可一期同时重建缺损的指动脉、神经或肌腱.是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穿支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原则 被引量:50
14
作者 顾玉东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5-6,共2页
皮瓣移植手术肇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皮瓣移植的进展,自从出现游离皮瓣以后,皮瓣移植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皮瓣供区很多,髂腹股沟皮瓣、前臂皮瓣、穿支皮瓣等先后热极一时。但皮瓣移植的基本原则是... 皮瓣移植手术肇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皮瓣移植的进展,自从出现游离皮瓣以后,皮瓣移植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皮瓣供区很多,髂腹股沟皮瓣、前臂皮瓣、穿支皮瓣等先后热极一时。但皮瓣移植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要求移植皮瓣高质量地存活,尽可能获取患处良好的形态和功能,而供区组织损伤小、所耗费用低。腹股沟皮瓣在很多创面修复中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组织移植 腹股沟皮瓣 修复 重建 原则 显微外科 手外科
原文传递
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50
15
作者 王浩 王立文 +1 位作者 王涛 丁华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6-1048,共13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损伤。但是,损伤叶片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将受损叶片送往国外维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 航空发动机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损伤。但是,损伤叶片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将受损叶片送往国外维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方法。首先,对损伤叶片进行失效特征分析,评价修复可行性;其次,获取并处理叶片点云数据,提取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片数字化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加工目标模型;再次,采用激光熔覆和自适应加工方法,对损伤叶片进行再制造修复;最后,分别对叶片三维数字化模型与实物进行精度检测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叶片数字化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光顺性,再制造修复误差满足发动机维修手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损伤叶片 失效分析 再制造 修复
原文传递
肩袖损伤的机制与修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0
16
作者 徐鸿尧 赵建宁 包倪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7,共6页
肩袖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反复的肩峰下撞击、缺血退变、不正常的生物力学因素有关,在修复时根据损伤的大小以及类型、急性还是慢性,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肩袖损伤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修复方法成功率较低。伴随组织工程学和材料... 肩袖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反复的肩峰下撞击、缺血退变、不正常的生物力学因素有关,在修复时根据损伤的大小以及类型、急性还是慢性,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肩袖损伤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修复方法成功率较低。伴随组织工程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未来在进一步了解损伤机制的条件下,新材料的运用可能会取得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机制 修复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效果及对患者咀嚼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丁新 王玉玮 +2 位作者 赵飞 齐宝明 高志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2例(128颗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7例(60颗)和对照...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2例(128颗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7例(60颗)和对照组55例(68颗);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给予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观察两组修复成功率、修复效果、牙周、龈沟液、咀嚼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体完整度、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牙龈状况合格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水平较修复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龈沟液(GCF)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前复后GCF、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修复前后GCF、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GCF、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健侧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咀嚼效率明显恢复,与同组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能够显著提高修复效果,对牙周组织和咀嚼能力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氧化锆全瓷冠 牙体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部洞穿性缺损 被引量:49
18
作者 李建成 宋培军 +3 位作者 杨东昆 刘亮 胡恺 陈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9例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而导致一侧面部组织洞穿性缺损的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 目的评价应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9例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而导致一侧面部组织洞穿性缺损的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修复重建,其中颊黏膜鳞状细胞癌4例,上颌骨骨肉瘤2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1例,腮腺导管癌2例。术中双叶穿支皮瓣切取的面积大叶为7.0 cm×8.0 cm^6.0 cm×7.0 cm,小叶为4.5 cm×4.5 cm^4.0 cm×4.0 cm。口内分别修复上腭或颊部的口腔黏膜缺损,口外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术后1.0~1.5个月采用放射治疗。术后门诊随访评价患者的外形、开口度、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愈后。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9例患者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放射治疗对修复的穿支皮瓣无损害。术后6个月,患者张口度、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面部外形满意,随访期内9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穿支血管恒定,设计灵活,组织量丰富,修复方式和幅度多变,是修复口腔颌面洞穿性缺损较为理想的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 洞穿性缺损 双叶穿支游离皮瓣 腓动脉 修复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1 位作者 李爱林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治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PRP组患者在2~3次PRP治疗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特别是外露骨或肌腱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对照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创面愈合较PRP组面积小,特别是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新生肉芽覆盖较差。结论PRP凝胶由于具有可塑性强、能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特征,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增加局部血运,加速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并且与传统负压引流系统相比,在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上,PRP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合创面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柴益民 邱勋永 +2 位作者 林崇正 马心赤 陈彦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i002,共3页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蒂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 皮肤缺损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