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当代基督宗教人文主义——兼论宗教异化和异化的消除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对当代基督宗教人文主义有相当的影响,虽然两者对宗教异化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消除异化是人类走向自由的前提。
关键词 宗教批判 异化 救赎
下载PDF
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赛珍珠的《群芳亭》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香伟 姚慧卿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7-39,64,共4页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非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摩西杀害导致人性救赎失败的悲剧,展示了异质文化的冲突。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都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救赎 人性救赎 异质文化
下载PDF
宗教救国与“新人”设计:“五四”时期宗教文化论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燕转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五四"先期,文化先驱们从积贫积弱的中国放眼东西,从传教士、归国留学生的文化视域中,意欲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前行的路径,设计出不偏不倚的现代性方案:宗教救国"新人"思路,宗教文化成为其他一切必要改革包括当时急... "五四"先期,文化先驱们从积贫积弱的中国放眼东西,从传教士、归国留学生的文化视域中,意欲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前行的路径,设计出不偏不倚的现代性方案:宗教救国"新人"思路,宗教文化成为其他一切必要改革包括当时急需的社会政治改革的基础和取向。而正是从补儒易佛、取道耶稣的秩序呈现中,中国开始不遗余力地去探索中西民族性、文化的差异,并围绕"国民性"(人)这一中心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宗教文化 宗教救国 “新人”设计
下载PDF
宗教的救赎与文化的复兴——柳宗悦与张道一民艺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青 黄本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8,212,共5页
柳宗悦与张道一两位学者的民艺理论体系在搭建伊始就已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柳宗悦以宗教的视角审视民艺的内涵。张道一在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搭建了民艺研究的文化平台。在民艺的功能归旨、审美旨趣、经济指向及研究方法中,柳宗悦不仅... 柳宗悦与张道一两位学者的民艺理论体系在搭建伊始就已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柳宗悦以宗教的视角审视民艺的内涵。张道一在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搭建了民艺研究的文化平台。在民艺的功能归旨、审美旨趣、经济指向及研究方法中,柳宗悦不仅将民艺纳入宗教审美体系,而且以宗教的精神救赎功能引领民艺皈依于社会意义。张道一则植根于中国传统造物观的诠释与民间艺术的复兴征程,浸染出有文化复兴色彩的民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悦 张道一 民艺思想 宗教救赎 文化复兴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救赎意识
5
作者 高小弘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主人公们都有着各种创伤体验,为了把自我从灵魂的暗夜中解救出来,实现心灵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她们渴求着灵魂的救赎,其救赎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日常生活救赎、审美救赎和宗教式救赎。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成长小说 日常生活救赎 审美救赎 宗教式救赎
下载PDF
Find a Journey of Light—Visions on Season of the Witch
6
作者 李欧纹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0X期199-200,共2页
Season of the Witch is one of the great productions with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re introduced during August around China.The story was told during the final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rusades.The Crusades we... Season of the Witch is one of the great productions with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re introduced during August around China.The story was told during the final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rusades.The Crusades were a series of religious wars.The crusaders comprised military units from all over Western Europe.During 14th century Black Plague was threatened the Whole Europe.The Plague destroyed the Crusade and each town.People began to suspect some women which abused as witches should be take responsibilities.They put some women to death.The movie not only tell us a story,but lead us to find out lights from the dark world during the black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RUSADES religious wars Plague salvation
下载PD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hemes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7
作者 林雅琴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1X期280-281,共2页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has adopted a conventional theme--life is a journey;in order to deliver one's soul,one has to go on the path of salvati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steps the author has t...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has adopted a conventional theme--life is a journey;in order to deliver one's soul,one has to go on the path of salvati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at steps the author has taken to enlighten the readers as to the progress of spiritual salvation.In view of this purpose,the analysis will be focused on the preaching of religious doctrines and the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ies in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mes salvation religious doctrines SOCIAL realities
下载PDF
The Triangle Figures in The Scarlet Letter
8
作者 龙亦凡 刘梦露 罗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4期29-32,共4页
Puritanism is a new breed of Christianity with a notoriously renowned propaganda for a frugal and reclusive lifestyle and a comparatively democratic membership in the religious creed. All the characters appearing in t... Puritanism is a new breed of Christianity with a notoriously renowned propaganda for a frugal and reclusive lifestyle and a comparatively democratic membership in the religious creed. All the characters appearing in this novel belonged to this breed, living in the never-never land of a new continent devoid of the conventional forces' intervention. More specifically, Calvinism was the domineering religion whose core principles are the sacred pre-determinism and the omnipotence of God, requiring every earthly individual should obey this providence and be self-denied. The Scarlet Letter, a masterpiece of American prestigious writer Nathaniel Hawthorne, was delicately set in such a benighted epoch and manifested a gorgeous portrait of personality constituted by both discreetly religious conformity and spiritual liber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wthorne and The Scarlet Letter have continued to grow in esteem as literary criticism moved into university English departments and through waves of Freudians, semiologists, deconstructionists, and postmodernists (Bruce Daniels, 2004). The eccentrically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protagonists has been highly appreciated as an imperishable paragon, which was always been imitated but seldom surpassed. This passage aims to deconstruct the protagonists'personalities from a general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ITAN Personality religious FAITH TORTURE and salvation
下载PDF
Pilgrim's Progress, Progress of Salvation
9
作者 林雅琴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0X期281-282,共2页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what common ground is shared by the two novels and what light is thrown on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what common ground is shared by the two novels and what light is thrown on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ation. The fruit of the study leads to a conclusion that both novels have employed religious doctrines and social criticisms to make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ation more palatable for their rea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ilgrim’s PROGRESS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religious doctrines social criticisms SPIRITUAL salvation
下载PDF
导演宗教背景对其创作“救赎”母题的影响研究——以梅尔·吉布森与金基德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雅欣 段经琨 《晋中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4-97,共4页
具有宗教背景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和金基德分别从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视角,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宗教的信仰与理解。通过宗教背景、影片类型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来解读两人在影片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在"救赎"母题上的殊途同... 具有宗教背景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和金基德分别从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视角,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宗教的信仰与理解。通过宗教背景、影片类型及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来解读两人在影片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在"救赎"母题上的殊途同归,思考解放自我的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宗教背景 梅尔·吉布森 金基德 救赎
下载PDF
绝望·拯救·回归——试论都德小说中宗教主题的构成及其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阳根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绝望—拯救—回归是都德(Daudet)小说创作中宗教主题变化发展的基本轨迹。由宗教仁爱思想所形成的故事格局在信仰迷失的具体语境中被肢解,朴实、秀美的故乡普罗旺斯却对应着昔日宁静安然、田园牧歌式的精神家园,回归自然的人类原欲便引... 绝望—拯救—回归是都德(Daudet)小说创作中宗教主题变化发展的基本轨迹。由宗教仁爱思想所形成的故事格局在信仰迷失的具体语境中被肢解,朴实、秀美的故乡普罗旺斯却对应着昔日宁静安然、田园牧歌式的精神家园,回归自然的人类原欲便引发了作者超脱尘俗的梦想——而这既宣告了宗教文化传统中拯救主题的结束,也是它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德 宗教主题 绝望 拯救 回归
下载PDF
戴维·洛奇作品中的“拯救”
12
作者 马凤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14-416,共3页
针对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及其六部天主教小说所反映的对于知识分子的拯救问题,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证明的方法,分析了校园三部曲中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拯救以及六部天主教小说中宗教拯救的内容,得到了深陷泥潭、道德沦丧的知识分... 针对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及其六部天主教小说所反映的对于知识分子的拯救问题,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证明的方法,分析了校园三部曲中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拯救以及六部天主教小说中宗教拯救的内容,得到了深陷泥潭、道德沦丧的知识分子们需要通过文化拯救、宗教拯救,以便实现自己与社会的完美结合,达到宗教和人神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洛奇 文化拯救 宗教拯救
下载PDF
救赎宗教与现世生活——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核心
13
作者 白八斤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3-105,共3页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企图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二元对立,创立一种更加灵活的解释体系,认为意识系统与社会存在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们可以循着他对宗教的起源、发展的论述,对宗教教义进行分析,对宗教与社会阶层、与生活各方面关系进...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企图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二元对立,创立一种更加灵活的解释体系,认为意识系统与社会存在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们可以循着他对宗教的起源、发展的论述,对宗教教义进行分析,对宗教与社会阶层、与生活各方面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去把握这种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宗教社会学 救赎 现世
下载PDF
信仰的旗幡——新时期宗教文学现象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孝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新时期宗教文学从宗教的精神拯救性质出发,试图为我们揭示一个神性的意义世界。文章以北村、张承志、史铁生为代表,分析宗教文学现象和它的超越、救赎的特点以及神性维度和人本主义精神。宗教写作企图返回人类心灵的原始状态,用信仰填... 新时期宗教文学从宗教的精神拯救性质出发,试图为我们揭示一个神性的意义世界。文章以北村、张承志、史铁生为代表,分析宗教文学现象和它的超越、救赎的特点以及神性维度和人本主义精神。宗教写作企图返回人类心灵的原始状态,用信仰填充生存虚无的梦境,向我们昭示了一条精神拯救的无极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学 神性 救赎
下载PDF
灵魂危机与自我救赎——论弗·克鲁平创作中的宗教主题
15
作者 王丽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弗拉季米尔·克鲁平是俄罗斯当代从事宗教题材创作的代表作家。尽管克鲁平看似虔诚地宣扬宗教拯救灵魂,但他实际上对宗教的救赎力量持一种怀疑态度,他始终是以宗教为凭借,倡导人类自我救赎,张扬深切的人文关怀。克鲁平的宗教小说反... 弗拉季米尔·克鲁平是俄罗斯当代从事宗教题材创作的代表作家。尽管克鲁平看似虔诚地宣扬宗教拯救灵魂,但他实际上对宗教的救赎力量持一种怀疑态度,他始终是以宗教为凭借,倡导人类自我救赎,张扬深切的人文关怀。克鲁平的宗教小说反映了精神危机中的俄罗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意识 东正教 精神危机 自我救赎
下载PDF
《庆祝无意义》中的宗教意义透视
16
作者 罗昊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米兰·昆德拉最新小说《庆祝无意义》中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救赎问题的思考过程,其中分别探讨了绝对宗教信仰的救赎、在神的庇护下人类的自我救赎以及人类完全的自我救赎三种救赎方式,却均被最终证明不具有可行性,且人类长... 米兰·昆德拉最新小说《庆祝无意义》中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救赎问题的思考过程,其中分别探讨了绝对宗教信仰的救赎、在神的庇护下人类的自我救赎以及人类完全的自我救赎三种救赎方式,却均被最终证明不具有可行性,且人类长期受困于此三种救赎方式构成的死循环中。既然人类无法洞悉救赎之道,不如保持好心情,摒弃千百年来无数哲人的无谓求索,安心使人类的谱系之树枝繁叶茂。至于救赎问题,待到人类即将毁灭之时,答案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庆祝无意义》 宗教意义 救赎
下载PDF
从宗教桎梏走向世俗拯救——戴维·洛奇《天堂消息》解读
17
作者 李玲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3-84,共2页
《天堂消息》是戴维.洛奇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天主教小说。当时,面对宗教的种种桎梏,教徒的信仰逐渐产生危机,开始走向世俗生活。《天堂消息》也是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创作的转折点,对宗教表现出一种新的思考,更偏向于世俗化。... 《天堂消息》是戴维.洛奇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天主教小说。当时,面对宗教的种种桎梏,教徒的信仰逐渐产生危机,开始走向世俗生活。《天堂消息》也是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创作的转折点,对宗教表现出一种新的思考,更偏向于世俗化。文章将从亲情爱情等角度探讨小说如何表现从宗教桎梏走向世俗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堂消息 宗教桎梏 世俗拯救
下载PDF
论《羽蛇》中的宗教救世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娅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从《羽蛇》的独特性——神秘的印第安宗教色彩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并由此推出劳伦斯本人想通过原始宗教来拯救工业社会的思想。本文旨在通过这个层面的研究来完整地把握劳伦斯思想发展的脉络,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羽蛇》,理解... 本文从《羽蛇》的独特性——神秘的印第安宗教色彩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并由此推出劳伦斯本人想通过原始宗教来拯救工业社会的思想。本文旨在通过这个层面的研究来完整地把握劳伦斯思想发展的脉络,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羽蛇》,理解劳伦斯的救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羽蛇》 宗教救赎
下载PDF
史铁生的宗教观
19
作者 胡山林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1-64,共4页
由于命运的不幸,史铁生为求思想上的解脱看了一些宗教类的书,也曾不断地谈佛说道谈信仰谈宗教。这期间,史铁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宗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精神个性的宗教观。主要内容是:佛(神)不是福报的源泉而是苦难里心魂的... 由于命运的不幸,史铁生为求思想上的解脱看了一些宗教类的书,也曾不断地谈佛说道谈信仰谈宗教。这期间,史铁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宗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精神个性的宗教观。主要内容是:佛(神)不是福报的源泉而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天堂在人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宗教精神不等于宗教,宗教的要旨是靠神对人的拯救,宗教精神是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对自我的拯救。史铁生宗教观的实质是为自己为人类寻求灵魂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观 宗教精神 心魂救路 灵魂归宿
下载PDF
批判与创新:论弗兰克新宗教意识理论
20
作者 丁海丽 索春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8-30,共3页
梅列日科夫斯基提出新宗教意识思想之后,与他同时代的众多知名思想家参与到对新宗教意识的思考、探讨和争论中,推动了白银时代新宗教意识文化思潮的涌现和俄国宗教哲学复兴,使俄罗斯哲学走向世界思想的舞台。其中,谢·弗兰克对梅列... 梅列日科夫斯基提出新宗教意识思想之后,与他同时代的众多知名思想家参与到对新宗教意识的思考、探讨和争论中,推动了白银时代新宗教意识文化思潮的涌现和俄国宗教哲学复兴,使俄罗斯哲学走向世界思想的舞台。其中,谢·弗兰克对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新宗教意识概念、新宗教意识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自己的新宗教意识理论。弗兰克的新宗教意识理论推动新宗教意识文化思潮的形成,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力量,更为俄国宗教哲学的繁荣做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宗教意识 人道主义 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