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屈小洁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治疗组(A 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组(B 组)、子宫动脉...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治疗组(A 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组(B 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C 组);观察术后2 h、术后24 h 的出血量、产后恢复情况,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A、B、C 组24 h 出血量、持续出血(2~24 h)量和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 时,A、B、C 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前列腺素 E2(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 组的 RBC、HB、HTC、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 A、B 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 A、B 组;三组间恶露时间和产后月经量,产后月经周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同时调节前列腺素含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前列腺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镉接触工人心血管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殷征宇 金泰廙 +1 位作者 胡云平 洪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 ]探讨镉接触对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以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方法 ]以某冶炼厂镉接触工人 86名为接触组 ,以邻近地区无镉接触史的健康工人 10 6名为对照组 ,对其血压、心电图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数据... [目的 ]探讨镉接触对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以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方法 ]以某冶炼厂镉接触工人 86名为接触组 ,以邻近地区无镉接触史的健康工人 10 6名为对照组 ,对其血压、心电图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数据经方差分析、趋势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并计算基准剂量 (Benchmarkdose ,BMD)。 [结果 ]镉接触组工人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血压患病率随尿镉水平增加而升高 ,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 ,并得出基准剂量 2 98μg/gCr。血浆血管紧张素II、尿钠 /钾比值也随尿镉水平增高而增高。镉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与肾功能损害与否没有显著联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吸烟、镉接触年限、尿镉 ,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接触组工人心室电压无明显改变 ,心率低于对照组 ,QRS间期和QT间期延长 ,T波及ST段改变、心动过缓等异常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长期接触镉可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血压升高 ,这可能与镉影响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和 /或体内钾钠平衡有关。且镉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 ,可能主要是影响心室内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接触 工人 心血管功能 血压 心电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及RAAS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桂杰 顾巍巍 +1 位作者 张敏 李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肝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n=43)和非感染组(n=87)。测...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肝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n=43)和非感染组(n=87)。测定2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RAAS系统、营养状态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感染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NK细胞比例及IgM、IgG、IgA水平、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且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 <0.01)。与术前相比,术后2组Ang-Ⅱ、ALD、NE水平以及MMP-1、MMP-2、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且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 <0.01)。结论肝癌术后肺部感染可对患者免疫系统和RAAS系统产生更深的影响,而明确术后感染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肺部感染 免疫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影响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耿登峰 伍卫 +2 位作者 雷娟 张燕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心肌梗死组(36只),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h仍存活的21只SD大鼠随...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心肌梗死组(36只),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h仍存活的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10只)和罗格列酮组(11只)。罗格列酮组术后24h开始给予罗格列酮3mg/(kg·d)共8周。8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称量心脏、左室、右室、肺和肝质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结果】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明显改善左室±dp/dtmax犤(-1898±383)mmHg/svs(-2981±258)mmHg/s,P<0.05,(2110±461)mmHg/svs(3625±221)mmHg/s,P<0.05)犦;显著降低肺体比和肝体比(P<0.05);明显抑制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犤(0.23±0.02)ng/mgprovs(0.14±0.01)ng/mgpro,P<0.05犦及醛固酮水平犤(0.31±0.05)ng/mgprovs(0.19±0.04)ng/mgpro,P<0.05)犦,而对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改善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心肌梗死 大鼠 血流动力学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MicroRNA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纪禄风 石向慧 +3 位作者 陈蓓蓓 杨珑 王利红 伊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微小核糖核酸(miRNA)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关,尤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血管、神经、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切。本文就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高血压的治疗及其早期诊断... 微小核糖核酸(miRNA)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关,尤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血管、神经、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切。本文就miRNA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高血压的治疗及其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微小核糖核酸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的miRNA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与潜在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华胜 黄从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微核糖核酸(miRNA)是小的(21-25核苷酸)的单链,进化上保守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其通过与特定靶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来控制不同的细胞功能,转录水平。目前mi RNA已经被广泛认识到调节基本的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 微核糖核酸(miRNA)是小的(21-25核苷酸)的单链,进化上保守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其通过与特定靶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来控制不同的细胞功能,转录水平。目前mi RNA已经被广泛认识到调节基本的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以及其他效应。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的异常表达谱与一系列疾病有关,比如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而最新研究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证实过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涉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我们综述了与RAAS相关的miRNAs及其在高血压中作用与潜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糖核酸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血压
原文传递
RAAS及血清TGF-β1水平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沈丽莎 李锦伟 +2 位作者 黄珊 季黎明 石勇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2期6360-6363,共4页
目的:探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 目的:探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DN合并高血压组(39例)和单纯DN组(37例),另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间醛固酮(ALD)、肾素、血管紧张素(ATII)、血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估计值(e GFR)、尿素氮(BUN)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DN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DN组患者肾素、ATII、Scr、BUN、TGF-β1及N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N合并高血压组肾素、ATII、Scr、BUN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D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 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纯DN组,且单纯DN组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DN合并高血压组肾素、ATII、Scr、BUN、TGF-β1及NAG水平随DN分级增加而增加,e GFR水平随DN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肾素、ATII及TGF-β1水平与e GFR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r=-0.523,-0.601,-0.401;P<0.05),与Scr(r=0.338,0.414,0.141,P<0.05)及NAG(r=0.341,0.413,0.411;P<0.05)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DN伴高血压患者机体RAAS及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患者DN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AS TGF-Β1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腹水浓缩回输联合抗感染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本贤 李伟 +1 位作者 李东生 李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腹水浓缩回输联合抗感染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目的研究采用腹水浓缩回输联合抗感染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或在此基础上给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2 w。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血浆肾素活性(PR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10,采用显色法检测血清内毒素(LPS),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在治疗2 w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观察组血清BUN和sCr水平分别为(5.7±1.6)mmol/L和(115.1±27.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2.1)mmol/L和(132.6±31.3)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PRA、AngⅡ和ALD水平分别为(2.9±0.9)ng/mL/h、(290.5±64.3)ng/L和(258.1±7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1.0)ng/mL/h、(320.9±75.4)ng/L和(276.5±68.4)pg/mL,P<0.05】;观察组血清LPS和ET-1分别为(0.07±0.01)EU/mL和(75.5±2.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10±0.03)EU/mL和(89.6±5.2)ng/L,P<0.05】,而血清NO水平为(69.4±4.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5.7±3.6)μmol/L,P<0.05】。结论采取腹水浓缩回输联合抗感染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消退腹水,改善肾功能,可能与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降低了血清缩血管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浓缩回输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治疗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唐炯 燕纯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569-572,共4页
在心力衰竭多药物治疗的现实情况下,有必要探讨各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物的使用时机及联合使用问题,近期的CHARM试验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在心力衰竭总人群中具有β2、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否更有改善... 在心力衰竭多药物治疗的现实情况下,有必要探讨各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物的使用时机及联合使用问题,近期的CHARM试验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在心力衰竭总人群中具有β2、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否更有改善生存率的优势仍在继续争论,但在包含了不同临床特点的亚组人群中应注意不同β-阻滞剂间的差异。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预后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现实课题,根据病人临床特点实施个体化治疗,调整使用药物的传统顺序与组合,或者采用双室起搏等非药物的方法,是目前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阻滞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食源性多肽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宝贝 张慧 +3 位作者 刘宇松 陈洪彬 郭凤仙 郑宗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文章总结了食源性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包括基于RAAS系统的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R信号通路,以及以KNOS系统通路为靶点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PPAR-γ/caspase3/MAPK/eNOS信号通路和L型Ca ^(2+)通道。此外,还介... 文章总结了食源性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包括基于RAAS系统的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R信号通路,以及以KNOS系统通路为靶点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PPAR-γ/caspase3/MAPK/eNOS信号通路和L型Ca ^(2+)通道。此外,还介绍了近年发现的通过抑制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ECE)活性降低血压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压肽 作用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激肽—一氧化氮系统 内皮素转换酶
下载PDF
无患子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鹏宇 陈明 +2 位作者 程亚勋 梁樑 谭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无患子皂苷(S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连续给药,考察Sap对靶器官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为Sap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HR40只,随机均分为:SHR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27mg/kg)、Sap低...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无患子皂苷(S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连续给药,考察Sap对靶器官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为Sap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HR40只,随机均分为:SHR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27mg/kg)、Sap低(27mg/kg)、中(54mg/kg)、高(108mg/kg)剂量组,另取8只Wistar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取肾脏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肾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检测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等指标;结果:Sap可显著改善高血压靶器官肾脏病理状态,降低血浆PRA、AngⅡ及ALD含量,与SH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S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肾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皂苷 自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刺梨多酚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诱导小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青 谭书明 +3 位作者 俞露 袁梦 谭芸芸 张丽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fruit polyphenols,RRP)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小鼠高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室自制得到纯度为68%的RRP;采用L-NAME诱导小鼠高血... 目的:探讨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fruit polyphenols,RRP)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小鼠高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室自制得到纯度为68%的RRP;采用L-NAME诱导小鼠高血压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RRP低剂量组、RRP高剂量组,解剖后测定脏器指数,保存血清用于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醛固酮(aldosterone,AL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肾脏和肝脏组织用于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心脏和肾脏样本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压明显升高;血清NO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ET-1、肾素、Ang II、ALD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及RRP低、高剂量组血压在实验末期显著降低(P<0.05);血清NO浓度显著升高,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ET-1、肾素、Ang II、ALD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RRP具有降血压作用,这可能与RRP能够提高NO水平、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酚 高血压 内皮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维生素D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亭 顾威 刘长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T2DM的发病率在儿童当中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T2DM患者血糖控制持久性更差,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成人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与T2DM发病密... 2型糖尿病(T2DM)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T2DM的发病率在儿童当中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与成年患者相比,儿童T2DM患者血糖控制持久性更差,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成人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在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机制方面,维生素D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维生素D调节胰岛的敏感性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及氧化应激系统等通路有关,也可通过调节蛋白激酶A(PKA)、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ype VDCC)、磷脂酶C(PLC)、ATP敏感性钾通道(K ATP)等信号分子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本文旨在阐述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和青少年T2DM发病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为儿童和青少年T2D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儿童和青少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蛋白激酶A 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磷脂酶C ATP敏感性钾通道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军 刘晓方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1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和缬沙坦治疗组58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行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在标...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1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和缬沙坦治疗组58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行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检测其血管紧张素Ⅰ和Ⅱ(AngⅠ、AngⅡ)、醛固酮、一氧化氮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CHF患者LVEF降低,余均升高(均P<0.05)。②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均P<0.05)。③AngⅡ与AngⅠ、醛固酮、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0.370、P=0.004,r=0.853、P=0.000,r=0.363、P=0.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07、P=0.002)。结论CHF存在着RAAS的过度激活,AngⅡ对心功能恶化起关键作用。缬沙坦可抑制RAAS活性,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AS的影响及肾脑保护作用
15
作者 余碧菁 马国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4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及肾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及肾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RAAS指标[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血流指标[叶间动脉平均血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脑血流指标(大脑中动脉Vm、PI及RI)。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AAS指标、肾血流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RAAS指标、肾功能指标、叶间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及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叶间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RAAS,具有较好的肾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养心活血汤调控RAAS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龙涛 蔡芳妮 +3 位作者 任耀龙 吴晖 陈锐 苏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499-502,共4页
目的评价养心活血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力衰竭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评价养心活血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力衰竭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活血汤,每日1剂。两组病人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疗效,检测治疗前、治疗14 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及6 min步行距离(6MWT)进行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血清IL-6、NT-proBNP、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治疗后MLHFQ评分降低、6MWT提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心活血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病人,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RAAS系统活性,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养心活血汤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脑钠肽
下载PDF
21d头低位卧床中几种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新生 吴兴裕 +3 位作者 蒋昌林 孙喜庆 姜世忠 姚永杰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所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前列腺素(PGI2)的变化和LBNP对抗措施对上述激素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dHDT-6°卧床实验。被试者年龄23.7±5... 目的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所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前列腺素(PGI2)的变化和LBNP对抗措施对上述激素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dHDT-6°卧床实验。被试者年龄23.7±5.0岁,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ON)和下体负压(LBNP)组。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30mmHg,1h/d)。卧床前、卧床第2、4、11天及卧床结束日清晨分别抽取肘静脉血。结果与卧床前相比,Ald在第2天显著下降(CON-30%,P<0.05;LBNP-38%,P<0.01),在第11天显著上升(CON+30%,P<0.05;LBNP+48%,P<0.01)。PRA在第4天达到峰值(P<0.05),第22天回落到低于对照水平。PGI2在HDT过程中均高于对照水平。对照组在第22天增加+260%(P<0.01),LBNP组在第11天,第22天分别升高149%,102%(P<0.05)。采用LBNP对抗措施后,PRA,Ald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GI2在LBNP组未进一步升高。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导致PRA、Ald的一过性升高及PGI2持续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前列腺素类 肾素 血管紧张素 模拟失重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志梅 高远 +3 位作者 周瀛 张利群 王洪淘 齐国先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胶原容积分数、凋亡细胞、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检测。结果大鼠梗死范围为24%-33%。术后1-4周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均分布有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心肌细胞,且凋亡细胞指数逐渐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逐渐升高;Ⅲ型胶原mRNA升高。2-4周时心肌梗死组间质亮绿色胶原明显增多,胶原容积分数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醛固酮开始升高;Ⅰ型胶原mR-NA明显上升。结论大鼠心肌梗死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发生细胞凋亡。大鼠心肌梗死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出现间质纤维化。非梗死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细胞凋亡可能与间质胶原过度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心肌梗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胶原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娜娜 杨志明 +4 位作者 边云飞 梁斌 杨慧宇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机制,阐明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机制,阐明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按以下分组加入不同干扰因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①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③血管紧张素(1-7)组: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00 nmol/L;④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分别用血管紧张素(1-7)10、100、1000、10000 n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⑤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组:先用1000 nmol/L A-77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0 nmol/L血管紧张素(1-7)预处理30 min,最后加入终浓度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细胞生长良好,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透明度大,轮廓不清。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检测到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Ⅲ因子相关抗原为阳性。①与对照组比,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使E-选择素(25.39±1.97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238.71±5.51 ng/L)的蛋白分泌量明显增加,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②血管紧张素(1-7)(1 000 nmol/L)使E-选择素(3.72±0.95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90.24±9.82 ng/L)的蛋白分泌量降低,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亦降低(均P〈0.01);③混合刺激组中血管紧张素(1-7)(1010000 nmol/L)减少E-选择素蛋白合成,分别为21.15±1.31、17.41±1.94、12.71±1.84、9.46±1.4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E-选择素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双利 李守宾 +6 位作者 马建锋 于春红 沙泉 邢爱君 刘学伟 李连印 高双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单侧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接受单侧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时测量血压... 目的前瞻性研究单侧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接受单侧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时测量血压,同时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按术前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分别比较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时的血压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时的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31.25±15.37)mmHg、(123.96±9.76)mmHg、(130.04±11.63)mmHg、(130.50±13.96)mmHg,平均舒张压分别为(81.79±9.66)mmHg、(73.56±6.52)mmHg、(81.63±8.50)mmHg、(81.60±8.65)mmHg。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术后1年时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的变化趋势与血压变化趋势一致,术后3个月的指标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平均收缩压术前为(141.67±13.23)mmHg,术后1年时为(136.59±12.6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舒张压术前为(88.07±8.4)mmHg,术后1年时为(86.04±7.2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术前为(120.0±7.64)mmHg,术后1年时为(123.92±12.4)mmHg;平均舒张压术前为(75.0±5.4)mmHg,术后1年时为(76.8±7.48)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年时均恢复到术前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手术可能导致收缩压下降;患者的血压变化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