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仁宗朝谏官及其“惟恐职不称”心态在诗歌中的体现
1
作者 张贵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3-57,共5页
宋仁宗朝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为促进谏官言事积极性,曾施行过“言事簿”考核制度,谏官振职。随着权力扩大、地位提高,仁宗朝谏官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名节意识,进而产生了“惟恐职不称”的任职心理。谏官“惟恐职不称”心理在王禹偁、... 宋仁宗朝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为促进谏官言事积极性,曾施行过“言事簿”考核制度,谏官振职。随着权力扩大、地位提高,仁宗朝谏官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名节意识,进而产生了“惟恐职不称”的任职心理。谏官“惟恐职不称”心理在王禹偁、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知名谏官所作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并且表现出了对国计民生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宗朝 谏官 谏议心态 诗歌创作
下载PDF
五代十国时期的谏议制度初探
2
作者 谭景玉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谏官的设置基本承袭唐制,各政权在戎马倥偬之际,仍能维持着比较完整的谏官建置。在谏官的选任迁转上,重视候选人的品德和从政经历。当时对谏官言事比较优容,并让其管理匦函之事。这都有助于谏官行施职权。谏官的职责主要是... 五代十国时期谏官的设置基本承袭唐制,各政权在戎马倥偬之际,仍能维持着比较完整的谏官建置。在谏官的选任迁转上,重视候选人的品德和从政经历。当时对谏官言事比较优容,并让其管理匦函之事。这都有助于谏官行施职权。谏官的职责主要是对君主进行谏诤,另有许多职外差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十国 谏议制度 谏官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言谏组织系统演化分析
3
作者 熊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60-65,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维护政权统治,扩大政务信息来源,减少决策的失误,各朝帝王都强调献纳谏正的必要性,由此推动了言谏组织系统的发展。曹魏时形成的侍中寺,在两晋时期演化为门下三省,各类具有言谏职能的官员都收纳其中,较好地发挥了谏诤...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维护政权统治,扩大政务信息来源,减少决策的失误,各朝帝王都强调献纳谏正的必要性,由此推动了言谏组织系统的发展。曹魏时形成的侍中寺,在两晋时期演化为门下三省,各类具有言谏职能的官员都收纳其中,较好地发挥了谏诤的作用。到了南朝时,侍中省逐渐为门下省所消解,集书省脱离门下省独立署置,成为与门下省平行的言谏组织,专行谏诤之权,言谏组织系统更趋系统化、规范化与明晰化。北朝言谏组织系统则大都效仿南朝制度,但在制度实际运作中增添了北朝自身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谏诤 言谏职官 组织系统 职权地位 演化
下载PDF
唐代谏臣生命美学思想抉要
4
作者 刘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38-143,共6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为士人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唐代谏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敢于大胆言谏,不惧刑罚,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唐代谏臣言行之中充...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为士人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唐代谏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敢于大胆言谏,不惧刑罚,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唐代谏臣言行之中充满生命美学思想,对后世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谏臣 生命美学 写实倾向
下载PDF
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艺术
5
作者 任兴有 《科教导刊》 2011年第5期140-141,共2页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后称秦始皇)的一篇奏议,具有高超的说服艺术。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艺术包括顺情入机、动言中务,分析透彻、以理服人,言之有据,以事明理,正反并论、对比鲜明,讲究修辞,语言优美等。
关键词 李斯 谏逐客书 说服 艺术
下载PDF
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自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30,共15页
谏官是中唐政治和文化舞台上活跃的社会角色之一。中唐文人具有强烈的泛谏诤意识,从谏诤精神在中唐谏官诗文中的消长,即谏诤传统在中唐的继承与变奏的轨迹中,可以清理出中唐谏官的文学活动和创作特色,还可以发掘出谏官的这种身份以及基... 谏官是中唐政治和文化舞台上活跃的社会角色之一。中唐文人具有强烈的泛谏诤意识,从谏诤精神在中唐谏官诗文中的消长,即谏诤传统在中唐的继承与变奏的轨迹中,可以清理出中唐谏官的文学活动和创作特色,还可以发掘出谏官的这种身份以及基于这种身份的观念和言行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官 中唐 古代文学研究 创作特色 社会角色
原文传递
苏辙谏官身份下的文学书写
7
作者 肖伟韬 陈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0-65,共6页
苏辙的文学创作鲜明体现了其谏诤理念。苏辙于元祐元年二月至九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写了百篇诗文,内容关涉治国安民的各个方面,这些谏诤文学的书写,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性。苏辙的“文气论”亦与他的谏官身份及文学书写相表里。谏官品质... 苏辙的文学创作鲜明体现了其谏诤理念。苏辙于元祐元年二月至九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写了百篇诗文,内容关涉治国安民的各个方面,这些谏诤文学的书写,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性。苏辙的“文气论”亦与他的谏官身份及文学书写相表里。谏官品质、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相互激荡,形成了苏辙谏诤文学凝练周密、平正通达的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谏官 谏诤文学
下载PDF
北宋台谏官正式信息渠道的发展演变
8
作者 杨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4,共19页
台谏作为宋代重要的中央监察机构,以向君主进言为重要的工作方式,能够从多种正式渠道中获得言论所需要的信息。正式信息渠道的整体结构,在台、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神宗朝以前,主要以言论监督为职责的台谏... 台谏作为宋代重要的中央监察机构,以向君主进言为重要的工作方式,能够从多种正式渠道中获得言论所需要的信息。正式信息渠道的整体结构,在台、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神宗朝以前,主要以言论监督为职责的台谏官,没有太多特别渠道来获取政务信息;自神宗朝起,政令关报、文书报备等台谏机构特有的正式信息渠道逐渐发展成熟,台谏官更深地介入行政事务之中。北宋对台谏官正式信息渠道的建设,是在决策层与台谏官的互动中展开的,由此形成的制度设计,不仅要考虑台谏官更迅速地获得更多、更准确信息的需求,更要明确传递出不同的统治者对台谏言论的整体态度与需求,与台谏制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台谏官 信息渠道 关报制度 文书报备
原文传递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9
作者 张贵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时俗、砥砺名节、不以贬谪为意的谏议心态。在分析谏官制度、谏议心态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以北宋前期的王禹偁、田锡,中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曾任谏官或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个案,进一步考察了谏议心态变化对士人贬谪心态、贬谪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北宋前中期士人的贬谪心态、贬谪文学观念、创作等呈现出的新特征,以及其与谏议心态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