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之复杂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滔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95,共4页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来自于我们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双重性:我们感知局部空间的同时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城市。借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空间网络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城市空间,揭示了其拓扑、几何与分形特征,它们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生活...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来自于我们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双重性:我们感知局部空间的同时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城市。借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空间网络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城市空间,揭示了其拓扑、几何与分形特征,它们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生活与出行方式;同时,不同等级的城市区域或者场所具有模糊的边界,它们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整体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句法 网络 模糊边界 远程效应
下载PDF
猪高能创伤后远隔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开龙 刘荫秋 +4 位作者 赖西南 练伟坤 吴国平 周平 李叶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采用高速枪弹射击猪单后肢软组织,观察伤后远离原发伤道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为远达效应的血流扰动学说提供实验资料。动物伤后6h解剖,大体见双肺下叶、左室后壁以及大脑的背、腹侧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毛细... 采用高速枪弹射击猪单后肢软组织,观察伤后远离原发伤道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为远达效应的血流扰动学说提供实验资料。动物伤后6h解剖,大体见双肺下叶、左室后壁以及大脑的背、腹侧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毛细血管充血。光镜见猪主动脉弓内皮细胞(VEC)有水肿,或脱落呈“鞋钉样”垂直悬吊在血管腔内;连续切片见内皮层有剥脱现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连接分离,细胞膜有水肿、或破裂;胞浆疏松,胞浆内空泡增多,细胞器数目减少。提示,高能创伤后,远隔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可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这是远达效应的基本特征。究其原因可能与致伤瞬间的剧烈流体扰动和继发性神经体液因子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枪弹 远达效应 血管 内皮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廷友 万年宇 +2 位作者 卢廷胜 宫岩虎 林勇 《伤残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远达效应的机理、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家兔40只,通过改良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截瘫按Talove分级为1级-2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h开始自静脉给予常规剂量(0.35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分别于不同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远达效应的机理、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家兔40只,通过改良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截瘫按Talove分级为1级-2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h开始自静脉给予常规剂量(0.35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分别于不同的时相处死家兔,观察动物的心肺、胃肠、膀胱、肝肾等器官的病理改变。结果:①家兔脊髓损伤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远隔脏器的损伤即远达效应,主要是肺出血(100%)。②脊髓损伤所致的远隔脏器的出血,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脊髓损伤同机体其他部位损伤一样会发生远达效应;非高速投射伤也可引起远达效应。②远达效应的发生机理主要是神经-体液应急反应。③应用常规剂量的地塞米松即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远达效应 实验研究 发生机制 出血
原文传递
猪后肢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的容积CT和生化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欣 陈广安 +4 位作者 王玮 王亚蓉 张延旭 李强 韩秀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4-6,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枪击猪后肢肌肉贯通伤所致的肺部远达效应损伤的64排螺旋容积CT(VCT)表现,深入研究肺部远达效应损伤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动物麻醉后,使用81式步枪7.62mm子弹从左侧后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由内向外30cm近距离射击,分别于致... 目的观察枪击猪后肢肌肉贯通伤所致的肺部远达效应损伤的64排螺旋容积CT(VCT)表现,深入研究肺部远达效应损伤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动物麻醉后,使用81式步枪7.62mm子弹从左侧后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由内向外30cm近距离射击,分别于致伤前后行胸部CT扫描,分析VCT图像特点,并与肺部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在枪击前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取猪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及皮质醇(cortisol,COR)的浓度。结果(1)枪击后12例猪VCT扫描双肺均出现大小程度不同的片状或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肺不张、血气胸表现。肺血管及支气管管径未见显著改变。(2)枪击后12例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片状、斑片状及大片出血表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病理切片可见小叶出血、实变、磨玻璃样变。镜下可见肺微血管扩张出血,毛细血管破裂,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出血、水肿。肺泡隔变厚增粗、充血水肿,呈蜂窝状改变。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纤维素样物质及白细胞。(3)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显著增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著(P<0.05)。结论枪击猪后肢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VCT表现主要为片状高密度影,病理提示为炎性渗出或出血;血管内皮损伤及应激反应早期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达效应 火器伤 应激
下载PDF
猪胸部枪弹伤后荧光眼底造影早期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韩非 廖明松 +3 位作者 蒋炜 胡健 谌阳 何建春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利用荧光眼底造影技术探讨猪胸部枪弹伤远达效应致眼部组织结构、视网膜血流伤后改变,了解胸部枪弹伤后眼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高速弹射击10只猪(20只眼),建立胸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对受试猪致伤前后不同时相点行眼底照相及荧... 目的:利用荧光眼底造影技术探讨猪胸部枪弹伤远达效应致眼部组织结构、视网膜血流伤后改变,了解胸部枪弹伤后眼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高速弹射击10只猪(20只眼),建立胸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对受试猪致伤前后不同时相点行眼底照相及荧光眼底造影,并作眼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眼底照相结果:伤后未见明显异常;(2)荧光眼底造影结果:伤后1 h耳-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较伤前有显著变化(P<0.05),伤后视网膜循环时间较伤前无显著改变;(3)病理结果:角膜上皮层肿胀、疏松,内皮层大量脱落,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充血,血管内皮细胞部分脱落,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水肿。结论:荧光眼底造影对胸部枪弹伤后,眼组织血流改变、视网膜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荧光眼底造影 远达效应
下载PDF
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致肺损伤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大维 高志明 +7 位作者 张岫竹 代维 王旭辉 张良 王伍超 林井副 张良潮 周继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87-589,698,共3页
目的探讨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致肺损伤的伤情特点。方法长白猪12只,体重30~40kg。用初速为(773.1±12.4)m/s的0.37g三角破片弹致伤,瞄准猪右后肢外侧臀股二头肌中心处射击。观察记录动物伤道情况,伤后48h解剖观察肺脏大体及光镜... 目的探讨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致肺损伤的伤情特点。方法长白猪12只,体重30~40kg。用初速为(773.1±12.4)m/s的0.37g三角破片弹致伤,瞄准猪右后肢外侧臀股二头肌中心处射击。观察记录动物伤道情况,伤后48h解剖观察肺脏大体及光镜改变。结果肢体高速破片伤后,有8只(66.7%)动物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片状或点状出血。出血较重的部位伴有肺水肿、局灶性肺不张,部分可见气管内血性泡沫样液体。光镜下见肺间质出血,肺泡破裂融合,白细胞浸润。总体伤情为轻、中度肺损伤,心、肝、脾、肾、肠等未见明显损伤。结论肺是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时远达效应的主要靶器官,提示治疗原发伤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肺损伤 远达效应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成因与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是如何传递到这些区域的?本文通过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陆缘区域的地幔上涌所形成的伸展构造演化和陆缘裂解,结合欧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所导致的微陆块裂解漂移及伸展构造发展演化规律。结果说明这两个裂谷的成因与欧亚东缘新生代大规模微陆块裂解漂移密切相关。新生代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欧亚大陆东缘发生了大规模地幔上涌和陆块裂解,日本、堪察加等陆块发生了裂解漂移,它们的裂解漂移在欧亚东缘形成了差异左旋走滑环境,从而分别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鄂尔多斯克拉通东南侧形成了两个裂谷系和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和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具有类似的成因机制,它们都是走滑断裂所形成的地震带。用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其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 汾渭地堑 印度欧亚碰撞 动力机制 远程效应
下载PDF
Influence of injection of Chinese botulinum toxin type A on the histomorphology and myosin heavy chain composition of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 被引量:2
8
作者 Bin HONG Min CHEN Xing-yue 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983-992,共10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is a metalloprotease that blocks synaptic transmission via the cleavage of a 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a(SNAP-25).It has gained widespread use as a ...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is a metalloprotease that blocks synaptic transmission via the cleavage of a 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a(SNAP-25).It has gained widespread use as a treatment for cerebral palsy and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In China,Chinese botulinum toxin type A(CBTX-A),a type of BoNT/A,is in widespread clinical use.However,the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reated muscles and in remote muscles from the CBTX-A injection site are relatively unknown.Therefore,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histomorphology and myosin heavy chain(MyHC)isoform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CBTX-A.Methods:The weakness of the injected muscles was assessed periodically to identify their functional deficiency.Muscle slice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HE)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MyHC isoform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to uncover changes in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Results: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following injection of CBTX-A 5 U into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shifts in MyHC isoform composition emerged on the third day after injection and peaked in the fourth week.The composition remained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welfth week.More specifically,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ype IIb isoform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s of type IIx,type IIa,and type I isoforms.Conclusions:Data revealed that CBTX-A led to a shift in MyHC composition towards slower isoforms and that the MyHC composition remained far from normal six months after a single injection.However,no noticeable remote muscle weakness was in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 Myosin heavy chain Chemodenervation remote effect
原文传递
肢体高能量火器伤后脑神经元C-jun基因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2 位作者 柏秀松 费舟 武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为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病理生理变化机制。方法 以M-193、5.56 mm制式弹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采用免疫组化对伤后不同时间远隔部位脑组织及对照组脑组织神经元中C-jun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脑皮层... 目的 为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病理生理变化机制。方法 以M-193、5.56 mm制式弹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采用免疫组化对伤后不同时间远隔部位脑组织及对照组脑组织神经元中C-jun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脑皮层神经元中C-jun基因呈弱表达;伤后脑神经元中C-jun基因表达于30 min增加,6 h达到高峰(P<0.05),10 h开始下降。结论 肢体枪弹伤后远隔部位脑神经元C-jun基因表达是对损伤刺激的早期反应,其表达可能是由Leao播散性抑制引起,并与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与细胞凋亡有关。在救治肢体火器伤的同时,应注意脑保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枪弹伤 远达效应 C-JUN基因
下载PDF
肺癌的神经系统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鼎烈 杨立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09-312,共4页
本文报告822例肺癌有神经系统表现者105例(19.5%)。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4例(61%),依次为头痛、偏瘫、癫痫,截瘫、精神症状,腰背痛、眩晕、坐骨神经痛、面瘫等。105例中属转移性损害93例,转移部位包括大脑、脊髓、脑膜、小脑... 本文报告822例肺癌有神经系统表现者105例(19.5%)。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4例(61%),依次为头痛、偏瘫、癫痫,截瘫、精神症状,腰背痛、眩晕、坐骨神经痛、面瘫等。105例中属转移性损害93例,转移部位包括大脑、脊髓、脑膜、小脑等。非转移性损害12例,其中有癌性脑病、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神经系转移 肺肿瘤
下载PDF
甾体化合物D环结构对4-位二甲基化反应和3-位氧甲基化反应选择性的远程效应
11
作者 郑沪灵 夏鹏 陈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在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4-位上引入二甲基。方法以7个带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为底物,按文献方法以相同的反应条件与碘甲烷-叔丁醇钾-叔丁醇反应系统反应。结果4个底物反应结果和文献一致,顺利得到了4-位二甲基化的产... 目的在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4-位上引入二甲基。方法以7个带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为底物,按文献方法以相同的反应条件与碘甲烷-叔丁醇钾-叔丁醇反应系统反应。结果4个底物反应结果和文献一致,顺利得到了4-位二甲基化的产物,而另外3个底物则以高收率转化成为3-位氧甲基化的产物。结论7个甾体底物A、B、C3个环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D环的结构不同,所以这7个化合物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甾体D环结构通过远程效应对4-位二甲基化和3-位氧甲基化反应的选择性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烯-3-酮甾体化合物 远程效应 碳甲基化 氧甲基化 选择性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2
作者 陶敏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已婚或有性生活患者共427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13例,对...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已婚或有性生活患者共427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13例,对照组214例。研究组采用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即广谱洗剂坐浴,每日1次,时间10 min,连续2周,改每周2~3次,维持2月,硝酸咪康唑栓常规治疗剂量每日400 mg,共3 d,维持剂量于月经净后每天400 mg,共3 d,共2月;对照组214例,采用广谱洗剂坐浴每天1次,时间10 min,2周,硝酸咪康唑栓每日400 mg,共3 d。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治愈率86.38%,对照组为63.1%。结论 采用常规加维持剂量治疗方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远期的复发性较低。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除了重视治疗的近期效果外,更应该关注治疗的远期效果,防止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常规联合维持治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7.62mm弹犬颅脑伤时冲击波远达效应对脊髓的损伤
13
作者 雷鹏 朱诚 +1 位作者 张光霁 刘荫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实验用杂种雄性犬30条,在脑贯通伤、脑切线伤和颅骨切线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7.62 mm弹颅脑火器伤时冲击波远达效应对脊髓的损伤。结果表明,高速弹颅脑火器伤时,不仅造成脑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还可引起脊髓各段不同程度的损... 本实验用杂种雄性犬30条,在脑贯通伤、脑切线伤和颅骨切线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7.62 mm弹颅脑火器伤时冲击波远达效应对脊髓的损伤。结果表明,高速弹颅脑火器伤时,不仅造成脑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还可引起脊髓各段不同程度的损伤。实验提示在分析和处理高速掸颅脑损伤时,不可忽视可能并发脊髓损伤。受伤机制可能与弹丸的动能传递、冲击波的远达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火器伤 冲击波 远达效应
下载PDF
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荫秋 周宝桐 +8 位作者 李曙光 赖西南 陈云 安波 练维坤 郭瑞峰 万芪 陈林 王大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11,123,共5页
通过385只杂种犬和30头家猪的实验,其远达效应发生率为54.5%,不同投射物致伤不同部位的发生率有差别。实验表明,伤后早期血浆中β—内啡肽增加200倍,血小板扣押升高5倍,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均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循环管路系统血... 通过385只杂种犬和30头家猪的实验,其远达效应发生率为54.5%,不同投射物致伤不同部位的发生率有差别。实验表明,伤后早期血浆中β—内啡肽增加200倍,血小板扣押升高5倍,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均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循环管路系统血流剧烈扰动,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系统失衡。这些变化如发生在有远达效应的器官(心、肺等)时,易导致和加剧肺功能衰竭(ARDS),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因此,高速投射物的远达效应,尽管脏器改变不太严重,但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投射物 远达效应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两次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淑玲 王科 +1 位作者 闫淑莲 刘澈 《海洋气象学报》 2019年第2期84-93,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以及强度差别均很大,大暴雨发生在台风登陆后从广东移到广西的过程中,高空北支冷槽、台风倒槽和850hPa切变线是造成山东半岛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3)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之间850hPa偏强东南气流将东海、黄海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此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均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大暴雨发生前大气处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台风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两层或三层锋区的斜压性特殊结构及高空急流的增强是山东半岛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重要特征。4)两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特征、锋区斜压性结构特征、不稳定大气层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远距离大暴雨 水汽 不稳定大气层结 斜压性结构 高空急流
下载PDF
高速投射物致伤瞬间血流扰动和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曙光 刘荫秋 +4 位作者 安波 周宝桐 郭瑞峰 王大田 赖西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2-14,123-124,共5页
报告两种弹头致伤狗双后肢及下腹部时,循环管路系统内产生血流扰动波及其对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表明,致伤局部的部分能量可通过血液这一流动的介质在管路系统内向远处传输,致使远离原发伤道的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本结... 报告两种弹头致伤狗双后肢及下腹部时,循环管路系统内产生血流扰动波及其对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表明,致伤局部的部分能量可通过血液这一流动的介质在管路系统内向远处传输,致使远离原发伤道的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本结果为探讨高速投射物"远达效应"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压力波 远达效应
原文传递
腹部枪伤后脑部动脉的远达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华东 陈尔瑜 +2 位作者 刘荫秋 李曙光 安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6-368,共3页
为了探讨枪伤时远达效应的发生规律和机理,使狗腹部致伤,观察其脑部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腹部致伤后,脑部血管广泛充血,毛细血管内皮不同程度损伤,严重受损部位血脑屏障三层结构均遭破坏。脑内微动脉平滑肌构筑标本可见平滑肌... 为了探讨枪伤时远达效应的发生规律和机理,使狗腹部致伤,观察其脑部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腹部致伤后,脑部血管广泛充血,毛细血管内皮不同程度损伤,严重受损部位血脑屏障三层结构均遭破坏。脑内微动脉平滑肌构筑标本可见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脑组织切片可见脑内不同大小的出血点,纵径在100μm以下的占73%,最长者为1000μm。按出血点的多少,依次为:顶叶、桥脑、小脑;脑内组织依次为:髓质(被盖部)、皮质(基底部)、软脑膜。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严重受损,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广泛的脑动脉损伤将会对脑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伤 腹部 远达效应 脑动脉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致心血管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欣 王亚蓉 +6 位作者 王勇 张彦旭 姚立农 王俊燕 韩秀娟 胡福光 王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652-657,共6页
目的通过制作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模型,利用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观察致伤后心脏形态学改变,结合相关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病理、电镜观察,分析枪击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通过制作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模型,利用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观察致伤后心脏形态学改变,结合相关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病理、电镜观察,分析枪击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期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7只健康雌性平原猪枪击后肢致软组织贯通伤,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枪后5'、30'及60'行VCT检查,并抽取猪耳缘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检测。结果①枪击后冠脉血管直径在短时间内即会发生改变,以枪击后30min改变最为显著,表现为心脏冠脉VCT在枪击后显影质量很差,可出现冠脉血管的痉挛或者局部的狭窄、或者血管中断不连续,管壁显示不清等表现,猪冠状动脉图像重建质量评价在枪击后瞬间基本在II级以上,仅1(7)只猪的冠脉血管图像重建质量评价为I级。且在枪击30min后冠脉直径最小,之后冠脉直径逐渐恢复,到枪击后60min可恢复到接近枪击前的水平;②枪击后Ang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著变化(P<0.05),枪后60'与枪后5'发生明显变化(P<0.05);AngⅡ:枪击前与枪后3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枪击前与枪击瞬时、枪后5'及30'之间变化明显,枪击后60'与枪击瞬时、枪击后5'及30'之间有变化(P<0.05)。结论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后可致心脏远达效应,在致伤全过程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致伤瞬间,由于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对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远达效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Botox with a Chinese type A botulinum toxin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晓芙 万新华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9期26-30,共5页
To confirm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and remote effects of a Chinese type A botulinum toxin (CBTX-A, Lanzhou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itute, China) and Botox (Allergan Inc , USA) for focal dystonia and mu... To confirm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and remote effects of a Chinese type A botulinum toxin (CBTX-A, Lanzhou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itute, China) and Botox (Allergan Inc , USA) for focal dystonia and muscle spasm Methods Prospective open study was conducted over 4 years for focal dystonia and muscle spasm We enrolled 785 patients: 192 were injected with Botox and 593 with CBTX-A They were followed for 3 to 48 months Meanwhile 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 was performed in a subset of 40 patients before, 2-3 weeks, 5-8 weeks and 4-5 months after injection of Botox or CBTX-A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ects from two preparations, including the latency of response, maximal benefit and duration of improvement The dose of the Chinese preparation which produced effects similar to Botox was higher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jitter was demonstrated 2-3 weeks after injection in both groups and fiber density values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or later and remained 4-5 months after injections Conclusion Both preparation ar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focal dystonia and muscle spasm They both have subclinical effects on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of remote uninjected muscles The Chinese preparation is a little less powerful but much cheaper than Bot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ulinum toxin THERAPY 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remote effect
原文传递
深部地质结构对浅层地质与成矿作用的制约——以中国东部大陆及海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树方 刘平 寇彩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61,共13页
根据十余年来参加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和国际合作编图资料,将深部地质结构与浅层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统一的综合分析研究,对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地质构造取得一些新认识,提出一些新观点:(1)在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400km深度内,划分出5层... 根据十余年来参加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和国际合作编图资料,将深部地质结构与浅层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统一的综合分析研究,对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地质构造取得一些新认识,提出一些新观点:(1)在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400km深度内,划分出5层地质结构,其中第3、4层之间的变化制约了浅层地质与成矿作用;(2)中国大陆及海区受周边动力挤压,其中西部挤压力大于东部,导致西部软流圈物质经4条路径向东流动,使东部汇聚巨大巨厚的软流圈,形成独特的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主体动力区,构成了亚洲大陆第4个主体动力区;(3)太平洋板块俯冲力制约了北纬42°40′以北的完达山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力制约了台湾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二者的动力之和构成了阻挡软流圈物质向东部洋区流动的"远程力效应";(4)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的主体动力区打造了中国东部及海区7项地质、地貌特征和三大类矿产资源效应。其中岩浆活动与化石燃料矿产(石油、天然气、煤)之间不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岩浆活动为提升油-气成熟度和煤化作用及变质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温度条件;(5)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打造了中国东部及海区一些独有的地质作用:1形成了新生代南海小洋盆,并向巴拉望岛俯冲。2产生了新生代陆缘裂谷带,形成了琼州海峡、台湾海峡,并向台湾岛轻度俯冲。3大面积的巨厚软流圈是一座"巨型岩浆山",成为东部及海区"地幔柱"的统一"根基"。地幔柱实际上是巨大"岩浆山"中的"岩浆山峰",今后会发现更多"地幔柱"(即"岩浆山峰")。4中国东部地震除吉林省珲春地区的深源地震(540km)外,朝鲜半岛及其以西的中国东部和海区均为浅源与中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100km),其主体动力都来自本区巨量热能(力)-动力源,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联合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结构 软流圈巨量热能(力)—动力作用 主体动力区 远程力效应 巨型“岩浆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