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昌汉画像石门楣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赫连玉芳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9,共7页
许昌作为汉魏许都,出土了大量的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许昌汉画像石门楣图像对称均衡,粗犷豪放,简洁灵动,大多采用凿纹地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表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与祈求升仙、荫护子孙的精神理念。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门楣 许昌 东汉
原文传递
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迪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体育类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刻画精美,涉及武术、蹴鞠、射箭、体操,斗兽等项目,是研究汉代体育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石 体育史
原文传递
安徽淮北汉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珍珍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有着其他地区画像石不同的艺术面貌,呈现出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主要从装饰内容和题材、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特点上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 淮北 汉画像石 装饰艺术
下载PDF
南阳汉画像石的发展与分期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永斌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72,共5页
从多重因素综合考虑,本文将南阳汉画像石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初创、成长、发展、成熟四个时期。这将使我们从理性和地域特色上更加清晰地了解南阳汉画像石发展的脉络,从而更深刻地从总体上把握汉画像石发展演变的历程。
关键词 南阳 汉画像石 演变
原文传递
试析汉画像中的早期民间道教
5
作者 王明丽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3,共5页
汉代画像中有为数不少表现道教主神、升仙、驱鬼逐疫、炼丹、秘戏等与民间道教有关系的图像,道教在东汉民间有很大的传播,道教汉画像表现了汉代先民对早期道教的信仰。
关键词 汉画 早期民间道教 升仙
原文传递
儒家思想在汉代祠堂画像石中的反映——以山东嘉祥武梁祠中的历史故事画像石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秋晨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儒家思想是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着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汉代画像石刻作为汉代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它的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可以形象地复原出整个汉代社会生活。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作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代表集中反映出儒家"... 儒家思想是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着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汉代画像石刻作为汉代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它的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可以形象地复原出整个汉代社会生活。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作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代表集中反映出儒家"仁"和"忠孝节义"的思想,为研究汉代儒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忠孝节义 武梁祠 汉画像石
下载PDF
“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海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32,163,共20页
"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是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块东汉画像石。该石图文内容丰富、画像精美生动,从当朝民间孝行事迹的记述,到函谷关关楼建筑结构的绘制,皆是难得珍贵的史料。本文解读了画像石上五则孝行故事和... "偃师邢渠孝父画像石"是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块东汉画像石。该石图文内容丰富、画像精美生动,从当朝民间孝行事迹的记述,到函谷关关楼建筑结构的绘制,皆是难得珍贵的史料。本文解读了画像石上五则孝行故事和关楼图像,对画像石镌刻年代、用途性质、装配位置、墓主身份、关楼及出行图与人物的关系、画像石的出土时间和地点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邢渠 孝行故事 祠堂 汉函谷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