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根平辨治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杨 雷根平(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6期588-591,627,共5页
雷根平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初期感邪而发,气血搏结,内犯营血;或肝气不畅,脾气郁结,由气及血,而致血溢肌肤。该病迁延日久,气阴俱虚,脉道失固,可致紫癜加重或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初起治疗应祛邪外出,若日久不愈则应根据证候不同选用... 雷根平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初期感邪而发,气血搏结,内犯营血;或肝气不畅,脾气郁结,由气及血,而致血溢肌肤。该病迁延日久,气阴俱虚,脉道失固,可致紫癜加重或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初起治疗应祛邪外出,若日久不愈则应根据证候不同选用益气健脾、调和营卫、补肾固精、祛瘀生新等法。健脾选薯蓣丸加减,调和营卫常用乌蛇荣皮汤,滋阴补肾多用芪地固肾方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等可祛瘀生新。列举验案三则以说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过敏性紫癜 营卫不和 脾胃虚损 肾虚 祛瘀生新 雷根平
下载PDF
从“祛瘀生新”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治疗
2
作者 国佳鑫 杨茜茹 +1 位作者 严冬 董青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关键方法,使瘀祛气血平、新血生。本文从理论及临床方面探讨祛瘀生新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以展现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骨髓抑制 血瘀 祛瘀生新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从“治虚三本”及缓中补虚论治癌因性疲乏
3
作者 马秀梅 胡帅航 +2 位作者 王欣妍 王丹丹 侯炜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74-1078,1083,共6页
癌因性疲乏(CRF)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明代医家汪绮石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缓中补虚法对治疗虚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治虚三本”理论确立清肺、健脾、补肾为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则,缓中补虚是缓中焦之里急,... 癌因性疲乏(CRF)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明代医家汪绮石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缓中补虚法对治疗虚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治虚三本”理论确立清肺、健脾、补肾为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则,缓中补虚是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需通过活血、清热、理气等药物的综合作用来实现。CRF患者多气血亏耗日久,血行不畅,久病成瘀,单纯补益则易壅塞,单纯活血则更伤正。因此,治疗CRF应将补益与活血相结合,以“治虚三本”理论为指导,从调补肺脾肾三脏入手,并运用缓中补虚之法,祛瘀生新,如此消补兼施,以通助补,促进正气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治虚三本 缓中补虚 祛瘀生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