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祭、戏的互文——湘中新化县“酬还都猖大愿”仪式音声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酬还都猖大愿"是以湘中地区新化县为代表的集巫道傩为一体的大型还愿法事,是湘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作为一种祭祀性戏剧,它以傩神装扮为手法,以写意性的戏剧手段,以"捉猫公"1为仪式主线内容,借助形象... "酬还都猖大愿"是以湘中地区新化县为代表的集巫道傩为一体的大型还愿法事,是湘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作为一种祭祀性戏剧,它以傩神装扮为手法,以写意性的戏剧手段,以"捉猫公"1为仪式主线内容,借助形象化、戏剧性、神圣性的仪式象征隐喻,同时借助戏剧化的傩戏手法,形象地呈现了韩信复仇记历史叙事,同时也最终实现了仪式举办方请神还愿的仪式象征隐喻。酬还都猖大愿仪式音乐,不仅是巫道傩等音乐的结合体,而且其强烈的祭、戏互文的关系,体现出中国戏曲发生的早期雏形,折射出我国戏曲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语境中的一个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酬还都猖大愿 捉猫公 互文性 仪式音乐 祭戏
下载PDF
观音题材戏曲的入世情怀——明人张大复《海潮音》论略
2
作者 曾果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129,共5页
《海潮音》描写汉化观音"证无上菩提"的历程,宣扬观音信仰和佛法神通,宗教色彩比较鲜明,但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远远越出宗教范围,并非"封建迷信思想的工具"之贬词所能穷尽,止恶修善——关心民瘼、揭露暴政、鞭挞... 《海潮音》描写汉化观音"证无上菩提"的历程,宣扬观音信仰和佛法神通,宗教色彩比较鲜明,但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远远越出宗教范围,并非"封建迷信思想的工具"之贬词所能穷尽,止恶修善——关心民瘼、揭露暴政、鞭挞佞道昏君,以佛言孝——把儒学的孝亲与佛学的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统一起来是其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的重要层面,这些蕴涵是此前同类题材的剧作所不具备的,针砭时弊并直指封建皇帝的批判精神和关怀众生、导人向善的主题取向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奠定了此剧在我国观音戏曲中的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海潮音 张大复 宗教剧
下载PDF
苗族巴岱蚩尤戏的文化原境考察:一种文化人类学的湘西文本
3
作者 熊晓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6,共8页
蚩尤戏是流行于湘西腊尔山苗族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是苗族民间巴岱宗教祭祀活动中形成的以扮演蚩尤为主兼以捉鬼娱乐的戏剧形式。巴岱扮演蚩尤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为了取悦神灵(蚩尤),巴岱经常在一些宗教仪式中狂歌乱舞,凭借动作、语... 蚩尤戏是流行于湘西腊尔山苗族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是苗族民间巴岱宗教祭祀活动中形成的以扮演蚩尤为主兼以捉鬼娱乐的戏剧形式。巴岱扮演蚩尤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为了取悦神灵(蚩尤),巴岱经常在一些宗教仪式中狂歌乱舞,凭借动作、语言、歌唱、道具、声响虚拟出舞台情境。蚩尤被看成是苗族人的保护神,巴岱运用神歌、巫舞、祭词、法术与其交流,所设计的转换空间满足了苗族人与蚩尤通灵、互动共乐的愿望。巴岱蚩尤戏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因为它反映了腊尔山地区苗族民众的精神信仰,而且集中表现了苗族群众劳动生产、民俗生活与禁忌等多方面内容,为我们研究地方戏曲的早期形态提供了具体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仪式 腊尔山 苗族 蚩尤戏 文本
下载PDF
汉调二黄《大赐福》的比较研究——昆曲流传陕西的一个例证分析
4
作者 焦海民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流传于陕西安康的汉调二黄剧种中迄今还保留着一出酬神戏《大赐福》,全部用昆曲演唱。本文将该剧与昆曲及台湾北管戏等剧种进行比较,从中探寻汉调二黄《大赐福》的艺术特色及演变轨迹,进而揭示其蕴涵的戏曲文化意义。根据此剧在剧本、... 流传于陕西安康的汉调二黄剧种中迄今还保留着一出酬神戏《大赐福》,全部用昆曲演唱。本文将该剧与昆曲及台湾北管戏等剧种进行比较,从中探寻汉调二黄《大赐福》的艺术特色及演变轨迹,进而揭示其蕴涵的戏曲文化意义。根据此剧在剧本、音乐、表演等各个方面的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之间具有的承袭关系。而在陕西地区的戏曲剧种中,目前也仅发现汉调二黄剧种的此剧和昆曲及流播距离相对遥远的台湾北管戏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汉调二黄剧种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调二黄 大赐福 酬神戏 昆曲 跳加官
下载PDF
浅论民间信仰为民间戏曲营造的文化环境——以闽南打城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骆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5,共8页
民间戏曲向来与民间信仰唇齿相依。尤其是闽南的打城戏,直接由宗教仪式脱胎,最终实现了向戏曲形态的转变,其蜕变过程仰仗于闽南民间信仰提供的动力。具体而言,打城戏经历了戏剧因子萌芽——戏曲形态形成——表演团体的集体转化三大阶段... 民间戏曲向来与民间信仰唇齿相依。尤其是闽南的打城戏,直接由宗教仪式脱胎,最终实现了向戏曲形态的转变,其蜕变过程仰仗于闽南民间信仰提供的动力。具体而言,打城戏经历了戏剧因子萌芽——戏曲形态形成——表演团体的集体转化三大阶段。其间,闽南民间信仰为打城戏打造了两大市场:一是宗教法事市场,它促使了宗教法事向戏曲的转化;二是民间戏曲演出市场,由"敬天"、"法祖"两大观念相结合,闽南民间信仰为打城戏开辟了得天独厚的舞台,直接促成了戏曲形态的形成。从本质上看,闽南民间信仰浓厚的世俗性,导致宗教团体中分化出戏曲表演团体,促成宗教与戏曲的"联姻",从而催生了独一无二的仪式剧种——打城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间信仰 打城戏 文化环境 民间演出市场
下载PDF
海陆丰赛会演剧考
6
作者 詹双晖 《创新》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 赛会演剧这一古代文化现象在粤东海陆丰地区至今延续。早在元明之际海陆丰民系形成之始,迎神赛会、演戏酬神习俗已随闽南移民带入,至明中后期及清初,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通衢大邑,赛会演剧已经蔚然成风。所演之剧早期多为竹马戏、钱鼓舞、白字曲、英歌舞等民间歌舞小戏,后来随着外来南戏正字戏的流行以及白字戏的形成,祭祀演剧渐由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职业戏班唱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丰 玄武山庙会 赛会演剧 白字戏 正字戏 西秦戏
下载PDF
闽南古代宗教戏曲与鬼神信仰的因缘——兼及与鬼神信仰相关联的戏仪交错融合、僧道表演者诸现象
7
作者 陈雅谦 谢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闽南古代宗教戏曲与鬼神信仰的密切因缘,导致其发生了某种衍变:在功能上,成为酬神酬鬼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娱神娱鬼兼娱人的审美性;在类别上,产生了打城戏这一独有剧种;在演出结构和文本结构上,形成了戏仪交错融合的形态;而在表演... 闽南古代宗教戏曲与鬼神信仰的密切因缘,导致其发生了某种衍变:在功能上,成为酬神酬鬼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娱神娱鬼兼娱人的审美性;在类别上,产生了打城戏这一独有剧种;在演出结构和文本结构上,形成了戏仪交错融合的形态;而在表演者的构成上,则往往直接由僧道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古代宗教戏曲 鬼神信仰 因缘 打城戏 戏仪交错融合 僧道表演者
下载PDF
略论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宗教仪式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跃忠 刘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6-59,4,共4页
陇东道情皮影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既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戏俗,如"打台戏"、"封神"、"过关戏"等这些似戏非戏,有着很强模拟色彩的驱邪... 陇东道情皮影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既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戏俗,如"打台戏"、"封神"、"过关戏"等这些似戏非戏,有着很强模拟色彩的驱邪、祛煞的仪式上,也表现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庙会戏"、"愿戏"等演出时的神秘仪式里,还呈现在请神仪式以及例戏演出等方面。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与影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受民间道教、佛教以及巫术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道情皮影戏本身就是道教艺术——道情的一种形象化展演,即用皮影这种道具来演唱道情曲目,与道教有着源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戏 陇东道情皮影戏 宗教仪式功能 仪式剧 戏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