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氢氧化物包被砂过滤柱吸附与去除水体中的微生物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耀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5-479,共5页
以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铝原位沉积包被砂作介质的过滤柱 ,用于去除脱氯自来水中人为污染的高浓度脊髓灰质炎病毒PV1、脆弱拟杆菌噬菌体B .fp和大肠杆菌E .coli.结果显示 ,包被修饰砂颗粒表面Zeta电动势由原来的 - 4 2 .8mV上升到 5 4 .7mV ... 以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铝原位沉积包被砂作介质的过滤柱 ,用于去除脱氯自来水中人为污染的高浓度脊髓灰质炎病毒PV1、脆弱拟杆菌噬菌体B .fp和大肠杆菌E .coli.结果显示 ,包被修饰砂颗粒表面Zeta电动势由原来的 - 4 2 .8mV上升到 5 4 .7mV ,并因此提高了对微生物的吸附去除能力 .修饰砂过滤柱经 12 .5d连续过滤 30 0L水样后 ,仍可使进水微生物浓度分别高达n(cfu) /mL-1=5 .2× 10 6、2 .4× 10 5、2 .3× 10 5的E .coli、B .fp和PV1去除 92 %、97.2 %和 99.6 % .而未修饰砂柱 ,在相同条件下仅分别去除 5 3%、5 9%和 70 .6 % .修饰砂柱可在较大pH变化下稳定高效地去除微生物且在中性条件下效果最佳 ,这与未修饰砂柱明显不同 .扫描电镜显示 ,两种砂具有明显不同的表面结构 .修饰砂柱流出液中检测不到用于包被的铁、铝金属 ,说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修饰物同砂结合牢固并因此提高了砂过滤柱的使用寿命 .修饰砂过滤介质可为饮用水处理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去除病原微生物方法 .图 4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去除 砂过滤 金属氢氧化物包被砂 水处理 水源 生物污染
下载PDF
超滤在乙醇厌氧沼液资源化回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团 薛宏光 +2 位作者 王柯 毛忠贵 张建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6-1054,共9页
厌氧沼液经资源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可有效解决传统乙醇生产过程耗水量大和废水处理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鉴于超滤是去除厌氧沼液中微生物的常用手段,该方法对管式超滤膜用于处理乙醇厌氧沼液的可行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沼液温度50... 厌氧沼液经资源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可有效解决传统乙醇生产过程耗水量大和废水处理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鉴于超滤是去除厌氧沼液中微生物的常用手段,该方法对管式超滤膜用于处理乙醇厌氧沼液的可行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沼液温度50℃、膜面流速为4.5m·s^(-1)、产水率30%的最佳条件下,膜通量达到174L.(m^2·h)^(-1);膜污染包括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无机污染主要有Ca^(2+)、Mg^(2+)和Fe^(3+)等,有机污染较为复杂,包括烃、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以及腐殖酸、富里酸等;最佳清洗策略是先用柠檬酸和NaClO清洗,然后用NaOH进行清洗,膜通量恢复率达到了98%以上。超滤可以有效去除厌氧沼液中的微生物,避免拌料粉浆的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去除微生物 厌氧沼液 回用 膜污染和清洗
原文传递
微生物除Mn(Ⅱ)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铁文周 农小芳 +2 位作者 赵伊 梁康 黄雪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5,共12页
锰是生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工业技术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大量的Mn(Ⅱ)排放进入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微生物修复技术可快速高效去除环境中的Mn(Ⅱ),且无二次污染,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除Mn(Ⅱ)微生物... 锰是生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工业技术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大量的Mn(Ⅱ)排放进入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微生物修复技术可快速高效去除环境中的Mn(Ⅱ),且无二次污染,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除Mn(Ⅱ)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及其除Mn(Ⅱ)的机制,总结了影响微生物除Mn(Ⅱ)的因素,并展望了除锰微生物的前景,以期为除锰微生物在锰污染水体中的高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锰微生物 锰氧化酶 影响因素 吸附 氧化
原文传递
除氨菌系对牛粪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齐婧媛 徐凤花" +1 位作者 郭梅仙 姜晓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了减轻牛粪堆肥过程中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及氮素损失,在牛粪堆肥时添加除氨菌系,研究其对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加除氨菌系处理的NH4+-N、NH3较对照分别降低20.47%和61.21%,全氮、NO3--N较对照分别提高11.63%和65.01%,酸解有机氮、氨... 为了减轻牛粪堆肥过程中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及氮素损失,在牛粪堆肥时添加除氨菌系,研究其对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加除氨菌系处理的NH4+-N、NH3较对照分别降低20.47%和61.21%,全氮、NO3--N较对照分别提高11.63%和65.01%,酸解有机氮、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分别提高12.42%、11.26%、16.92%和19.51%。表明除氨菌系在牛粪堆肥过程中,能够固定NH4+-N向有机氮各组分转化,减少NH3挥发,具有较好的保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氨菌系 牛粪堆肥 氮素形态
下载PDF
生物法处理养殖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婧 吴若菁 +1 位作者 贾晗 陈文萍 《福建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综述近几年生物方法处理养殖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并对大规模处理养殖污水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展望,期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探索出高效率、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生物方法处理养殖污水中的氨氮。
关键词 生物法 养殖污水 生物脱氮 有效微生物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聚磷微生物的富集驯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邹海明 吕锡武 顾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7,共8页
针对低温环境下生物强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研究了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种模式富集驯化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8~11℃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完成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驯... 针对低温环境下生物强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研究了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种模式富集驯化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8~11℃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完成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驯化,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反应器分别在第40 d和第80 d达到稳定状态.厌氧/好氧反应器内污泥释磷和吸磷能力强于厌氧/缺氧反应器内污泥,分别为27.7 mg P/g MLVSS,35.2 mg P/g MLVSS,17.4 mg P/g MLVSS,23.1 mg P/g MLVSS.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以氧为电子受体快速吸收磷,而好氧聚磷菌在缺氧环境中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立即吸收磷的能力较弱,仅为6.9 mgP/gMLVSS,占好氧吸磷的19.6%.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个反应器富集前后聚磷菌(Accumulibacter)的丰度分别由9.3%(接种污泥)增加到79.3%(好氧聚磷菌)和61.6%(反硝化聚磷菌),同样表明了在该低温环境下两个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均实现了Accumulibacter的有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除磷 低温 好氧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菌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在黄场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中元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8-40,共3页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油井的含水、出砂及结蜡等情况选用合适的清蜡防蜡技术,才能使清蜡防蜡收到经济满意的效果。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制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轻烃降解菌混合菌,使用它...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油井的含水、出砂及结蜡等情况选用合适的清蜡防蜡技术,才能使清蜡防蜡收到经济满意的效果。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制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轻烃降解菌混合菌,使用它完全可以取代化学剂,还可以避免洗井对地层的伤害,起到一定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场油田 原油结蜡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
下载PDF
活性污泥除氨微生物筛选及其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梅仙 徐凤花 +1 位作者 刘春梅 曹艳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5,共4页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67.03%和62.74%;活性污泥中前者全氮、有机氮、铵态氮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36%、23.31%和36%,后者提高了23.18%、23.01%和32%;两者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11倍。表明除氨菌可有效控制NH4+-N转化为NH3,对NH4+-N有固定作用,并且有利于向NO3--N和有机氮转化,从而减少了NH3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除氨微生物 活性污泥 氮素转化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分析石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脱氮功能菌群 被引量:1
9
作者 章旭 周佳佳 +4 位作者 周珉 罗西子 严新杰 刘勇弟 厉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15-5122,共8页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石化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阻碍了石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石化企业和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尤其石化废水中的氮素污染,严重威...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石化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阻碍了石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石化企业和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尤其石化废水中的氮素污染,严重威胁了水生态安全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从上海某化工区的某条石化废水A/O脱氮工艺线中采集了污泥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对比分析了出水水质稳定时期与出水水质波动时期的不同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脱氮菌群的功能特征和关键的氮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工艺的氨氧化功能易波动,而亚氮和硝氮的去除相对稳定.菌群研究发现该A/O工艺主体脱氮途径为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未发现工艺内有厌氧氨氧化相关基因片段.体系脱氮关键功能基因中约有90%与反硝化作用相关,只有约0.17%的基因参与了硝化过程中氨氮的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氧化功能菌在工艺中丰度极低且结构单一,主要的氨氧化功能菌属是Nitrosomonas.这可能是工艺线出水氨氮浓度易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 A/O工艺 宏基因 宏转录 脱氮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